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

第一章 緒論

第五節 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

一、研究方法

一篇研究若要能達成研究目標,必須尋找正確的途徑,有了適當的研究方 法,才能有效、迅速的蒐集、處理、分析、解釋資料,而每一門學科都有其特殊 或共通之研究法門,佛學研究亦然,吳汝鈞在其著作《佛學方法論》中,即歸結 出八種佛學研究方法。47本篇論文,將依各章節主題之需求,而採不同的研究方 式,主要有文獻學研究法、思想研究法、比較法。

(一)文獻學研究法

吳汝鈞指出廣義的文獻學方法:「文獻學是指文獻資料的研究,它包括原典 的校訂、整理、翻譯、註釋等。這註釋的內容可以是多方面的,舉凡字義、文法、

歷史、思想、文學等等皆包含在內。」48

平彰川說:「為了客觀的理解佛教思想,文獻學的研究是不可欠缺的;不過,

文獻學是以解明佛教思想為目的的。」49

太虛大師及印順法師的著作廣博精深,雖屬於當代的資料,但其中不乏對佛 教經論的引用及古賢大德的述論,另有許多淨土經典講記的作品,能夠找出原典 加以參照,對文意的理解將有所助益,並明瞭作者所引述之內容。

另針對著作中「佛教名相」、「漢文語詞」的解釋,利用古代註釋書及當代的

47 有文獻學方法、考據學方法、思想史方法、哲學方法、維也納學派方法、京都學派方法、實 踐修行法、白描法等,參見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3),頁 93-157。

48 參見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頁 97。

49 參見平川彰,許明銀譯,《佛學研究入門》(台北:法爾出版社,1990),頁 43。

語言文獻學研究成果來幫助解明,並參考二位大師其他著作中的說法,以期能掌 握文本文句所要表達的意旨。

(二)思想研究法

「思想研究法」,是指對「思想」進行理解與創造所使用的方法。……「思 想研究法」應用範圍很廣,並不限定於哲學思想,任何思想之研究,都需要思想 研究法。50本文主要對二位大師的淨土思想作研究,故會運用到思想研究法,即 在以文獻學為基礎,從辨明的資料中,尋找出二位大師的特殊觀點,透過義理之 詮釋及分析,以期展現兩者的淨土相關思想。

本文是以太虛大師所著的《太虛大師全書》及印順法師的《妙雲集》、《華雨 集》為第一手研究資料,從著作中,找出散落各書中與淨土思想相關的主題,並 加以彙整出,透過對原著不斷研讀與深思,並參考前人研究之成果,以期能掌握 二人的整體淨土思想,作出系統的展示。

其次考察二者人生及人間佛教相關著作,並把握太虛人生佛教與印順人間佛 教的中心理念,以此為核心,去瞭解他們的彌陀、東方、兜率淨土思想,再以此 三個部分,和二位人間淨土思想之關連性作討論,透過各部分的探討及判讀,概 括性的整理出各個部分的共通處與差異點,並加以分析和詮釋,必能獲得更多的 心得與體悟。

(三)比較法

比較法,乃是取二種以上的學術思想,或兩種以上之事物,加以比較推斷,

50 參考王開府,〈思想研究法綜論一以中國哲學為例〉,收錄於《國文學報》第 27 期,1998 年 6 月。http://web.cc.ntnu.edu.tw/~t21015/p-METHD3.doc。

以發掘其共同點,或各具有之特點、特質。51比較之課題包括「時代背景之起源、

人物思想及成就、事實發生之原因與結果、理論、方法、優劣、影響、資料之差 異等」52,關於比較法的效用,胡適說:「有許多的現象孤立的說來說去,總說 不通,一有了比較,竟不需解釋,自然明白了。」53在分別整理、歸納二位大師 的思想之後,如果沒經過比較,便無法突顯出他們個別的特色,所以需透過此法,

才能瞭解之間的異同及特質。

關於比較法的限制,有幾點事情需注意的是:

1.異同若已確定,不必比較。

2.性質、類型不同的事物,不宜比較。

3.對不同文化系統的學術思想欲加比較時,應先對歷史、背景、語文有較深 切的瞭解後再行比較。54

本文中,二位法師雖然所處的時空背景接近,在思想上有相承的關係,且有 共通的時代關懷,但在思想表現上卻有相當大的差異,關於傳統淨土思想的內 涵,亦各自做不同的解讀。故本文將從彌陀、東方、彌勒及人間四種淨土內容中,

去比較二者對該淨土闡述的實質意涵;欲弘揚或澄清之觀點是否相同?提出的實 踐法門有何創新或傳承於古人之處?符合時代潮流與關懷之原因是否契合?為 了凸顯二者的差異,在比較上述內容時,將加入古代祖師大德及經論中的觀點,

使我們更能發現二位欲表達之鮮明立場。希望從以上幾個關鍵處,去深入分析二 者的淨土思想的差異,以得具體的研究成果。

51 參見王錦堂,《大學學術研究與寫作》(台北:東華書局,1995),頁 97。

52 參見杜松柏,《國學治學方法》(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頁 238。

53 同前註,頁 237。

54 參見王錦堂,《大學學術研究與寫作》,頁 98。

二、論文架構

本論文主要分為六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文獻 探討、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第二章將本論文欲探討之傳統淨土分類與要義做一 介紹。第三、四章先對二者所處的時代背景、淨土思想內涵、如何落實人間淨土 思想理念做各別的研究,第五章針對二人對佛教、社會改革的認知、淨土思想、

理念實踐做綜合分析、比較,第六章為結論。

第一章〈緒論〉,分為五節。第一節「研究動機」,簡述問題意識與研究動機 之產生。第二節「研究目的」,敘述本論文欲解決之問題,共有六項。第三節「研 究範圍」,從太虛大師全書,和印順法師的妙雲集、華雨集等著作中,尋找出兩 人相關淨土著作來分析研究。第四節「文獻探討」,列舉目前學術界對太虛大師、

印順之人生佛教、人間佛教、淨土思想、淨土思想比較之重要研究成果,並探討 出前人研究不足之處,以作為本論文研究方向之依據。第五節「研究方法與論文 架構」,(一)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透過文獻學研究法、思想研究法、比較法等三 種進路, 幫助達成研究目的。(二)論文架構。

第二章〈淨土分類與淨土要義〉分為二節,主要說明本論文欲涉及之淨土思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