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除了以量化分析檢定實驗組與控制組進步幅度之差異顯著性外,亦將透過質 化分析的方式,佐證實驗組與控制組道德認知成熟分數進步情形的差距。以下為 控制組十四位實驗對象在所施測的三個故事、十二題項、總數為 168 組前後測人 次題項的問卷與訪談資料中道德推理改變情形之舉例:

(一)控制組

1、由「服從權威」或「避免生理痛苦之懲罰」的第 1 階段逐漸發展至「對價利 益交換」的第 2 階段之推理者有 2 組人次,佔 1.2%,實驗組有 10 組人次,佔 5.9%。

(1)故事一「前測」:「應該。因為如果張太太死了,屍體就會來找張先生,

所以應該偷藥救她。」(20511)

故事一「後測」:「因為他已經不要他太太了,所以就不用去偷藥。」

(20522)

(2)故事二「前測」:「應該。因為不告訴上級的話,蔡先生會被調查。」

(20211)

故事二「後測」:「應該。他沒告訴上級這件事情,張先生就可以帶著 他的太太逃到別的國家。」(20222)

2、由「服從權威」或「避免生理痛苦之懲罰」的第 1 階段逐漸發展至「維持個 人良好形象」、「重視團體和諧」或「相互關心或體諒」的第 3 階段之推理者有 4 組人次,佔 2.4%,實驗組有 18 組人次,佔 10.7%。

(1)故事三「前測」:「是要得到答應,因為沒有父母的答應會被打。」(20311)

故事三「後測」:「是。因為父親答應的事,自己應該守信用,因此不能 把錢給父親。」(20323)

(2)故事三「前測」:「是。如果沒經過爸爸的同意去露營,回來之後,會 被臭罵一頓。」(20511)

故事三「後測」:「是。爸爸的答應是最重要的,如果沒有答應,志強 又去,那他爸爸會找不到他,心裡會很著急。」(20523)

(3)故事三「前測」:「關心孩子的功課。因為志強要上課。」

訪談者:「沒上課會怎樣嗎?」

答:「沒上課會被老師處罰。」(20111)

故事三「後測」:「露營。因為是志強辛苦賺來的錢,如果爸爸要用錢 應該自己去賺。」(20113)

3、由「對價利益交換」的第 2 階段逐漸發展至「維持個人良好形象」、「重視團 體和諧」或「相互關心或體諒」的第 3 階段之推理者有 25 組人次,佔 14.9%,

實驗組有 27 組人次,佔 16.1%。

(1)故事一「前測」:「不應該。如果張先生不愛他太太就不要去偷藥,讓 他死去。」(20712)

故事一「後測」:「應該。我覺得張先生不是那種沒愛心的人。」

訪談者:「有愛心的人會怎麼樣?」

答:「喜歡幫助別人。」(20723)

(2)故事三「前測」:「應該給錢。因為他是他爸爸養大的,所以要讓爸爸 去釣魚。」(20312)

故事三「後測」:「應該拒絕。因為他父親應該工作賺錢,不可以拿別 人(兒子)的錢。」(20323)

(3)故事二「前測」:「應該懲罰。就算按照他的良心,也不可以偷東西。」

(21412)

故事二「後測」:「應該懲罰。因為他偷了東西,就是不對;但是如果 要判刑,判輕一點就好,因為他是依照他的良心去做。」(21423)

(4)故事二「前測」:「不用懲罰。因為有些人必須偷東西去救自己的親人,

就像張先生一樣,為了他老婆去偷特效藥。」(21012)

故事二「後測」:「要懲罰。因為對社會做出了違法的事,所以應該被懲 罰,對社會來說他是一個敗類。」(21023)

(5)故事二「前測」:「不用懲罰。因為有人是為了救人,所以有些人不會 被判刑。」(20712)

故事二「後測」:「要懲罰。如果放他一馬,他一定還會再做,讓其他 人受害,所以要受懲罰。」(20723)

4、由「對價利益交換」的第 2 階段逐漸發展至「考慮不特定人之權利」、「維持 整體社會秩序」、「遵守法律規範」的第 4 階段之推理者有 2 組人次,佔 1.2%,

實驗組有 7 組人次,佔 4.2%。

(1)故事一「前測」:「應該。因為他是張先生的太太,只要你對別人好,

別人就會對你好,互相幫助對你有好處。」(21412)

