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比喻手法在琵琶樂曲中的運用

第一節 人物的姿態

《彝族舞曲》由王惠然先生於 1960 年時,根據雲南地區彝族的民間音樂編寫 而成,樂曲第一段的散板是以優美抒情的旋律來描繪夜晚的景緻,第二段運用琵 琶的推拉指法,生動地描繪了少女們曼妙的舞姿,此處推拉音的詮釋,旨在對舞 蹈中肢體動作形象的刻畫,因此在推拉音過程之間的速度、吟揉、音色的變化,

即表示肢體上的律動,例如第二段一開始的c2→d2─d2→c2,為相對慢速的滑音詮 釋,似少女輕柔的舞姿;另有八分音符內完成的g1→a1→g1,彷彿速度較快的肢 體展現(見譜例 203)。

144

【譜例 203】王惠然《彝族舞曲》第一段 1~4 小節

第二、三段的快板在表現青年男女載歌載舞的歡樂場面,運用的是掃拂指法,

掃拂一般除了表現激烈的戰爭場面外,也適合烘托出歡樂節慶的氣氛;第二段每 兩小節的第一拍奏一次掃,音響上不選擇緊張激烈的音色,將右手重心平均掃過 四條弦,奏出飽滿紮實的四音(見譜例 204);第三段為更激烈的樂段,掃拂的使用 頻率增加至每小節的第一拍與第二、三拍的後半拍,速度也比前段快,描寫更緊 湊歡快的節慶氣氛(見譜例 205)。

【譜例 204】王惠然《彝族舞曲》第二段 1~4 小節

145

【譜例 205】王惠然《彝族舞曲》第三段 1~4 小節

《新翻羽調綠腰》由楊潔明於 1982 年創作,全曲在描繪宮廷女子跳舞的形象,

第一段「輕盈綠腰舞」利用推拉音來表現宮廷舞蹈的優雅高貴,以及女子細膩的 姿態線條,演奏者在詮釋此段推拉音的速度應稍慢,才能恰到好處的展現宮女婀 娜的身段(見譜例 206)。

【譜例 206】楊潔明《新翻羽調綠腰》「輕盈綠腰舞」1~4 小節

《彝族舞曲》與《新翻羽調綠腰》兩首樂曲皆描寫女子舞蹈的形象,但由於 描寫對象、場景的不同,同樣以推拉音指法的詮釋也會各有特色,《彝族舞曲》表 現的是民間女子的生活情況,因此活潑靈巧的推拉音詮釋出在勞動生活中的快樂 心情;《新翻羽調綠腰》是以唐代樂舞為基礎來創作,並烘托唐代宮廷中的清雅氛 圍,因此推拉音的詮釋以細膩婉轉為主,強調的是音與音之間的韻味進行。

146

《頑童》是瀛洲古調中的一首小曲,48在描寫孩童調皮的樣子,樂曲中第一音 為#f1 的下滑音,第二音 a1 帶有滾奏,第三音 e1 為掃,前三音各用不同指法來表 現孩童的鬼靈精,右手觸弦也以輕巧為主,使音樂活潑逗趣(見譜例 207)。

【譜例 207】《頑童》1~2 小節

《老童》為劉德海先生於 1984 年所創作,樂曲中透過琵琶指法表現老人的真 性情,逼真形象,用來表示對童心的追求。對於老人搖頭晃腦、怡然自得的樣子,

劉德海先生用了〈爪雙弦〉指法,即食指按雙弦,此處為纏、老弦,右手食、中 指分別反彈爪雙弦,此演奏方法同時出現反彈的清脆聲與纏、老弦的低音感,聲 音清晰且立體,用來比喻漸年邁的身軀卻擁有純真的心志(見譜例 208)。

【譜例 208】劉德海《老童》158 小節

另外,還用了「砍弦」指法,即右手大拇指內側指腹用力扣弦後,立即用手掌摀

48 瀛洲古調是指發源於崇明島上的琵琶曲。

147

住,描繪老人蹣跚踏步的形象(見譜例 209)。

【譜例 209】劉德海《老童》110~111 小節

右手連續「大、食、中指」的正彈或「大、中、食指」的中食指反彈,這兩 種演奏法在此曲中用來老人走路不穩、搖晃的樣子,除了音色上的變化,節奏上 選擇重複兩個三連音與兩個八分音符,即有重心改變之感,旋律音在右手大指的 正彈上,演奏者對於旋律音的樂句須表達清楚,增強此節奏型態的音樂表現力(見 譜例 210)。

【譜例 210】劉德海《老童》138 小節

除了老人的形象外,劉德海先生對於少女的姿態也有新意,在《天池》中,

用帶輪演奏裝飾音,音程用六度大跳,利用快速的音群與音高的明顯起伏,突顯

148

出少女活潑的姿態(見譜例 211)。

【譜例 211】劉德海《天池》136~137 小節

關於琵琶指法如何對人物姿態的描繪,透過筆者演奏經驗感受到需要多方面 要素的加成,才能勾勒出完整的視覺效果,比如老人與女人可用音高來區別,節 奏可以呈現肢體的狀態,音色可以表現情緒或深層的情感,透過這些要素巧妙的 運用,可讓本身不帶有情感的聲響有了比喻事件或現象的能力。

《狼牙山五壯士》是呂紹恩先生根據中國抗日戰爭時期發生的故事而創作的 一首樂曲,其中第二段在表現敵人的形象,一開始用了#D1、A1、#C1 三個音,配 合附點節奏,刻劃一種鬼祟的姿態(見譜例 212),用三小節的附點節奏,且右手彈 奏位置靠近覆手製造一種細扁的音色,彷彿敵人縮頭縮腦、埋伏的模樣(見譜例

213)。

【譜例 212】呂紹恩《狼牙山五壯士》第二段 1~2 小節

149

【譜例 213】呂紹恩《狼牙山五壯士》第二段 13~16 小節

劉德海先生於 1985 年創作的《秦俑》,利用秦俑作為歷史的載體,刻劃出中 國文畫的靈魂所在,此曲注重琵琶指法在樂曲中的創新,例如:利用右手敲面板 產生的音色變化,來表現人物忽遠忽近的畫面,敲擊面板的部位有兩處,一種用 右手小指下方手掌側緣的肉敲打琴的右面板,敲打出渾厚又有彈性的聲音;另一 種用右手手指指甲與指腹敲打面板,為響亮的指甲碰撞面板聲,利用渾厚的音色 表示遠處,明亮的音色表示近處,兩種音色變化描寫忽遠忽近的畫面(見譜例 214)。

【譜例 214】劉德海《秦俑》「敲面板」

不同時代對於人姿態的描寫會有不同的喜好,過去的生活背景融合舞蹈於生 活中,因此與人相關的描寫多為舞蹈姿態的形象,現代創作樂曲嘗試了不同與以 往的內涵,偏向更生活化的描繪,或是特殊的姿態神情,例如:鬼鬼祟祟、凶暴 殘忍等,使得音樂比喻人的面貌更多樣化。

15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