• 沒有找到結果。

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中俄國音樂史概述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中俄國音樂史概述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中俄國音樂史概述

在本章節中,筆者參考由J. Peter Burkholder, Donald Jay Grout, Claude V. Palisca 等教授共同編輯之

A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21日本北海道大學研究生 Norio Umetsu 於 2010 年發表之 Oriental Elements in Russian Music and the Reception in

Western

22及錫達維爾大學研究生Joshua J. Taylor 於 2016 年發表之 Musically Russian:

Nationalism in the Nineteenth,

23將俄國音樂史分成兩個時期介紹,概述十九世紀末 至二十世紀中期,俄國在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對音樂藝術的影響。分別為:一、

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二、二十世紀初至二十世紀中。

一、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

1812 年間,法國軍事家拿破崙一世(Napoleon Bonaparte, 1769-1821)入侵俄國,

使當時親法的俄國貴族感受到背叛,故決定回歸自己祖國,積極創作屬於俄國的文 學、音樂及藝術品,民族主義意識逐漸興起;至十九世紀末,民族主義意識更為高 漲,最重要的民族主義國家包括了古波西米亞及俄國,作曲家們此時創作了大量的 本土音樂,經常在樂曲中加入當地民謠或民俗舞蹈元素,最重要的作曲家為葛令卡 (Mikhail Ivanovich Glinka, 1804-1857),他是首位在音樂中加入大量民族素材並獲得

21 J. Peter Burkholder, Donald Jay Grout, Claude V. Palisca, 744-747; 876-890.

22 Norio Umetsu, 59-67.

23 Joshua J. Taylor, 2-13.

廣大殊榮的俄國作曲家,故被稱為俄國音樂之父,其理念在後來受到由巴拉基列夫 (Mily Balakirev, 1837-1910)、波羅定(Alexander Borodin, 1833-1887)、林姆斯基‧科 薩科夫(Rimsky-Korsakov,1844-1908)、穆索斯基(Modest Mussorgsky, 1839-1881)及 居伊(Cesar Cui, 1835-1918)等人組成的「俄國五人組」(The Mighty Five)推崇;在另 一方面,異國主義(Exoticism)意識亦逐漸崛起,作曲家如林姆斯基‧科薩科夫便曾 嘗試在歌劇作品《薩德科》(Sadko)中使用了富異國風情的八音音階(octatonic scale) 調式。

綜合上述,由於民族意識與異國主義的興起,作曲家紛紛追求在傳統作曲手法 上融入多元的文化及風土民情,故作曲家包括葛令卡及俄國五人組等人為代表之

「國民樂派(Nationalism)」便就此產生。

學院教育方面,當時主要由安東‧魯賓斯坦(Anton Rubinstein, 1829-1894)成立 的聖彼得堡音樂院及兄弟尼可萊‧魯賓斯坦(Nicholai Rubinstein, 1835-1881)成立的 莫斯科音樂院為首。與俄國五人組思想相左之安東‧魯賓斯坦,認為所謂的民族音 樂,是指只存在於民謠及民俗舞蹈中的音樂,24本次研究的作曲家普羅柯菲夫,其 母親便相當推崇安東‧魯賓斯坦之思想;而任教於莫斯科音樂院的柴可夫斯基 (Pyotr Tchaikovsky, 1840-1893)則認為俄國音樂應從其本質上追求卓越,25反對俄國

五人組之思想,故這些接受學院教育者被俄國五人組認為是西化派之代表。

儘管分成了兩派思想,十九世紀末作曲家於作曲上仍有了相當大的突破,在繼

24 Norio Umetsu, 61.

11

臨時政府崩潰,在經歷各方勢力角逐與爭奪權力中,列寧(Vladimir Lenin, 1870-1924) 在1922 年建立了蘇聯(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USSR)。

蘇聯政權企圖控制藝術的創作,許多具宣傳性質乃至歌功頌德的表演形式相 繼而生,以讚揚某些特定的意識形態,以此來教化平民,強化他們的愛國主義思想,

灌輸他們以蘇聯領導者為尊之觀念;26然而在此卻與當時部分作曲家的想法產生衝

突,間接造成他們因覺得受到打壓而輾轉前往他國尋求發展機會,例如作曲家蕭斯

26 Peter Burkholder, Donald Jay Grout, Claude V. Palisca, 885.

塔科維契(Dmitri Shostakovich, 1906-1975)的歌劇《穆森斯克郡的馬克白夫人》(Lady

Machbeth of Mtsensk District)就曾遭到當權者登報譴責,而拉赫曼尼諾夫(Sergei

Rachmaninoff, 1873-1943)則是在 1917 年俄國革命浪潮後便移民美國。

1933 年,官方成立蘇聯作曲家協會(Union of Soviet Composers),取代原本民 間各式各樣的機構,要求全體蘇聯音樂家須於作品中融入社會主義之意識形態,使 用容易理解的語言及民俗風格創作,並強調愛國主題,27以此掌控藝術家的寫作模 式。此時期著名的作曲家包括亞歷山德羅夫(Alexander Alexandrov, 1883-1946),其 作品《牢不可破的聯盟》(State Anthem of the Soviet Unison)甚至成為蘇聯國歌,乃 至蘇聯解體後,今日的俄國聯邦國歌仍持續採用該旋律。

1939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線爆發,儘管蘇聯在這場戰役中取得最後勝 利,傷亡卻十分慘重,故此時期的音樂作品大多用於讚揚蘇聯的人民,描繪他們在 衛國戰爭中不怕困難、堅忍不拔的精神,並對戰爭所帶來的生靈塗炭作了悲劇性的 描述,例如蕭斯塔科維契《第七號交響曲》(Symphony No.7),作曲家在樂曲中對戰 爭所帶來的顛沛流離有著細膩的描述;普羅柯菲夫《第五號交響曲》(Symphony No.5) 及哈察都量(Aram Khachaturian, 1903-1978)《第二交響曲》(Symphony No.2)則皆是

以戰爭為題材之作品。

這樣具有政治性宣導樣板的音樂風格,直到1953 年蘇聯的軍事強人約瑟夫·史 達林(Joseph Stalin, 1878-1953)過世且 下 一 代 接 班 人 尼 基 塔 · 赫 魯 雪 夫 (Nikita

13

Khrushchev, 1894-1971)接班之後,政府對音樂的管制才逐漸趨緩,作曲家們開始打 破舊有的思想、不再墨守成規,重新探索新的音樂元素,故俄國的音樂史從此開啟 了新的篇章。

儘管俄國的音樂發展相較於其他地區政治力干預較深且戰事頻仍,此時依然 誕生出許多著名的作曲家,如普羅柯菲夫、米亞斯科夫斯基、蕭斯塔科維契等;再 者,因俄國在地理位置與政治體制上均享有獨立性與獨特性,因此革命的激昂、戰 爭的悲愴元素等,經常被使用於音樂之中,形塑了與其他歐洲國家不同的音樂風格;

除此之外,隨著蘇聯在冷戰期間作為世界兩大強權之一,俄國的音樂風格也逐漸傳 播至其他共產國家,例如中國、北韓等地,故時至今日,俄國的音樂文化在全世界 亦占有一席之地。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