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淨土思想內涵的異同

第五章 綜合比較分析

第二節 淨土思想內涵的異同

太虛大師雖非傳統淨土宗之弘揚者,但對於淨土法門之實踐部分有其系統性 之開示,誠如印順法師所說:「大師是深入中國佛學而又超越了舊傳統的。」552可 見其對傳統淨土宗思想的研究,必下過一番功夫,其融攝各宗派間不同的學說,

並加入西方的文化因子,革命黨人的治國理念,才能有如此深入又連貫之開示內 容。印順法師乃深入印度佛教,其二人對佛學著重的方向以及對佛教衰敗原因之 認知差異,是否會出現在本文所討論的淨土思想內涵當中?

首先對於淨穢土是否實有,亦或唯識所變現而只是虛妄不實的?兩人是持相 同的態度,太虛與印順法師說得很明白,二者皆肯定它的存在。太虛大師說:

唯識宗初學之人,以為諸法唯識,彌陀極樂,亦唯心識所現之境而非實有 者。然淨土之為實在有,乃以從因所成之果而說,凡因果皆不離識,故唯 識正顯淨土之實有。553

所以太虛大師認為淨土是實存,但它依然是個識的境界,可是並非虛妄所 現,相反的乃是從妄識放下以後,真心所顯現的一個清淨莊嚴世界,故亦非永恆 不變之實存體,所以大師雖著重於從唯心的觀點,來論淨土之建設,但他並非如 一般唯心淨土觀點否定實有淨土之存在。而印順法師說:

佛教界又有言唯心淨土者,認為淨土唯在人心中,心外實無淨土。如是說 法,大違佛意。……今承認唯心所現之穢土為現前實有,何以又不承認唯

552 參見印順,〈『台灣當代淨土思想的動向』讀後〉,《華雨集》第五冊,,頁 101。

553 參見太虛,〈佛七開示錄〉,《太虛大師全書》第 31 冊,頁 1191。

心所現之淨土為實有?故既信淨土,必信其實有,不可執理廢事。554

故其認為淨穢土,並非只存於心中,在現實世界中皆為實有,若硬說虛妄不 實,便與佛法相違背。故其又云:「一般人說,印度文化或佛教文化,是偏於唯 心的。然從大乘佛經看來,決不如此。淨土所表現的,對於自然的物質界,是怎 樣的豐富充實」555由《阿彌陀經》中所描述種種富麗堂皇的景象,都是非常寫實 的,在今科學發達的時代,自然界的清淨都有可能成真,所以連經中對淨土描述 都是這麼真實,淨土乃實有並非是虛構。而二人其實尚須面對廣大修行之群眾,

若淨土無實存,苦難人民之內心便無所依,豈不人心惶惶。關於其他淨土思想內 涵之差異,詳見以下之探討。

一、彌陀淨土思想

同樣面對中國佛教末流,只重淨土信仰餘皆可廢,佛教修持只剩念佛一門的 問題,二位大師有不同的回應方式。太虛大師雖認為現今之時代已不適合天乘行 果,此指的就是的淨土宗,因為會被謗為迷信神權,故現代應適合以人乘行果,

556即為他亟待弘揚的人生佛教理念。但他對於淨土宗思想仍有其肯定之處。而印 順法師對中國傳統淨土宗就沒有那麼大的包容,不管在經論方面,或實踐方面,

都提出質疑及重新檢討是否合於大乘佛法的精神。故有關二位大師在彌陀淨土思 想主張之差異比較,應該是二位淨土思想論述中最精彩之處,其綜合分析如下:

(一)淨土與戒律不應獨立成宗

太虛大師所說:「淨為三乘共庇,律為三乘共基」,認為淨土為大小乘人共同 追求的理想界,隨其所修入之門的差異,而會得到不同之果,如修天人法,則得

554 參見印順,〈往生淨土論講記〉,《華雨集》第一冊(台北:正聞出版社,1993),頁 360。

555 參見印順,〈淨土新論〉,《淨土與禪》,頁 10。

556 參見太虛,〈我怎樣判攝一切佛法〉,《太虛大師全書》第 1 冊,頁 528。

凡聖同居淨土;修二乘法,則得方便有餘淨土;若選擇大乘菩薩之行,則得實報 莊嚴淨土及常寂光淨土。557若以中國大乘佛教來說,任何宗派如天台、賢首、唯 識、三論、密宗及禪宗皆可修淨土,因大乘佛法首重發菩提心,菩薩修行,不為 己利,乃為利益一切眾生而修行,故大師說:「諸大乘菩薩發心修行,皆為淨佛 國土;而諸大乘佛法皆是淨土法門」558所以不應將淨土特別獨立出成一宗。

印順法師說:「依虛大師所說,淨為三乘共庇,說明佛法中的不同淨土,在 往生淨土以外,還有人間淨土與創造淨土」559可見印順法師在講解淨土意涵時,

即依大師所說的淨土為三乘所共修之原則再加以擴充,亦認為創造淨土同等重 要,故二人同樣認為所謂的「淨」,應包含眾生身心的清淨,與居住環境的清淨,

二者缺一不可,他方淨土之清淨,或許需靠佛陀之願力所攝,但眾生身心之清淨 則需靠大眾修佛法行善業來達成,所以印順法師一直強調,往生淨土應與莊嚴國 土並重。

故二位大師強調即使往生淨土,亦並非等同享樂,這就是神教之天國與大乘 十方淨土最大的不同處。古時曇鸞大師即將迴向門中之「還相」列為五念門中最 重要之務,而二位大師在其著作中亦多次強調,所以往生淨土並非逃離此地而去 另一方享樂,是到彼土修行、取經,為得是將來能迴入娑婆廣度眾生,如太虛大 師所說:

