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剝復之間:兩岸核心問題探索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剝復之間:兩岸核心問題探索"

Copied!
13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XA041 NT$280

Sheng-Chih Book Co., Ltd. ht t p : / / w w w. y c rc . c o m . t w 當代中國文化轉型與認同 羅曉南/著 250元 冷戰後美國的東亞政策(1989∼1997) 周煦/著 350元 美國的中國政策─圍堵、交往、戰略夥伴 張亞中、孫國祥/著 380元 中國:向鄧後時代轉折 李英明/著 190元 東南亞安全 陳欣之/著 300元 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概論 張亞中、李英明/著 350元 冷戰後美國的全球戰略和世界地位 王緝思/著 450元 兩岸統合論 張亞中/著 360元 經濟與社會─兩岸三地社會文化的分析 朱燕華、張維安/編著 300元 兩岸關係─陳水扁的大陸政策 邵宗海/著 250元 全球化時代下的台灣和兩岸關係 李英明/著 200元 卡特政府對民航解制之認知與反應 容繼業/著 350元 重構兩岸與世界圖象 李英明/著 250元 冷戰後美國的南亞政策 周煦/著 260元 全球化下的兩岸經濟關係 童振源/著 450元 全球化下的後殖民省思 李英明/著 200元 閱讀中國─政策、權力與意識形態的辯證 李英明/著 250元 當代大陸政策 邵宗海/著 350元 當代中共外交政策與中美關係 許志嘉/著 300元 日本國政發展─軍事的觀點 張嘉中/著 350元 中國研究─實踐與反思 李英明/著 250元 絕不同歸於盡 鄭浪平、余保台/著 280元 一中兩憲─兩岸和平的起點 黃光國/著 300元 一中同表或一中各表 張亞中/主編 200元 海西經濟區與台灣 張亞中、李閩榕/主編 200元 統合方略 張亞中/著 280元 兩岸政治定位探索 張亞中/主編 450元

亞太研究系列

究 系 列 兩 岸 和 平 發 展 研 究 系 列 究 系 列

剝復之間:兩岸核心問題探索

  本書探討兩岸的核心問題,包括認同、主 權、治權、互信,以及和平協議等。作者從歷 史脈絡、政策論述、憲法、國際法、國際關 係、中華文化等多個層面進行析論,是認識兩 岸核心問題必要的參考著作。本書是作者繼 《兩岸主權論》、《兩岸統合論》、《全球化 與兩岸統合》、《統合方略》一系列兩岸著 作後的最新力作,也是繼《兩岸政治定位探 索》、《一中同表或一中各表》後再一本深入 探討兩岸核心問題的專著。

張亞中

學歷 德國漢堡大學社會暨哲學院哲學博士 政治大學政治學博士 現職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兩岸暨區域統合研究中心主任 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 主要專書 《兩岸主權論》、《兩岸統合論》、《全球化與 兩岸統合》、《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德國 問題:國際法與憲法的爭議》、《歐洲統合: 政府間主義與超國家主義的互動》、《美國的 中國政策:圍堵、交往、戰略夥伴》、《紅樓摘 星》、《租借台灣》、《開放政治市場》、《國 際關係總論》(主編)、《歐盟全球戰略與對外 關係》、《小國崛起》、《統合方略》、《一中 同表或一中各表》、《海西經濟區與台灣》(主 編)、《兩岸政治定位探索》(主編)。

(2)

剝復之間

─兩岸核心問題探索

張亞中∕著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兩岸暨區域統合研究中心

出版

(3)

目 錄

為兩岸關係起卦∕郭偉峰 3 立言以尋正理,力行以探正路∕張亞中 7 1 現有史觀問題之探索∕27 2 建構共同體史觀之探索∕51 3 共同體史觀之呈現∕71 4 史觀、論述與兩岸和平協議∕93 5 獨台的危機∕113 6 異化的九二共識∕137 7 異化的史觀與認同∕157 8 對開啟和平協議本質的認識∕179 9 德國統一經驗的反思∕193 10 和平發展期的兩岸政治定位與路徑∕215 11 從中華文化解開兩岸核心問題的糾葛∕237

 

(4)

為兩岸關係起卦

郭偉峰

中國評論通訊社社長 亞中兄結集出版新作《剝復之間─兩岸核心問題探 索》,他又來命令我寫一個叫「序」的東西。因為他的新作中 很多文章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我比其他人要先讀到他的 文字,先一步獲得精神的愉悅,所以要付出代價,他的命令是 不容推辭的。我只能竭力為文,力所不逮,貽笑大家。 很驚訝的是亞中兄以《易經》的剝卦與復卦來作書名,並 為序之開篇。剝卦是《易經》中的第二十三卦,本卦是異卦相 疊(坤下艮上)。本卦上卦為艮,艮為山,下卦為坤,坤為地。 高山屹立於大地,風雨侵蝕,山石剝落。警戒君王提防小人與 政,侵淩君子,剝蝕國家,所以卦名曰剝。復卦是《易經》中 的第二十四卦,本卦為異卦相疊(震下坤上)。復卦外卦為坤, 坤為陰為順,內卦為震,震為陽為動。內陽外陰,循序運動, 往返無窮,所以卦名曰復。復卦一陽在下,五陰在上,由剝卦 發展而來,體現了剝極必復的自然規律。 認真想一想,剝卦與復卦之間的關係,就是一個辯證法規 律的關係。我們知道,辯證法三大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量 變質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這在哲學上普遍性達到極限程 度。這是黑格爾在《邏輯學》中首先闡述出來的,恩格斯則將 它從《邏輯學》中總結和提煉出來。 再深入思考,剝卦與復卦、辯證法三大規律,又與兩岸關 係的內部規律息息相關。剝者,兩岸關係風雨侵蝕、基礎剝落。 復者,兩岸關係循序運動、衰極必盛。至於對立統一規律,恰 恰表明兩岸關係的內部矛盾是兩岸關係發展變化的源泉、動 力。而量變質變規律,則表現在兩岸關係發展必須首先從量變 開始,最後引起質變。否定之否定規律,則揭示了兩岸關係發 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再透過「1+1」的哲學論證,可 得出辯證運算式,把握否定之否定規律具有兩個層次的否定關 係這一特點。 根據這樣的思路,重讀亞中兄的《剝復之間─兩岸核心 問題探索》的各篇文章,當可以發現,書中滲透了作者心血結 晶,書中的論述縝密嚴實,書中的結論鏗鏘有力,書中的思想 火花飛揚。 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理論框架的構建中,以社會實踐為 主,同時熟練運用政治學、國際關係學以及東西方哲學的理論 大家是罕見的,亞中兄是當然的佼佼者。我個人認為,沒有這 樣的學術功力,是很難尋找兩岸關係的核心問題真相的,更難 提出跨越歷史障礙、具有領先時代高度的解決問題的理論體 系。在此,用起卦的原理來比喻也很貼切。須知,宇宙世界萬 物之間均存在著偶然和必然的聯繫,古人的哲學觀認為世界萬 物均可以起卦。然而,要有起卦的功力談何容易!為兩岸關係 起卦,需要的是勇氣,更加需要智慧。亞中兄在這兩個方面, 當仁不讓。 通讀書中的文章,對第十一篇文章〈從中華文化解開兩岸 核心問題的糾葛〉,我是情有獨鍾的,對文章的論述與觀點,

(5)

很是認同。必須知道,解開兩岸關係重大矛盾的鑰匙很多把, 但是,最後一把一定是中華文化。亞中兄說:「此文從中華文 化出發,提醒兩岸中華文化為何會有『大一統』的傳統與認識, 而沒有對『獨立』或『分離』的鼓勵。那是因為在中華文化傳 統上,『一統』並非僅有政治上的意義,更多的是文化的內涵。 中國歷史一向對能夠守住中華文化給予高度肯定,而反對文化 傳承的分裂。」我認為,這個結論,是禁得起推敲與考驗的。 這個結論,是本書的畫龍點睛之處。 其實,我們都知道,《周易》分為《易經》和《易傳》兩 部分。《易經》傳說是周文王所作,《易傳》傳說是孔子寫成 的。兩個都代表了上古賢哲的社會政治思想,《周易》十分強 調國家的統一,反對分散割據。在這一思想指導下,中國幾千 年來保持一統山河,各民族團結和睦。所以,不管《周易》卦 象有多少,如何變通,其一統思想是永恆不變的中華民族生存 法則。讀懂了這一點,易經大師非此人莫屬! 所以,亞中兄從《易經》的剝卦與復卦為起點,透視兩岸 關係無法剝離、必然復興的辯證規律,以及提出順應潮流、積 極有爲的兩岸統合之策。如此起卦,實乃大師也!

