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人口結構與社會變遷

第二節 人口組合

人口組合是指一群人在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湊合性質18,亦稱為人口組成或 人口結構。重要的人口組合種類有籍貫組合、性別組合,年齡組合、教育程度 組合、職業組合、婚姻狀況組合等等。由此可以了解構成人口組合的各個層面 及其結構。以下就大肚鄉有關的人口組合分析闡述。

一、籍貫組合

根據 1926 年(昭和元年)台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台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 調查》,當時大肚庄祖籍為漳州籍的居民人佔庄內總人口數的 82.1%,其餘 17.9%

為泉州籍,無其他省籍人士,顯示大肚當時是以漳州人為主的地區。19

18 同註 8,頁 241。

19 陳重光,〈日據時期台灣漢族祖籍調查〉,《台灣文獻》23 卷 1 期,1972 年,頁 96。

表 3-4:1926 年大肚庄漢族祖籍表 泉 州 府

祖籍別

人 數

安 溪 縣 同 安 縣

漳 州 府 合 計

實 數 100 1600 7800 9500

百 分 比 1.1% 16.8% 82.1% 100%

資料來源:陳漢光,〈日據時期台灣漢族祖籍調查〉,《台灣文獻》23 卷 1 期,1972 年,頁 96。

戰後,因為人民有居住、遷徒的自由,加上工商業發展造成人口流動的頻繁,

使得人口籍貫組合有了明顯的變化。1956 年(民國 45 年)大肚鄉人口總數為 21,581 人,其本籍(漳、泉州籍)人數有 20,692 人,佔全鄉總人口數的 95.88%,

非本籍人口數有 889 人,佔全鄉總人口數的 4.12%。非本籍人口數中,台灣其 他縣市有 297 人,大陸其他省籍有 592 人。1966 年(民國 55 年)大肚鄉人口總 數為 25975 人,其中本籍人數有 22,847 人,佔全鄉總人口數的 96.38%,非本籍 人口數有 940 人,佔全鄉總人口數的 3.62%。非本籍人口數中,台灣其他縣市 有 446 人,大陸其他省籍有 494 人。1981 年(民國 70 年)大肚鄉人口總數為 37,326 人,其中本籍人數有 31,396 人,佔全鄉總人口數的 84.11%,非本籍人口數有 5,930 人,佔全鄉總人口數的 15.89%。非本籍人口數中,台灣其他縣市有 3,713 人,大陸其他省籍有 2,217 人(參見表 3-7)。

1986 年(民國 75 年)大肚鄉人口總數有 43,056 人,其中本籍人數有 33,482 人,佔全鄉總人口數的 77.75%,非本籍人口數有 9574 人,佔全鄉總人口數的 22.25%。非本籍人口數中,台灣其他縣市有 6511 人,大陸其他省籍有 3,063 人。

1991 年(民國 80 年)大肚鄉人口總數為 49064 人,其中本籍人數有 34,636 人,

佔全鄉總人口數的 70.59%,非本籍人口數 14,428 人,佔全鄉總人口數的 29.41

%。非本籍人口數中,台灣其他縣市有 10860 人,大陸其他省籍有 3,568 人(參 見表 3-4)。

從上述統計資料顯示,戰後大肚鄉本籍人口所佔的比例從 1966 年(民國 55 年)的 96.38%開始下降,到 1981 年(民國 70 年)降到 84.11%,1991 年(民 國 80 年)則降到 70.59%。以後,雖沒有繼續調查人口籍貫,但從工業社會人 口流動頻繁的特性來看,本籍人口所佔的比例當逐漸縮減,籍貫組合將愈發多 元。

表 3-5:大肚鄉人口籍貫百分比表

非 本 籍 人 口 年 度 本籍人口

本省他縣市 台北市 高雄市 金馬地區 其他省市

45 95.88 1.38 ─ ─ ─ 2.74

50 96.25 1.54 ─ ─ ─ 2.21

55 96.38 1.72 ─ ─ ─ 1.9

60 94.81 2.97 ─ ─ ─ 2.22

65 93.28 6.72 0.08 ─ ─ 6.64

70 84.11 9.67 0.11 0.10 0.07 5.94 75 77.75 14.32 0.36 0.30 0.14 7.13 80 70.59 21.22 0.37 0.43 0.11 7.28 資料來源:根據大肚鄉戶政事務所各年度數據資料統計而成

