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成果、限制與未來研究之展望

第六章 結論

第二節、 研究成果、限制與未來研究之展望

第二節 研究成果、限制與未來研究之展望

一、研究成果

本論文從〈觀老莊影響論〉和《道德經解》為主要素材,探討憨山對老子思 想的理解,補充了對憨山思想的研究。

憨山的〈觀老莊影響論〉,一名〈三教源流異同論〉,三教源流同而行跡異。

所謂同源,所指其實是「三教同源自佛教」,將三教導歸佛乘。但三教各有根源,

本非同源。孔老也不會是佛法前導者。憨山註解儒道經典,其主旨雖是「融合三 教」,但實際上卻都是「發揚佛理」,對理解儒道經典幫助不大。憨山批評他人註 解老莊「乃人人之老莊,非老莊之老莊」,而他自己的《道德經解》,也是「憨山 之老莊,非老莊之老莊」。

佛教思想以「空」為主,認為所有的東西都沒有自性,在本質上就不存在。

不只沒有「有」,就連「無」也不存在。事物的存在,都依賴著某種因緣,這是 大乘空宗的「緣起性空」主張。大乘有宗繼承「緣起假有」的立場,又提出一切 事物源起自「識」,一切假有的事物,都是識所變現。眾生透過轉識成智,就能 得無上智慧,證聖成佛。

儒釋道三家思想,雖然都從修養工夫出發,上返本體,下顯心性,但三家的 本體與心性根本不同,道體不等於識。老子思想的最終歸處「無為」也不等於佛 教的「虛無」。三家思想,應是「同途殊歸」。憨山註解《道德經》,表面立意是

「融合三教」,真正目的則是「振興佛教」。憨山註解儒、道經典,背後動機都相 同。憨山或許不自覺,這樣的作法,或者可建立一法門,引領外道進入佛法領域 中,達成「振興佛教」的目的。相對而言,憨山對三教深刻義理的闡發或提升,

貢獻則較不及。

二、研究限制

《道德經》是道家極為重要的經典,關於憨山的《道德經解》,尚未出現專 門研究。本論文涉及三教思想、三教經典與詮釋經典的角度。由於吾人學識經驗 與研究時間有限,未能廣泛涉獵憨山所註解的其他儒道經典,對佛理的理解亦有 不足,是吾人仍須努力之處。吾人若希望從三教經典中尋找安頓身心的指導,應 讓儒、釋、道思想各自回歸本來面貌,互不相融,亦不相競,各自落實自家經典 義理,或積極認真,或瀟灑任真,或本來空無,得以不落於經典的文字相,或有 機會可以從三教經典中找到人生的目標以安頓身心而不迷惘。

三、未來研究之展望

本論文主要以《道德經解》和〈觀老莊影響論〉為研究軸心,以憨山其他著 述為輔助。雖研究了《道德經》,但卻較少涉及《莊子》與憨山的《莊子內篇註》,

以致無法較全面呈現出佛道兩家思想的本貌,只能有限的表達出憨山對道家思想 的理解。憨山除了註解《道德經》與《莊子內篇》外,也註解儒家經典。「深入 研究憨山對儒家思想的理解與詮釋」可作為未來研究憨山思想者的展望。

參考書目

壹、古籍文獻

一、藏經部分

1.玄奘譯,《解深密經》,《大藏經》第 16 冊,台北市,新文豐出版,1983 年。

2.玄奘譯,《成唯識論》,《大藏經》第 31 冊,台北市,新文豐出版,1983 年。

3.吉藏,《中觀論疏》,《大藏經》第 42 冊,台北市,新文豐出版,1983 年。

4.宗密,《原人論》,大藏經第 45 冊,台北市,新文豐出版,1983 年。

5.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藏經》第 9 冊,台北市,新文豐出版,

1983 年。

6.般剌密帝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大藏經》第 19 冊,台北市,新文豐出版,1983 年。

7.馬鳴菩薩造、真諦譯,《大乘起信論》,《大藏經》第 32 冊,台北市,新文豐出 版,1983 年。

8.澄觀述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大藏經》第 36 冊,台北市,新文 豐出版,1983 年。

9.實叉難陀譯,《大乘入楞伽經》,《大藏經》第 16 冊,台北市,新文豐出版,1983 年。

10.瑜伽行派譯,《大乘莊嚴經論》,《大藏經》第 31 冊,台北市,新文豐出版,1983 年。

11.龍樹造、青目譯,《中觀論》,《大藏經》第 30 冊,台北市,新文豐出版,1983 年。

12.彌勒,《瑜伽師地論》,《大藏經》第 30 冊,台北市,新文豐出版,1983 年。

13.《雜阿含經》,《大藏經》第 2 冊,台北市,新文豐出版,1983 年。

14.智顗,《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大藏經》第 46 冊,台北市,新文豐出版,1983 年。

