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在工業化與都市化的潮流衝擊下,大肚鄉除了逐漸改變其樸實的鄉村 外貌外,內部的社會結構與鄉民的價值觀念也都在蛻變中。處於更加快速 變遷的二十一世紀中,要如何因應社會劇烈的變化與調整社會發展的腳步

,既而打造大肚鄉成為擁有現代化生活機能的城鎮,除了地方政府要盡最 大的責任外,鄉民也應對自己所居住的土地付出關懹,積極參與地方公共 事務,共同為大肚鄉的未來打拼。從本文的研究分析所得的相關建議如下:

一、針對人口結構的改變,提出因應的策略

近年來大肚鄉的生育率持續降低,老年人口快速增加,人口年齡組成 恐將會有嚴重的扭曲,並導致人口老化與勞動不足的危機。為了避免人口 衰退和老化而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未來的人口政策應是維持人口的合理 成長和提高人口素質。其推行的方向為:

(一)結合鄉內各有關機構實施人口教育,培養鄉民敬愛生命的情操;促

進家庭功能,營造有利生育、教養的環境,推動嬰幼兒的照顧及保 護。

(二)強化生育保健,注重國中小學生營養的改善,推動有益鄉民身心健 康的活動,提升鄉民體能;加強文化建設,增進鄉民各種知能,提 升就業能力。

(三)加強鄉內老人的醫療照顧,提供老人完善的安養設施;宣導老人居 家的防護觀念,養成鄉民敬老愛老的情懷。

(四)對日益增加的外籍配偶及其子女,給予關懷與輔導,弭平文化的差 異,儘速適應本地生活。

二、連結鄰近區域的資源,加速地方的發展。

工業化與都市化正在大肚鄉持續進行中。身為台中都會區的衛星鄉鎮 市一,但社會發展卻比鄰近的鄉鎮市緩慢,究其原因,除了大肚山的阻隔 外,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忽略了與鄰近鄉鎮市的發展資源相配合,致使社 會發展顯得緩慢。因此,要加速大肚鄉的社會發展,就必須能連結鄰近鄉 鎮的資源,加速產業的升級。進行的策略為:

(一)加強與鄰近高鐵特定區的連結。此特區內尚有捷運、東西快速道、

外環公路等交通工程要興建,未來將成為中部最大的交通系統。大 肚鄉應配合此地域發展的趨勢,制定相關的發展計畫,以期未來的 發展能與烏日鄉及台中市南區連成一氣。

(二)大肚台地上的瑞井、蔗廍、自強三村,近幾年來發展迅速,人口大 量增加,而中部科學園區又在其附近設立,發展前景更加看好。鄉 公所應及早在此區域實施都市計畫,將此區域的發展與中部科學園 區及台中市西區的發展結合在一起。

(三)將延滯已久的交通建設儘快恢復興建,並充實各種運輸設施,將各 區域的發展資源連結起來,形成共生共榮的經濟生活圈。

三、強化鄉民的社區意識,重視生態環境的維護。

工業化與都市化雖為農村帶來進步與繁榮,但也使原本親密的人際關

係逐漸疏離;工業污染與大量人口,也讓自然生態與人文環境迭受威脅。

如今大肚鄉也面臨工業污染日益嚴重,人文環境逐漸失調的困境,如何突 破這些困境,讓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獲得平衡,已成為未來發展最重要的 課題了。建議的方法如下:

(一)透過社區集體活動,如宗教祭祀活動,村民大會、社區聯歡晚會等,

來凝聚鄉民的社區意識,宣導環保觀念,讓鄉民一起來維護自己的 生活空間。

(二)加強工業污染的防治,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給予鄉民一個現代化 的生活空間。同時積極引進高科技產業、專業的文教機構,以擴展 鄉民的視野,培養鄉民勇於接納新事物,革除舊束縛的胸懹,提升 生活的水準。

(三)設立自然生態保護區和人文歷史維護區。如大肚台地禁止濫墾、濫 伐、濫葬,設立工廠,以維護水源地、山坡林地的自然景觀。古蹟 的保護與歷史文物保存,則可涵養鄉民對土地的情感,疼惜自己的 家鄉。

總而言之,過去曾經沒落過的大肚鄉,在戰後鄉民的努力下,不斷的 發展,或許未來台中縣、市合併後,高鐵區內的各種交通系統也完成整合 後,大肚鄉會成為台中都會區內新的商業經濟中心。

參考文獻 一、原始資料與地方志

1. 楊英,《從征實錄》,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灣文獻叢刊第 32 種,1958 年。

2. 郁永河,《裨海紀遊》,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灣文獻叢刊第 44 種,

1959 年。

3. 黃叔璥,《台海使槎錄》,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灣文獻叢刊第 4 種,

1959 年。

4. 江日昇,《台灣外記》,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1960 年。

5. 范咸,《重修台灣府志》,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灣文獻叢刊第 105 種,

1961 年。

6. 周鍾瑄,《諸羅縣志》,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灣文獻叢刊第 141 種,

1962 年。

7. 周爾,《彰化縣志》,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灣文獻叢刊第 156 種,1962 年。

8. 連橫,《台灣通史》,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灣文獻叢刊第 128 種,1962 年。

9. 劉良璧,《重修福建台灣府志》,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灣文獻叢刊第 74 種,1962 年。

10. 王世慶整修,《台灣省通志.卷一土地志疆域篇(第一冊)》,台北:台灣省文 獻委員會,1970 年。

11.

