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以整合模型解釋「促進效果」與「抑制效果」

第三章 綜合討論

第五節 以整合模型解釋「促進效果」與「抑制效果」

本研究得到背景對物體辨識有所抑制的結果與Davenport 與 Potter(2004)結果 相同。在Davenport 與 Potter(2004)研究中進行兩個實驗之間的比較,他將實驗一 的不一致情況(物體辨識作業)與實驗三單獨呈現物體的情況進行比較,結果得到 前者比起後者有較低的正確回答率,顯示不一致背景對物體辨識具抑制效果。

關於背景對物體辨識的促進效果,本研究與過去研究相比仍有一些議題值得 討論。Boyce 等人(1989)的實驗一也曾以物體偵測典範探討背景對於物體辨識的 影響,並操弄 (1)將背景完全剔除而單獨呈現物體,做為控制組;(2)將物體放在

可能是上述視覺特性讓促進效果無法展現。於是,Boyce 等人(1989)的實驗三設 計出無意義的背景與物體搭配呈現,以此做為控制組。其結果顯示一致情況比起 控制組有顯著較高正確率,亦即得到背景對物體辨識的促進效果。而不一致情況 比起控制組並未得到顯著較低的正確率,也就是並未得到抑制效果。

然而,誠如Davenport (2007)對於物體偵測典範的討論,Boyce 等人(1989)的 實驗中,參與者在此作業流程中進行反應時,不僅可仰賴圖片本身所提供的線索,

也可仰賴作業所提供的目標物體的名稱進行反應。所以,在Boyce 等人(1989)實 驗一所得到的促進效果與Boyce 等人(1989)實驗三所得到的抑制效果,可能是由 作業線索貢獻而得,並非單純由圖形線索本身所貢獻。因此,背景訊息對物體辨 識是否在圖形線索上具促進效果仍應持保留立場。關於此結果,本研究將在綜合 討論第七節作進一步的討論。

Davenport 與 Potter(2004)研究改以內容呈報作業進行實驗,讓參與者自然地 回答出物體內容,藉此即可排除作業線索的影響,獲得單純由圖形線索對物體辨 識的貢獻。在Davenport 與 Potter(2004)研究中進行兩個實驗之間的比較,他將實 驗一的語意一致情況(物體辨識作業)與實驗三單獨呈現物體的情況進行比較,結 果並未得到背景對物體辨識的促進效果。

綜合本研究的實驗二、實驗三a 與前人研究結果(Boyce et al., 1989; Davenport

& Potter, 2004),截至目前為止,尚未有較為可信的證據指出一致的背景對物體辨 識在促進層面上具影響力。至於,不一致的背景對物體辨識在抑制層面上的影響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6 

主角內容,但慢慢形成「可能地點」的臆測之後,「可能地點」對主角辨識產生 影響力,並更改「可能主角」的臆測內容,以致需要較為多次的臆測與修正才能 對主角內容做出正確判斷。換言之,地點對主角辨識的抑制過程可能是透過多次 的臆測與修正而來。此歷程可從單一個嘗試流程中,參與者對臆測內容的「修改 次數」做為指標並加以反映出來。根據實驗三a 的資料另作分析,結果顯示不一 致情況的修改次數(M=0.17)比起一致情況(M=0.07)較為多次,不一致情況的修改 次數比起單獨呈現情況(M=0.06)也是較為多次。反觀促進歷程,在這個動態的視 覺辨識過程當中,主角有著高度的優勢,早早就可以被正確辨識,因為是一致情 況,所以不需做多次的臆測與修正,就可以如同單獨呈現情況早早做出正確判斷。

而地點訊息處理比起主角較慢,因為慢慢形成的「可能地點」與主角內容指向相 同臆測,所以地點訊息對主角辨識在促進層面上的影響便無從發揮。另一種可能 性是單獨呈現情況下的主角擁有清楚的輪廓(contour),但同時呈現時的主角輪廓 便難以被區分是屬於主角或是地點(Davenport & Potter, 2004)。所以,地點對主角 辨識即便有所助益,也可能因為主角的輪廓分屬不清而無法展現其促進作用。換 言之,同時呈現時釐清輪廓分屬的效果與地點對主角的促進效果便相互抵消了。

