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以「有無同玄」體證道體的存在

第二章 《老子》思想

第二節 以「有無同玄」體證道體的存在

道以沖虛為體,可以發揮「圓成」、「盈滿」、「順直」、「妙巧」與「言辯」之 大用。「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 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以為天下正」27。道發揮這些妙用的方式,不是 猛爆躁進,而是清靜無為。道生生不已,卻不見其何始何終;道自本自根,無法 考究最原始的根源。莊子試圖釐清諸多現象背後的真理,而有〈齊物論〉的見解:

「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無也者,

有未始有無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無也者。俄而有無矣,而未知有無之果孰有 孰無也。」莊子的「有無」是現象界的有無。在宇宙未生成之時,不存在現象上 的有無。現象界的有無,乃在道生萬物之後。

一、由「現象意義的有無」向上探討本體

老子不從現象界的經驗層次去探尋「道」,而是從道的「有形軌跡」去觀照

「無形狀態」,從「有」的「名相、用、末」,上溯「無」的「道體、體、本」, 發現「有、無」二者,同出於一個道體,「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吾 師林文彬先生以為,這乃是道的特性:「有無同玄」。

「有」、「無」與「玄」的特性,老子在《道德經》開宗明義即明言:「無,

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

26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台北,華正書局,2006 年 8 月),頁 19。

27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台北,華正書局,2006 年 8 月),頁 122。

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28。老子的「有」「無」,可分兩類,一 為「現象義」,另一則是道的「本體義」。第一章的「有」、「無」乃本體義。「無」

是最初的無形之力,是天地萬物之本。此「本」無名、無形,永恆如是;「有」

則蘊含陰陽作用的混沌之氣,是萬物得以實現的根據。「無」表現了道體的奧妙,

「有」是道的作用:

無是個虛一而靜有無限妙用的心境,靈活得很。無限的妙用何由得見?即 從有處見。有就是無限妙用、虛一而靜的心境的矢向性,用《道德經》的 話講就是徼向性。「常有欲以觀其徼」之徼。……心境不單單要處在無的狀 態中以觀道的妙,也要常常處在有的狀態中,以觀道的徼向性,反過來說 徼向性就是道的有性。《道德經》通過無與有來了解道,這叫做道的雙重 性(double character)。道隨時能無,隨時又有徼向性,這就是道性。29

牟先生從心境,境界理解「無」,化解對「有」執著,就能達到「無的心境」。

但「無」並非空無所有,非掛空之無的死無。「無」是靈活的心境,是不再受現 象影響的「虛靜」境界。

道本身並無方向,一旦有了方向,就開始作用,生化萬物。「徼向」,就是 方向。「徼者,猶言邊際之處,孟子所謂端是也」30,「觀無」,是往物的本源 探索,可以知道「道」生天地萬物的微妙莫測;「觀有」,則可知「道用」的「成、

化」之廣大功德。

道「處無」以「用有」,「無」是萬物最原始的根源。「道之為物,惟恍惟 惚」31,「道」雖沒有具體形象,但真實常存,似無而實有。「有無同玄」乃是 道的「體貌」:〈四章〉「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沖,不盈」,「淵、萬物之宗」,「湛、存」都是描寫有無同玄。道在「無」

的境界下,即使「有作為、存在、能顯現」,也不會妨礙「道」的存在:

(道)出無相之可言,亦非屬於可說,可道,可名之範圍中。凡言相者,皆 對它而顯;道體本身,故可無相可說。然此道體既為生物者,而為物之本 始或本母,則對其所生之物言,彼故有異於其所生之萬物之相者…則可說

28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台北,華正書局,2006 年 8 月),頁 1。

29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 學生書局 1983 年),頁 97~98。

30 宋 吳澄 《道德真經註》(北京 中華書局 1991 年),頁 1。

31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台北,華正書局,2006 年 8 月),頁 52。

為「大象無形」「道沖而用之」「虛而不屈」,而道呈「無」之相,及「沖」

「虛」之相,而可以「無」或「沖」「虛」說之。又自道為萬物所自生之 本母處言,則萬物既有,其本母亦應有,而道亦為有,遂呈「有」之相,

而可以「有」說之。32

道之「有」,表述「道」對天地萬物的化育之功。「道」一方面超越萬有之上,

是形上、源頭的存在;一方面又遍在萬物,萬物因得「道」而能各安其性。萬物 的存在,是道之「有」;道「生而不有」,「無為而無不為」,是道之「無」。

「無」與「有」共同開展,「道」的作用得以展現。

「無」與「有」的關係,也是「道」與「德」的關係。「道」是為萬物的共 理,「德」是人物各自得「道」後的自我展現:

形而上的「道」,落實到物界,作用於人生,便可稱它為「德」。「道」和

「德」的關係是二而一的,老子以體和用的發展說明「道」和「德」的關 係;「德」是「道」的作用,也是「道」的顯現。混一的「道」,在創生的 活動中,內化於萬物,而成為各物的屬性,這便是「德」,簡言之,落向 經驗界的「道」,就是「德」。33

