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貳、 、 、 、影響新移民子女學習表現的相關因素 影響新移民子女學習表現的相關因素 影響新移民子女學習表現的相關因素 影響新移民子女學習表現的相關因素

第 第

第三 三 三節 三 節 節 節 新移民子女學習的相關研究 新移民子女學習的相關研究 新移民子女學習的相關研究 新移民子女學習的相關研究

新移民子女的學業成就一直是學者們關注的焦點之ㄧ,以下茲就新移民子女的就學 人數現況、影響新移民學習表現的因素與文化回應教學解決新移民子女學習困境之相關 研究論述之。

壹 壹 壹

壹、 、 、 、新移民子女就學人數現況 新移民子女就學人數現況 新移民子女就學人數現況 新移民子女就學人數現況

根據教育部(2010a)統計九十八學年度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中小的人數達155,144 人,就配偶國籍分,中國大陸籍配偶子女56,087人,佔36.15%,其次為越南48,973人,

佔31.56%,第三為印尼27,678人,佔17.84%。新移民子女從92學年度的26,627人逐年增 加,到98學年度已增加約六倍。

跨國婚姻日漸普遍,新移民人數日增,加上台灣少子化現象,更突顯新移民子女人 數比例的日益增加(趙彥寧,2005)。外籍配偶子女占學校學童比例逐年升高,來自中 國大陸和東南亞國家的外籍配偶嫁到台灣形成所謂的「新移民」族群,新移民與其子女 總人數已超過原住民族群,不僅造成台灣人口結構改變,她們所生的子女將在成年後影 響台灣整體的社會發展。

貳 貳 貳

貳、 、 、 、影響新移民子女學習表現的相關因素 影響新移民子女學習表現的相關因素 影響新移民子女學習表現的相關因素 影響新移民子女學習表現的相關因素

關於新移民子女學業和適應方面的研究,在學位論文方面的研究主題,如子女入學 後的母職經驗、新移民配偶對學習障礙子女的參與、新移民子女數感表現、學業表現與 生活適應、家庭環境與學習適應、依附關係、學業成就、學校適應、國語學習、同儕關 係、智力、語文能力、課後輔導、學習態度之相關探討等,這些研究結果顯示新移民子 女的學習成涉及個人、家庭、文化、語言發展、家長對教育重視程度等複雜因素,而多 數學者認為新移民子女與本國籍子女學習成就間的差異不大。兩者間的差異導因於家庭 社經地位、文化刺激的差異(林璣萍,2003;紀詩萍,2007;劉秀燕,2003;謝慶皇,

2004)。因此研究者整理影響新移民子女學習表現之相關因素,彙整如下:

一、家庭環境因素 (一)弱勢的社經地位

根據夏曉鵑(2000)研究顯示,台灣低技術男性由於本身經濟狀況處於弱勢,因而 向東南亞經濟落後的地區擇偶,相反的,東南亞地區的婦女則為改善娘家經濟或嚮往經 濟富裕的台灣,則是透過婚姻仲介,而遠嫁至此。許雅惠(2004)針對東南亞新移民女 性抽樣調查,發現新移民家庭家庭經濟,「月收入在兩萬元以下」以及「不知有多少收 入」的家庭占八成五,台灣配偶工作階層多為「工人」性質,教育部於2005年統計新移 民女性家庭經濟環境屬於小康者占76.2%,屬於清寒者占22.6%,富裕者僅占1.2%(引自 黃立婷,2005)。社經地位影響家庭可以提供子女的教育資源多寡,是影響新移民子女 發展與學習的重要因素,而家庭經濟弱勢的惡性循環,其影響層面不單是生活上的問 題,更影響孩子人格發展及未來的教育(吳清山,2004)。

(二)匱乏的文化資本

吳清山(2005)認為文化資本是個人所擁有的文化資源,而知識、觀念、行為等,

對教育的影響相當大,個人若能累積文化資產的能力,將促成社會階層的流動。文化資 本與學生學業成就為正相關(鄭淵全,1997;李威伸,2003),家長愈重視教育價值,

教育期望就愈高,較願意提供子女各種的教育資源,進而對子女的學習產生影響。

國內研究新移民家庭對文化資本的投資發現,新移民家庭對於文化資本的投資較為 保守與匱乏(謝慶皇,2004)。由於新移民家庭經濟弱勢,以致無法為子女安排額外的 學習活動(蔡奇璋,2004)。盧秀芳(2004)研究顯示,新移民子女在學習適應、人際 適應與常規適應皆較本國籍子女差,文化資本嚴重缺乏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柯淑慧

(2004)探討基隆市外籍母親與本籍母親子女之學業成就發現,本國籍家庭的雙親教育 程度、經濟收入及文化資本(包括家中電腦數、圖書數)均高於新移民家庭,對照之下,

新移民子女所獲得的文化資本較為欠缺。

新移民家庭大多屬經濟弱勢,父母的教育程度較低,對子女的期望也低,以致容易 忽略對於子女文化資本的投資。但另一方面,經濟弱勢的父母若有良好教養方式和高度

教育期望卻可克服自身文化資本匱乏的問題,願意將家庭大部分資源投入子女教育,提 升學童的學習態度,進而獲取良好的學業成就(Coleman,1988;許宏儒,2004;黃信 誠,2003)。例如,溫明麗、黃乃熒(2006)研究並未發現,父母學歷與新移民子女學 習成就呈正比的顯著差異。而黃信誠(2003) 研究也發現,家庭教育資本中以社會資 本及文化資本的影響力最大,對學生學習態度產生影響力,且而財務資本的影響力則是 較小的,這可能意味著低下階層或偏遠地區文化不利的父母,可透過對子女的教育參與 及管教,來做資本的兌換,以提高學生之學習態度。