(6)

立言以尋正理,力行以探正路

張亞中

《易經》有著中華文化傳統的智慧。剝卦的「剝」,即剝 落、侵蝕之意。剝卦上卦為艮,艮為山,下卦為坤,坤為地。 高山屹立,風雨侵蝕,山石剝落。復卦的「復」,乃恢復、再 生之意。復卦上卦為坤,坤為地,下卦為震,震為雷。陰陽去 而復返,萬物得以生生不息。 成住壞空、物極必反,均乃自然界的法則。當剝落已極時, 必有否極泰來、轉危為安之機。惟其恢復應當在過失尚未嚴重 之前,及時反省,審時度勢,謹慎行動,不可執迷不悟、重蹈 覆轍,否則積重難返,終將大亡。 剝落時期,石沙齊滾,人云亦云,眾口鑠金,積非成是。 轉復時期,真理力弱,道理不明,成敗未定,吉凶難料。此時 若不點一燈,暗室如何光明;不架一橋,焉能安心過河;不種 一苗,黃土如何能成良田。盡己之心、擇善固執、堅守理念、 拒絕共業,為轉復添一契機,應為大時代知識分子的責任。 2008 年馬英九總統執政以後,兩岸關係大幅開展,人員 與經貿交流頻繁,為兩岸和平發展奠定了基礎。惟另一趨勢卻 是,兩岸認同並非未因兩岸關係改善而有拉近,反而是愈來愈 遠。 兩岸問題的核心是什麼?一言以蔽之,「認同」! 兩岸統合學會成立時,即以聚合並深化兩岸認同為職志。 我們認為,缺少認同的兩岸,就像缺少大樹盤根,只有砂石的 大山,根基脆弱,一遇大雨或遭不當掘取,即快速剝落。如要 防止土石流的肆虐,唯有為大山廣植善苗,復剝補危,強固根 基,除此之外,斷無速成或簡易方法。 不同的認同,產生不同的史觀,自然會有不同的論述,也 因而形成不同的政策。同樣的,認同、史觀、論述、政策的順 序也可以反轉互動,或交錯地相互影響。因此,如果要解決認 同問題,也必須要從史觀、論述、政策等三方面同時著手,方 能修補兩岸認同長期的剝落。 2010 年 3-5 月間出版了《統合方略》、《一中同表或一 中各表》、《兩岸政治定位探索》等三本書以後,即開始撰寫 有關兩岸核心問題的著作。我還是採取《兩岸統合論》一書的 寫作方式,即先有整體構想,但依據時事的發展,有計畫的撰 寫本書。所有文章均相繼在《中國評論》月刊發表。 本書希望對兩岸核心問題做一深入的探索。第一篇〈現有 史觀問題之探索〉(《中國評論》,2010 年 11 月號,總第 155 期),對目前存在於兩岸的各類史觀,包括「民族史觀、內戰 史觀、分治史觀、台獨史觀、分離史觀、獨台史觀、偏安史觀」 等等進行了比較與分析,並陳述這些史觀變遷的政治原因,以 助讀者可以清楚地瞭解目前這些史觀的問題出在哪裡。 第二篇是〈建構共同體史觀之探索〉(《中國評論》,2011 年 1 月號,總第 157 期),是筆者為兩岸百年歷史、兩岸現狀 所做的客觀描述與主觀建議。本文從「民族、國家」兩種認同 與「主權、治權、權力」三個面向來討論兩岸之間應有的政治 定位,並分析了民進黨從「顯性台獨」轉移到「隱性台獨」,

(7)

並再有可能向「顯性獨台」轉移的脈絡,也探討了國民黨從「分 治史觀」轉向為「隱性獨台」背景因素。本文認為,不論是「台 獨史觀」或「獨台史觀」均屬於「分離史觀」,均會為兩岸的 發展帶來災難。本文認為,兩岸必須還原歷史、尊重現實與展 望未來,以「共同體史觀」做為兩岸的共同史觀。 為了得到更多兩岸學者關注兩岸認同問題,2011 年 1 月 15 日至 18 日,由兩岸統合學會與佛光山澳洲南天寺主辦,中 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中國評論通 訊社協辦,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亞南天寺舉行「南天會談:史觀、 論述、政策與認同」閉門研討會。有兩岸重要的智庫學者專家 近四十人參與,針對兩岸史觀的差異及其對認同的影響、兩岸 史觀與兩岸論述、如何面對中華民國問題,以及如何化解兩岸 分歧、增進兩岸認同等議題,進行了三天的深入討論。為使會 議有討論焦點,筆者特別將上兩篇文章做為與會者討論之參 考。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副所長朱衛東在會議中認 為,目前台灣社會在國家和民族問題上存在著嚴重的認同危 機,認同問題已成為兩岸關係發展中亟待解決的核心問題,需 要兩岸高度重視、多管齊下、綜合施策,透過長期艱苦的努力 才能逐步加以扭轉和解決。 朱衛東另表示,要解決認同問題,首先是台灣方面政府應 扮演關鍵的角色。遺憾的是,目前馬政府迫於政治環境的壓 力,對李扁台獨路線撥亂反正方面做得不夠,至今也未提出一 套有別於李扁和民進黨的兩岸關係新論述,不僅在重建台灣人 政治認同上鮮有作為,相反的,還被民進黨牽著鼻子走。其次 是兩岸大交流、大合作對於形塑兩岸共同認同的積極作用。但 是,目前台灣方面採取政經分離、只經不政的做法不利於兩岸 建設共同家園的目標,應實行文教先行、政經同步的政策,使 之相互作用、相輔相成,逐步形成兩岸命運共同體。 參與出席的中華文化促進會副會長辛旗表示,希望兩岸能 夠以汪道涵先生的「共同締造論」為基礎,積極引導民意,而 非逢迎民意,在立足現實的基礎之上,著眼兩岸的未來。 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董事長趙春山表示,認同問題與文化 是密切相關的,希望兩岸以中華文化為基礎,進一步整合兩岸 的利益,促進兩岸的認同。 三天的會議得到了不少的共同認識,與會者幾乎均同意兩 岸為一命運共同體應是兩岸在詮釋歷史時宜特別凸顯的地 方。台灣大學教授黃光國特別將會議過程以〈從「反中」到「共 同體」:兩岸認同的折裂與修復〉為名,在《中國評論》(2011 年 3 月號,總第 159 期)發表。讀者有興趣可以上網閱讀。 李扁十餘年的分離史觀教育,特別是透過歷史教科書的書 寫方式,形成了一股絕大的力量。去年(2011 年)正值民國 一百年,政府大力推動「建國百年」的慶祝活動,這應該是一 個釐清正確史觀的絕佳機會。可是很遺憾地,我們沒有看到政 府或執政的國民黨有對於百年以來自己的歷史,有進行史觀性 的全面整理及推廣。 在兩年前,我們已經看到這個問題,因此,當時我們就決 定要排除一切困難,為百年中華民族的發展拍攝一部可以給年 輕人觀賞的紀錄片,以幫助他們修正目前所接受的分離史觀, 接受一個符合史實與兩岸共同利益的「共同體史觀」。雖然兩 岸統合學會僅是一民間社團組織,無論人力、財力均難以與政

(8)

府的力量比擬。不過,在「立言」更需「力行」的認識下,我 們決定走下去。 第三篇文章〈共同體史觀之呈現〉(《中國評論》,2011 年 8 月號,總第 164 期,原名為〈喚起共同記憶 尋找共同認 同─《百年中國》紀錄片的呈現〉)將紀錄片的由來與內容 作了介紹,希望能夠透過紀錄片喚起共同記憶,以協助尋找共 同的認同。本文揭櫫了共同體史觀的兩個主軸:第一,百年以 來兩岸人民在追求現代化的道路上摸索前進,嘗試找尋一條最 符合中國人的道路;第二,每一階段現代化的成敗,其結果均 影響到兩岸的人民,在現代化的道路上,兩岸其實都是一個命 運共同體。 紀錄片拍完以後,在星雲大師的協助下,佛光人間衛視安 排了多次的播出,台北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堂、台中、新竹、 台南、高雄、嘉義、花蓮等地的文化中心或圖書館亦有播放。 我個人並在全台灣三十多所大學進行紀錄片放映與專題演講。 特別想引述一段北一女高三資優生看完紀錄片後的感 想:「現在我們這輩的年輕人,大多有種不知道自己到底算不 算中國人的迷惘,如果說不是,似乎無法說明全身瀰漫的中華 文化到底屬不屬於中國;如果說是,又感覺自己是台灣人,對 岸的十三億人口非我族類。看完《百年中國:迷悟之間》這部 紀錄片之後,雖然我還是無法明確定義自己的身分,但我卻明 白了,自己永遠割捨不掉中國歷史一路走來的血淚,即使如今 兩岸分治,我仍是中國史中的一部分」。 如果讀者對其他三十多位北一女同學的心得有興趣,可以 上中國評論網一窺究竟。這些高中女同學的看法是真實的。政 治人物為求勝選與執政,不惜以切割兩岸認同為代價,歷史教 科書不再是憲法第 158 條「發揚民族精神」的載具,卻成了切 割認同的屠刀。但是從這些年輕同學的文字中,我們又看到深 植在她們心中的文化與認同並沒有被完全摧毀,她們對中華文 化、歷史、情感、認同從來就沒有消失,她們需要的是被喚醒。 這不正是兩岸知識分子責無旁貸的神聖工作嗎? 史觀的寫作暫時告一段落。2011 年中,台灣社會有了濃 濃的選舉氣氛。大家在討論一個問題,即馬英九如果連任是否 會有助於兩岸和平協議的簽署?認為會的,理由多在於馬在第 二任已經沒有連任包袱,應該會尋求歷史定位,透過簽署和平 協定的方式,為兩岸建立合理的定位,以有利兩岸長久和平與 發展。但是對於長時間關心兩岸關係發展的我而言,可能沒有 這樣的樂觀。第四篇文章〈史觀、論述與兩岸和平協議〉就是 那個時候撰寫(當時以〈爾憂選舉、我憂兩岸:2012 後有無 兩岸和平協定?〉為題名發表在《中國評論》月刊,2011 年 7 月號,總第 163 期)。 該文從目前國民黨國家定位趨勢的演變,以及馬政府在歷 史教科書、政治論述等方面的呈現進行分析,並對民進黨的基 本立場與下階段可能調整的方向也作了研判。文中擔心,2012 年的大選,會否成為台獨與獨台論述的較勁,而使得即使獲勝 的馬英九也無法跳脫結構的限制,第二任四年仍舊無法簽署兩 岸和平協議。 隨著總統大選愈來愈靠近,北京對於民進黨所代表的台獨 可能獲勝而顯現出憂慮,台北方面也對於馬英九民調無法超越 蔡英文而感到擔心。第五篇文章〈獨台的危機〉(《中國評論》, 2011 年 12 月號,總第 168 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撰寫。

