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結語:兩岸共同努力導正異化的史觀與 認同

我們再來看看「中國史」的書寫方式。「中國史」分為六 個單元,依序分別為:「先秦時代」、「秦漢至隋唐」、「宋、

元、明與盛清」、「晚清的變局」、「中華民國的建立與發展」、

「當代中國與台海兩岸關係」。

前面四個單元不討論。第五單元「中華民國的建立與發展」

分為「中華民國的創建與民初政局」、「統一建國與抗戰」、

「戰後復員與國共內戰」、「社會經濟與文化」四個部分,其 時間從 1912 年推翻滿清到 1949 年國民政府遷台。

接下來就是第六單元的「當代中國與台海兩岸關係」。這 一部分介紹的是「中共黨國體制的建立和發展」、「改革開放 後的發展」、「中共外交政策和海峽兩岸關係的演變」。

在這樣的書寫脈絡裡,1949 年以前的中華民國是放在「中 國史」,中華民國與中國兩者均是「我者」。1949 年以後是 放在「台灣史」。這表示 1949 年以後的中華民國已經不屬於

「中國史」,而屬於「台灣史」,中華民國不僅與中共是「他 者」,與中國也是「他者」的關係。史觀上的「一中一台」因 而成形。

就史觀來說,新的歷史課綱已經違反了憲法,這與兩蔣時 期的立場是完全相左的。這也等於自我放棄了中國的正統地位 與話語權,自我否定了 1971 年以前在聯合國維護席位、與北 京爭奪正統的作為。

中華民國的憲法仍為「一中憲法」,主權涵蓋全中國,《國 統綱領》也是如此表示,兩岸在 1992 年建立的互信,後來稱 之為「九二共識」中,台北方面也對北京做了如此的表述。但 是在新的歷史教科書看來,這些都已經不算數了。雖然仍然是 援用中華民國這個國號,但是它的本質早已改變,他的國名沒 有亡,可是國史已經消失了。不只是中國從「我者」變成「他 者」,1949 年以前的中華民國也從「我者」變成「他者」了。

中華民國已經自我異化了。

結語:兩岸共同努力導正異化的史觀與 認同

一般沒有受過政治學概念的人,很難區分「主權」與「治 權」的差別。「主權」其實是一種「所有權」,「治權」則是 一種「管理權」的概念。台灣在歷史教育與政治人物的話語中,

刻意將這兩者混淆,以致於「我者」也變成「他者」了。北京 將「所有權」獨占的做法,也造成台北逃離而尋求「他者」自 我定位的結果。

兩岸分治是內戰的遺產,雙方均堅持全中國的「所有權」,

但是「管理權」目前確實由雙方各自管理。依照中華民國的憲 法,主權涵蓋全中國。換句話說,中華民國迄今對於全中國仍 有「所有權」,只是目前的「管理權」在台澎金馬。如果依照 現有歷史教科書的書寫方式,1949 年以後的中華民國不再屬 於中國史,那麼目前在台北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可以返還給中國 大陸了,因為那只是屬於 1949 年前的中華民國,不是現在的 中華民國的文物了。

同一件事,不同的參與者會有不同的記憶與詮釋方式。在 台灣,「台灣史」還是放在「殖民史觀」為基礎的脈絡中書寫 與論述,因此,如何爭取或證明自己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變得 很重要。在大陸,由於迄今仍然沒有承認中華民國政府存在的 事實,很難喚起台灣人民兩者均為「我者」的認同,這也給了 台灣政治人物創造異化史觀與認同的空間及機會。

