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人口的成長與分佈

第三章 人口結構與社會變遷

第一節 人口的成長與分佈

一、戰前人口增減的概況

台灣在清治時期並無確切的人口資料記錄,直至日治初期,日本統治當局 認為人口資料的調查是庶政之母,於是 1905 年(明治 38 年)10 月 1 日展開台 灣史上第一次人口普查,當時全台約有 310 萬人。第二次人口普查行於 1915 年

(大正 4 年),從 1920 年(大正 9 年)起,確定每隔五年舉辦一次,並改稱「國 勢調查」,繼續舉辦五次,上述調查項目常有更動,每次皆有重點,最後一次於 1940 年(昭和 15 年)舉行,因受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統計資料未全部整理出 來,只有一個概括數字。除了每隔五年所進行的全台人口普查外,每年也有詳 細的人口統計。1

表 3-1:日治時期台灣人口總數及州行政區人口數統計表

年份 台灣全島 台北州 新竹州 台中州 台南州 高雄州 1905 3039751 564415 522092 560573 926992 360799 1915 3479922 667414 558573 718800 1135450 360799 1920 3655308 743077 560293 776830 954180 532704 1925 3993408 814778 597576 855829 1029361 584259 1930 4592537 913531 654711 1015546 1159646 633319

1 陳正祥,《台灣的人口》,台北:南天書局,1997 年,頁 1-2。

1935 5212426 1024546 712309 1162247 1332187 732819 1940 5872084 1140530 783416 1303709 1487999 86852 資料來源:陳正祥,《台灣的人口》,台北:南天書局,1997 年,頁 88-90。

從表 3-1 的統計的資料顯示,1905 年(明治 38 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台灣人 口為 3,039,751 人,台南州人口最多為 926,992 人,次為台北州 564,415 人,台中 州居第三位 560,573 人。這是因為台南一帶為台灣本島最早墾殖之地,地形平坦 易於開發,且長時期做為全台的行政中樞,故人口數及人口密度一直為全台之 冠。台灣建省以後,劉銘傳將行政中樞移往台北,積極建設,加上此時期北部 茶業興起,帶動商業貿易,吸引大量人口遷入,促使人口增加快速。而日本據 台後,亦以台北為行政中樞,故人口數躍升為全台第二位。台中州為米、蔗生 產之地,氣候溫和,土壤肥沃,地理位置優良,此時期人口數雖位居第三位,

但隱然已有凌駕台北州之勢。

1905 年(明治 38 年)至 1915 年(大正 4 年)十年間,台灣人口增加了 440,171 人。台南州增加 208,458 人,仍為全台人口最多之區,顯示其發展仍不可取代。

此時期,台中州人口數增加了 158,227 人,台北州則增加了 102,999 人,使得台 中州人口總數超越台北州,成為全台第二位。這除了台中州農業發展迅速外,

總督府致力於台中市的建設,使其為中部最大的政經中心亦是影響人口增長的 主因。

1915 年(大正 4 年)至 1925 年(大正 14 年)十年間,由於日本管理台灣 已步入穩定的階段,工商業持續發展,人口不斷增加,此時期台南州人口數突 破百萬達到 1,029,361 人,而台中州、台北州都超過八十萬,其他各州廳人口亦 有所增長。1930 年(昭和 5 年),台中州人口也突破百萬人達 1,015,546 人,顯 示其工、商業日趨發達,各項建設漸形完善。

1930 年(昭和 5 年)至 1940 年(昭和 15 年)十年間,全台總人口數逼近 六百萬人,比起日治初期人口成長將近一倍,台南州、台中州、台北州人口數

皆超過百萬人,形成台灣日後北、中、南三大都會區發展的雛形,台中州此時 期人口達 1,303,709 人,直追台南州的 1,487,999 人。

人口的增長是社會發展的重要指標,就日治時期的人口調查報告中,可看 出台中州在日治時期的發展頗為快速。大肚鄉在 1901(明治 34 年)隸屬台灣縣 大肚下堡,人口數 13,028 人2,大肚街上車馬往來頻繁,與清水、沙鹿為大甲溪 南最繁榮的三個市街。1919 年(大正 9 年)大肚鄉改隸大甲郡,由於大甲郡八 街庄開發甚早,市街商業與盛,故成為台中州轄下人口最多的郡。1911 年(明 治 44 年)大肚溪因豪雨洪水爆發將塗葛堀港(今龍井鄉麗水村)埋積,使得以 塗葛堀港為外港的大肚開始沒落,另一方面,日本統治台灣後,極力想將台灣 與中國大陸隔絕起來,限制兩岸人民的相互流通,故此時期台灣人口甚少受外 來移民遷入的影響,人口學家謂之為「封閉性」人口。3所以,大肚鄉人口增加 遲緩,1941 年(昭和 16 年)人口數甚至退居到大甲郡八街庄的第六位(參見表 3-2),此時大肚鄉主要是農業聚落型態,人口增加率變動不大,人口成長以自 然增加為主,因人口移入所增加的人數很少。4