(9)

本文意旨在於提醒研究兩岸關係的菁英,台獨早已不是個 問題,特別是 1950 年代因為美國東亞戰略需要的「台灣地位 未定論」的主張已過時,根本沒有國際法的依據,所謂「自決 權」也無法成為一個真的政治訴求。更重要的是,民進黨內已 經沒有人在真正認真地推動台獨。所謂「台獨」只是一種為爭 取選舉利益以區隔國民黨的主張或手段而已,這種有政治目的 的論述會因為選舉的需要而不斷調整。1999 年民進黨的〈台 灣前途決議文〉與蔡英文在 2011 年 10 月以「台灣就是中華民 國,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呼籲建立台灣集體認同,就是棄台獨 為獨台的主張,就是為勝選而做的調整。「台獨」早已入侵「獨 台」,藉著「獨台」借殼上市或登堂入室了。 本文也談到,「台獨」已經逐漸轉型進化為「獨台」論述。 美國即是「獨台」論的最大支持者,因為它符合美國在東亞與 兩岸的最大利益,而且台灣內部也將「獨台」誤以為是「維持 現狀」,致使「獨台」主張已是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的最大變數 與障礙。文末並分析,為何化解「獨台」最佳的方案即是推動 兩岸的「統合」。 2012 年 1 月馬英九勝選,絕大多數觀察家均認為是「九 二共識」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我認為,幫助馬英九贏得選舉 的只是異化過的九二共識,真正的「九二共識」內涵卻被淹沒 或忽視了,國民黨也不敢告訴人民,「九二共識」真正的內容 應該是什麼?第六篇〈異化的九二共識〉(《中國評論》,2012 年 3 月號,總第 171 期)即在討論,兩岸目前所稱的「九二共 識」與 1992 年的「九二共識」是否在內容與本質上已經發生 了變化。 本文先還原「九二共識」的形成過程與內容,然後對 1992 年以後台灣方面對於「九二共識」三次異化情形作了深入分 析,包括「一中」從一個政治與法律的實體異化為一個「歷史、 文化、血緣、地理」上的概念;「一中」異化為「特殊國與國」 或「一邊一國」關係,以及異化為「主權獨立」或「2300 萬 人決定前途」等不同的用語,致使「九二共識」中的「一中各 表」變成了「兩岸各表」,這不僅對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產生 了嚴重的阻礙,這些話語也對台灣人民在認同上產生了莫大的 負面影響,使得兩岸認同持續折裂。 本文認為,要解決「九二共識」的異化,首要即是必須正 本清源「九二共識」原本的內涵,並繼續深化兩岸的互動,再 則,唯有尋求從「一中各表」走向「一中同表」,兩岸才能確 保兩岸建立真正的互信共識。 兩岸關係異化的部分絕非僅有「九二共識」而已,台灣對 於自己的史觀與認同也發生了顯著的改變。第七篇〈異化的史 觀與認同〉(《中國評論》,2012 年 4 月號,總第 172 期) 描述兩岸從「我者」到「他者」的轉變過程。 史觀與認同的異化透過兩條路徑進行。一是政治人物的話 語,一是歷史教科書。政治人物沒有辦法修改憲法的史觀與規 範,但是卻不斷發表一些違反憲法的話語,再利用選舉與政治 操作,使得兩岸對於「一中」、「主權」等概念產生模糊或不 清的認知。透過「同心圓史觀」的歷史教科書,中華民國 1949 年以前的歷史放在「中國史」,以後的發展則是放在「台灣史」, 而「台灣史」的源頭不是堯舜禹湯,而是原住民、荷蘭、西班 牙。中國史因而從「我者」變成「他者」,使得年輕一代在史 觀上出現了兩岸為「一邊一史」的認知。

(10)

政治人物的話語透過媒體與選舉產生了社會化的效應,歷 史教科書則是從根本上轉移了下一代的認同,這使得兩岸關係 逐漸往「兩國關係」滑動。文中呼籲,馬政府應儘快調整教學 順序,也就是應該先教中國史再教台灣史,並重組課綱委員 會,從根本上修正現有會造成「一邊一史」的同心圓論述,另 外就是政府在表述兩岸關係定位時,要特別謹慎用語的表達, 不要陷入異化而不自知。 在討論異化的「九二共識」、史觀與認同後,本來想再寫 一篇「異化的兩岸和平協議論述」。由於《中國評論》在 2012 年 2 月底在台北召開「兩岸如何開啟和平協議進程」的座談 會。本人參與了會議,後來《中國評論》也刊登了發言,撰寫 專文因而暫時作罷。在會議中,與會者針對兩岸和平協議應有 的本質與內涵進行討論。第八篇文章〈對開啟和平協議本質的 認識〉即是筆者在當日會議中的發言(《中國評論》,2012 年 5 月號,總第 173 期)。 馬英九在選舉期間即已經為和平協議設定了若干條件,例 如「十大保證」,程序必須經過「公投」說。當時即已察覺馬 在第二任恐不準備在和平協議上多所著墨了。勝選以後,馬政 府又將「和平協議」視為「和平的協議」,持「目前所簽署的 協議均是和平協議一部分」的觀點,並將和平協議一詞做廣義 的解釋。 參與座談會者幾乎均不同意將和平協議本質異化的說 法,而認為和平協議應有其專屬的定義。我在文中表示,2008 年馬英九在競選時提出兩岸應達成和平協議與軍事互信機 制,但是為何在 2009 年中期就發生轉變,其中一個重要的因 素應該就是美國。馬英九在《台灣關係法》與「兩岸和平協議」 中很明顯地選擇了前者。 本文也提出,一個能夠符合兩岸主權、治權與權力現狀的和 平協議才能為雙方接受,因此兩岸必須在主權、治權與權力方面 的現狀有充分的瞭解與共識。另外,即使有了和平協議,如果沒 有兩岸共同的呵護與努力,和平協議也會是脆弱的,但是我們不 應以協議必然脆弱做為不必簽署的理由。最後,本文認為,和平 不應等待而應追求,愈早簽署對於兩岸人民愈是有利。 第九篇的文章〈德國統一經驗的反思〉(《中國評論》, 2010 年 10 月號,總第 154 期)是筆者為回顧德國統一二十週 年所撰。台灣內部在討論兩岸關係時經常舉德國問題為例,並 認為兩德定位是「同意歧見」(agree to disagree)或「一族兩 國」(one nation, two states)。特別是 2010-2011 年間,兩岸 統合學會在與《聯合報》就「一中同表」或「一中各表」,哪 一個才是兩岸和平發展的合理基石時,《聯合報》曾舉德國「屋 頂理論」為「一中各表」或「第三概念」,以為其主張「一中 各表」的主要理論依據。 我曾在德國留學與工作,親眼目睹德國的統一,感觸良 多。我曾撰寫《德國問題:國際法與憲法的爭議》,這也是華 人社會迄今唯一一本國際法與憲法層面來討論那個原本屬於 政治層面的德國問題。我所認知德國問題中的「屋頂理論」、 《基礎條約》與《聯合報》認識的有本質上的不同。 德國問題涉及兩德的定位、走向、協議等等與兩岸均同樣 面臨的問題。如何正確地認識德國問題,瞭解西德與東德在處 理德國內部關係或兩德關係時基本立場的異同,有助於兩岸關 係的思考。

(11)