新移民的學歷與其子女的學業成績不必然存在正相關,但若依照文獻資料可知,家 長若較為關心子女,家庭狀況也較為正常者(如非破碎家庭),其子女的學業成就也會 更理想。

(三)落差的教育期望

陳碧容(2004)以台灣地區國小三至六年級新移民子女為研究對象,發現其學校生 活適應在中等以上,不因家庭結構、母親語言溝通而有差異,相反的,母親教育期望、

管教方式、教育參與程度與母子關係會對新移民子女學校生活適應造成影響。謝慶皇

(2004)發現新移民女性瞭解本地父母對子女教育的關心,因此,雖然家庭經濟有壓力,

仍懷著殷切的教育期望,希望子女能有良好的學習成就與表現。

而黃琬玲(2005)研究發現,父母親對新移民子女的教育期望,持有順其自然的看 法,基本上以子女的意願及發展為主,但不會特別的勉強。父母是子女觀察模仿的典範,

父母的教育期望攸關乎子女對學習與表現的自我要求,因此,教育期望若能符合一致性 及適切性,將可引導子女善用教育的機制,追求未來更好的生活,相對的,父母未有任 何的教育期待,及嚴重落差的期望,非但影響子女的學習成就,也讓子女在缺乏父母的 積極督促下,對自我抱持低度的期許,而僅能表現消極被動的作為(顏佩如、謝寶梅、

楊銀興,2008)。

劉祐彰(2002)研究發現原住民父母親對子女之教育期望愈高,愈能對子女學習多 加督導、鼓勵,其學習習慣及在校學習情形更佳,且有較高的自我期望。Cooper, Crosnoe,

Suizzo, & Pituch(2010)研究不同種族的貧困家庭幼兒數學、閱讀的成績,發現貧窮的 黑人、西班牙裔和白人家庭的幼兒比非貧窮家庭較多學業問題,但亞裔貧窮家庭幼兒成 績卻良好,原因是亞裔父母的高期待克服貧窮問題。Hao 和Bonstead-Burns以教育期望 為個體社會資本的觀點,分析來自中國、菲律賓、韓國新移民家庭,發現這些父母藉由 親子互動學習,不僅將期待訊息傳遞給子女,且與孩子分享更高層次的期望,因此學習 活動是增強子女自我期望的重要策略,另一方面,學生的學業成就也獲得提昇。家長對 子女的期待與指導越多,新移民子女的表現與成就可能就越積極(引自紀詩萍,2007)。

二、社會的刻板印象

臺灣社會雖為多種族社會,但仍以漢族為最大族群,漢族文化是主流強勢文化,多 數族群和少數族群之間因不了解而容易衝突及形成不良關係,即是偏見與歧視。

有別於過去弱勢族群的負面媒體形象,新移民子女的相關報導雖呈現正面略多於負 面形象,但其媒體呈現仍多為學習落後、非我族類、發展遲緩、福利救濟、家境堪憐、

問題來源等(張敏華,2005)。尤其來自東南亞的新移民女性,易被標籤為來自「落後」

國家,買賣婚姻模式使其進入台灣家庭後易被矮化,在婚姻中無法被尊重(鍾德馨,2005)

新移民子女因為說話帶有口音腔調,易被同儕取笑;有被種族歧視、標籤化的傾向,

因此無法自我認同,缺乏自信感到自卑,而遭遇更多的學習適應問題(蔡榮貴、黃月純,

2004)。甚至教師大都認為新移民子女學習成就比本國籍學童差,此觀點比實際表現來 得低(溫明麗、黃乃熒,2006),也顯示教師的多元化教育素養參差不齊和潛意識的偏 見,影響對新移民子女的學業期待。

三、文化差異

(一)語言與文化刺激少

王筱雲(2005)以生態系統解析外偶子女教養問題,認為外籍配偶及其配偶、家人 彼此之間的文化衝突將是全面性的,是一種肇因於二者之間的各個系統之不同所衍生的 一種衝突。文化差異下衍生的能力及資源上的不足,及弱勢族群備受歧視的社會隔離現 象,衍生新女性移民與下一代間自我概念發展出現問題,跨國婚姻關係常因文化及生活

習慣的差異,產生溝通問題,影響子女教養問題;尤其是語言與文化刺激少,造成孩童 學業與生活適應問題相當嚴重(王文瑛,2004)。吳清基(2003)認為外籍配偶教育子 女不利,文化差異為主要的因素,主要的問題包括下列三個方面:1.語言溝通障礙,教 育程度有限,無法有效教育其子女,影響子女心智發展與學習意願;2.居於經濟弱勢,

缺乏自我謀生能力,造成教育子女的困難;3.限於文化差異,社交範圍有限,缺乏親職 教育智能,無法善盡教育子女之職責。雖然部分研究發現新移民子女的語言弱勢所造成 的學習適應不良(蔡榮貴、黃月純,2004),隨著就讀年段的增加,落差逐漸縮小(鍾 鳳嬌、王國川,2004),但其他研究卻發現隨著就讀年段的增加,文化差異的身分逐漸 造成新移民子女受到標籤化的隱憂,所以多元文化教育需積極推行與及早向下紮根(陳 沛彤,2007)。

(二)文化認同危機

(二)文化認同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