「道」不只是生化萬物,它還內化為萬物之本質,成為物之「德」。萬物的共理,

是道的「無為而無不為」,乃是「處無」;萬物各自得「道」而成就自身,就是 道的「用有」,也就是「德」。「有」能落實「無」,但不會限制「無」:「道 德不能自形,因萬物而後形見」34。道至大,遍在在有形之物中,但不被物所限 制。

二、「本體意義的道、無」與「現象意義的德、有」互相發明

道在現象界的開展,就是「用有」。「用有」之後,「道」就有了可遵循、

把握的「象」。「執大象,天下往」35,「大象」就是「道」。道的「用有」,

乃是與萬物一起發展。萬物欲「保有本性」,則需要「無為」之治,這是現象界 的「有無同玄」,如「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

32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 導論篇》(香港 亞新書院 1974 年 7 月再版),頁 354。

33 陳鼓應:《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台北,商務印書館,2000 年),頁 11。

34 宋 蘇轍 《老子解》注「故道生之」。

35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台北,華正書局,2006 年 8 月),頁 87。

前後相隨」36。又如「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

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37現象界的「有」之利,必須 依賴同為現象界的「無」,才能發揮效用,這就是「無為之有益」38,也是「有 無同玄」在現象界的應用。

現象界的種種差異與對立,乃是必然,不過這些差異指示相對性質,非是絕 對的價值判斷。現象界的有無存在,自然有它的意義,不能從人的角度去判斷、

分別其用途。「道」從來不做「價值判斷」,會對物作價值判斷的,只有人。而 人用「自我」的角度去判斷現象界的有無,容易陷於分別意識而苦惱:

西方人所講的自然界中的現象,嚴格講都是他然、待他而然,依靠旁的東 西而如此。自然界的現象都在因果關係裡面,你靠我我靠你,這正好是不 自在不自然,而是有所依待。39

現象界的有無,都「有所待」,不會永恆不變,都會「改變」。人一旦有分別意 識,心就會隨現象不斷改變而不斷「馳騁」,最後「心發狂」,永無寧日。要擺 脫分別意識所引起的煩惱,必須先認清「有、無」只是「相對的自然現象」。若 人能以修養工夫使心不溺於自然現象的流轉,就能超越相對。所謂「超越」,不 是「改變現象」的能力,而是對「相對現象」的「不動心」,保持虛靜,保持「我」

與「有無現象」的距離,保持「無己」的超然立場,才能以無心應世,如此才能 看見物的「本來面貌」。「本來面貌」就是「道」所賦予萬物的「德」,「德」

就是自己本來該有的面貌。既然是「本來該有」,不論是個別或是彼此,都不存 在「相對比較」的概念,因為它「它生下來就是這個樣子」,不需要有「有無、

難易、長短、高下、前後」的區別或定義。心中對萬物無「區別差異」,就能接 近「道」的境界。

有無同玄的「玄」,是老子用以形容「道」的詞彙。老子體認玄的方法,不 像西方的知識論。老子不重視外在的驗證與認知,因為老子明白外在知識有其侷 限性。老子是超越感性經驗和理性思維的思想家。人接觸世界,必然依靠感官,

以感官取得的經驗,再以理性加以分析,藉以認識世界。老子認為,感官經驗與 理性思考所得到的只是常識層次。人既無法以「感官」接觸「道」,而「理性思

36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台北,華正書局,2006 年 8 月),頁 6。

37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台北,華正書局,2006 年 8 月),頁 26。

38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台北,華正書局,2006 年 8 月),頁 120。

39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 學生書局 1983 年),頁 90。

維」在「道」面前,同樣派不上用場。理性思維建立在感官知覺所提供的信息上。

感覺層次既已力有不逮,理性思維必然有時而窮。道生成萬物的妙用,不適合知 識論式的剖析,而屬於哲學的智慧。這種智慧,在西方知識論來看,既無法感性 把握,又無法以理性剖析,不免玄虛了。老子以「玄」來表示道生成萬物的作用。

牟宗三先生言:

「玄」才能恢復道的具體性,即道之具體真實的作用。⋯嚴格講到最後只是 一句話「道創生天地萬物」,「無、有」都屬於道的一面,與之相對的是 天地萬物之物。「有」雖兩頭屬,但不是外來的,而是發自無限的心境。40

「道」之「玄」就是「無而不無,有而不有」,不斷地生化萬物。「生而不有,

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41,「道」一方面能生物、成物,是有;但另 一方面卻又「不有」、「不恃」、「不宰」,是無。此即「道」之「玄德」。「有 無」同出於道,人惟有雙照有無,才能明白道的奧妙,法道而行。雙照有無的方 法,筆者以為必須憑下一節的工夫──「守中、無我」,修養充滿動物性欲望的 生物「我」,保持心中虛靜,無為而任自然。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