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道即上帝的道家

從吳博士的著作中可以發現,對道家,尤其是莊子的喜愛更甚於儒家,

或許是性格的原故,例如:

「道家的視野,甚至比儒家來得遼闊,如果說,儒家將人 類看作一家;那麼道家,就把整個宇宙視為一體。」50

莊子並非是個作夢的人,毋寧說他比誰都清醒,因此,他能夠從現實的 人生中,看出更深一層的真實。51中國的知識份子的性格中常見儒道兼俱。但 真正能夠實踐道家之精髓的並不多。以前常說一個文人琴棋書畫兼修,而修 養的最高境界「就是超然,天馬行空之學。」52除此之外,道家的性格與思想 相當於西方的神祕主義,這些性質與吳博士相契合。不過吳博士更強調「要 成為一個完全的人格,必須把兩者(儒、道)調合得恰到好處,才能達到圓融 的境界。」53

吳博士對道家,除了欣賞之外更作了重要的詮釋,在讀翻譯《道德經》

第一章的“常道”用英文“the Eternal Tao”,eternal 這個字在英文中指 的是永恆,常久,永生,如“eternal life”是指上帝對人永生的允諾。而用 作名詞、大寫的,the Eternal 指的是上帝。在一篇名為〈莊子的智慧〉論文中,

吳博士替“道”找出了充實的特性:

(1)道是絕對的:

對於莊子,只有道是絕對的。它不但是路徑,而且是宇宙和宇宙中一切 的根源的結局(歸宿)。它創造一切,是一切的標準並指導一切。它在一切事物 中,但是與任何個別事物都不能視同一物,它在宇宙以內,卻又超越宇宙。

它不但是最高的終極,面且是無限的。它是唯一的,但又是一切變化的原因,

它是一切玄妙中的玄妙,使能思想者永久發生神妙的感覺。人愈有智慧,對 於它也更覺驚奇,只有愚笨的人才會想自己已經知道它。

(2)道是創造者:

莊子把“天”和“道”,這兩個字交換應用,這兩字都代 表最高的存在,當他視為造物者時,通常他用“天”字,天就 是上帝或天主。

50 同上書 中國哲學的悅樂精神 頁六。

51 同上 頁十二。

52 同上 頁八。

53 同上 頁十二。

43

「道德史觀」在德生博士的著作中並無特別的耀眼,民 國六十八年國父誕辰,也是中華民國的文化復興節,德生博士 以〈中華文化與三民主義〉為題,在中山樓舉行的紀念會中講 演

。文中以「道德史觀」巧妙的聯結了三民主義與中華文 化,並明白的指出「以仁為文化的中心,和主義的中心,這個 看法,可名之曰『道德史觀』。」(同上)在另外一篇文章

〈民生哲學闡述〉中,提到國父的互助原則,德生博士說「所 以互助的原則是與生俱來的,這就是為什麼國父認為它是統馭 人類進化階段的法則。……然而依國父之意,互助原則不單是 道德律,而是一條自然法,它是從宇宙進

(3)道住在我們中間:

一個人要與道合一,他必須超越時間與空間,安心接受生 命中的各種遭遇,也就是成為一個自由的人。令人驚歎不已的 是,一個人越深切感覺到道的超越性,越願意以某種程度參與 它的內在性,並且與一切存在之物的大家庭結合為一。由於道 在我們裡面,並且我們與它合一,我們才成為「天的兒女」。54 這種道家的道論是把道等同於Logos,一如在新約的聖若望福音第一 章的譯文:

大初有道,與天主偕,道既天主,自始與偕。55 在聖經的註文中云:

道等於希臘文的Logos,拉丁文為 Verbum,中國舊譯為

“物爾朋”蓋拉丁文之音譯,後譯為聖言,玆譯為“道”,源 於老子道德經,老子以道先天地而生,為萬物之母,道之神性 則未言也,若望之「道」乃天主第二位,聖子,為聖父顯身與 聖父、聖道同為天主聖三,一體不分。56

從這幾點可看出吳經熊博士對“道”的詮釋是有天主教的涵意,羅主教 對“道”的說明:道為天道、人道,指的是

「宇宙運行和人生的法則。並以之為形上至高的實體。」57

54 哲學與文化 莊子的智慧 頁十八-廿五 三民書局七四年四版。此文為項退結教授所 譯。

55 新經全集 福音若望傳 頁二二一 吳經熊譯 徵祥出版社一九六七年臺三版。

56 同上 頁七五九。

確以為“中國的宇宙論”,由不定者而變的固定者,士林哲學 的宇宙論,由極完全,極固定者,造出不完全的固定者。」58

羅主教所指幾乎把道,第一實有體等同,但卻刻意的將之分別,表示出 東西方絕對的分別,而吳博士卻有意的將之融合。

對於道家的人生觀與生命終極的看法吳博士亦有獨到的見解。他認為莊 子:

「所說的水不能溺,火不能燒,死亡也不能傷害的真人,

實際上就是人我精神或靈魂,……莊子對於靈魂,在人死後如 何的想法,頗接近基督徒所稱的永生。」59

“死亡”在莊子的思想中常以一種“生”的形式出現,吳博士以為這正 是莊子對死亡有深刻的恐懼與好奇心,把死看成“大歸”、“大覺”。60如海 德格把他人死亡的可經驗性作為把握“此在”整體的可能性。因為人就是向 死亡的存在者。61