1949 年以後,在台灣的國民政府視中共為「他者」,但 是視中國為「我者」。李登輝以後的台灣,視中共與中國均為

「他者」。李登輝用「新台灣人」、「台灣主體性」來撫平他 內心那段「生為台灣人的悲哀」的歷史,用「民主」、「自由」

喚起台灣人的驕傲。不過,他的智慧與格局也只停留在用「一 個打壓台灣的他者」、「一個不民主的他者」來強化台灣「我 者」的自我認同。

李登輝或許認為他成功地異化了台灣的國族認同,但是他

應該更清楚地知道,這個異化認同背後的代價必然是永遠依附 美國,以及可能的潛在衝突風險。

如何解開這個異化的局,兩岸政府均應該做些努力。

台北方面,在歷史教育方面,應該清楚地回到中華民族的 史觀,而不是一昧地將台灣從中國歷史中抽離。馬政府目前可 以做的,就是儘快修正現有教科書的史觀論述。由於今年 9 月上路在即,恐已無時間全面修訂,我們建議:在現有的教科 書基礎上,不要再區分「台灣史」與「中國史」,而統以「本 國史」稱之。在教學順序上,將先教「台灣史」後教「中國史」,

調整為先教原先的「中國史」,再教「台灣史」,以還原正確 的歷史書寫方式;第三,將原先「中國史」的「當代中國與台 海兩岸關係」(即 1949 年以後的中國史),增加中華民國的 政治發展,而不只是僅介紹中共的發展而已。至於 1949 以後 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社會、經濟方面歷史,則可以放在原有的「台 灣史」中講授。我們估計,這樣的做法只要再開一、兩次課程 委員會就可以確定了。動一手而利天下,馬政府何樂不為?

在政治論述方面,台北要清楚地分清「主權」與「治權」

概念的差別,兩岸在「管理權」上可以暫時是「他者」關係,

但是在「所有權」上,兩岸是一體,這其實也是台灣的資產,

也是台灣的權利。

北京方面,也應明瞭到國族認同必然還是要仰賴文化的支 撐,近年來中國大陸在文化上加緊傳統中華文化的深化,這是 一件極好的事情。對於同樣中華文化的記憶與擁有,將有助於 未來兩岸在史觀上的再融合。另外,「民主」與「自由」一直 是台灣在建構「新國族認同」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北京可以在 現有的政治改革中繼續前進,政治社會愈開放,台灣「新國族

建構」的需要就愈為減弱。

強化兩岸現有的交流是必然應該走的道路,但是如何在文 化交流上,將兩岸不同的史觀匯流,讓兩岸有著共同的歷史脈 絡,看來是首要之務。

舉一個例子,兩岸統合學會去年嘗試在這一方面做了些微 薄的努力,我們拍了一部《百年中國:迷悟之間》的紀錄片。

這部將兩岸放在中華民族共同或分別追求現代化的歷史脈絡 中來講百年來的中華民族的故事,既不是站在「我善他惡」的 國共「內戰史觀」,也不是立足於「當家作主是唯一真理」的

「殖民史觀」來陳述過去。從我在台灣二十多所大學放映演講 的經驗來看,這樣的史觀是可以得到絕大多數青年支持的。

沒有一個清晰的兩岸政治定位論述,現有已經異化的史觀 與認同幾乎難以回歸正常。兩岸政府與菁英必須為兩岸和平發 展時期思考一個可以兼顧北京與台北政治立場的主張:即使兩 岸在「治權」方面仍是「他者」關係,但是在整個中國主權、

中國歷史上,兩岸應該共為「我者」關係,並在主權共為「我 者」的基礎上,讓「治權」的「他者」關係,逐漸向「我者」

關係靠攏。

「一中三憲、兩岸統合」主張裡,「一中三憲」就是這種

「我者」與「他者」關係的並存與融合設計,「兩岸統合」更 是兩岸從「他者」到「我者」的統合過程。曾經提過的「文字 趨同化」、「華元」、「中華卡」、「平等不對稱的國際參與」、

「兩岸三席」、「安全互信機制」、相關議題的共同政策或「共 同體」都是值得去探索與實踐的課題。

要修正台灣現有的異化認同與史觀,還有太多的事可以

做。由於篇幅有限,本文就不再繼續。目前我只有一個憂慮,

如果這個趨勢繼續異化下去,兩岸變成了完完全全的異己關係 時,結果會是如何?希望有識之士,一起大聲呼籲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