二、戶數、人口數及性別比例

就大肚鄉的「戶數」組合來看,從 1950 年(民國 39 年)9 月,裁撤區署起,

本鄉劃分為十七村,共有 3,047 戶,人口總數男性為 9,169 人、女性 8,979 人,

男性人口略多於女性人口,人口合計 18,148 人,每戶平均人口數為 5.96 人;以 女性為 100 人為計算基準時,男性相對的人口數為 102.12,因此本鄉的女男性 別比例為 100 比 102.1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 476.85 人。2005 年(民國 94 年), 本鄉仍轄十七村、14,819 戶,人口總數男性為 28,804 人、女性 26,918 人,男性

人口多於女性人口,人口合計 55,722 人,每戶平均人口數為 3.76 人,女男性別 比例為 100 比 107.00;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 1,463.00 人。從統計資料可以發現,

大肚鄉的土地面積並無改變,但是轄內戶數則有明顯的增加,原先的 3047 戶增 加為 14,819 戶,共增加了 11,772 戶,增加幅度為 386.35%(參見附錄四)。

而以「戶量」來看,1950 年(民國 39 年)至 1983 年(民國 72 年),大肚 鄉每戶平均人口數為 5.06~6.38 人。1984 年(民國 73 年)至 2000 年(民國 89 年),大肚鄉每戶平均人口數為 4.00~4.94 人。2001 年(民國 90 年)之後每戶 平均人口數下降到 3.96 人以下。由此可以看出,大肚鄉每戶人口型態已從農業 社會的大家庭型態,漸漸也走向工商社會的小家庭型態,戶量以不超過 4 人的 小家庭為主(參見附錄四)。

在「性別比例」組合方面來看,性別比例的高低和諸多社會現象有極密切 的關聯,如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高低,男女婚姻狀況,社會產業結構,人口 移動,戰爭與各種社會問題等等,這些都可能影響到人口性別比例的差距。大 肚鄉的「性別比例」組合除了 1957(民國 46 年)、1958(民國 47 年)、1985 年(民國 74 年)這三年出現男性人口少於女性人口外,其餘各年均是男性人口 多於女性人口。性比例差距最大出現 1965 年(民國 54 年),當時人口總數為 25,618 人,男性 13,884 人,女性 12,734 人,兩者相差 1,150 人,其值為 109.03。

此外,大肚鄉的性比例大多呈現均衡的狀態,惟近十年來性別比例的差距似有 逐漸拉大的趨勢(參見附錄四)。

三、年齡別

一地的人口年齡組合,與當地的人口及社會經濟發展有密切的關係,其統 計數據最能顯示該地人口發展趨勢與現代化的程度,1981 年(民國 70 年),大 肚鄉總人口數為 37,326 人,其中 0~14 歲的少年人口為 13,286 人,佔總人口數的 35.59%。15~64 的勞動人口為 22,499 人,佔總人口數的 60.28%,65 歲以上的老

年人口為 1,541 人,佔總人口數的 4.13%。1991 年(民國 80 年),大肚鄉總人 口數為 49,064 人,其中 0~14 歲的少年人口為 15,110 人,佔總人口數的 30.80%。

15~64 的勞動人口為 31,452 人,佔總人口數的 64.10%,65 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為 2,502 人,佔總人口數的 5.10%。2001 年(民國 90 年),大肚鄉總人口數為 54,973 人,其中 0~14 歲的少年人口為 12,534 人,佔總人口數的 22.82%。15~64 的勞動 人口為 3,8347 人,佔總人口數的 69.75%,65 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為 4,092 人,佔 總人口數的 7.43%(參見表:3-6)。