諸佛之所以安立淨土,釋迦之所以宣說淨土,非為凡夫、二乘,實為有大 乘根性之眾生。聽聞佛法,不求來世福報安樂,不圖自了三界生死苦惱,

而為發普度一切眾生之大乘心者,乃安立宣說也。560

557 參見太虛,〈佛說無量壽經要義〉,《太虛大師全書》第 15 冊,頁 2412。

558 同前註,頁 2410-2411。

559 參見印順,〈『台灣當代淨土思想的動向』讀後〉,《華雨集》第五冊,頁 102。

560 參見太虛,〈往生淨土論講要〉,《太虛大師全書》第 15 冊,頁 2669。

故可知,諸佛攝受淨土之本義,並非專為貪圖了生死之輩而設立,乃是為了 使發大乘心者,有一學習之中繼站,將來為普度眾生而來。此點頗符合二位大師 對於此地眾生之關懷,亦為其二人宣講彌陀淨土思想之首要目標。

而戒律亦無須獨立成宗,因其對於大小乘、各宗派來說同等重要,戒律不振,

則整個教團,會因此衰落,所以戒律應為三乘共修的基礎,律學之興才可止惡,

故戒律不可廢,應加以提振。所以淨土與戒律,同為各宗派之所需,故不應獨立 成宗,所以印順法師說:「律為三乘共基,淨為三乘共庇,廣義的淨土說,就是 我論列淨土思想的原則。」561由此可知,對於淨土與戒律不應獨立之觀點,其乃 繼承於太虛大師之想法。

(二)平時修持重於臨終念佛

與同時期之淨土宗印光法師相比,太虛與印順法師,較不重臨終助念以得往 生,太虛大師認為人欲臨終時,怕自己定力不夠,因而墮入地獄,故請子孫勿啼 哭而幫其助念,在生之人亦怕死者靈爽無存,故有助念之行為產生,包括印光大 師著作中,教人如何預備死等,大師認為這些都是不甘寂寞的人。562而印順法師 說:「到臨命終時,業力最大──如重業與習業是惡的,那就很難使他憶念三寶,

或施戒等功德了。學佛修行,到底平時要緊。」563印順法師認為淨土宗的臨終助 念最主要的目的乃在於使人憶念善行,引發善業來感果,但人欲死時恍恍惚惚,

效果實不太大,故其又云:「信佛學佛的,決不能專憑臨終憶念的」。564所以最要 緊的,還是平時修行,養成善業的習性,臨終自然會因業力而向上,如其所說:

561 參見太虛,〈往生淨土論講要〉,《太虛大師全書》第 15 冊,頁 99。

562 太虛說:「曾讀當代某大師的文鈔,厚厚的四本,差不多全講這一些;教人對於死這一件大事 怎樣去做豫備工夫,他們的不甘寂寞,也就可想而知了。」太虛雖無指名道姓,但由此推論 其乃批評印光大師。參見太虛,〈佛教當把民間的信仰組織起來〉,《太虛大師全書》第 31 冊,

頁 1444-1445。

563 參見印順,《成佛之道》,頁 73-74。

564 參見印順,〈中國佛教瑣談〉,《華雨集》第四冊(台北:正聞出版社,1983),頁 190。

念一句阿彌陀佛而往生,是為十惡、五逆而臨近命終人說的,猶如遇到荒 年教人吃糠,是不得已的辦法。你既不是十惡、五逆的地獄種子,又不是 死相現前,平時來學佛念佛,怎麼不隨分隨力的修集功德?565

即在說明臨終時才在念佛,是專為五逆、十惡之人所說,平時應把握良機,

去行善積德,將因緣、功德點點滴滴靠著平時之修持來聚積,才是往生之正道。

所以二位大師對於平時之修持極為重視,如《觀經》上所說的修三福,以得 往生,其乃持相同的看法,太虛大師將此列為通行,為一般學佛者所必備之行,

亦為往生安樂國之要行。566印順法師則認同善導大師之說法,認為此三福為往生 之正因,其著重程度應大於念佛之方便道行等助因,故現在學佛之人所行,皆為 本末倒置。

此外,淨土法門中有所謂主行與助行,助行乃關於持戒布施、造橋鋪路、救 災護病等凡能使善根增長、福德增勝之事,二位大師都呼籲世人應盡力去做,並 將所收集之福德因緣,迴向淨土,如同永明大師萬善同歸的說法,行此助行幫助 往生。

而大師雖慣於博通融會各宗經典,但他卻不認同禪、淨兼修以求往生。此處 所為的禪淨兼修,即以修宗門禪為主,兼修淨業,如永明延壽倡導之一流,太虛 大師開示的淨土法門,較同於善導之一系,於其著作中,並無提到任何禪淨兼修 之法。而印順法師則直截了當反對中國重融通的方法,對永明師之四料簡所說的 有取有捨有念的淨土法門,是非常不認同的。

565 參見印順,〈念佛淺說〉,《淨土與禪》,頁 120。

566 參見太虛,〈往生安樂土法門略說〉,《太虛大師全書》第 15 冊,頁 2842。

(三)難、易行道之抉擇

太虛大師說:「唯念佛為能總持一切趨向佛果菩提之勝行,而使一切所行無

太虛大師說:「唯念佛為能總持一切趨向佛果菩提之勝行,而使一切所行無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