故事一「後測」則回答:「不應該。不能用偷的,應該跟醫生說清楚,

求他降價;再不行,就把錢湊出來啊;湊不出錢就偷藥,那偷竊之後,應該要去 自首。」(21424)

(2)故事二「前測」:「我會判他刑,因為偷東西是犯法的,讓醫生損失了 特效藥。」(20612)

故事二「後測」則回答:「因為偷竊就是違反法律,不能說他們有什麼

重要關係,就放了他。」(20624)

5、由「維持個人良好形象」、「重視團體和諧」或「相互關心或體諒」的第 3 階 段逐漸發展至「考慮不特定人之權利」、「維持整體社會秩序」、「遵守法律規範」

的第 4 階段之推理者有 4 組人次,佔 2.4%,實驗組有 18 組人次,佔 10.7%。。

(1)故事一「前測」:「不要。偷竊是不對的行為,就讓他安心的死。」(20913)

故事一「後測」:「可以偷。因為張先生和她太太有感情,但是,這會 違反法律,要有心理準備。」(20924)

(2)故事一「前測」:「應該偷藥。如果只是張先生不愛張太太,但是張太 太還是痴痴的愛著他。」(21213)

故事一「後測」:「應該偷藥。因為只有張先生不愛他的太太而已,他 太太不一定不愛張先生,而且他們畢竟還是夫妻啊。」(21224)

(3)故事一「前測」:「有錢就買來救,沒錢就用偷的。假如他很有錢就可 以買藥來救他,沒錢的話就用偷的,救那個人。」

訪談者:「救陌生人對張先生有什麼好處嗎?」

答:「救一條命。」

訪談者:「張先生要不要去跟陌生人說:『你應該 還我一個人情。』」

答:「不用這樣說,就說『感謝他』就可以了。」(20913)

故事一「後測」:「不應該偷藥。他不想偷藥,是可以;但是為了不讓 別人往生,可以偷藥,但這是不對的事,會違反法律。」(20924)

6、在問卷或訪談中,道德推理倒退的人次題項,控制組有 12 組人次,佔 7.2%,

實驗組有 2 組人次,佔 1.2%。

(1)由「對價利益交換」的第 2 階段倒退至「服從權威」、「避免生理痛苦之懲 罰」的第 1 階段之推理者 1 組人次,佔 0.6%。

故事二「前測」:「要判刑,因為他偷東西。」(20412)

故事二「後測」卻回答:「應該判刑。但是,我說不出理由。」(20421)

(2)由「維持個人良好形象」、「重視團體和諧」或「相互關心或體諒」的第 3 階段倒退至「對價利益交換」的第 2 階段之推理者 7 組人次,佔 4.2%。

例 1:故事一「前測」:「不應該偷。就算要用藥去救張太太,也不能用偷的;

那是醫生花錢研發出來的,所以不能賣便宜,要自己去工作,才有錢。」(21113)

故事一「後測」卻回答:「應該。因為他要救他太太。」(21122)

例 2:故事一「前測」:「不應該。因為如果他真的愛他的太太,就要去努力 的工作,不是隨便去偷東西。」(21113)

故事一「後測」卻回答:「不用了。如果他不愛的太太,治好了,也沒 有帶給張先生好處啊。」(21122)

例 3:故事一「前測」:「應該。救一個人的命是一件好事,不過不要犯法。」

(20613)

故事一「後測」卻回答:「不用了。張先生又不認識那位陌生人,而且 偷東西還會被警察抓,所以不必為她去冒險。」(20622)

(3)由「維持個人良好形象」、「重視團體和諧」或「相互關心或體諒」的第 3 階段倒退至「服從權威」、「避免生理痛苦之懲罰」的第 1 階段之推理者 2 組人次,

佔 1.2%。

例 1:故事二「前測」:「應該判刑。因為偷東西是不對的行為,而且影響到 醫生。」(20413)

故事二「後測」卻回答:「要判刑。但是,我說不出理由。」(編號 4)

(20421)

例 2:在故事三「前測」中回答:「應該拒絕把錢給父親,因為父親答應只 要賺夠錢,就可以去露營。」(20413)

故事三「後測」卻回答:「不應該拒絕,因為小孩要聽家長的話,不然 會被罵。」(20421)

