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參、 、 、 、以文化回 以文化回 以文化回 以文化回應教學解決新移民子女學習困境之策略 應教學解決新移民子女學習困境之策略 應教學解決新移民子女學習困境之策略 應教學解決新移民子女學習困境之策略

參 參

參、 、 、 、以文化回 以文化回 以文化回 以文化回應教學解決新移民子女學習困境之策略 應教學解決新移民子女學習困境之策略 應教學解決新移民子女學習困境之策略 應教學解決新移民子女學習困境之策略

新移民子女在家與母親相處所使用的語言以及學習溝通方式,通常帶有母親祖國的 文化背景,這些文化脈絡可能在台灣學習環境中顯得格格不入,導至他們需要一段長時 間的適應期,因此學習適應不良通常發生在學前和低年級階段(蔡榮貴、黃月純,2004)

,但是教師通常會先入為主的認為新移民子女學習普遍低落是既存的事實,因此給予的 支持與幫助將會減低效用。

Gay 指出少數族群學生的學習問題,癥結在「文化差異」上(引自劉美慧,2000)。

文化影響學生的學習,社會建構論學者 Vygotsky 認為「萌發人類思考的活動情境,是 鑲嵌在特定的社會和文化背景中」(引自谷瑞勉譯,2001),從這個觀點出發,要了解 一個兒童的行為模式,就必須把他置於其母文化之下,否則無法清楚獲悉其行為或思考 模式。也因此,在新移民子女入學人數日益增加的同時,學校體系與教師應重視他們家 庭的文化脈絡,而要幫助他們在學校能獲得同等的知識,並且融入主流社會文化之餘,

能學習尊重來自母親的文化。

新移民子女的文化回應課程較以往國內外文化回應教學不同之處,在於以往研究對 象多為父母族群背景相同的原住民或新移民家族,而台灣的新移民子女則兼具本土與移 民的雙文化特性。林彩岫(2007)發現多數多元文化教育文獻中存在著「同種」的論述,

多元文化課程的重要目標之一「跨文化能力」的培養,就受到極大的挑戰,不完全適合 用來討論同時擁有雙/多文化身分的新移民子女,建議同時重視得自父母雙方的認同,因

應學生所負載的社會文化特質來教學,進行文化回應教學,國內運用文化回應教學於新 移民子女的行動研究缺乏,相近的研究有三篇。陳沛彤(2007) 以融入而統整的形式 將各族群的文化內容,配合現有社會課程版本,轉化教材,將新移民多元文化教育融入 社會學習領域中;林雁筑(2008) 將班上新移民子女母文化融入課程設計,以柬埔寨、

越南兩國之新移民女性族群文化融入國小二年級的「生活領域」課程與教學,以了解課 程與教學實施前後對新移民女性文化資本傳承的影響。研究發現課程實施有助於新移民 子女認識自己的原生文化,且在課程實施的歷程,增進新移民女性的親職互動,觸發新 移民子女學習其母親原生語言與原生文化的動機,有助於補充現有教科書之不足,並可 提升學童的世界觀;而高婉貞(2009)則以新移民族群為主題的多元文化課程教材,並 進行實驗教學,發現課程與教學能提昇學生對新移民文化的認知程度,協助國中學生檢 視自身對新移民的偏見,並建立新移民族群的正面形象,願意以友善的態度接納新移民 族群,並主動發展良好的族群關係。其班上兩位新移民學生的族群文化認知與人際關 係,也有明顯的進步。

國外運用文化回應教學於新移民子女的相關研究發現:當學校課程重視學生文化及 生活經驗,學生可連結新知識到其生活經驗中(Howard,2007),而文化回應教學引進 家長的知識基金,也有助於新移民子女的文化認同,在一般班級實施,透過良好的互動,

還能提昇本地子女的多元文化素養,學習尊重與自己文化差異的他人,避免偏見。

綜合以上論述,研究者彙整新移民子女的學習困境,並思考文化回應教學的應對解 決策略如表 2-3-1,實施文化回應教學將有助於解決新移民子女所面臨的學習困境。

表 2-3-1 新移民子女的學習困境及應對的文化回應教學解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