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人為因素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98-102)

第四章 破壞特徵與原因探討

4.2 破壞原因之歸納與分析

4.2.2 人為因素

1.規劃﹕

使用加勁擋土結構之前應就工址特性詳予規劃,確認使用之目 的、相關工程設施性質、型式、地質條件、週邊環境相容性及整體力 學平衡條件與機制等,用以評估加勁擋土結構之適用性與安全性。為

獲致上述工作所需之資料,除應進行必要之現場勘察外,對於工址之 地質、地下水及周邊環境尤應執行相關調查工作,以獲取必要之分析 參數。審視蒐集案例之規劃工作並比對破壞特徵,結果顯示,各案例 之規劃均有未盡週延之處,且以忽視地質與環境調查為甚,導致規劃 因素成為致災主因之比例達 52.63%,其後果輕則產生路面沈陷、開 裂,重則造成全面坍滑嚴重災損。

2.分析與設計﹕

分析與設計為完成加勁擋土結構之必要程序且其正確性悠關結 構之穩定與安全。分析與設計時除應參考中華地工材料協會(2001)、

周南山等人(2004)等相關文獻依標準步驟循序執行外,對於所使用 之參數、方法及工具亦應有正確的認知,務必充分了解其限制或適用 性,對於特殊的環境或地質因素亦應進行針對性之考量與分析。依據 上述原則檢討破壞案例,可知多數案例之分析與設計吝於個案考量,

流於套用標準設計圖說,忽視個案各種條件差異之特殊影響。分析時 取用之參數或方法亦未充分了解其合理性,由此使得分析與設計成為 破壞主要原因之比例約為36.85%。

3.材料﹕

任何結構體之安全均源自於構體材料之穩定,因此加勁材之選材 必須依加勁擋土結構之功能、設計年限及工址環境等背景條件審慎考

量。國內加勁材料之使用係以加勁格網為主,由於材料種類與規格眾 多、製程與材質各異,因此其性質之檢驗較一般土建材料複雜,亦常 因此引起工程實踐上若干爭議,惟本研究之觀察結果顯示各案例之加 勁材雖有不同,對破壞之影響亦各有異,然整體而言多非致災之主因 (嚴重影響之發生率為 5.26%)。進一步探討加勁材材質與結構體破壞 之關係,結果說明其中以玻璃纖維格網之影響較為顯著。此種材料由 於延展性較低,應用於「以形制力」之柔性加勁擋土結構時,應就結 構與加勁材料之應變相容性(compatibility)詳加分析,方可確保整 體結構之安全。

歸納填築土料對加勁擋土結構破壞之影響,研究發現填築土料成 為致災主因之比例高達 31.58%,顯示國人忽視填築土料品質之程度 極為嚴重,陷入加勁擋土結構的主要材料僅為加勁材料的迷思。實則 填築土料始為加勁擋土結構之本,加勁材料僅具輔助功能而已。由前 述可知,臺灣加勁擋土結構填築土料之本土特色即為就地取材,此係 因為國情、環境特殊所致,然則設計者仍應以安全為要,依據相關文 獻或規範(中華地工材料協會,2001;周南山等人,2004;GEO, 2002) 之建議,考量工址地質材料種類與特性,以及結構需求與重要性等決 定加勁擋土結構之使用與否,而非昧於安全事實盲目採用。

4.監造與施工﹕

國內加勁擋土結構之類型以回包式及疊塊式為主,二者施工方式 雖略有差異,惟施工重點均在於填築土料之品質控制。由於國人工程 陋習使然,國內填土工程之品質表現向為人所詬病,因此而導致之路 面沈陷或工程損傷事件罄竹難書(吳淵洵等人,2002)。加勁擋土結構 之填築施工亦復如此,規範要求之夯實方式,如昇層(lift)厚度、含水 量範圍控制、夯實程序等對施工廠商而言往往形同具文,而監造單位 對於夯實度之檢測亦未嚴格要求。部分重型夯實機械不可運作或難以 觸及之地區如牆面、界面、轉角等亦未要求以小型夯實機械補強,形 成結構弱面。此外,臺灣地區雨多且不均,惟施工廠商對於降雨及因 此而產生土料含水量過高的問題,通常亦未予以有效之防範與處理,

導致工期延宕及工程品質低劣。由於監造與施工的執行成效不佳,因 此使得此一項目成為致災主因之比例達 44.44%。由此顯示加勁擋土 結構工程品質提昇根本之道仍在於如何改進施工廠商之工程水準。

5.使用與維護﹕

研究案例中因使用與維護失當而產生破壞之比例為 15.79%,說 明加勁擋土結構之安全除與其興建過程中之工程實踐水準有關外,亦 可能因完工後長期使用及維護不當而導致災害之發生。具體而明顯的 事証即為使用者超限使用,例如施加之荷重超過加勁擋土結構原規劃

及設計之範圍。又若結構體已出現失穩徵兆,例如沈陷、鼓脹等現象,

而使用者仍未予積極有效處置,任令災害擴大,終於導致整體破壞之 發生等,均屬於應注意、可注意而未注意之使用與維護疏失。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9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