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由於政治民主化,經濟自由化,科技資訊化,使得傳統、封閉、威權的社會 結構體系急遽的改變,呈現民主、開放、進步、繁榮的景象。民主開放的社會,

人人意見表達自由,重視自我權益意識,對於公共政策,大肆評論已不再視為禁 忌,面對主權在民的時代,教師的角色更加複雜而多元,也面臨更多的挑戰,傳 統的教師角色功能面臨調整與轉型。有關理想之教師角色,許多學者有不同的論 述,茲分述如下:

林顯輝(民90)認為,二十一世紀的教師應扮演四種角色,分別是

(一)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對象;

(二)教師是社區的領導者;

(三)教師是在為國育才;

(四)教師是在促進世界和平與繁榮。

黃正鵠(民90)認為在當前的社會中,教師究竟扮演什麼角色?有許多不同 的觀點,但一般均公認教師是專門知能的傳授者,教學活動的設計者,教材教法 的研發者,社會技巧的訓練者,價值規範的澄清者,學生安全的維護者,學習困 難的診斷者,心理困擾的輔導者,以及生涯發展的引導者。

饒見維(民90)認為,九年一貫課程對於教師角色期望已經有了重大的轉變,

包括:從「官定課程的執行者」轉換為「課程的設計者」、「從被動的學習者」

轉換成「主動的研究者」、從「知識的傳授者」轉換成「能力的引發者」。

王嘉陵(民92)認為,邁向九年一貫課程新教師角色的積極行動與作為,包 括:課程批判意識的覺醒,積極的抗拒與轉化行動,持續專業成長等。

周元璋(民92)認為教師所扮演的角色不僅是課程的設計者,也是學生的諮 詢者,同時也是學校教學與行政工作的協調者與溝通者的角色,更是所有教育相 關工作的參與者。

涂燕玲(民92)則認為理想的教師角色內涵包括:

(一)教學者的角色:引導學生學習的任務。

(二)輔導者的角色:適時關心並導正學生的行為。

(三)評鑑者的角色:為學生的學習訂出一套規準來評量。

(四)楷模者的角色:提供學生行為的模範。

(五)專業者的角色:促進教師專業自主的發展。

(六)促進者的角色:參與並促進社區的發展。

(七)革新者的角色:課程、教材的改革,以符合學生的需求。

(八)行政決策的角色:參與學校行政決定,促使達成教育的目的。

(九)研究者的角色:教師實際進行行動研究,以促進教育發展。

(十)終身學習的角色:教師必須跟上時代潮流,時時追求教育進步的心態,以 統合多元價值來教導學生。

綜觀上述的學者看法,大致上可將今日教師所應扮演的角色職責,歸納如 下:

(一)具備良好人際互動及愛人愛己的人格特質

現代教師應能堅守道德角色、寧靜致遠、淡泊明志、樂觀奮進、有為有守,

並具二十一世紀特質的教師。這些特質包含適應社會變遷、機智、創意、喜好探 究的能力。同時,因應共同參與時代的來臨,學校與社區已成為合夥人的關係,

人際互動能力更形重要;教師應有一般文化素養、有樂觀進取的人生哲學、有寬 廣心胸、「愛你所做、做你所愛」當作生活或教學的目標,讓快樂的感覺影響學生;

教師必須擔任關懷、鼓勵及給與的角色,關懷自己也關懷學生,並能體會學生的 個別性與差異性,並促進學生學習。成為樂在教學的教師。

(二)豐富專業內涵,發揮專業權威

在專業的內涵方面,應從「專家學者教導」或「由上而下指導」的被動學習,

調整為終身學習、團隊合作、產出型的專業成長,並需具備課程研發、蒐集教材、

撰寫計畫的能力;在教師專業地位的提昇方面,教師應成為主動的研究者,從研 究及行動中學會如何檢討改進自己的行動,成為學校改革的行動研究者,盡學校 教育革新的角色。

(三)課程教學更自主,能力引發為首要

教師在課程的角色上,從「官定課程的執行者」轉換為「課程的設計者」,教 師不但要參與學校課程的設計與規劃,同時必須協助學生達成課程綱要所揭示的 基本能力;在教學方面,教師由「知識傳授者」轉變到「能力的引發者」,透過多 元教學方式激勵學生的潛能開展,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帶上來。

(四)融入社區發展,促進文化更新

現代教師角色不只限定在教室中,其工作場所應擴展至社區中,成為解決實 際教育問題及推動社會進步的主導人,同時具有促進社會和諧、引導社會轉型並 創新歷史文化的功能。因此,教師必須是公共關係的專家、社會工作者,並與家 長有良好的互動、做好親師合作的工作。

(五)澄清價值觀念,是心理及學習的診斷者

現代社會價值多元化,教師不能以單一價值來教導學生,應以價值統合的觀 點來教育學生,以培養學生正確價值理念的養成。除此,教師更是學習技巧、學

習障礙及心理問題的診斷者。在輔導及管教的執行上,應善用同理心、關懷及理 解,以發揮輔導的功能。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