從文章中可以看到東德從主張「一個德國」轉移到「兩個 德國」,再變質到「兩族兩國」的過程,也可以看到西德如何 堅持「一個德國」,但容許「一德各表」、「一德兩國」的立 場與危機。從東西德《基礎條約》的功過,可以做為未來兩岸 簽署和平協議時的借鏡。綜觀德國問題的經驗,可以得出「一 中同表」才是正道。 笫十篇文章〈和平發展期的兩岸政治定位與路徑〉(《中 國評論》,2011 年 9 月號,總第 165 期)是一篇純然理論性 的文章。目前在討論兩岸定位時均不出「一 X 兩 Y」的模型, 包括「一國兩制」、「一國兩區」、「一國兩府」等等。除了 「一國兩制」很明確的是統一後的兩岸定位模型,其他有關「一 X 兩 Y」的主張並沒有明確與清楚地說明它是否為統一前或統 一後的模型。 「X」指的是主權,「Y」指的治權,基於治權來自於主 權的原則,目前現有的「一 X 兩 Y」模型,「X」必然與兩個 「Y」中的一個一致,或「X」是個虛的概念,再加上「主權」 的排他本質,兩岸即陷入了「只有一個主權」(一 X 各表) 或「兩個主權」(「X」是個虛的民族文化血緣概念)的爭議。 本文並非處理統一後的兩岸定位,而是探討目前兩岸和平 發展期的兩岸定位。這一篇理論性的文章嘗試為兩岸核心問題 之一的定位問題提出邏輯上的解決方案。本文認為必須創造出 一個與「一 X」接軌的「第三 Y」,才能解決兩岸的主權與治 權問題。因此「一 X 三 Y」才是兩岸和平發展期的最適合定 位方式。如何從「一 X 三 Y」往「一 X 一 Y」邁進,憑藉的 就是共同體的路徑。 「一中三憲、兩岸統合」因而是兩岸和平發展期的最適宜 定位與互動的模型。如果兩岸願意採行這樣的論述或政策,兩 岸的認同也必然會向「一中」與「統合」轉向。 第十一篇文章〈從中華文化解開兩岸核心問題的糾葛〉 (《中國評論》,2012 年 6 月號,總第 174 期)是這一系列 最後一篇的作品。由於本人這個學期在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特別開設「中國傳統對外思想研究專題」碩博士課程,特別邀 請謝大寧教授一起參與授課。本文若干觀點得到謝大寧教授啟 發,特在此表示感謝。 本文從中華文化出發,提醒兩岸中華文化為何會有「大一 統」的傳統與認識,而沒有對「獨立」或「分離」的鼓勵。那 是因為在中華文化傳統上,「一統」並非僅有政治上的意義, 更多的是文化的內涵。中國歷史一向對能夠守住中華文化給予 高度肯定,而反對文化傳承的分裂。 從中華文化來說,「中國」就是「天下」,我們所熟知的 漢唐宋元明清,包括 1912 年的中華民國與 1949 年的中華人民 共和國,在現在的政治學定義下,其實都只不過是行使「治權」 的朝代「政府」而已。中國文化中不只談「大一統」,更談「正 統」。哪一個皇帝可以得到「天命」就可以得到「統」的「統 治權」,但是如果倒行逆施,不顧人民的利益,就是違反了所 謂的「天命」或「德命」,「統治權」就換由另一個「治權」 來接收了。 西方定義的「主權」其實從來沒有在中國歷史上出現過。 中華文化不談「主權」而是談「天下」。「天下」為認同中華 文化者所擁有,它從來不需要分割,因而中國歷史上「分天下」 的目的也是在為「爭天下」。

(12)

西方概念的「統」、「獨」是主權的統一或分離,決定是 「統」或「獨」的因素除了兩廂情願就是權力的對決。兩岸如 果用西方的主權觀來處理兩岸事務,那麼也必然接受了主權是 排他、絕對、至高無上的原則,而陷入零和的困境。 兩岸應該將「主權」還原為「所有權」,「治權」為「管 理權」的概念。中國這個天下是兩岸人民共有的所有權,只是 目前各在其領域內由各自的政府行使管理權。我們要努力的目 標不是從中國這個天下中分離,而是讓所有天下人能夠過更好 的日子。 21 世紀的今天,兩岸無須用傳統武力的方式爭天下,而 應以誰的制度好,誰能夠為所有中華民族帶來更大的福祉來爭 「正統」。兩岸應該各自向對方展現自己制度的優良,證明誰 更能夠照顧人民,兩岸也應該透過共同治理機制來共同為人民 謀利。我們要鼓勵兩岸人民與政府來爭誰是最符合「天命」、 「德命」的最好政府,更要期許兩岸一起攜手承接「天命」, 兩者均是「正統」的一部分。 「一中三憲、兩岸統合」就是在這樣的文化思路上,結合 西方目前習慣的用語而形成的論述。 在本書寫作期間,我的工作並不僅是靜坐研究室寫文章而 已,而是透過各種研討會、演講會不停地傳達理念。我與兩岸 統合學會的朋友,利用各種機會,也沒有放棄向馬總統以及政 府高層鍥而不捨地傳遞我們的憂慮,並提出建言。 5 月 20 日,是馬英九總統第二任的就職日。我們看到馬 總統的就職演說中有了修正以往「獨台」論述的跡象,因此, 我們也必須給予肯定,但是對他仍有更多的期許。我們先來談 對他的肯定。 第一,以憲法為基礎來處理兩岸關係。馬在演講中稱:「中 華民國憲法是政府處理兩岸關係的最高指導原則」。這是完全 正確的。依照《中華民國憲法》,台獨是一個違背憲法的選項。 憲法就是憲法,不應該有「憲法各表」的解釋空間。依照《中 華民國憲法》處理兩岸關係,就是反對台獨,這一點是馬英九 清楚地表明了他與民進黨不同的地方。 第二,不再虛化或異化「一中」。「九二共識」的異化是 本文提到的重要問題。繼吳伯雄在 2012 年 3 月份與胡錦濤先 生會晤時提出「一國兩區」概念後,在就職演說中,馬再次以 「一國兩區」做為兩岸關係的定位。 馬在演講中稱:「所說的『一中』,當然就是中華民國。 依據憲法,中華民國領土主權涵蓋台灣與大陸,目前政府的統 治權僅及於台、澎、金、馬。換言之,二十年來兩岸的憲法定 位就是『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地區』,歷經三位總統,從未改 變」。 固然誠如馬英九所說,「一中兩區」的憲法定位,在法律 上從未改變,但是在政治人物的話語中,十餘年來,「一中」 已被多次的異化。從 1994 年開始,李登輝就首先將「一中」 異化為「歷史、地理、文化、血緣上」的概念而已。1999 年 又提出「特殊國與國關係」的「兩國論」,完全偏離了憲法, 澈底異化「一中」。2002 年陳水扁接著提出「一邊一國」論, 更是違反憲法的主張。2008 年馬英九執政以後,雖然開啟了 兩岸大交流的時代,但是其行政團隊,仍然以「主權獨立」、 「台灣前途 2300 萬人決定」等趨近於「獨台」的論述對外陳 述兩岸關係或國家定位,使得「一中」的意涵持續被異化。

(13)

此次馬總統明確指出「一中」即是中華民國,而且沒有再 出現以往談話中強調「主權獨立」或含有主權意涵的「2300 萬人決定前途(未來)」等會造成獨立等亦可能是選項的文字, 並再次明確區隔「主權」與「治權」的差異,重申 1992 年時 國統會對「一個中國的涵義」中「主權涵蓋大陸與台灣」的論 述。 這次明確地陳述,應該可以有效統一府、院、黨及黨籍立 法委員在用語上的一致性,如果能夠持續下去,可以避免「一 中」再被異化。 第三,明確地以「天下為公」做為兩岸人民共同努力目標。 去年是建國百年,馬幾乎沒有在「天下為公」此一概念上有所 著墨,但在此次演說中,除了強調「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 都是炎黃子孫,擁有共同的血緣、歷史與文化」,也特別以兩 岸「都同樣尊崇國父孫中山先生」,並期許兩岸都應該「不能 忘記國父『天下為公』的理念,以及自由、民主、均富的建國 理想」。 「天下為公」是孫中山理想的精髓,也是中華文化理想的 偉大資產。去年兩岸統合學會製作了一套六集紀錄片《百年中 國:迷悟之間》,即是以兩岸追求現代化的路徑,以「天下為 公」做為終極理想的訴求。北京經常呼籲兩岸應共同追求民族 的偉大復興,我們很高興看到馬此次能夠以「天下為公」回應, 不僅在歷史、文化、血緣上重申了兩岸為民族一家,更為路徑 與方向提出了看法,這是值得肯定的。 我們再來談談對馬的期許。對馬的期許也是對北京的期 許。 第一,在追求兩岸和平上應該更為主動與積極。馬在演說 中稱:「維持台海『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在『九二共 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推動兩岸和平發展」。馬自己非常 清楚,「一中各表」是當時為了事務性協商需要的各說各話而 已。兩岸要想創造真正的和平發展,必須要認真並積極達成兩 岸和平協議,並建立軍事互信機制。沒有共識,兩岸難簽署和 平協議,因而在論述上兩岸也必須從「一中各表」走向「一中 同表」。至於「一中同表」的內容應該為何,應是兩岸菁英必 須共同探索的目標。 第二,應主動面對主權與治權爭議,以突破兩岸政治僵 局。目前馬還是以「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的態度來 呼籲大陸。這種「互不……」的態度太過於消極,對於兩岸關 係亦是不利。 對於北京來說,有 172 個國家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 權,完全不在乎台北是否承認,可是台北僅擁有 23 個小國家 承認,沒有北京的認可,中華民國在國際間就會被持續地孤 立,因此馬主動要求北京不需要承認中華民國主權的表述,固 然合乎憲法,但卻不符合台灣人民期待,因而會遭致民進黨的 指責。另外,「互不」的表述方式,會加強台灣人民對於大陸 的「異己關係」排他認同。 相對的,北京到目前為止,仍然不願意接受中華民國政府 存在的事實,也否定中華民國的主權。北京的堅持會造成一個 結果,即台灣人民會認為,北京只在文化、血緣上將兩岸視為 一家人,但是不願意承認台灣人民所屬政府存在的事實,這種 心理的被壓迫感,更容易強化兩岸「異己關係」認同的疏離。 這種疏離的認同對於兩岸關係的發展絕對是一不利因素。