李汝和主修,《台灣省通志.卷五學校志》,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0 年,

12. 張勝彥總編纂、曾振名等撰述《台中縣志.卷二住民志第一冊》,台中:台中 縣政府,1989 年。

13. 張勝彥總編纂、張美麗等撰述《台中縣志.卷四經濟志第一冊》,台中:台中 縣政府,1989 年。

14. 張勝彥總編纂、劉嘉煉等撰述《台中縣志.卷四經濟志第二冊》,台中:台中 縣政府,1989 年。

15

. 洪敏麟總編輯、陳榮懷纂修,《大肚鄉誌》,台中:大肚鄉誌編輯委員會,1993 年。

16. 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台灣土地慣行一斑.第一編》,台北:南天書局,1998 年。

二、官方資料

1. 台中州編《台中州統計書》,台中:台中州廳,1926-1942 年。

2. 台中縣政府主計室編,《台中縣統計要覽(1946~2004)》,台中:編者。

3. 台中縣政府主計室編,《台中縣工商及服務業普查(2001)》,台中:編者。

4. 行政院主計處編,《台閩地區工商及服務業普:台中縣(1956~1991)》,台北:

編者。

5. 行政院主計處編,《台閩地區農林漁牧業普查:台中縣(1956~1991)》,台北:

編者。

6. 行政院主計處,《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國民所得統計摘要(1995》》,台北:編者。

7.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國家重點發展計畫 2002-2007》,台北:行政院。

8. 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系暨研究所,《台中縣綜合發展計劃─大肚發鄉展綱要 計劃》,台中:台中縣政府,1996 年。

9 大肚鄉公所,《變更大肚都市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說明書》,1997 年。

10. 大肚鄉公所,《變更高速公路王田交流道附近特定區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說 明書》,2001 年。

11. 大肚鄉戶政事務所人口普查(1946~2005),

三、一般論著

1. 沈宗翰,《台灣農業之發展》,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3 年。

2. 洪敏麟,《台灣堡圖集》,台北:台灣文獻委員會,1969 年

3. 郭輝譯,《巴達維亞城日記第二冊》,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0 年。

4.《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二十輯,台北:故宮博物院,1979 年

5. 陳紹馨,《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 年 6. 周憲文,《台灣經濟史》,台北:台灣開明書局,1980 年。

7. 李園會,《台灣光復時期與政府遷台初期政策之研究》,台北:當代文化出版社,

1983 年。

8. 洪敏麟,《台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一冊)》,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4 年。

9. 洪敏麟,《台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下)》,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4 年。

10. 伊能嘉矩,《台灣文化志、下卷》,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5 年。

11. 東嘉生著、周憲文譯,《台灣經濟史概說》,台北:帕米爾書局,1985 年。

12. 蔡明哲,《社會發展理論─人性與鄉村發展取向》,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87 年。

13. 蔡宏進、廖正宏,《人口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87 年。

14. 謝高橋,《社會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88 年。

15. 江慶林譯,《台灣鐵路史上卷》,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0 年。

16. 廖明坤,《大度國小創校一百週年校慶特刊─世紀禮讚》,台中縣大肚國小,

1990 年。

17. 國分直一、金關丈夫著,譚繼山譯,《台灣考古誌》,台北:武陵書局,1990 年。

18. 龍冠海,《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1991 年。

19. 王紀鯤,《都市計劃概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 年。

20. 陳玲蓉,《日據時期神道統制下的台灣宗教政策》,台北:自立晚報,1992 年。

21. 林美容,《台灣人的社會與信仰》,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3 年,

22. 林偉盛,《清代台灣社會與分類械鬥》,台北:自立晚報社,1993 年 23. 張景森,《台灣的都市計劃(1895-1988)》,台北:業強出版社,1993 年。

24. 盛清沂、王詩琅、高樹藩,《台灣史》,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 年。

25. 許松根,〈論台灣經濟發展的轉捩點〉,收入梁國樹編:《台灣經濟發展論文集

─紀念華嚴教授專集》,台北:時報出版社,1994 年,

26. 李國祁總纂,《台灣近代史─社會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 年。

27. 李國祁總纂,《台灣近代史─經濟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 年。

28. 李國祁總纂,《台灣近代史─文化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 年。

29. 許極燉,《台灣近代史》,台北:前衛出版社,1996 年。

30. 潘英,《台灣平埔族史》,台北:南天書局,1996 年。

31. 鄭政誠,《三重埔的社會變遷》,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 年。

32. 許介鱗,《戰後台灣史記》,台北:文英堂,1996 年,

33. 陳正祥,《台灣的人口》,台北:南天書局,1997 年。

34. 溫振華,《台中縣蔗廍研究》,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7 年。

35. 朱榮智等,《社會科學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 年。

36. 黃秀政,《戰後大里的經濟發展與社會變遷》,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9 年。

37. 凃照彥著、李明峻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台北:人間出版社,1999 年。

38. 董芳苑,《探討台灣民間信仰》,台北:常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 年。

39. 劉澤民,《大肚社古文書》,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 年。

40. 簡後聰等,《福爾摩沙傳奇─台灣的歷史源流上、下冊》,台中:文建會中辦

室,2000 年。

41. 黃秀政,《台中縣海線開發史》,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2001 年。

41. 黃秀政,《台中縣海線開發史》,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2001 年。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