然缺乏早期年齡組合統計資料,但從表 3-6 的資料推論及前述相關的人口 資料可知,戰後初期,大肚鄉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高,稍後死亡率獲得控制,

人口的年齡結構呈現年輕化,兒童所佔的比例甚高。到了 1980 年代,人口年齡 的分佈型態雖漸趨穩定,但 14 歲以下的兒童人口所佔的比例仍高,不過比例已 在遞減中。1980 年代中期,隨著工、商業的發展,勞動人口比例日益增加,生 產力大為提高,人口年齡組合表現出穩定的型態。而後,隨著經濟型態由農業 轉型為工商業,及現代女性自主意識的抬頭與少子化等因素,出生率不斷下滑,

到了

2001 年(民國 90 年) ,老年人口所佔的比例超過 7

%,

年齡組合已呈現老化的

趨勢。

表 3-6:大肚鄉人口年齡組合表

70 80 90 70 80 90

性別

年份

百分比

年齡層

N % N % N % N % N % N %

0~4 2566 6.87 2335 4.76 2033 3.70 2429 6.50 2190 4.46 1804 3.28

5~9 2286 6.12 2581 5.26 2266 4.12 2102 5.63 2372 4.83 2049 3.73

10~14 2008 5.38 2884 5.88 2255 4.10 1895 5.09 2748 5.60 2127 3.87

15~19 1984 5.32 2405 4.90 2560 4.66 1874 5.02 2380 4.85 2342 4.26

20~24 1893 5.07 2182 4.45 2945 5.34 1818 4.87 2088 4.26 2761 5.02

25~29 1835 4.92 2289 4.57 2409 4.38 1876 5.03 2308 4.70 2226 4.05

30~34 1485 3.98 2219 4.52 2251 4.09 1318 3.53 2063 4.20 2104 3.83

35~39 903 2.42 2031 4.14 2264 4.12 822 2.20 1884 3.84 2237 4.07

40~44 926 2.48 1521 3.10 2228 4.05 791 2.20 1385 2.82 2032 3.70

45~49 857 2.30 905 1.84 1967 3058 745 1.99 882 1.80 1862 3.39

50~54 820 2.20 900 1.83 1445 2.63 661 1.77 843 1.71 1365 2.48

55~59 598 1.60 865 1.76 868 1.58 488 1.31 766 1.56 851 1.55

60~64 404 1.08 890 1.81 829 1.51 401 1.07 646 1.32 801 1.46

65~69 305 0.82 583 1.19 757 1.38 320 0.86 462 0.94 713 1.30

70~74 208 0.56 338 0.69 691 1.26 270 0.72 343 0.70 556 1.01

75~79 128 0.34 190 0.39 413 0.75 139 0.37 249 0.51 351 0.64

80~84 58 0.16 109 0.22 174 0.32 82 0.22 124 0.25 208 0.39

85~89 11 0.03 35 0.07 72 0.13 14 0.04 46 0.09 100 0.18

90~ 2 0.01 5 0.01 23 0.04 5 0.01 8 0.02 34 0.06

總數 19277 51.64 25267 51.50 28450 51.75 18050 48.36 23797 48.50 26523 48.25 資料來源:根據大肚鄉戶政事務所 1981、1991、2001 年人口普查資料統計而成

大肚鄉1981年人口金字塔圖

3000 2000 1000 0 1000 2000 3000

0~4

3000 2000 1000 0 1000 2000 3000

0~4

3000 2000 1000 0 1000 2000 3000

0~4

四、教育程度

教育為國家社會發展之本。世界各國無不積極投資教育事業,以提升國家 社會發展的潛力。戰後,政府認識到教育對國家建設、政治穩定、經濟發展、

社會安定的重要性,故亦積極成立各級學校,推動國民義務教育,使得台灣教 育程度日益提高,為日後台灣的各項發展,奠定了厚實的基礎。而從大肚歷年 來的人口教育程度也反應出此種狀況。