(14)

尊重現狀才能得到彼此的共識。兩岸目前的法理現狀,既 不是有一方沒有主權,也不是兩岸的主權相互獨立毫不相干。 依照目前兩岸憲法規定,兩岸均宣稱主權包括對方,因此,真 正務實與正視現實的做法應該是透過兩岸和平協議,確定「兩 岸主權宣示重疊、相互接受治權」,在表述的方式上就是「兩 岸共同維護整個中國主權與領土的完整」或「相互承諾不分裂 整個中國的主權」,與「尊重彼此為一憲政秩序主體」的「治 權分立」。當兩岸不再有主權與治權的爭議時,兩岸的認同等 於去除了障礙,也提供了兩岸重疊認同的能量。這樣的「一中 同表」才能為兩岸和平發展期創造更廣化與深化的關係。 「主權」即是「所有權」,「治權」即為「管理權」。中 國是屬於兩岸人民所共有的財產與權利,因此「主權」是屬於 兩岸全體人民的、「所有權」是重疊的。兩岸的政府目前依照 憲法各在其領域內行使管理,分立的管理權並不會影響到所有 權的分離,也不應該做出主權分離的解釋。就以故宮博物院為 例,兩岸故宮的寶藏是屬於中華民族的資產,為兩岸全體人民 所有,但是兩岸的故宮各有其目前所屬的政府管理。整個中國 為兩岸人民的「所有」,同樣的,兩岸人民土地也是整個中國 的「所有」。 第三,要留意史觀與認同的問題。做為國家元首,馬能夠 遵守憲法,值得高度肯定,但是馬應該瞭解,為何在其第一任 期四年內,兩岸的認同卻在繼續折裂中。如同本書所說,其中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目前的歷史教科書仍然是引用民進黨 時期以「同心圓史觀」的結構,致使台灣年輕人已形成「一邊 一史」的認同。這個問題不能解決,僅強調遵守憲法處理兩岸 關係是脆弱與不足的。 「剝復之間」是歧路與正道之間。兩岸關係雖已有改善的 趨勢,但其核心仍有剝落的危機。2012 年台北明確重拾「一國 兩區」的主張等於重回 1992 年的原點。民進黨仍舊沒有放棄它 的台獨黨綱,依然拒絕接受「一個中國」原則。目前的兩岸交 流遠遠大於 1992 年時的數量,但是所有民意調查顯示,兩岸認 同的差距卻也遠遠高於 1992 年。這二十年間,台灣的基本立場 擺盪不定,其間包括往分離主義快速流動;大陸的基本立場仍 是絲毫未變,迄今也仍未接受中華民國政府存在的事實。 「剝復之間」也是轉念之間。轉識成智、轉瞋為慈、轉私 為公、轉自成他、轉政權的得失為民族的利益、轉當下的執著 為包容,全在一念之間。對於台北而言,《中華民國憲法》、 「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均是兩岸關係不致倒退或變質必 須要遵守與珍惜的資產,惟不復則剝、不進易退,兩岸關係若 要繼續穩定的和平發展,重新修正現有教科書「一邊一史」結 構、以文化凝聚兩岸交流,尋求兩岸在「一中」上的「同表」 與「共識」,簽署和平協議,才是應有之積極作為。 對於北京而言,繼續兩岸經貿交流,主動尋求兩岸在主權 與治權上的共識。在台北表達兩岸同屬一中,承諾不分裂中國 主權的同時,也能夠接受中華民國政府是一個平等的憲政秩序 主體,讓兩岸平等地分治與共治兩岸人民的事務。尊重台北需 要國際空間的期待,共同在國際間維護整個中國的利益與主權 領土完整。 自然界裡,剝復本為一體的兩面,生息不止。在人的有機 世界裡,剝復之間卻牽引著無數有淚有笑的人群,稍一不慎, 災禍即近,不要讓剝落成為生命與幸福的剝落,讓兩岸人民可

(15)

以和平無憂的生活,不應是我們的責任嗎? 兩岸關係的發展仍在「剝復之間」。我們不能再放任其剝 落,而應積極尋求修復。「立言以尋正理」是希望努力行文、 提供理論與思想基礎,以喚起兩岸的關懷,共同找尋一條正確 的道理;「力行以探正路」是期望在修復兩岸核心問題上,能 夠搭橋掛燈,引領方向,為兩岸和平發展探索一正確的道路。 在「立言」的道路上要特別感謝《中國評論》通訊社社長 郭偉峰及其團隊,透過中評社的強大網絡,讓正理的聲音可以 傳達到全世界的華人社會。也要感謝《旺報》社長黃清龍與他 們的團隊,刊登我們的觀點,讓一股抵抗剝落的力量在台灣得 以滋長。 在「力行」的道路上要感謝兩岸統合學會謝大寧、黃光國、 鄭旗生、所有的成員,以及支持兩岸統合學會的朋友。也要感 謝亞太和平基金會趙春山董事長、二十一世紀基金會高育仁董 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余克禮所長、中華文化發展 促進會辛旗副會長等屢次支持我們的活動。還要感謝在製作 《百年中國:迷悟之間》紀錄片的所有兩岸學者與工作人員, 當然我們也要感謝這幾年來安排或參與上百場研討會、座談 會、演講會的朋友。 我們也要感謝馬總統與其高層團隊願意聆聽我們的建 言,也感謝綠營朋友部分的參與、建議與包容。 理愈理愈清,路才能愈走愈寬廣,期待兩岸核心問題能夠 撥雲見日,兩岸和平發展早日大步向前。 2012 年 5 月 20 日於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兩岸統合學會辦公室 另記:為了方便讀者閱讀參考,本書與《統合方略》、《兩岸 政治定位探索》、《一中同表或一中各表》等四書,均已納入 台灣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讀者如有需要,可自行進入免費下 載 PDF 全文。

(16)

現有史觀問題之探索

史觀:如何看過去與未來 民族史觀:日據時期到光復初期台灣菁英的史觀 內戰史觀:冷戰期間國共兩黨的史觀 分治史觀:只存在短短的六年 台獨史觀形成:從唯物史觀反抗「外來政權」 台獨史觀發展:希望從主權與自決中找到論據 從「台獨史觀」到「分離史觀」:民進黨與李登輝的成果 獨台史觀:國民黨的妥協與退讓 偏安史觀:國民黨稱其為轉型史觀 史觀形成與產出的邏輯:史觀、論述、政策互為因果 探索正理:建立兩岸共同體史觀

史觀:如何看過去與未來

歷史是死的,歷史教育卻是活的;歷史是過去式,但是史 觀卻可以是未來式。昨天的政治就是今天的歷史、今天的政治 就是明天的歷史。 從史觀中,可以看到我們如何詮釋自己的過去,自然也就 影響對未來的抉擇。不同的史觀,會有不同的論述,也就會有 不同的政策及不同的結果。當然,承受這些結果的,不僅是政 治的菁英,也包括廣大的人民。 中國歷史分分合合,我們從歷史的長河中可以看到不同政 權與領導人的史觀。在他們的認識中,有的堅持一統江山,有 的選擇偏安逃避,有的企圖躍馬中原,有的願意稱臣以求自 保,在這些非分即合的政權選擇之中是否還有一條「合中有 分、分中求合」,一條不透過戰爭、符合全民利益的觀點與道 路? 本文希望能夠提出一個兩岸符合歷史、現實與未來需要的 「共同體史觀」,以使兩岸人民能夠在相同的史觀下,共同發 展。基於篇幅,分兩篇處理。本文僅對現有的兩岸史觀進行分 析。有關「共同體史觀」的實質內容,將在下一篇述及。 兩岸現有的史觀包括國共兩黨所共有的「內戰史觀」、「統 一史觀」,以及台灣所獨有的「台獨史觀」與「偏安史觀」。 在此之前,我們先瞭解一下在日據時期台灣菁英的史觀。

(17)

