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對佛教、社會改革認知的異同

第五章 綜合比較分析

第一節 對佛教、社會改革認知的異同

太虛大師所面臨的時代背景,是國家、社會、民族及佛教處於最危難的時刻,

外國勢力的侵逼、內戰頻仍導致民不聊生,佛教經過一連串的破壞,從洪秀全太 平天國始,外國傳教士的競爭,及儒家學者與政治人物的廟產興學運動,無疑是 繼三武一宗後再一次的法難,佛教內部亦有極多之問題面臨改革,故太虛大師的 一生,不僅要扛起佛教改革的重任,還時時心繫國家、人民之苦難。印順法師雖 然所處的時代背景亦和大師重疊,但當時面臨國家危難時,法師畢竟只是個學 僧,以他當時的力量,在國家、社會處於危難之際,起不了太大的作用。而法師 的大半生處於自由民主的台灣社會,所以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二者所面臨欲解 決之難題,自有不同,故從所處之時代背景,造就二者在佛法上的主張就有極明 顯的差異,參見以下之分析。

(一)制度改革與思想澄清

當時的佛教已出現極大的流弊,諸如前文所說的,僅重趕經懺作法會以維持 寺廟生計,教人如何預備學死及側重於亡魂之救度等,故僧眾素質低落。面對這 些問題,太虛大師毅然決然提出三大革命,並有實際的政治主張,希望建立社會 福利制度,不僅帶動整個佛教界的改革,亦能解決民生疾苦。如大師所說:「中 國佛教衰敗的原因雖然很多,而最大的問題在於不重實行,行為與教理完全脫 節。所以想革興中國佛教,要從大乘佛教的理論上,去體驗、去修學,實踐所謂 的菩薩行。這菩薩行要能夠適應今時、今地、今人的實際需要。」536所以大師認

536 參見太虛,〈從巴利語系佛教說到今菩薩行〉,《太虛大師全書》第 18 冊,頁 30-31。

為整個佛教界的問題不在於佛法上,而在於人的問題。537而此問題之癥結,在於 只說不做,或行為不符合大乘精神。故在國家發生危難時,大師實際帶著僧眾深 入戰區,呼籲佛教徒起來抗戰,另外還成立佛學院、佛學會、佛教會等組織。太 虛大師雖身為僧侶,但他往往會將佛教與政治相結合,而展開實際之行動,故屬 於行動改革派,且其著重在制度面的改革,尤其在僧制方面,藉著提高僧侶素質,

來實踐其佛法上的理念,如其所說的:「余則志在整興佛教僧(住持僧)會(正 信會),行在瑜伽菩薩戒本。」即說明了大師在面對佛教末流之流弊所因應的改 革主張。在教理上,則從固有之經典,去融會貫通,整理出一套符合大乘菩薩行 之教義,以供世人在實踐時能有所依循。

印順法師則選擇在佛法及佛教核心思想的澄清上下功夫,從經藏著手,去尋 找佛教真理的源頭,故其偏重於理論之研究,印順法師自己也說:

虛大師所提倡的佛教改革運動,我原則上是贊成的,但覺得不容易成功。

出家以來,多少感覺到,現實佛教界的問題,根本是思想問題。我不像虛 大師那樣,提出「教理革命」;卻願意多多理解教理,對佛教思想起一點 澄清作用。538

所以印順法師注重在佛教內部思想上的澄清,因為他認為佛教界的根本問題 在於思想的不純正,故其注重理論之辨異、及體系之辨明,對於佛教之義理不允 許有絲毫之偏差,以期給予世人對佛法真義有正確的認知,而實踐以確實無誤之 行為。而大師雖然對佛教內部腐敗提出改革,但屬於較大眾化的,必須兼顧各方 之需求,故其注重圓融,貫通一切法門。而這樣的想法表現在各個淨土思想上。

以西方淨土思想為例,大師所開示的淨土法門,不亞於傳統淨土祖師大德所提出

537 參見印順,〈為自己說幾句話〉,《永光集》,頁 251-252。

538 參見印順,《遊心法海六十年》,頁 7-8。

之內容,甚至會鼓勵眾人至西方淨土之修行優於此地,且應對此土發出離心等與 人生佛教理論相背離之法說,但其實這只是大師顧及傳統學佛人心理需求之方便 說法,如印順法師所說:「虛大師長於圓融,而能放下方便,突顯適應現代的「人 生佛教」,可說是希有希有!但對讀者,大師心目中的「人生佛教」,總不免為圓 融所累」539但印順法師,便不允許太多方便融貫於佛法當中,甚至認為這是大師 不易成功之缺點。540故法師自己說他與大師之不同:「大師是峰巒萬狀,而我只 能孤峰獨拔……大師長於融貫,而我卻偏重辨異。」541這就說明二人因對佛教關 注的重點及欲面對的對象不同,所以在佛學的態度上,就會有所差異。

只重理論,往往會遭人非議,認為難與現實相結合,不過是在高談闊論,故 有人批評印順法師「是佛教思想的巨人,是行動實踐的侏儒」。542面對這樣的批 評,印順法師也坦然接受,他說:「為佛法而學,為佛教而學,希望條理出不違 佛法本義,又能適應現代人心的正道,為佛法的久住世間而盡一分佛弟子的責任」