1951 年(民國 40 年),大肚鄉不識字者為 5,968 人,佔總人口數的 31.90

%,受過初等教育者為 8,363 人,佔總人口數的 44.17%,受過中等教育者為 181 人,佔總人口數的 0.97%,受過高等教育者為 71 人,佔總人口數的 0.38%。1961 年(民國 50 年),大肚鄉不識字者為 5,363 人,佔總人口數的 22.59%,受過初 等教育者為 13,399 人,佔總人口數的 56.45%,受過中等教育者為 514 人,佔總 人口數的 2.17%,受過高等教育者為 68 人,佔總人口數的 0.29%。1971 年(民 國 60 年),大肚鄉不識字者為 5,686 人,佔總人口數的 19.59%,受過初等教育 者為 16,605 人,佔總人口數的 57.21%,受過中等教育者為 1,673 人,佔總人口 數的 5.76%,受過高等教育者為 474 人,佔總人口數的 1.63%。

1996 年(民國 85 年),大肚鄉不識字者為 3,424 人,佔總人口數的 6.51%,

受過初等教育者為 33,282 人,佔總人口數的 63.27%,受過中等教育者為 10,013 人,佔總人口數的 19.01%,受過高等教育者為 904 人,佔總人口數的 1.72%。

2004 年(民國 93 年),大肚鄉不識字者為 1,844 人,佔總人口數的 3.32%,受 過初等教育者為 15,683 人,佔總人口數的 28.22%,受過中等教育者為 21,231 人,佔總人口數的 38.21%,受過高等教育者為 5,436 人,佔總人口數的 9.78%。

從上述的資料顯示,大肚鄉的人口教育程度從 1951 年(民國 40 年)到 2004 年(民國 93 年),不識字率由 31.90%降到 3.32%,受過初等教育者,由 44.17

%降至 28.22%%,受過中等教育者,則由 0.97%增加到 38.21%,這是 1968 年

(民國 57 年)政府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所獲至的成效。另外,由於經濟的發

五、婚姻狀況

就社會學而言,婚姻狀況不但與一個社會的人口組合其他方面的現象有關

,同時與該社會的整個文化背景、經濟組識、道德標準、宗教信仰,以及風俗 習慣也都息息相關。21婚姻狀況一般分為未婚、已婚、喪偶與離婚四種。總而言 之,要了解一個地區的社會變遷,婚姻狀況亦是一個不可忽略的指標。

(一)歷年的結婚狀況

由歷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參見附錄五),1951 年(民國 40 年)到 1971 年(民 國 60 年)二十年間,大肚鄉未婚比例增加了 7.22%,這除了與大肚鄉總人口數逐 年增加有關外,傳統的婚姻態度似有鬆動的跡象。已婚人口比例由 36.88%降至 35.06%,則可驗證傳統的婚姻態度確實在改變中。喪偶人口比例由 4.89%降低 為 3.22%,此與醫療衛生進步,使國民平均壽命增加有關。此外,女性平均壽 命較男性為高,所以年邁喪偶者,女性多於男性,其比例約為三倍。離婚人口 比例由 0.19%增加為 0.25%,比例波動不大,這說明此時期雖然結婚態度有所 改變,但對於離婚態度則秉持著較保守的觀念,這與離婚所面臨的問題及壓力 比較大有關。

1991 年(民國 80 年)未婚人口比例達到 53.40%,此現象與人口的社會增 加有關,大量的遷入人口使得未婚人口比例提升,到了 2004 年(民國 93 年),未 婚比例降低為 48.36%,不過以總人口數逐年增加來看,未婚人口數在這十三年 間維持著穩定的狀態。已婚人口比例由 42.19%增加至 44.60%,就總人口數增 加來看,增加的比例不高。喪偶人數比例由 3.28%略升到 3.96%,從 1971 年(民 國 60 年)起,三十三年來喪偶人數比例極其穩定。離婚人口比例由 1.13%提升到 3.08%,增加約 2.7 倍,較之 1971 年(民國 60 年)的 0.25%,則增加約 12.3 倍之 多,這可看出婚姻的價值觀亦受到社會變遷的影響,傳統的觀念已逐漸為人摒

21 龍冠海,《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1991 年,頁 213。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