民族史觀:日據時期到光復初期台灣菁

英的史觀

日據台灣五十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自 1895 年 5 月的乙未戰爭起至 1915 年的西來庵事件(又稱噍吧哖事 件或玉井事件,發生於今台南縣玉井鄉)台灣人最後一次的武 力抗爭為止。在此約二十年內,以台灣總督府與日軍為主的日 方統治,遭遇台灣人民頑強的抵抗。 日據的第二個時期,自 1915 年開始到 1937 年中日戰爭爆 發為止。以同化政策為統治的基本方針。同化政策的精神是內 地延長主義,也就是將台灣視為日本內地的延長,目的在於使 台灣民眾成為完全之日本臣民,效忠日本天皇,加以教化善 導,以涵養其對國家之義務觀念。 武裝抗日運動失敗後,1920 年,台灣留日學生創刊發行 《台灣青年》,1921 年,蔣渭水在島內推動成立「台灣文化 協會」,展開了為期十多年的抗日文化啟蒙運動和社會運動, 將祖國的新文化運動和新思潮介紹入台,而有「台灣新文學」 和戲劇、藝術之改良。 另一方面,日據後,全台各地紛紛成立詩社,據吳濁流在 光復後回憶說:「我入栗社後,才知舊讀書人另有氣節,漸覺 他們的骨子裡,漢節凜然。而且由此老一輩的讀書人學習不少 愛國詩詞,其中有的恐怕失誤,不敢用紙筆傳授,只唸給我聽 而已。」除了詩社,還有民間的私塾,仍然堅持將中國傳統文 化授予下一代。 此外,基於「國可亡,而史不可滅」,故有連雅堂《台灣 通史》、《台灣語典》、《台灣詩乘》之著。由《台灣青年》, 而《台灣月刊》,而《台灣民報》,而《台灣新民報》,台灣 知識菁英堅持漢文的種子不能熄滅。直到 1936 年,小林躋造 任台灣總督,宣布「皇民化」政策。除了詩社外,取締一切的 漢文教學和出版,但亦有青年暗中學習中國國語。 第三個時期起自 1937 年,到二次大戰結束的 1945 年為 止,由於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需要,希望台灣人民同心協力, 開始皇民化政策,即將台人全面日本化,極力促成台灣人民成 為忠誠於日本天皇下的各種措施。皇民化運動等於是內地化的 極端形式。 1937 年在日本殖民統治者強力推行的「皇民化」時期, 在政治上雖然高壓,但大多數的台灣人在意識上仍然強烈反 抗。從後來轉向支持「台獨」的詩人巫永福〈祖國〉的詩中, 我們可以看到日據末期台灣人心中的祖國意識與民族意識並 未消失。 這首充滿著民族史觀的詩文,其第一段寫到:「未曾見過 的祖國,隔著海似近似遠。夢見的,在書上看見的祖國。流過 幾千年在我血液裡,住在我胸脯裡的影子,在我心裡反響。呀! 是祖國喚我呢?或是我喚祖國!」即在控訴「祖國」將台灣遺 棄給日本後,他仍未放棄對「祖國」吶喊以及對「異族」的拒 絕:「風俗習慣語言都不同,異族統治下的一視同仁,顯然就 是虛偽的語言,虛偽多了便會有苦悶,還給我們祖國呀!向海 叫喊還我們祖國呀!」 自馬關割台之後,雖然台灣與中國大陸在統治者地理上有

(18)

了隔絕,但台灣與中國大陸的命運卻綁得更為緊密,如同當時 的台中文人張深切所說:「我想我們如果救不了祖國,台灣便 會真正滅亡,我們的希望只繫在祖國的復興,祖國一亡,我們 不但阻遏不了殖民化,連我們自己也會被新皇民消滅的!」張 深切呈現的正是一種民族史觀與命運共同體史觀,他視台灣與 大陸命運完全牽連在一起,中國如果沒有辦法復興,台灣將難 脫帝國主義的殖民壓迫。 日據末期的反抗與光復運動,至少證明在那個時期台灣人 還是勇於做為一個中國人,也不如「台獨史觀」所稱的台獨意 識起源於日據時代的誤說。台灣是「地方意識」,而中國是「國 家意識」,將台灣的地方意識上綱為國家意識不符合當時的歷 史發展。 光復初期,台灣的社會菁英對於中國仍然充滿著憧憬,就 以抗戰歌曲〈義勇軍進行曲〉為例。這首當年因抗戰而寫的熱 血歌曲,已在日本殖民統下的台灣知識分子中傳唱。根據抗戰 末期在中國大陸從事地下抗日運動的台灣人蕭道應公子的回 憶,「(蕭道應)原本就有濃厚的祖國意識,聽說有這麼一個 學習祖國語言的機會,便欣然前往報名。……,除一般授課, 還教唱當時中國的抗戰愛國歌曲,如著名的〈義勇軍進行曲〉, 深受學生歡迎。……激昂澎湃的抗日情緒,一天天高漲,也因 此萌發了回到祖國參加抗戰的念頭。」(蕭開平,〈屏東佳冬 蕭家抗日史跡〉,《台灣抗日志士親屬協進會會訊》,第一期, 2009 年 8 月 10 日,頁 20。蕭道平為蕭道應之子)。 當時台灣人在傳唱〈義勇軍進行曲〉,都知道這是首來自 中國大陸的抗戰歌曲,一方面基於對大陸人民抗戰同情,一方 面對剛脫離日本殖民統治記憶猶新,再加上簡單易學,以及歌 曲激奮人心的歌詞,成為廣為流傳的國語歌曲。 抗戰末期,大陸各地的反日運動,人們口中高唱的是〈義 勇軍進行曲〉;光復前後,台灣人們口中高唱的也是〈義勇軍 進行曲〉,證明了兩岸歷史的共同脈動,也印證了台灣人當時 的中國認同。但是這種民族認同,很不幸地馬上隨著「內戰體 制」以及國民黨的威權統治,快速地變形。

內戰史觀:冷戰期間國共兩黨的史觀

對日抗戰勝利以後,中國旋即進入國共內戰。1949 年國 民黨政府被迫搬遷至台灣。美國原本在 1949 年 12 月已經發表 「袖手不管政策」(hands-off policy)的白皮書,放棄在台灣 的國民黨政府。1950 年 6 月韓戰爆發,風雨飄搖的國民黨政 府成為美國圍堵共產主義擴張的堡壘,台灣成為美國在西太平 洋不沉的航空母艦。從此兩岸共同進入了「內戰史觀」的階段。 這個「內戰史觀」的內在結構是國共不放棄消滅對方,堅 持自己是才是中國的正統,其外在結構是東西方的冷戰衝突, 國共兩黨各代表著東西兩大陣營的意識形態與利益。 兩岸內戰體制的特質在於:爭執雙方有政權的正統之稱、 路線的左右之爭,但是在「國」「族」認同上,對於「民族認 同」上卻沒有任何歧異,雙方都堅持自己才是真正的中國人。 在「國家認同」上,兩岸雖然名為不同之國名,其實只是不同 的政府。雙方爭執的是「誰是中國」合法政府代表的「內部」 矛盾,而非「異己關係」的「外部」矛盾。

(19)

在內戰體制下,國共雙方對於對方的一切東西,儘量賦予 負面的詮釋。就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例。在國共內戰炙熱之 際,根據 1948 年 12 月《台灣新生報》報導,台灣省政府公布 了一批「禁歌」名單,這首後來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義 勇軍進行曲〉也名列其中,也消逝在台灣人的記憶當中,自此 它從一首抵禦外侮的「愛國歌曲」,在內戰體制的史觀下,變 成了一首「匪歌」。 北京政府在大陸的各項政策,也給予了台北不認同的合理 理由。堅持馬列主義路線、人民公社、三反、五反、大躍進、 批孔揚秦、文化大革命,都讓在台北的中華民國政府更加確信 地,它應該代表中國,也更加敵視或貶視北京對於中華文化的 偏離,以消滅「共匪」,解救大陸同胞為職志。這時候的國民 政府自然沒有放棄「統一史觀」。 隨著兩岸的隔絕,隨著冷戰的意識形態對抗,隨著內戰時 間的延長,台灣民眾在認同上開始出現了問題,一方面他們認 同自己是中國人,但是另一面,他們被教育得要「仇共」、「恨 匪」。但是當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為中國的代名詞時,國民 政府的認同教育就開始出現了問題。「反共」是否等於「反中」? 「仇共」、「恨匪」的教育與政治宣傳,以及兩岸後來的政經 發展,使得兩岸認同存在著一條巨大深邃的海溝,當大氣候改 變時,兩岸認同的分歧即開始顯現。 中華民國政府能夠代表中國的正當性是拜東西冷戰與美 國的支持所致,當美國總統尼克森派季辛吉密訪北京開始,台 北的國際正當性就開始動搖了。1971 年中華民國政府被迫退 出了聯合國,失去了國際正當性。1978 年底與美國斷交,台 灣失去了美國的支持,等於是在國際代表的競爭中完全挫敗, 它的「內戰史觀」幾乎全面瓦解。 在「內戰史觀」下,國民黨政府為了凸顯自己的正統地位, 透過在內戰體制必然形成的威權統治,長期以代表中國正統地 位的國族意識與教育政策之中,相對地忽略了,甚而壓抑了地 方性、區域性的歧異元素,以便提供更多的空間來傳播中原正 統文化與中國意識,因而包括各類方言母語、各種族群歷史及 其文化在內,種種未能被界定為中國文化正統的事物,經常遭 到消極不鼓勵、不傳播,甚至壓抑、查禁等等程度不一的對待。 1970 年代,雖然台灣仍處於威權體制,但是經濟的發展 已有起色。三十年來投入土地改革、發達國家資本主義與中小 企業政策,現代化的一些成果出現。當台灣經濟力崛起,伴隨 的自然是社會力的急待破繭而出。 1979 年初,北京與華府建交,做為「內戰」挫敗的一方, 台灣的民間開始出現另一種聲音,他們嘗試展開反省,進而挑 戰,甚至顛覆、排除中國意識主導下的族群認同與國家藍圖, 這其中包括對史觀的認知、文學的書寫等等。「內戰史觀」自 此在台灣開始瓦解,「統一史觀」更被視為是虛幻不實際。隨 之而來的是兩岸「偏安史觀」或「台獨史觀」的出現。「偏安 史觀」或「獨立史觀」的基礎在於台灣社會開放所產生的民主 化,1980 年初台灣意識形成,外在則有美國透過《台灣關係 法》與軍售的支持。 台灣民間社會已經準備開始脫離「內戰史觀」,但是北京 仍然是以「內戰史觀」來處理與國民黨的關係。在國際外交上 仍然繼續孤立台灣,軍事上壓制台灣。