(4)由「考慮不特定人之權利」、「維持整體社會秩序」、「遵守法律規範」的第 4 階段倒退至「維持個人良好形象」、「重視團體和諧」或「相互關心或體諒」的 第 3 階段之推理者 1 組人次,佔 0.6%。

故事一「前測」:「不應該。因為這樣會違反法律,不但救不了太太,自己也 會坐牢。」(21314)

故事一「後測」卻回答:「不應該。他如果偷藥去救那位太太,雖然那位太 太病好了,但她心裡會不安,就讓那位太太結束生命吧。」(21323)

(5)由「考慮不特定人之權利」、「維持整體社會秩序」、「遵守法律規範」的第 4 階段倒退至「對價利益交換」的第 2 階段之推理者 1 組人次,佔 0.6%。

故事一「前測」:「不應該。因為偷東西是違法的,醫生可能到法院去告他。」

(20614)

故事一「後測」卻回答:「我認為應該。他太太平常為他做牛做馬,他也要 為他太太挺身而出。」(20622)

7、道德推理沒改變的人次題項,控制組有 119 組,佔 70.8%,實驗組有 84 組,

佔 50%。

(1)前、後測皆為「維持個人良好形象」、「重視團體和諧」或「相互關心或體 諒」的第 3 階段之推理。

故事一「前測」:「不應該,因為那不是你的東西,那是別人的東西,所以小 朋友不可以因為自己的自私去偷別人的東西。」(21413)

故事一「後測」也回答:「不應該,因為那不是他的東西,如果一定要,應 該再把另一半的的錢湊出來。」(21423)

(2)前、後測皆為「對價利益交換」之推理。

故事二「前測」:「不應該,因為已經不愛了,幹麻要去偷呢?讓他死去就好 了。」(20212)

故事二「後測」也回答:「不應該,因為如果不愛他,就不要偷藥,讓太太 死就好了。」(20222)

(3)前、後測皆為「服從權威」或「避免生理痛苦之懲罰」之推理。

故事一「前測」:「對,因為警察沒抓到,所以沒關係。」(10111)

故事一「後測」也回答:「偷藥是不對的,就算警察沒看到,本來只是坐牢,

但越拖,關越久。」(20111)

8、控制組前、後測之差異

控制組共有 37 組人次題項顯現道德認知提升,其中逐級提升者,共 31 組人 次:由第 2 階段提升至第 3 階段的推理最多,達 25 組人次,佔 14.9%;第 3 階 段提升至第 4 階段的推理,共 4 組人次,佔 2.4%;第 1 階段提升至第 2 階段為 2 組人次,佔 1.2%,總比率為 18.5%。

跳級提升者,共 6 組人次題項:第 1 階段提升至第 3 階段者 4 組人次,佔 2.4

%;第 2 階段提升至第 4 階段者 2 組人次,佔 1.2%,總比率為 3.6%。

道德認知倒退者有 12 組人次題項,由第 2 階段倒退至第 1 階段者 1 組人次,

佔 0.6%;第 3 階段倒退至第 2 階段者 7 組人次,佔 4.2%;第 3 階段倒退至第 1 階段者 2 組人次,佔 1.2%;第 4 階段倒退至第 3 階段者 1 組人次,佔 0.6%;第 4 階段倒退至第 2 階段者 1 組人次,佔 0.6%,總比率為 7.1%。

道德認知無改變的題項有 119 組人次,佔 70.8%。

9、兩組前、後測進步情形之比較

藉由實驗組與控制組上述質化資料分析結果之比較可以發現,實驗組在道德 判斷問卷階段 1 進步至階段 2,階段 1 進步至階段 3,階段 1 進步至階段 4,階段 2 進步至階段 3,階段 2 進步至階段 4 以及階段 3 進步至階段 4 之題項數,皆較 控制組為多,階段退步以及階段無改變的題項數較控制組為少,顯示歷經十週,

以具有「同理心」的培養與體驗、「團體意識」之養成、「團體協議」之服從與「遊 戲規則之遵守」作為教學目標的遊戲學習之後,在道德認知發展的改變上,實驗

以具有「同理心」的培養與體驗、「團體意識」之養成、「團體協議」之服從與「遊 戲規則之遵守」作為教學目標的遊戲學習之後,在道德認知發展的改變上,實驗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