表 3-2:日治時期大甲郡八街庄人口數統計表

街庄

年份

清水街 梧棲街 大甲街 外埔街 大安街 沙鹿街 龍井街 大肚庄

1925 26301 11639 18485 7621 8516 4970 12861 9224 1926 26959 11881 18907 7736 8680 15619 13119 9625

1927 ─ ─ ─ ─ ─ ─ ─ ─

1928 28576 12262 20021 8005 9125 16632 13787 10312 1929 29622 12426 21021 8062 9418 17629 14097 10855

2 張勝彥總編纂,《台中縣志.卷二住民志(第一冊)》,台中:台中縣政府,1989 年,頁 49。

3 陳紹馨,《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 年,頁 94。

4 黃秀政,《台中縣海線開發史》,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2001 年,頁 193-196。

1930 30398 12649 22169 8582 9554 18534 14379 11271 1931 31034 12786 22879 8861 9724 19103 14553 11264 1932 31773 13051 24046 9113 9924 19533 14957 11869 1933 32427 13057 24572 9231 10155 19936 15368 12035 1934 33117 13198 25754 9540 10457 20669 16010 12343 1935 33774 13512 26641 9982 10781 21055 16215 12672 1936 34527 13488 27815 10205 10980 21689 16425 13116 1937 35221 13788 27951 10507 11158 22112 16769 14395 1938 36014 13940 28461 10834 12059 22159 16947 13645 1939 36704 14637 29058 11018 11793 22561 17350 14218 1940 37817 15567 29776 11991 12224 23337 17507 14947 1941 38577 15926 30023 12130 12340 23943 17867 15227 台中州編《台中州統計書》,台中:台中州廳,1926-1942 年。

二、戰後人口增減情形

從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參見附錄一),戰後大肚鄉的人口是呈現平緩成長的 趨勢。1941 年(昭和 16 年)大肚鄉的人口數 15 ,227 人,1946 年(民國 35 年)

人口數為 16,311 人,至 2005 年(民國 94 年)人口數才達到 55,722 人。從 1946 年(民國 35 年)至 2005 年(民國 94 年)的六十年間,人口共增加 39,411 人,

平均每年約增加 656.85 人,平均成長率為 16.67 ‰。5而同時期台中縣人口數共 增加 1,090,452 人,平均每年約增加 18,174 人,平均成長率亦為 16.67 ‰。因此,

大肚在台中縣二十一縣市中,屬人口中度成長之地區。1946 年(民國 35 年)大 肚鄉人口數位居台中縣第十一位,1956 年(民國 45 年)仍居第十一位,1966 年(民國 55 年)則退居第十五位,直到 1991 年(民國 80 年)皆維持在第十五

5 人口平均成長率=每年平均增加的人數 / 增加的總人數

位,2000 年(民國 89 年)超越后里鄉居第十四位,到了 2005 年(民國 94 年)

則再超越東勢鎮位居第十三位。6

戰後至 1970 年代中期,大肚鄉人口的移動是移出大於移入,呈現人口流出 的現象,但因人口遷移所造成的社會減少人數低於人口自然增加的人數,故人 口數還是持續的增加。而在 1979 年(民國 68 年)至 1984 年(民國 73 年)五年 間,大肚鄉從人口的流出型,轉變成人口流入型。尤其在 1981 年(民國 70 年)

社會增加率高達 37.40 ‰7,自然增加率則為 21.73 ‰,竟使當年的人口成長率躍 升至 59.13 ‰人口成長達到最高峰。1985 年(民國 74 年)社會增加率急速下 降成為負成長,次年社會增加率則又呈現正成長,之後正、負成長參差出現,

2000 年(民國 89 年)起則呈現負成長的態勢(參見表 3-5)。以下將就人口的自 然增減及社會遷移的情形,分析大肚鄉人口成長的變化趨勢。

(一)歷年人口自然增減情形

就影響大肚鄉居民人口的自然增減因素而言,戰後大肚歷年人口之粗出生 數皆在千人以內,只有 1979 年(民國 68 年)超過千人,最近幾年則出現粗出 生人數下滑的趨勢(參見附錄二)。而粗出生率從長期的趨勢來看,則是持續下 降,1950 年代粗出生率幾乎都在 40 ‰以上,直到末期才開始下降;這個生育率 降低的趨勢,曾經在 1976 年(民國 65 年)至 1979 年 (民國 75 年),出現短暫 回昇的現象。1986 年(民國 75 年)跌至 20 0

