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體證道的工夫

第二章 《老子》思想

第三節 體證道的工夫

老子以為,道生萬物,道落在人身上,成就了人質樸的本性。但人因後天的 私欲,使自己質樸的性格被欲望所蒙蔽、扭曲。老子認為,人必須致力克制私欲,

使自己生命能回到人創生之初,以貼近「道」的純樸狀態,如嬰兒般,使生命重 返「道」、與道合一,便是「體道」。體道之後,就需在現實生活中實踐。這條證 道的路,便是老子的修養工夫;回復到生命最初的純樸狀態,則是「修養」的目 的。經過工夫修養而回道的嬰兒狀態,乃是充滿覺性的無染污狀態,與生物學觀 點裡那種無行為能力的嬰兒不同。徐復觀先生云:

老莊所建立的最高概念是「道」;他們的目的,是要在精神上與道為一體,

亦即所謂「體道」,因而形成「道的人生觀」,抱著道的生活態度,以安頓

40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 學生書局 1983 年),頁 101。

41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台北,華正書局,2006 年 8 月),頁 22。

現實的生活。42

當人的精神不斷提升後,就能融入自然之中,彷彿與道同體,能感受道包容一切 與創生萬物,達到「悠悠乎與灝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 其所窮」的「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43的境界。

老子為何要人體道?老子以為,人不走在「道」的路上,就會往「逐欲」的 路發展。逐欲是為了求功名利祿。功名利祿可以用來表示一個人在特定社會架構 下所發產出來的能力與所擁有的外在資源,但這些並非生命核心的價值與意義。

功名利祿的價值必須經過與外境比較才能彰顯,因為需經比較,所以功名利祿的 價值就無法不變、不能長存。功名利祿的價值,看似真實,其實空洞。功名利祿 可以帶來別人的「欽慕」,帶著「欽慕」眼光的人居心多半不誠懇,他們的企圖 是「從中牟利」。逐欲之人與逐欲之人可以組成「利益團體」,但彼此會為了利益 互相算計。追求功名利祿的人,像是在汪洋中載浮載沉而不自知。走「逐欲」之 路的人,本來也打算用「功名利祿」證明自己,但過程充卻是被物欲扭曲心性,

使權力欲望與野心氾濫,最後迷失自己。

一、《老子》的人性論與工夫論的關聯

「人成聖」的依據,就是「人性論」的問題,在儒家為「人性本善」,在佛 家為「人人皆有佛性」。成聖的方法,儒家以為是「行仁」,佛家則有「戒律」, 以守教義戒律的方式來要求、管理自我。儒家與佛教,成聖的方法都是自發性地 相信人身上有的因子,然後自律,不必等待某種外在的、被動的受約束的力量。

那在道家呢?一般人以為老子主張人性是「自然不造作所彰顯的本性」。而世人 認為這種主張,無法彰顯出人性與動物野性的差異。所謂自然,不是放任「生物 的自然野性」,而是自覺的找回內心的虛靜。野獸也有寧靜和諧的時候,但一旦 受到生理欲望的驅使,就無法約束自己的行為。老子的自然之性乃在「克制自己,

不受物欲驅使」。受欲望驅使,只是本能;駕馭欲望,才是真本事。儒家的自我 約束是「克己復禮」,道家並非放任,借用儒家用語,就是「克己復『靜』」,是 自覺的「克制自己,不受物欲驅使」。

(一)人性本虛靜

42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灣學生書局 1979 年,頁 48。

43 唐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人渺居萬物之一,人的存在自然也是道的展現。道在物中,而人身上的「道」

就是「自然之德」:

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44

道在物中,代表自然。道涵一切自然與人文世界。宇宙中有四大,而人只是其中 微渺且充滿變動的生命,唯有法道而行,才能找到生命的意義。人要法道而行,

就要實踐人身上的自然之德。只要人顯揚自身的自然之德,撥開身上遮蔽「道」

的人為雜質,就能上通於道,達到道家思想系統中的聖人境界。

「虛靜」的生命境界是生命中最初始的經驗,也是人天賦的本性人的生命意 義,往往不是無中生有般被「創造出來」,而是找回與生俱來、早已存在的某種 深層的生命本質。這個深層的、本質性的東西,就是「虛靜的心」。人需要的,

就是以虛靜之心來安身立命。老子修養工夫的目的,就是要人找回虛靜之心,讓 自己存心自然,自覺地化解不自然的造作私欲,開闊自己的心胸,讓自己「無入 而不自得」。安身立命的形式可以因人而異,只要心存自然,各種形式的人生歷 程,都會自在,都有意義。

要達到「心存自然」,要先了解何謂「自然」,接著是「如何達到」,最後是

「如何存守」。在老子思想中,「道」等於「自然」,道的特性就是自然,「道」與

「自然」已經是最高的存在。道是萬物生化之源,既是無形無象的形上存在,也 遍在一切事物中,即「道不離物,物不離道。」45

老子以為,萬物秉道而生;遍在萬物內的道,老子稱之為「德」。人身上的

「道」,老子以為是「自然之德」。「自然之德」就是人得以成聖的依據,「載營魄 抱一、專氣致柔、滌除玄覽」等,就是自我修養的方法。兩漢道家學者將老子學 說用於政治實務,魏晉玄學家偏重「澹泊名利、一任自然」的生活方式與「貴無 崇有」的形上思考,較少關注人自身的「自然之德」與「修養工夫」,或者以為