奧修大師在詮釋《老子》第十六章〈致虛極〉說:

「死亡就是命運,它必須是如此,因為它就是一切的來源 你來自死亡,也回歸到死亡。生命只是兩個空無之間的一個片 刻,只是一隻小鳥在兩個不存在的狀態之間飛翔。如果死亡就 是命運,而它的確是如此,那麼整個生命就變成為它的一個準 備或一種訓練—訓練成如何死得很正確,如何死得很全然,整 個生命都在學習如何去死。」62

這是多麼有趣的對比,對於死的認命,才能活出有意義的生來,羅光主 教的生命哲學就是指出這一層的真實性。生命無中生有,人不能決定選擇自 己的生,但能在死與死之間活得有意義而趨向那真人(我)的境界。

很多人都會認為老、莊是反對倫理生活,故而有「大道廢而有仁義,智 慧出而有大偽」;反對智慧;「絕聖去智,民利百倍」。但吳博士指出:

「莊子絕不反對倫理道德本身,他所反對的是某些儒學中 人過分的倫理傾向,莊子認為人最後的目標是與道合一;而仁 義等倫理德性都是走向這目標的必經之路,道是這些德性的活 泉。當你達到了與道合一的境界時,仁義等德性會自然而然湧

57 羅光 中國哲學思想史-先秦篇 頁一○四-二○○ 台灣學生書局。

58 同上 頁二七三。

59 吳經熊 莊子的智慧 哲學與文化 頁廾六。

60 同上 頁廿六-卅。

61 存有與時間 頁一四六-一四七 海德格著 王慶節、陳嘉映譯 桂冠書局。

62 老子道德經 卷二 頁 22 奧修大師著 原名 Tao-The Three Treasures 謙達那譯 奧修出版 社。

45

「道德史觀」在德生博士的著作中並無特別的耀眼,民 國六十八年國父誕辰,也是中華民國的文化復興節,德生博士 以〈中華文化與三民主義〉為題,在中山樓舉行的紀念會中講 演

。文中以「道德史觀」巧妙的聯結了三民主義與中華文 化,並明白的指出「以仁為文化的中心,和主義的中心,這個 看法,可名之曰『道德史觀』。」(同上)在另外一篇文章

〈民生哲學闡述〉中,提到國父的互助原則,德生博士說「所 以互助的原則是與生俱來的,這就是為什麼國父認為它是統馭 人類進化階段的法則。……然而依國父之意,互助原則不單是 道德律,而是一條自然法,它是從宇宙進

流出來,如同河流從泉源湧流出一樣。」63

這種思想其實和孟子仁義內在於人性的看法是一致的,當孟子的良知良 能說指出仁義禮智內在於人肯定。

孟子曰:「人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舜明於庶物,察之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

朱子註曰:「……則仁義已根於心,而所行皆從此出非以 仁義為美,而後勉強行之,所謂安而行之也。此則聖人之事,

不待存之而無不有實。」〈離婁上〉64

吳博士喜歡孟子甚於孔子,愛莊子甚於老子,大概是孟子的剛烈和莊子 詼諧,富有神密色彩,如將“孟子的人性論”與自然法相提並論可見一斑。

以一個學法律的學者來看,大多立法者總站在“要不這樣,就會怎麼樣

”的觀點,但吳博士卻以為人的修養到某個境界則:

「這時,實行倫理德性不再是外來權威所加的繁重義務或 被當作一種『絕對命令』;這時你實行這些德性,不會感覺到 自己可了不起的有德之人,最多會偶爾因著做了美妙的事而深 深地感到滿足,孔子本人在他最後的幾年中達到了這個美妙境 界;他告訴我們「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這就是說從前他 多少需要自覺地用力實行的,到了七十歲就完全成為他自己的 部份,如同河流從它內部泉源自然而然湧流出來。倫理道德性 本質地還在那裡,但是已經轉變成上天的恩賜。實行這些恩賜,

不需要自覺地用力量,反而成為幾乎不可抗拒的一種滿足。由 於,是一種滿足,所以不再需要庸人自擾地費力操心,也不再

63 莊子的智慧 頁三○。

64 四書集注 中華版。

有邀功的思想,不再感覺自己有德。正如老子所說的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65

這是吳博士利用孔、孟、老、莊的口中說出自己的體會,他希望這種肯定 在人類的發展中深植於人心而落實在日常生活中,而這種思想貫穿於吳博士 的法理學、哲學中。更以此通向天主的全德之路。

莊子思想中的“真人”、“全人”都俱備「工夫天而拙乎人」的自然狀態,

所謂:

「端正而不知以為義,想愛而不知以為仁,實而不知以為 忠,當而不知以為信,蠢動而相使,不以為賜,是故行而無通,

事而無傳。」《莊子.天地》

雖然,孔子認為“道家”是

「彼假修渾沌氏之術者,識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內而不治 其外。夫明白入素,天為復朴,體性抱神,以遊世俗之間者,

汝將固驚邪,且渾沌之術,予與汝何足以識之哉?」《莊子.

汝將固驚邪,且渾沌之術,予與汝何足以識之哉?」《莊子.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