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以中華文化思維處理兩岸爭議

討論完了這些基本的概念,希望為兩岸解決問題提供一些 突破思考的助益。

目前在思考兩岸關係時,兩岸均不可避免地借用了許多西 方的文化話語思維來敘述或處理兩岸關係。例如,北京堅持中 國主權的完整性,但也強調主權的唯一性與排他性,台北則強 調中華民國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大陸將「統一」視為是主權

的復歸統一,台北方面則表示,統獨均可能是選項,如果要統 一也只能是兩岸主權的相加。

兩岸在理解上,都將主權與治權混在一起思考了。但如果 我們放在中國傳統這個天下的概念下來界定,則兩岸目前都是 一中憲法,都主張其主權涵蓋全中國,就是主張中國是其所有 權,也等於主張它是屬於中國。目前要做的是彼此相互確認的 一個過程,而不是台北方面主張的「主權互不承認」,或北京 方面主張「不承認中華民國主權」。兩岸應該進行的是一個「主 權宣示」重疊的過程。雙方共同接受「中國」的所有權是雙方 的,也同意雙方均為「中國」這個天下的所有物。

為了避免西方的主權文字引發誤解的聯想,兩岸未來在簽 署和平協議(定)時,不需要出現「主權相互承認」(用西方 的觀點等於是主張兩國論)或「主權相互重疊」的用語,而是 可以用「共同確保整個中國主權與領土的完整」,亦即「確保 整個中國所有權的完整」之意或「承諾不分裂整個中國」,亦 即「承認不分裂整個中國的所有權」之意(請參考本人所擬「兩 岸和平發展基礎協定草案」,〈兩岸統合的實踐〉,《中國評 論》,2010 年 6 月號,總第 150 期)。

在有關治權,即管轄權方面,兩岸應該共同尊重彼此在現 有領域內的管轄權,正如同彼此尊重對方在故宮文物上的管轄 權一樣的道理。兩岸目前的治權均是來自於各自的憲法,這是 一個不可否認的歷史產物,也不需要去否定它。

春秋時期,齊國是大國,宋國是小國,但是在周天子面前,

他們地位是均等的,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之間,大國與小國(也 就是大政府與小政府)雖然權力不對稱,但是地位平等。大家

均可以爭天下,均有機會爭正統,沒有誰屬於誰的情形。

追求「大一統」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用現代的話語來說,

追求文化、制度的統一是中華文化與追求「武力統一」(併吞)

的西方文明不同的部分。雖然在古代追求統一的過程中,訴求 的方式常常還是武力,但是目的卻是要符合「天命」,即讓人 民有好日子過。

今天已經是 21 世紀,我們可以肯定「大一統」的歷史文 化意義,但是也要提醒兩岸人民,是否可以不要再用武力,而 改用和平的方式來追求「大一統」。

第一個方法是雙方進行一種「爭正統」的努力,看看哪一 個制度與管理方式可以為人民帶來最大的滿足與幸福。第二個 方法則是雙方開始共同為「大一統」而努力,即在相關領域可 以先建立共同體或共同治理的機制,彼此可以貢獻自己的優 勢,共同為兩岸人民服務。這個方法即是政治學所稱的「統 合」。

這兩個方法是可以並行不悖的。兩岸政府在整個中國的架 構下,自己努力與共同努力向人民展現一個最具有「德」的政 府,一個可以承接天命的「正統」政府。

我們長期主張的「一中三憲、兩岸統合」就是在這樣的思 維下建構出來的。目前兩岸有兩部各自為政的憲法,它們的存 在,一方面是確定自己的管轄權內容與範圍,另一方面也確保 了自己對整個中國的所有權。當兩岸簽署和平協議確定保證不 分裂整個中國,或共同維護整個中國的主權與領土完整時,一 個「天下」的概念就開始具體成形了,也等於讓兩岸離開了西 方傳統國與國的主權思維。這個「天下」如何行使它的權力,

那就是透過未來眾多的兩岸協定或成立的機構。

從第一、二憲過渡到第三憲的過程,所憑藉的就是兩岸的 統合。透過兩岸交流,相互影響、學習、共同治理或成立共同 體,雙方政府也有壓力把最好的制度賦予人民。在過程中,兩 岸有責任共同維護整個中國的所有權,因此,兩岸共同維護中 華民族在南海的利益,也是再自然不過的道理了。

做為中國人,審視中華文化,我們必須用自己文化的方式 來追求未來。西方的東西當然不是一文不值,在這個以西方論 述為主的國際社會,我們難免還是要藉助他們的話語,但是,

不要從根本上接收他們的所有觀點,兩岸關係更需如此。

當我們困惑時,或許可以試著從自己的歷史經驗找尋方 法,此即為本文寫作的目的,提供大家一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