「下工夫修養自己」會流於「有為刻意」,遂有放浪形骸的荒唐舉動。而後代學 者不察,以為老子不談心性的「根、本」問題:

本來,在《老子》這本書中,基本上不涉及「性」的問題,而現在唐人注

44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台北,華正書局,2006 年 8 月),頁 63。

45 唐 成玄英《道德經開題序訣義疏》,注《道德經》〈二十一章〉。

《老子》又必須言「性」的問題……唐代士人在注《老子》的過程中,便 吸收儒、佛二家的有關理論,對《老子》的學說進行一番改造,將《老子》

的「道」、「自然」等理論轉化為「性」。並借用佛教的理論和方法,對此 進行深入的探討和論說46

各家學說在討論生命本源與本性問題時,有各自的用字。儒家以「性」字表示生 命本源之後,後世遂習慣用「性」表示根源的觀念,但那是在孟子之後才有的習 慣。足以代表孔子思想、記錄孔子言行的《論語》,用「性」字也僅有兩次,一 是〈公冶長〉的「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 可得而聞也。』」,另一則在〈陽貨〉的「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我 們必須清楚,表示生命本源、本性的字不是只有「性」字。

筆者以為,《老子》書中本就有「本源本性」議題的內容,唐人註解《老子》

時,不必非得從儒佛中吸收相關理論不可:

他們(唐人)認為,在每個人身上,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本性,用他們自己 的話說:「一切眾生,皆秉自然之性」、「人受生,皆秉虛極妙本,是為真性。」

不過,此「性」既不是儒家的「善性」或「惡性」,也不是佛教的「佛性」, 而是從《老子》的「道」、「自然」等理論中轉化出來的一種以「靜」為特 質的東西。具體來說,就是少私寡欲,清淨澹泊,與世無爭。47

熊鐵基先生以為《老子》書不涉及「性」的問題。《老子》書中確實不曾出現「性」

字,但絕不乏對與生俱來的本根本性的探討,如〈六章〉:「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十六章〉:「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 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

老子有「人法天地自然」的觀念。天地之根源是「玄牝之門」,「玄牝之門」

是「不死谷神」。「谷神」不是一個名詞,不是某個神明,而是以「神」是形容「谷」

的作用,「『谷』的作用十分神妙玄奇」。「谷」是山谷,《老子》書中多藉以表達 天地萬物本源──「道」的「謙下」與「虛」的本質48。「不死」則是道「生生 不息」的功能。老子以為,道以「無為」為大原則,生生不息地生化萬物。「無

46 熊鐵基、馬良懷、劉韶軍 《中國老學史》,頁 261-262。

47 熊鐵基、馬良懷、劉韶軍 《中國老學史》,頁 261-262。

48 用「谷」表示「虛」的說法,見於吳怡 《新譯老子解義》,(台北市,三民書局,1994 年),

頁 38。

為」不容易理解,所以老子進而以「謙下虛懷」解釋。「虛」是無,「無」不是「空 無一物」,而是「無己無私」,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也就是「無 為」。

人的本性、物物的本性,都與道的本性相同,皆是「自然、虛靜、無為」。保 有本性者,就可以成為真正的自己: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 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 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 貞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49

就是「道」,道在物中是「德」,相當於物的「根本」。當物物保有這個根本時,

就能活出自己,而世界同時也一片和諧。「道」無形無相,但萬物身上皆有「道」, 透過觀各種物相,我們可以推知「道」的相貌或功能。道在物身上,我們能觀察 到「道」使世界井然有序,所以「道」可以是客觀秩序。而在人身上的道,是「自 然、虛靜、無為」。這些道性除了是客觀秩序外,也可以是人的精神涵養。

人類當前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人類過度利用自然資源,過度開發地球,以

「有為」在破壞「無為」的大自然。當客觀秩序失去平衡,天災必然不斷,時序 隨之大亂,在某種層面來說,就是「道」遭到破壞,引發「裂、發、歇、竭」, 最後「萬物無以生將恐滅」。當人心失去平靜,就是失去了本性。失去本性的人,

將難以安身立命,不得和諧安寧,生命必將遭欲念破壞摧殘。

「高、貴」所以能成其「高、貴」,乃是因為有「下、賤」作為其基礎、根 本。「道心」、「道性」就是人的基礎、根本。根本穩固,人才能活出自己生命的 價值,並且讓整個人類社會得以維持祥和。可惜一般人多忽略輕視自己的根本,

為了欲念而短視近利,揚棄自己的「自然虛靜」本性。本性一失,必然引來「蹶」。 (二)修養是為了恢復人的虛靜本性

每個人身上,都有自然無為的本性。若不能呈現,不是本性淪亡,而是因為 受到物欲的誘惑而被遮蔽住了。老子的修養工夫,為的是「恢復人的本靜之根」:

每個人身上,都有自然無為的本性。若不能呈現,不是本性淪亡,而是因為 受到物欲的誘惑而被遮蔽住了。老子的修養工夫,為的是「恢復人的本靜之根」: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