(20)

分治史觀:只存在短短的六年

1987 年 7 月蔣經國宣布解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不再視大陸為叛亂團體,年底開放民眾到大陸探親。台北單方 面地結束了「內戰史觀」,但是在憲法上沒有放棄統一為最終 的目標。1991 年通過的《國家統一綱領》(簡稱《國統綱領》), 強調「促成國家的統一,應是中國人共同的責任」。國統會隨 後在 1992 年通過「關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該文中有兩個重 點。第一,強調主權及於整個中國,即「我方則認為『一個中 國』應指 1912 年成立迄今之中華民國,其主權及於整個中 國」。第二,在治權方面主張兩岸分治。該文稱:「民國 38 年(西元 1949 年)起,中國處於暫時分裂之狀態,由兩個政 治實體,分治海峽兩岸,乃為客觀之事實,任何謀求統一之主 張,不能忽視此一事實之存在」。 這幾段話,代表當時的國民黨政府已經從「內戰史觀」轉 移到「分治史觀」。「分治」與「分離」不同,前者強調主權 的重疊、治權的分立;後者則是主權與治權均互不隸屬。在「分 治史觀」中,最多只會出現「中華民國主權及於全中國」,而 不會在兩岸關係中出現「中華民國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理 由很簡單,在「分治」史觀中,「主權獨立」於誰?獨立於中 共?如果相對於中共,中華民國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那麼中 華人民共和國算是個什麼? 「分治史觀」在台灣的政治中,從 1987 年到 1993 年只出 現了大約六年的光景。當 1993 年李登輝開始推動進入聯合 國,當 1994 年李登輝接受日本司馬遼太郎發表〈生為台灣人 的悲哀〉時,就已經可以看出,李登輝要追求的是「分離史觀」。 「分治史觀」只是國民黨在向憲法交待、李登輝為了鞏固在國 民黨內的權力地位所做的妥協、國際冷戰後時代遽變、必須為 兩岸交流建立法制等多方因素下的產物。在李登輝權力鞏固、 台灣持續得到美國支持、兩岸交流制度建立後,「分治史觀」 也似乎走到盡頭。即使是具有中華文化素養、國民黨忠貞黨 員、蔣經國信徒的馬英九在 2008 年獲得執政後,也不再提《國 統綱領》、不召開國統會了,在主權與台灣前途的論述上,他 的政府團隊在論述上也與民進黨趨同了。 總統直選的修憲固然可以視為是台灣民主的深化,但是此 一制度也使得「分離史觀」取得了某種民主正當性的養分。1996 年總統大選以後,「分離史觀」正式登上舞台,李登輝要做的 是,如何鞏固這個分離史觀。 分離史觀可以分為兩種,一為「台獨史觀」,一為「偏安 史觀」或稱之為「獨台史觀」。相同點在於兩種史觀均視兩岸 為一種「異己關係」。「台獨史觀」希望建立一個新的台灣共 和國,「偏安史觀」則願意接受中華民國這個國號,兩者均強 調自己是一個有別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權獨立國家。 在討論「偏安史觀」以前,容我們來回顧一下「台獨史觀」 的形成與變形。

(21)

台獨史觀形成:從唯物史觀反抗「外來

政權」

「台獨史觀」最早是來自於如何擺脫「被殖民史觀」。我 們就以一本在 1962 年原本以日文書寫,後來 1988 年才在台灣 以中文發行的《台灣人四百年史》為例來談。該書作者史明以 唯物史觀的角度、以「被殖民史觀」的立場,描述台灣在四百 年被長期殖民體制統治下的被壓迫掠奪情形。在史明的觀點 中,無論是荷蘭、明鄭、清、日本,以及後來的國民黨政府, 都是外來殖民政權。激進的台獨主張者鄭南榕基金會在其網頁 內如此定調該書的貢獻:「《台灣人四百年史》漢文版,藉由 這本書,開啟了台灣人,做為一個民族的主體性,探索『台灣 民族』的歷史發展,以及台灣人意識的形成過程」。 從史明的身上,可以看到台獨史觀的形成過程。史明原名 施朝暉,因「期待把歷史弄明瞭」,而改名「史明」。早期就 讀台北一中時,就有高度的反日情緒。1937 年赴日本早稻田 大學就讀政治經濟學部,在那裡接觸社會主義與無政府主義的 大量作品,對馬克思主義充滿憧憬。基於對中國社會革命的嚮 往,1942 年到中國大陸參加共產黨的抗日,經由抗日與國共 內戰,「我馬上看到中共頂獨裁」,「中共土地改革,我在華 北看到過,不但土地拿起來,也把地主殺了,殺了頂慘」。此 外,在中國參與對日戰爭時,他也親眼見識到中國人的「漢人 種族主義」,台灣士兵不但被中共派往前線,慘遭無辜犧牲, 同時中共也刻意對台灣人實施「分化政策」,「叫一個客家人 來打福佬人,也叫一個福佬人來鬥一個客家人」。史明從此認 定「台灣人不能跟中國人一起」。 1949 年底共產黨勝利前夕,史明經過一番輾轉曲折的過 程,逃離大陸,回到了睽違十年的台灣。回台後,認為國民黨 與共產黨的殘暴手段如出一轍,因而認為台灣的漢人係台灣 人,與中國漢人雖血出同源,但在社會發展上已與中國分裂為 不同民族,要解決台灣的問題,唯有台灣獨立一途。於是在 1952 年,他在台北郊外山上組織了「台灣獨立革命武裝隊」, 準備刺殺蔣介石,未料事跡洩漏,只好於同年偷渡到日本。從 此開始其台獨建國的工作,並著手撰寫《台灣人四百年史》。 史明在該書中把「228 事件」當作是台灣人獨立意志的表 達,視台灣史與長期殖民統治為一回事,所以和獨立的追求有 密不可分的關聯性。他這本《台灣人四百年史》,在地下版本 於 1980 年代末期引進台灣後,對 228 以後出生之年輕一代「台 灣意識」的覺醒,有著相當程度的影響。 如果我們從國族認同來看,史明希望推動的是「兩族兩 國」,他不從民族、文化、血緣上界定民族,而是從社會發展 上來界定台灣民族與中華民族(中國民族)的不同,因而,建 立獨立的「台灣國」是擺脫中國的唯一途徑。這樣的論點,幾 乎完全成為民進黨的基本史觀。民進黨所做的,只是在這樣的 「台獨史觀」中再找一些西方的國際法主權與自決的元素加 入。

(22)

台獨史觀發展:希望從主權與自決中找

到論據

台獨史觀倡議者首先以「台灣定位未定論」做為其史觀的 一部分。1988 年 4 月 17 日民進黨第二屆第一次臨時大會通過 的〈台灣主權獨立決議文〉(簡稱〈四一七決議文〉)即以此 為理由。該文稱:由於 1952 年的舊金山「對日和約」與 1952 年的「中日和約」均未決定將台灣的主權歸屬任何一個國家, 未來任何台灣國際地位之變更,必經台灣全體住民自決同意。 其實在 1972 年的《上海公報》,「台灣地位未定論」的 始作俑者美國已經接受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等於美國放棄了 台灣地位未定的主張。雖然一些台獨論者並沒有放棄這個理 由,但是,從 1990 年代開始,特別是在台灣民主化以後,台 獨論者轉由「主權獨立」與「前途自決」這兩項觀點來為其台 獨主張找尋法理基礎。台獨論者將「台獨史觀」擴充解釋為「分 離史觀」。基於策略性的需要,他們可以容忍暫時的「獨台史 觀」。 1992 年立法院完成全面改選,1996 年 3 月,在台灣地區 完成了第一次的總統大選。民進黨已經沒有理由再說國民黨是 外來政權。「台獨史觀」的本質從此從擺脫外來政權走向獨立, 轉向已經獨立,只待「正名」而已。 1996 年 3 月總統大選以後,5 月 10 日,民進黨文宣部副 主任周奕成、民進黨選舉對策委員會副執行長陳俊麟、外省人 台灣獨立促進會(外獨會)秘書長田欣,與民進黨國大代表鄭 麗文(後來擔任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政策會副主委、國民黨不 分區立委)、鍾佳濱、段宜康等人聯合發動一百多人連署,公 布《台灣獨立運動的新世代綱領》,做為團結鞏固台灣現狀的 新政治論述。綱領第五條:「台灣獨立,不一定以『台灣』為 國家的名稱。國號、國旗、國歌的變更,不是台獨運動的主要 目的。台灣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最好能名實相符,以台灣為 國家的名字;但是當國際現勢不允許時,應當接受暫時以其他 名稱,維護實質獨立的成果。」這些民進黨新世代口中所稱的 「國家其他名稱」就是中華民國。這一個所謂「台灣獨立運動 的新世代綱領」的聲明,等於不再堅持「台獨史觀」,已滿足 於「分離史觀」。