/

00以下,2005 年(民國 94 年)跌 至 10 ‰以下,將來仍有繼續往下滑落的趨勢。大肚鄉的粗死亡人數,在 1985 年(民國 74 年)以前都低於 200 人,只有在 1955 年(民國 44 年)有 227 人死 亡。1986 年(民國 75 年)起,每年粗死亡人數幾乎都超過 200 人,2005 年(民 國 94 年)更突破 300 人達到 320 人。但是由粗死亡率來看,大肚鄉的粗死亡率 卻是從 1950 年代後逐年降低,1970 年(民國 59 年)跌至 5 ‰以下後,就長期

6 台中縣政府主計室編:《台中縣統計要覽》,台中:台中縣政府,1946-2005 年人口統計。

同註 2,頁 102-109。

7 社會增加率=移入的人口比率-移出的人口比率。

維持在 4 ‰和 5 ‰以間。就此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大肚鄉死亡人數的增加與總人 口數的增加有關,因為粗死亡人數增加,粗死亡率仍維持在 4 ‰和 5 ‰ 之間的 低水準狀態。

就大肚鄉的整體人口自然增減清況看來,1950 年代的粗出生率和粗死亡率 皆呈現高水準的狀態,其後粗死亡率逐漸下降,而粗出生率隨後也緩慢降低。

從 1970 年代起迄今粗死亡率都維持在 4 0

/

00和 5 0

/

00之間的低水準穩定狀態,而 粗出生率卻持續往下降,1965 年(民國 54 年)人口增減率為 27.25 ‰,1985 年

(民國 74 年)為 16.08 ‰2004 年(民國 94 年)為 3.95 ‰中間雖稍有起伏,

但整體而言大肚鄉的自然人口增加率呈現不斷下滑的趨勢。

根據人口轉型理論的解釋,在一個以農業為主,經濟低度開發的地區,演 化到以工商業為主,經濟高度開發的社會,其出生率和死亡率會從高水準轉變 為低水準。以農業為主的社會,其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呈現高水準,隨著現代化 的過程,糧食生產量增加,工商業逐漸繁榮,社會組織進步,醫藥知識與醫療 設備發達,死亡率開始持續下降,稍後出生率也開始下降,但是出生率的下降 往往落於死亡率之後,最後,死亡率會達到一個極限,生育率亦降至約與死亡 率相等,於是人口保持穩定的緩和成長。8大肚鄉的出生率與死亡率的變化頗符 合人口轉型理論的解釋,日治初期出生率及死亡率皆在 40 ‰以上,是為人口靜 止階段,1906 年(明治 39 年)至 1943 年(昭和 18 年),出生率仍居高不下,

死亡率則由 34 ‰ 降為不足 19 ‰,人口進入早期擴展階段。91945 年(民國 34 年)

至 1985 年(民國 74 年),出生率降至 20 ‰,死亡率則降 4 ‰和 5 ‰之間,人口 在此時進入晚期擴展階段,1986 年(民國 75 年)至今,出生率降至 10 0

/

00以下,

死亡率則維持在 4 ‰和 5 ‰之間,顯示人口正進入低度靜止階段,隨著今日女性

8 蔡宏進、廖正宏,《人口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87 年,頁 106-108。「由於工業化和現代化結 果,使世界人口從高生育率轉變為低生育率和低死亡率,此種現象稱為人口轉型。這是從西方國家 之人口經驗發展而成的理論。」

9 黃秀政等,《台灣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 年,頁 224。

自主意識抬頭與少子化的現象,可能不需要太長的時間,大肚鄉的人口自然增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1 1986 1990 1995 2000 2005

年份

遣返的日人和陣亡的本省人本相抵消,所以當時台灣人口的增加,實際上是由 龐大的人口自然增加數所引起。13

1955 年(民國 44 年),大肚鄉人口總數為 21363 人,移入人數 638 人,移 出人數 759 人,社會增減率為-5.66 ‰,遷出大於遷入,人口呈現社會減少的趨 勢。直到 1978 年(民國 67 年),大肚鄉人口社會增減幾乎都呈現負成長,也就 是遷出人口總是多於遷入人口。1979 年(民國 68 年)至 1984 年(民國 73 年)

五年間,大肚鄉從人口的流出型,轉變成人口流入型。尤其在 1981 年(民國 70

五年間,大肚鄉從人口的流出型,轉變成人口流入型。尤其在 1981 年(民國 7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