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人間淨土理念的異同

第五章 綜合比較分析

第三節 人間淨土理念的異同

印順法師的人間佛教乃繼承太虛大師的人生佛教而來,他自己在著作中亦說 明,為何提出人間佛教之緣由,他說:

虛大師說「人生佛教」,是針對重鬼重死的中國佛教。我以印度佛教的天

(神)化,情勢異常嚴重,也嚴重影響到中國佛教,所以我不說「人生」

而說「人間」。希望中國佛教,能脫落神化,回到現實的人間。601

即認為大師的人生佛教的仍帶有天神化的色彩,沒有和其全然切割,所以他 為了確實將佛教落實於此地,故提出「人間」二字,關於此一差異點,可從二者

601 參見印順,〈遊心法海六十年〉,《華雨集》第五冊,頁 19。

人間淨土實踐理念上略知一二。

(一)堅持人身之不同調

學習佛法之目標,不外乎證悟解脫、成佛利他,太虛大師雖以鬱單越洲為一 人間淨土模範區,並藉著鼓勵眾生行十善業,以求淨化自心之餘,亦能淨化所居 之地,但大師認為:

人間淨土,乃由三皈、十善以得生命資產安全,亦由生命資產安全以行三 皈十善而已。壽命雖可延長,有生終必衰亡,既信身死而識相續受身,不 歸斷滅,則須有以為「識相續受身」謀一安穩妥善之地,免從迷入迷生死 淪沉之危險。602

即認為雖處於完善淨美的人間淨土中,但畢竟是人壽命有限,終有結束之 日,故大師仍然覺得,需要謀有一安穩妥善之地,免從迷入迷生死淪沉之危險,

故其鼓勵已在人間淨土所積之善果,擇一淨土為中繼點加以迴向,可往生如兜率 內院、彌陀淨土等繼續奮鬥。603故知大師並不鼓勵眾生此世刻意去修行以求將來 仍得人身,反而建議此生之後,應往生至內院及極樂淨土較為妥當。

印順法師認為,其所提人間佛教即以人為本,雖人有歲命終結之日,但仍然 教人行人間之正行以得人身,世世皆以建設人間淨土聽聞佛法而努力,所以對於 人間淨土之建設,他非常堅持「人」的重要性,且強調成佛前之最後身,一定為 人身,所以佛必出於人間,這是與太虛大師較不同之處。但太虛大師在〈再議印 度之佛教〉中和印順法師過於重視人本之問題有短暫之交鋒,其云:

602 參見太虛,〈建設人間淨土論〉,《太虛大師全書》第 24 冊,頁 404-405。

603 同前註,頁 405。

然佛法究應以「十方器界一切眾生業果相續的世間」為第一基層,而世間 中的人間則為特勝之第二階層,方需有業續解脫之三乘及普度有情之大 乘。原著以阿含「諸佛皆出人間,終不在天上成佛也」片言,有將佛法割 離餘有情界,孤取人間為本之趨向,則落人本之狹隘。604

他認為佛法本應包含一切眾生,人只不過是其中之一,若佛法只偏重於人,

而將其他一切有情割捨不談,此即會落入狹隘之偏見,所以大乘所注重之救度,

應普遍於十方之眾生,不唯只有人需解脫得道,乃三乘共有之需求。另外,大師 亦認為不需強調佛唯獨出於人間,即佛之最後身不一定是人修成的,否則如現代 世界各國因人種之間的問題所引起的戰端,亦會出現於十方眾生之間,這對佛法 重視一切平等、和平來說,絕非是有利的。605

(二)密宗之融攝與否

太虛大師建議眾人可修真言密宗之祈禱法,借神佛之力來息災增福,降伏魔 怨,於建設人間淨土時,可藉此來保障人民生命資產之安全。606由此點可見,大 師仍將密宗之修行包含進入人間淨土建設之實踐裡,雖內容不多,但總帶有那麼 一點色彩。即如印順法師所說:「大師在〈再議印度之佛教〉也說:『淨、密,應 復其輔行原位,不令囂張過甚』。這是判淨、密為附庸,雖是『法界圓覺』,但不 再『八宗並弘』那樣的看作大乘主體了。」607故大師雖說人生佛教,注重人生,

由人而學菩薩行而成佛,但其學說中仍不免帶有傳統西方淨土與密宗之內容,雖 只是附庸並非大乘主體,但已成為印順法師欲說「人間佛教」之主因,其說:「我 多讀「阿含」、「戒律」、「阿毘達磨」,不滿晚期之神秘欲樂,但立場是堅持大乘

604 參見太虛,〈再議印度之佛教〉,《太虛大師全書》第 25 冊,頁 52。

605 同前註,頁 53。

606 參見太虛,〈建設人間淨土論〉,《太虛大師全書》第 24 冊,頁 399。

607 參見印順,〈為自己說幾句話〉,《永光集》,頁 529。

的(一直到現在,還是如此)。」608故知法師著重在佛陀關懷人間之本懷,經論 注重的部分,雖是以原始的佛教學說為主,但仍然是大乘佛教的擁護者,其對現 代人只知念佛往生感到不滿,對注重神秘欲樂,儼如天、神化信仰的密宗,更是 無法接受,故其不允許「人間佛教」有半點天、人模糊的空間,亦是其與太虛大 師在人間淨土之部分,一些的不同。