543正表明了其探求佛學之目的,主要乃為求一佛教真理,發揚佛陀之本懷,符合 佛陀教誨之佛教,進而釐清一條能供世人心所依附之正途,擬出一套相應大乘菩 薩行之實踐法門。而他早已料知,此等理論可被接受度不高,甚至引起他人之反 感,但他仍然堅持自己的理想,所以其自比擬為在雪地上播種的癡漢,默默為佛 法研究寫作,期望能提供佛教界一些啟發與影響。544可知其二人對整個佛教問題 認知之差異,即在於一個以人、制度之改革為主軸,一個以思想、理論之澄清為 核心。

(二)佛法研究方向不同

539 參見印順,《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頁 65。

540 參見楊惠南,《當代佛教思想展望》,頁 105。

541 參見印順,〈『台灣當代淨土思想的動向』讀後〉,《華雨集》第五冊,頁 101。

542 參見印順,〈為自己說幾句話〉,《永光集》,頁 267。

543 同前註。

544 參見印順,〈『台灣當代淨土思想的動向』讀後〉,《華雨集》第五冊,頁 104。

兩者關於佛法真義的尋求來源,以及研究方向是非常不同的,如太虛大師 說:「今後研究佛學,非復一宗一派之研究,當於經論中選取若干要中之要,作 深切之研究,而後博通且融會一切經律論,成圓滿之勝解」545可見大師對於佛學 的研究重於融貫各宗派及諸經之要,並從中取去得佛法之真義。而印順法師說:

「大師接觸到章太炎、譚嗣同等有關佛學的文字,乃宋代以來的佛法傳統。大師 心目中的中國佛學,就這樣的凝定了,故其將所學的佛法用來適應時代並從事中 國佛教的復興運動,直到晚年。」546也就是說太虛大師所關注的非最早源於印度 之佛學,而是已經過融會、貫通中國文化屬於較晚期的中國佛學。

印順法師自己的佛學研究方向,他說:「至於我,秉承大師所說的研究方針。

著重印度佛教,正因為這是一切佛教的根源;從印度長期發展演變的佛教去研 究,才能貫攝世界不同類型的佛教。」547故知印順法師雖依循太虛大師的佛學腳 步前進,但二者依據的來源不同,就淨土思想來說,大師乃參考淨土宗祖師大德 之說法,融會各宗之精華,其雖非淨土宗之弘揚者,但他對淨土經典的開示論著 頗為豐富,印順法師卻另闢途徑,以印度佛教為始點,從印度經典探源去著手,

去貫串世界不同類型之佛教,對印度譯來的經、律、論,大乘、小乘、空宗、有 宗以及中國祖師的著述、甚至暹羅、日本、西藏各家所傳作品亦多有涉及。548如 其談到幾個淨土信仰,皆與人類對光明如日光、星光、月光崇拜有關,又說彌陀 淨土中的蓮花化生,原從印度神教,梵王從蓮華中出現說而來,是理想的天國淨 土。549可見印順法師將上述幾個淨土思想,皆視作為人民因為苦難的逼迫,對自 然界中的星宿產生心靈上的依托而發展出的,故較偏重於信仰的層面,這些異於 傳統佛教祖師的說法,可見印順法師對佛學的探源,乃參酌多方的意見,尤以印 度為重。

545 參見印順,〈『台灣當代淨土思想的動向』讀後〉,《華雨集》第五冊,頁 100。

546 參見印順,〈為自己說幾句話〉,《永光集》,頁 251。

547 參見印順,〈『台灣當代淨土思想的動向』讀後〉,《華雨集》第五冊,頁 100。

548 參見印順,《教制教典與教學》,頁 222。

549 參見印順,〈答昭慧尼〉,《華雨集》第五冊,頁 254。

然而雖說此二人一個以中國佛教為主、一個著重印度佛教之來源是他們在佛 學取向的不同點,但其中亦發現二者相似之處,即二人皆非一宗一派之承襲者,

印順法師說:「大師的福德智慧,我們學不到,但他這種不拘宗派的精神,自問 也願意修學。……也許我的根性比較接近空宗,但我所研究的,決非一宗一派。」

550即說明二者皆非以弘揚某宗派之理念而論,皆以佛教整體之發揚來做佛法之研 究。另對於佛教復興的方向,印順法師離開大陸轉往台灣弘法後,亦深感唯有著 重僧教育的培養,才能確實彰顯佛教正確的法義。此和太虛大師為了提升僧侶之 素質,故建議以廟產來辦理僧伽教育的理念不謀而和。

綜觀上述所論,太虛大師對於傳統的佛學來說採較圓融的方式呈現,除了其 認為流傳中國的佛法並非問題的主要來源,人才是最大的問題外,必須面對廣大 的群眾是其所需納入考慮的,故太虛大師雖認為淨土與密乘,可能造成佛教被世 人誤解的可能,但對其批判力稍嫌不足,所以印順法師說:

淨土與密乘,在人間佛教中,我與虛大師是一致的,不過虛大師點到為止,

我卻依經論而作明確的論證。如淨土法門,我依龍樹《十住毘婆沙論》, 無著《攝大乘論》等,傳為馬鳴所造的《大乘起信論》──代表印度的大

我卻依經論而作明確的論證。如淨土法門,我依龍樹《十住毘婆沙論》, 無著《攝大乘論》等,傳為馬鳴所造的《大乘起信論》──代表印度的大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