從「台獨史觀」到「分離史觀」:民進

黨與李登輝的成果

「務實」的民進黨知道台灣獨立建國在政治上是一不可能 的事,但是為了自圓其說,只有採「借殼上市」的做法,為了 在 2000 年能夠贏得大選,算是正式放棄了以「住民自決」「追 求獨立」的訴求,轉到認為在總統大選以後,台灣已經是個主 權獨立的國家,未來有關「改變獨立」現狀都必須經由台灣「住 民自決」。 1999 年 5 月 9 日,民進黨通過〈台灣前途決議文〉,稱 「台灣是一主權獨立國家,其主權領域僅及於台澎金馬與其附 屬島嶼,以及符合國際法規定之領海與鄰接水域。台灣,固然

(23)

依目前憲法稱為中華民國,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任 何有關獨立現狀的更動,都必須經由台灣全體住民以公民投票 的方式決定」。至此,民進黨已經把「住民自決」視為一個「維 護」,而不是「爭取」台灣主權獨立的工具。 1999 年 7 月 9 日,國民黨籍的李登輝總統喊出了兩岸為 「特殊國與國關係」,他所謂的「特殊」,只是因為兩岸是歷 史、文化、血緣上的特殊相似,但是在主權歸屬上已經是兩個 相互獨立的國家。至此,「分離史觀」似乎已經成為朝野的共 識。 2000 年 5 月陳水扁執政,整個八年中,民進黨沒有碰觸 憲法上的主權問題,但是在政治、經貿、文化上走上一條與大 陸儘量切割的道路。也就是說,民進黨在現實環境不允許的情 形下,沒有在憲法層次做出「分離」的舉動,但是不斷加足馬 力在「分離史觀」、「分離論述」上。2002 年的「一邊一國」 是其關鍵性的發言。 民進黨在歷史教育上全力切斷與大陸的關係。也就是以 「台獨史觀」做為教育政策的基礎,再透過教育政策來強化「獨 立史觀」。除了美化日本在台灣的殖民經驗,視日本在台灣五 十年為「日治」而非「日據」。民進黨接受了杜正勝的「同心 圓史觀」,所謂「同心圓」之概念的出現,想要以地理的分隔 來轉作歷史切割的工具。在這樣的目標指導下,台灣的九年一 貫(國小、國中)課程與高中課綱,乃出現了先教台灣史,再 教中國史,最後則是世界史的特殊模式。 這種模式當然是極其詭異的。台灣史的內容包括了兩個部 分,一個是史前史,另一個則是從十六世紀殖民國家經略台灣 開始敘述,試圖描繪一部台灣遭到殖民國家蹂躪的歷史,而某 種意義上,其實隱然把「中國」也視為是蹂躪台灣的一個「殖 民國家」。 我想引述一下 2007 年 1 月 31 日游錫堃晚間出席台灣北社 尾牙宴的致詞,以為瞭解這個企圖切斷台灣與中國關係的史觀 在民進黨立場中的重要性。中央社是這樣的報導:「他(游錫 堃)支持杜正勝對高中歷史教科書翻修的政策決定,民進黨堅 持維護台灣主體性的價值觀,不管泛藍如何無所不用其極的打 壓,或要求杜正勝下台,對於杜正勝用具體作為落實台灣主體 性的價值觀,民進黨高度肯定。他說,當初他擔任行政院長期 間找杜正勝擔任教育部長時,就曾經『任務交付』,要杜正勝 對台灣史地教科書內容,處理好台灣主體性的問題,也提醒杜 正勝,過程中一定會引起國親陣營的反對,聲望也會下降,但 要挺得住,不要輕言放棄。他認為,要建立台灣主體性的價值 觀,就要拋棄大中國情結與『一中』枷鎖,所謂的『憲法一中』 就不是一種以台灣為主體的價值觀。他說,翻修新版高中歷史 教科書的爭議,顯示認同台灣主體與認同中國主體,兩種價值 觀是無法和解而共生」。

獨台史觀:國民黨的妥協與退讓

「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到台灣、中華民國在台灣、中華民 國是台灣」是國民黨在 1994 年以後的史觀改變的自我認同。 2008 年 3 月馬英九執政,理論上來說,馬英九應該改變 李登輝與民進黨長達十餘年所建立的「台獨史觀」或「分離史

(24)

觀」,但是很遺憾地,馬英九任用了親綠的教育部長與陸委會 主委,也接收了「分離史觀」的論述。 首先,馬英九政府在 2008 年上任以後,並沒有更動陳水 扁時期所審訂的「九年一貫教育」(即從國小到國中)語文部 分的課綱,反而於上任後第四天,他認命的鄭瑞城部長就將其 公布。依此新課綱,未來小學教科書不再稱「國語」而是「華 語」,國中教科書不再稱「國文」而稱「華文」。為此兩岸統 合學會特別召開記者會,以「黃鐘毀棄,瓦釜雷鳴;鄭聲亂雅, 亂紫奪朱」發表聲明。總統府雖然在當天就立刻做出回應,並 表示會重新修正。但是除了「名稱」問題之外,還包括了實質 上將本國文化限縮為台灣文化的問題,以及在社會學科中很多 「去中國化」的教材仍然存在。為此兩岸統合學會再發表聲 明,希望馬英九能夠指示教育部,除了立即修正名稱問題之 外,能夠比照處理高中九八課綱的模式,重組課綱委員會,慎 選委員,針對課綱內容進行更澈底的檢討。事情如何發展,我 們將積極注意。 另一件則是更嚴重的高中歷史課綱的問題。依照馬政府新 修訂的高中歷史課綱,仍然延續杜正勝所提供的同心圓史觀, 把台灣史與中國史對立,先教台灣史再教中國史,1949 年以 後的中華民國是放在台灣史,而非中國史講。在歷史的脈絡 上,台灣史隱然已經成了「國史」。在馬政府的歷史教育藍圖 裡,沒有說中華民國不是中國,但是已經清楚地說,1949 年 以後的中華民國不屬於中國史。這樣的國民意識與史觀的教化 過程,等於把目前的中華民國澈底「去中國化」了。為此,兩 岸統合學會再發表嚴正公開聲明,期望馬政府能夠懸崖勒馬, 「莫做自亡其史的天下第一人」,並積極防阻此一新課綱實行。 或許讀者不知道,馬英九在 2008 上任以後,杜正勝仍是 歷史課綱的委員,而馬政府迄今只有微調的九八歷史課綱,就 是當年在游錫堃指示下,由杜正勝強行主導通過的,直接背棄 「憲法一中」,以「去中國化」,以塑造兩岸為「異己關係」、 「一邊一國」為認同的課綱。 馬英九政府或許以為只要認同中華民國,就等於維持住了 史觀。他們不瞭解,當中華民國的本質已經變質的時候,國民 黨與馬英九政府的史觀其實就已經從「分治史觀」變質為「分 離史觀」。與民進黨長期追求的「台獨史觀」不同,國民黨與 馬英九政府選擇的是不放棄中華民國國國號的「獨台史觀」。

偏安史觀:國民黨稱其為轉型史觀

再一件「獨台史觀」的社會教育情形。明(2011)年是「辛 亥百年」,台灣會有一連串的慶祝活動。行政院政務委員曾志 朗以「慶祝活動籌委會」秘書處副秘書長身分報告指出:慶祝 百年,將「由全民詮釋歷史」,建立「中華民國在地化」的「轉 型史觀」;「以在地多元的觀點,凸顯台灣精神與其特色,進 而建立中華民國發展史上的主體論述,目標就是希望以『中華 民國在地化』的『轉型史觀』,表現中華民國在台灣的中心理 念」。以上這個名為「轉型史觀」的官方名稱,其本質其實就 是一種「獨台史觀」。如果放在整個中國的歷史經驗來看,這 就是「偏安史觀」。 我們再從台灣政治人物的言論來看。以最近陸委會主委賴

數據

表 4-1  國、民兩黨四種論述的論述類型與異同  定性  隱性獨台  顯性獨台  隱性台獨  顯性台獨  史觀  偏安史觀  1949 年後中華 民國不屬中國 史,屬台灣史 被殖民史觀  1949 年後中華民國不屬中國 史,屬台灣史  被殖民史觀  1992 或 1996年前均為外來政權(流亡政 府)  被殖民史觀  正名建國前均為 外 來 政 權(流亡政府) 憲法  一中憲法  ( 一 ) 一 憲 各 表、憲法共識  ( 二 ) 以中華民 國第二共和自 我定位  不放棄制憲  正名制憲  主權  相互矛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中國 歷史 歷史 地理 生活與 社會.

常生活的課題,增加學生對中國歷史、中 華民族和文化,以及國家發展的興趣;整

至於安祿山因逢迎貴妃取得玄宗的信任,故能一舉而發兵攻取兩京,他認為 “安 史之亂”

看現代中國歷史》為題舉行中五級電影欣賞會,選擇合適的時段播放張 藝謀導演的電影《活著》

在探索有關科學、創意、歷史、文化和故事 等知識的同時,體驗與別不同的奇妙學習之

許顯良 中國歷史上的傳奇女子 和平圖書有限公司 179.. 朱漢國 一本書讀懂民國

鑒於課程發展和教學方法的研究和實踐一日千里,加上教育局課程發展處多 年來透過不同途徑,蒐集各界對歷史課程及教學等方面的意見,課程發展議會於

• 買股票是要買該股票「未來的配息」,所 以應該應用未來的EPS的資訊來估計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