綜合上述,地點對主角辨識的抑制作用可能源於多次的「修改臆測」與「比對」。 而地點對主角辨識的促進作用並未在本研究中展示出來,可能是它所作用的方式 與抑制過程不同,仍有許多細節尚待逐一釐清。

Potter(2004)不太相同。Davenport 與 Potter(2004)將其實驗二的語意一致情況(背景 辨識作業)與實驗三單獨呈現背景的情況進行事前比較,結果並未得到統計顯著差 異,亦即並未得到一致物體對背景辨識的促進效果。Davenport 與 Potter(2004)無 法得到物體對背景辨識的促進效果,可能是統計考驗力不足所致。Davenport 與 Potter(2004)研究中,這兩種情況是分屬於兩個實驗並由不同參與者進行實驗,屬

實驗三b 的統計考驗力比起 Davenport 與 Potter(2004)是較高的。不僅如此,

Davenport 與 Potter(2004)對分屬兩個不同實驗的兩組參與者做比較時,在實驗設 計上並不是將參與者以隨機分派方式為兩組,再各自接受實驗情境。換言之,兩 實驗間的參與者特性並未控制妥當,可能使物體對背景辨識的促進效果受到混淆 而無法展現。

關於物體對背景辨識的抑制效果,本研究實驗三b 結果與 Davenport 與 Potter(2004)相同。Davenport 與 Potter(2004)將其實驗二的語意不一致情況(背景辨 識作業)與實驗三的單獨呈現背景情況進行事前比較,結果得到前者比起後者有顯 著較低的正確回答率,亦即得到不一致物體對背景辨識的抑制效果。

Joubert 等人(2007)認為物體對於背景辨識具抑制效果,與本研究實驗三 b 結 果也是一致的。Joubert 等人(2007)為了探討自然場景中的「醒目物體」對於背景 分類的影響,他們將1440 張自然場景圖片分成「無醒目物體」、「有醒目物體且 物體與背景類別相同」、「有醒目物體且物體與背景類別不同」等三種圖片。參與 者的作業是對短暫呈現(26 毫秒)的圖片,判斷該圖是否屬於事先界定好的目標類 別的圖片,目標類別分別有人造類別和自然類別兩種。

Joubert 等人(2007)結果顯示「有醒目物體(包含:類別相同與類別不同)」的背 景圖片比起「無顯目物體」的背景圖片有較長反應時間以及較低的正確率。「有 醒目物體且物體與背景類別不同」的圖片比起「有醒目物體且物體與背景類別相 同」的圖片也需較長的反應時間以及較低的正確率。據此,Joubert 等人(2007)認 為「醒目物體」對於背景分類具干擾效果。比較可惜地是Joubert 等人(2007)並沒 有針對「無醒目物體」和「有醒目物體且物體與背景類別不同」進行統計考驗,

細究物體對於背景分類的抑制效果。他們也沒有針對「無醒目物體」和「有醒目 物體且物體與背景類別相同」做統計考驗,藉以探討物體對於背景分類的促進效 果。關於物體對於背景辨識在促進與抑制兩方面的影響,本研究實驗三b 比起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Joubert 等人(2007)在統計分析上有較為直接而完整的解答。

就實驗材料上來說,本研究與Joubert 等人(2007)也有些許不同。Joubert 等人 (2007)研究中的「無醒目物體」、「類別相同」與「類別不同」這三種圖片是完全 不同的圖片。而本研究中「單獨呈現背景」、「一致情況」、「不一致情況」是使用 完全相同的背景修改而來的,唯一不同處只在於物體的搭配方式而已。據此,本 研究在實驗材料的控制上比起Joubert 等人(2007)更為細膩。

綜合而言,本研究實驗三b 比起 Davenport 與 Potter(2004)研究有較高的統計 考驗力,在實驗設計上也有妥善控制好參與者變項的混淆,本研究更進一步得到 物體對背景辨識在促進層面上具影響力的結果。除此之外,本研究與前人研究相 同(Joubert et al., 2007),同樣得到物體對背景辨識在抑制層面上具影響力的結果。

不僅如此,關於物體對背景辨識在抑制層面上的影響,本研究比起前人研究 (Joubert et al., 2007)在統計分析上有直接而明確結果,在實驗材料的控制上也是較 為細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