(三)唯心、空性與人間淨土

太虛大師說淨土為唯心所造,離開心則無樂土而言,故建設人間淨土首重人 心之改造,有了清淨之本心,自然可見清淨之國土。609故其乃認為人本具佛性,

如其所說:

凡有心者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可成佛。若捨此不悟,則終不免乎妄見顛 倒而已!故根本上當從身、口、意邊徹底改造,徹底覺悟,向自心中去除 迷惑。迷惑既除,乃如實了知諸法實相,如無上正遍覺者所了之境,斯亦 成無上正遍之覺者耳。610

故大師乃述說眾生本具有成佛之清淨種子,人人皆有成佛之可能。而如何達 成目標,便要藉著身口意之改造,始由菩提心之發起,其次應漸行菩薩道,藉著 利他之善行來去除障礙,便能通達諸法實像,還原清淨之本心,便可見到樂土。

所以其以唯心、佛性說,來勸導眾生應多著重菩薩行之實踐,藉以達成人間淨土 建設之可能,進而完成成佛之終極目標。

印順法師亦認為建設人間淨土應從心去改造,但此所謂之心,是著重在空性 的體悟,如其所說:「菩薩的大行,是在般若的攝導下,以布施、持戒、忍辱等,

608 參見印順,〈遊心法海六十年〉,《華雨集》第五冊,頁 17。

609 參見太虛,〈大乘佛法的真義〉,《太虛大師全書》第 5 冊,頁 770。

610 參見太虛,〈佛法救世主義〉,《太虛大師全書》第 23 冊,頁 114。

廣修利濟眾生行,成為人世間值得稱揚讚歎的佛法。」611即要眾生學習菩薩般若 的智慧,不著重法相,了解一切現象皆因緣起而無自性,乃由性空緣起無我而成,

有因才有果。故不要將世上任何事物,當作一己私有,要以一切法空來行菩薩六 度之萬行,即不僅要破我執,連同法執的關念以要破除。如其云:「唯有無我,

才有慈悲,從身心相依、自他共存、物我互資的緣起正覺中,涌出無我的真情。

真智慧與真慈悲,即緣起正覺的內容。」612所以唯有具備無我之觀念,才能湧出 真正的慈悲心及智慧,才能無有障礙的去行善助人。所以這和太虛大師欲彰顯眾 生固有的佛性觀點不同,然而二者雖以不同的佛法義理來勸導眾生,但其關注的 皆是眾生慈悲心之升起、菩薩行之實踐。並以此來作為建設人間淨土最重要的成 就關鍵。眾生之清淨,法師則認為應透過思想的教化,他說:「眾生身心的淨化,

做到無我無我所;這決不是由於發展自我,而從嚴密的統制中得來。」613即眾生 必須透過佛法的開導,才有可能發展出無我之觀念,才能達到真正自由平等的淨 土。

綜觀上述,兩者對人間淨土思想主張之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對「人」的堅持,

太虛大師雖倡導人間之美好,佛法應著重人生之應用,學佛的究極目標就是成 佛,但這些願望不見得要以人身來實現,其容許從他方淨土學成再返回,亦接受 靠天、佛等不可思議的力量來達成,其建設人間淨土的方法與途徑是較多元的。

印順法師則堅持人身的可貴,且發願世世都要生於人道,除非人間淨土建設或成 佛之願已達成,否則將以人身行菩薩道來實踐之。

611 參見印順,《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聞出版社,1983),頁 435。

612 參見印順,《中觀今論》,頁 a9。

613 參見印順,《印度佛教思想史》,頁 17。

第六章 結論

太虛大師和印順法師一生極力提倡的人生佛教和人間佛教思想,其一致的目 的,莫不希望佛法能在人間落實,確實為世人在現實的生活中帶來利益,並擴大 佛法的價值,而非狹隘的只限於為死後的歸處鋪路或落於鬼神祭祀的信仰功能,

其最終的目標即是將此人間建設成一淨土,不管生於死都能同樣處於此一世界,

眾生不需離開此地,甚至歡迎其他國土之有情都能來生淨土。綜觀前幾章對二位 大師的淨土思想做介紹的同時,不難發現他們在闡述各個不同的淨土內涵時,其 實都和建設人間淨土有很大的關連,可以說二者在談論他方國土思想時,已隱含 人間淨土的理念在其中,甚至可言二位法師將這幾類淨土思想適於在人間發揮的 特點,都納入其建設人間淨土的構想當中,加入自己的主張再加以闡釋,充實他 們的人間淨土意涵。

一、太虛淨土思想的特色

太虛大師的淨土思想特色,就整個淨土而論,其認為清淨之佛土乃離一切 相,為一真實法界,遍處一切地方,眾生為何視而不見,乃因本具佛性之清淨本 心受到無明及煩惱所障。以西方淨土來說,乃建立在唯心淨土之觀念上,認為唯 有清淨之本心所緣之相分淨土,才能與彌陀以無污染之智所變現之安樂國土相 應,若欲求現世見到淨土莊嚴景觀之法樂,即要去除心中所障。而實踐所依之原 理,即如《維摩詰經》所述「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故知大師所開示的彌陀淨土法門,其實可等同為淨心之行,如其《維摩詰經》中

故知大師所開示的彌陀淨土法門,其實可等同為淨心之行,如其《維摩詰經》中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