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伍章、 討論

第三節、 介入後對肥胖者心臟血液動力學的影響

一、 探討不同負能量平衡比例監控介入前、中、後,對 PAM、CRM、CPM、CG 四 組肥胖女性『心臟血液動力學』的階段與群組差異。

(一) 群組間的差異:本研究經 12 週介入後,以二因子混合設計統計分析後,發現 各參數無任何階段與群組交互作用,是否在血液參數值,需要更長的時間介入,

或給予中高強度的運動處方介入,參數才能達顯著,可最為未來研究的依據。

二、 不同負能量平衡比例監控介入,對各組肥胖女性『心臟血液動力學』的前後差異 (一) SV 參數:

1. 在第 1 及第 3 階段前後差異的比較中發現,在所有的實驗組中,僅有 PAM 組的血液動力學參數達顯著,包括了 SV, SVI, ESV, EF%等參數,在本次研 究結果中,身體活動組可以有效的在第 1 及第 3 階段、第 2 及第 3 階段,

提高 SV, SVI 等參數,在本次研究發現 SV, SVI 在 3 組實驗組之第 2 階段 是減少的,但在第 2 到第 3 階段提升較大量,導致第 1 及第 3 階段亦達顯 著,此結果是否 SV, SVI 對於肥胖體型者,是否在身體活動經過一段時間 適應後,才能有較佳的運作效率。

80

2. 研究指出,肥胖者過度脂肪累積時,會短暫的使除脂肪量(Fat Free Mass)、

中樞血流提升,左心室 SV 增加,導致心室擴張,左心室壁壓力上升,高 血壓產生,因此神經激素及代謝產生改變,導致左心室舒張功能不足,最 後導致左心室衰竭(Alpert et al., 2014)。

3. 過去的研究也指出,肥胖者相較於一般正常體重者在安靜時有較高的 SV, 而運動當下也會有瞬間較高的 SV, 身體活動的提升,有助於 SV 的增加 (Fournier et al., 2014; 朱嘉華 & 潘倩玉, 2011;Despr & Faha, 2015;Abel, &

Sweeney, 2008; Kuch et al, 2000; Turkbey et al, 2010; Wong & Marwick, 2007),此結果在本次研究第 1 階段與第 2 階段的 SV 數值可見,降低了心 臟血流的壓力,隨著身體活動的持續延長,在第 3 階段 SV 及提升,此種 結果在三組實驗組皆有此狀產生。

4. 再從心血管功能角度,當運動訓練時,運動強度增加時,有助於心臟前負 荷(Preload)的提升,前負荷代表心肌細胞休息時的張力或伸張力(洪素鶯、

簡辰霖、黃玨蓉及陳健智,2012),當前負荷增加時,會誘發較有力的心室 收縮,使 SV 增加。

(二) SVI 參數:本研究在 12 週介入後則明顯提升,此結果與(Fournier et al., 2014) 針對代謝症候群患者進行運動介入後,明顯在 EDV, ESV, SV 明顯增加。在 SVI 方面,根據公式:SVI=SV/BSA(體表面積),隨然受試者明顯在身體組成各項 數值提升,但對於 SVI 所呈現數值仍有限,因此心搏指數也相對提升。

(三) ESV 參數:

1. 是指心臟在血液擠壓出去後剩餘容積,在本次的研究結果發現,12 週介入 後,在 PAM 組的 ESV 下降了許多,顯示藉由運動量的提升,有助於左心 室收縮舒張時,完全的有效的收縮,讓 LV 血液充分的射出,此結果也表 示肥胖者在心臟功能血流運作上的提升。

2. 本研究結果與朱家華等人(2011) 針對肥胖大學生動脈硬化程度影響的研 究,以 12 週的耐力運動訓練,每週 3 天固定腳踏車 30 分鐘,所得結果為 ESV 不便、Utz(2013)以飲食介入 6 個月 ESV 也是沒有差異,所以,本研 究以累積增加身體活動熱量消耗,對於 ESV 較有明顯的效果。

81

3. 過去的研究結果為運動效果來自於 EDV 的增加,但本研究發現 ESV 可能 才是 EDV 提升的誘發點,且僅能以身體活動的累積來改善。而有效的心臟 功能運作除了提升 EDV, SV 外,ESV 有效射出運用可能才是誘發 EDV 的 誘發點。

(四) EDV 參數:

1. 公式:EDV = SV + ESV,說明舒張末期容積是心搏出量與收縮末期容積的 總和,在本次結果中 SV 在三組實驗組都有微量的增加,特別在 PAM 組,

但三組的 ESV 都是下降的趨勢,特別是 PAM 組,此結果造成三組間沒有 差異。

2. 如前述,當運動訓練時,運動強度增加時,有助於心臟前負荷(Preload)的 提升,當前負荷增加時,會誘發較有力的心室收縮,使 SV 增加,同時,

前負荷的增加,可以有效的提升 EDV,提高心室填充末期血液的容積。而 本次研究中,針對肥胖者,雖然有效的提升了 SV,但對於 EDV 的效果並 沒有明顯的效益,此部分與本次研究中的強度有直接的關係。

(五) EF%參數:

1. 研究指出肥胖者會因為脂肪組織的代謝需求,伴隨中央血流的提升,產生 CO, SV 的上升,同時下降周邊血流,導致低射血分數,而 EF%正常標準 量為 67%以上,而 50-67%為低危險群(表 1-6-1),從表 4-4-1 的血液動力學 結果:EF%在第 1 階段結果顯示,四組受試者均屬於『低危險群組』,而 在經過 12 週介入後三組實驗組 EF%數值,均提高到『正常數值』,而其 中在 PAM 組 EF%參數前後(1-3 階段)達顯著,顯示 PAM 組在經過 12 週介 入後,每次左心室射血分數明顯提升,此說明 PAM 模式的介入,對於 EF%

是有效的,相較於其他兩組實驗組 CRM, CPM 兩組,此研究結果與(Sabine Fenk. et al., 2015)相同。

2. 射血分數的增加控制於收縮末期容積:公式:EF% = 𝑆𝑉

𝐸𝐷𝑉× 100 =𝐸𝐷𝑉−𝐸𝑆𝑉

𝐸𝐷𝑉 ×

100,由公式中,射血分數 = SV / EDV 可以知道當心搏出量增加時,射血 分數即會增加,再觀察表 4-4-1, 4-4-3,PAM 的 ESV 減少許多,可見身體 活動增加,可以有效的運作心臟的收縮,讓心臟在每次跳動時,充分的將

82

血液射出,換言之,當 ESV 容積降低時,舒張末期容積與收縮末期容積差 也隨之增加,提高了 SV 的容積,因此,有效的增加血液射血量,而此 ESV, SV, EF%等變化,僅在 PAM 組明顯的改善。甚至在表 4-4-1,也發現在 ESV 的 1 階段四組都呈現較低效率的 ESV 值,當進入第 2 階段時,三組實驗組 都有下降的趨勢,而隨著時間增加,CRM, CPM 組出現停滯,而 CRM 組 甚至減退,而僅有 PAM 組的 ESV 有穩定的改善,此更證明,累積身體活 動量,也許在體適能參數上,對於三組實驗組都有明顯外在表徵的改善,

但無法輕易察覺的血液生化值的變化,卻僅能在 PAM 組得到有效的進步 3. 身體活動增加有助於後負荷的下降,提高射血的順應性:由心血管功能角 度觀察,當心室設出血液時,所需要對抗的壓力或阻力提升,產生後負荷 (Afterload) (洪素鶯、簡辰霖、黃玨蓉及陳健智,2012),換言之,即是心室 在收縮期時,對抗血液射出的壓力,主要來自於血液打出主動脈的壓力,

當主動脈瓣膜狹窄或高血壓時,就容易造成後負荷的增加,而長時間有效 的運動,如有氧性的運動、走步等訓練,可以有效的下降後負荷,更增加 了心室在血液填充過程心室容積的順應性,提高 EF%。

三、 小節:

(一) 在此節中,我們發現了身體活動的累積,對心臟血液動力學參數的變化,扮演 重要性地位。了解僅有延長實驗期間,改善肥胖者的體表面積,才能有效的改 善 SVI。

(二) 了解 SV 的多寡取決於 EDV 及 ESV 的差,因此,有效的降低 ESV、其次提升 EDV 才能更提升 SV。

(三) 了解在此次的研究結果中,EF%的多寡,取決於 ESV 的效率及長期規律性提 高身體活動,是有效的提升心室順應性、增加 EF%的主要因素。

(四) 在本次研究結果中,雖然在心臟血液動力學參數上,仍有多數參數沒有明顯的 改善,但卻發現在 PAM 組的各項參數上,有較大的變化量,可見在未來的實 驗設計上,對於心臟血液動力學方面的研究,設計為 12, 16, 20, 24 週,在參數 上,應該會有較多的差異。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