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一節 研究動機

面對著生命的無常、痛苦以及未來的不確定感時,往往會追求一個遠離煩 惱,唯善、唯美的理想淨地,作為一生努力的終極目標。當佛教經典傳入中國,

亦隨之帶入了迥異於本土道教羽化成仙觀念的淨土思想。1在中國佛教經典裡,

早在東漢,就有《般舟三昧經》的譯出,此經主要的內容是信仰阿彌陀佛,並述 說以專念之法門,便可得見阿彌陀佛。2東晉慧遠大師,便依此經典,與大眾共 同精修念佛三昧,以期能見佛往生。3元魏曇鸞將龍樹之二道說(難行道、易行 道)4吸收入自己的淨土學說,而創出二道(難行道、易行道)、二力(自力、他 力)說5,認為依靠彌陀願力(他力)便能往生淨土得到拯救便是易行道,並重 稱名念佛以得往生,廣為一般大眾所接受,他的理論為日後的淨土宗奠定基礎。

道綽和善導更完善了曇鸞之學說,力主彌陀淨土是報非化,凡夫皆可入,往生是 真,並提倡散心念佛功德無窮,亦可得往生,簡化了修行方法,有了二人之弘揚,

淨土信仰在唐代蔚然成為一宗。

在中國,淨土思想發展成為信仰,除了彌陀淨土之外,尚有彌勒兜率淨土,

東晉道安大師即為此信仰者,他以觀想念佛的修行方式,發願往生兜率淨土,除 了僧人之信仰外,南北朝時亦多彌勒之造像,當時也受到多位君主如前秦苻堅、

宋文帝、齊高帝等人的支持,於兩晉南北朝曾興盛一時,其聲勢甚至超過彌陀淨

1 道教強調,人可直接因修道或對世間有貢獻而羽化成仙,並住於隱密之洞天福地,參見蕭登福,

《道家道教與中土佛教初期經義發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頁 9-18。

2 參見望月信亨,釋印海譯,《中國淨土教理史》(台北,正聞出版社,1991),頁 9。

3 同前註,頁 4。

4 參見龍樹,《十住毘婆沙論‧易行品》,《大正藏》第 26 冊,No. 1521,頁 41a。

5 參見曇鸞,《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註卷上》,《大正藏》第 40 冊,No. 1819,頁 826a。

土信仰。6然而從隋朝開始,彌勒教徒屢屢參加暴動、唐玄宗的禁斷彌勒教、武

間,是消極的,想逃離現世,別求到另一世界得到解脫。14這顯然亦是對傳統淨 土思想的一種誤解,為了改變一般人對佛教謬誤的看法,並改革日益衰落的佛 教,便有太虛大師提出「人生佛教」的主張。

太虛大師認為人生佛教,消極的為對治向來偏重於「死的佛教」和「鬼的佛 教」之流弊,積極的則依人生之改善而發菩提心、行菩薩道15,其最終目的為帶 領著眾生接觸佛法,將此世界建設成「人間淨土」。印順法師是太虛大師的門下 弟子,受到太虛大師的影響甚多,其提出的「人間佛教」之觀念,亦受到「人生 佛教」的啟發。16他希望中國的佛教,不僅是要脫離重「鬼」、重「死」的信仰,

亦要能脫落「神化」,回到現實的人間。17

二者的「人生佛教」、「人間佛教」是同感於當時中國佛教之衰微,及不關心 現實社會所提出的改革。兩人的主張,亦同時強調創造人間淨土的重要,這顯然 和傳統中國淨土宗,宣揚彌陀淨土信仰是很不相同的。二位大師是影響近代台灣 佛教甚深的人物,若干著名的大道場亦宣稱師承其二者建設人間淨土之理念18, 而其二人的整體淨土思想到底為何?和歷代大師對淨土觀念的看法究竟有何不 同?雖然印順受到太虛的啟發,亦是師徒上的關係,但太虛「人生佛教」仍存有 對「天」的尊敬。印順不但反對「鬼的佛教」、「死的佛教」,也無法容忍「天的 佛教」19,在這樣的背景影響下,其二人的淨土觀,一定是各具特色,這之間的 差異何在?故引發筆者撰寫本文的動機。

14 參見洪金蓮,《太虛大師佛教現代化之研究》(台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

頁 142-143。

15 參見太虛,〈人生佛教開題〉,《太虛大師全書》第 3 冊,頁 222。

16 印順法師曾說:「宣揚人間佛教當然是受了太虛大師的影響……。」參見印順,〈契理契機之 人間佛教〉,《華雨集》第四冊(台北:正聞出版社,1993),頁 43。

17 參見印順,〈遊心法海六十年〉,《華雨集》第五冊(台北:正聞出版社,1993),頁 18-19。

18 參見白德滿,《太虛人生佛教追尋與實現》,頁 263-305。

19 參見楊惠南,〈從「人生佛教」到「人間佛教」〉,《當代佛教思想展望》(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2006),頁 110-118。

關於太虛大師和印順法師的研究,以單獨分別研究二者的佛教思想居多,對 於兩人整體淨土思想是較少論及到的,而探討二人淨土思想比較之學術論著更是 少見,為補足前人研究的不足,因此本文採取比較的研究方式,探索分析兩人在 中國淨土思想上有何繼承的關係?有何創新的部分?亦即太虛和印順大師淨土 思想內涵上有何相同和歧異之處?本文將針對二人的時代背景、思想的內涵、立 論之目的、內容的實踐及對後世的影響,進行詳細的闡釋與比對,完整呈現出兩 人淨土思想的深刻意涵,釐清兩人傳承遞嬗之關係,可供後人做淨土研究的參考。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