15.窺基,《成唯識論述記》,《大藏經》第 43 冊,台北市,新文豐出版,1983 年。

16.紫柏真可,《紫柏尊者別集》,《明版嘉興大藏經》第 22 冊,台北,新文豐出 版社,1987 年

二、其他古籍文獻

1.左丘明,《國語》,台北市,宏業書局,1980 年。

2.楊家駱主編,《尚書注疏及補正》,台北市,世界書局,1973 年。

3.顏昌嶢,《管子校釋》,湖南長沙市,岳麓書社 1996 年。

4.晉 張湛注,《列子注釋》,台北巿,華聯出版社,1969 年。

5.唐 慧能,《六祖壇經》,台北巿,慈雲山莊三慧學處,1996 年。

6.唐 成玄英,《老子義疏》,台北市,廣文書局,1974 年

7.唐玄宗,《唐玄宗御註道德真經》,收於《正統道藏》第 19 冊,台北市,新文 豐出版,1997 年。

8.南宋 葛長庚(即白玉蟾),《道德寶章》,收於嚴靈峰編輯《無求備齋老子集成 初編》,台北市:藝文印書館,1965 年

9.宋 吳澄 《道德真經註》,北京市,中華書局,1991 年。

10.宋 蘇轍,《老子解》,台北巿,藝文印書館,1968 年。

11.宋 林希逸,《南華真經口義》,《正統道藏》第 26 冊,台北市,新文豐出版,1997 年。

12.金 王重陽,《王重陽集》,白如祥輯校,濟南,齊魯書社,2005 年

13.明 陸西星,《南華真經副墨》,《中華續道藏》第 11 冊,台北市,新文豐出版,1999 年。

14.樓宇烈,《王弼集校釋》,北京市,中華書局,2000 年

15.明 憨山德清,《老子道德經憨山註》,台北市,新文豐出版,1973 年。

16.明 憨山德清,《莊子內篇憨山註》,台北市,新文豐出版,1973 年。

17.明 憨山大師,《憨山大師夢遊集》,台北市,新文豐出版,1973 年。

18.明 黃宗羲,《宋元學案》,北京市,中華書局,1989 年。

19.清 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台北市,群玉堂,1991 年。

20.朱謙之,《老子校釋》,台北市,華正書局,1986 年。

21.朱熹,《四書集註》,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 年

22.陳鼓應,《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台北市,商務印書館,2000 年。

23.高亨,《老子注譯》,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 年

貳、工具書

高觀廬,《實用佛學辭典》,台北市,佛陀教育基金會,1990 年。

參、專書部分

1.方立天,《佛教哲學》,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1994 年。

2.蒙培元,《中國心性論》,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1990 年。

3.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台北市,里仁書局,1985 年。

4.張立文,《空境─佛學與中國文化》,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05 年。

5.熊鐵基、馬良懷、劉韶軍,《中國老學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 年。

6.韋政通,《中國思想史》,台北市,水牛出版社,1980 年

7.魏元珪,《老子思想體系探索》,台北市,新文豐出版,1995 年。

8.張啟鈞,《智慧的老子》,台北市,東大圖書,1976 年。

9.吳怡,《新譯老子解義》,台北市,三民書局,1994 年。

10.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市,學生書局,1983 年。

11.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 導論篇》,香港,亞新書院,1974 年。

12.釋果煜,《一葦過江》,台北市,東初出版社,1991 年。

13.方立天,《中國佛教研究》,台北巿 新文豐出版,1993 年。

14.吳汝鈞,《佛教的概念與方法》,台北巿,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 年。

15.恒毓,《佛道儒心性論比較研究》,高雄縣,佛光文教基金會,2001 年。

16.張立文,《玄境 : 道學與中國文化》,北京市,人民出版社,1996 年。

17.蒙培元,《中國心性論》,台北巿,臺灣學生書局,1990 年。

18.葛榮晉,《中國哲學範疇導論》,台北巿,萬卷樓,1993 年。

19.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 : 中國哲學問題史》,山西中國社會科學院,1985 年。

20.曾春海,《中國哲學概論》台北市,五南書局,2005 年。

21.方立天,《佛教哲學》,北京巿,中國人民大學,1991 年。

22.張立文,《空境 : 佛學與中國文化》,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05 年。

23.周貴華,《唯識 心性與如來藏》,北京市,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年。

24.江曉莉,《一鉢行天涯─憨山大師》,台北市,法鼓文化,1996 年

肆、學位論文

1.魏德東,《論阿賴耶識的本體論意義》,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1994 年。

2.魏德東,《佛教唯識哲學要義》,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博士學位論文,1997 年。

3.蔡宏,《般若與老莊》,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00 年。

4.夏清瑕,《憨山大師佛學思想研究》,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00 年。

5.李懿純,《憨山德清註莊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 年。

6.陳松柏,《憨山禪學之研究─以自性為中心》,私立東海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1996 年。

伍、期刊論文

1.王開府 〈憨山德清儒佛會通思想述評──兼論其對《大學》《中庸》之詮釋〉,

《國文學報》第 28 期,1999 年 6 月,頁 73-99。

2.林文彬 〈釋德清《觀老莊影響論》初探〉,《文史學報》第 31 期,2001 年 6 月,

頁 15-33。

3. 林文彬,〈宗密《原人論》三教合會思想初探〉,《國立中興大學臺中夜間部學 報》第 3 期,頁 51~70,1997 年 11 月。

4.林順夫 〈推門落臼:試論憨山大師的《莊子內篇注》〉,《清華學報》第 2 期,

2004 年 12 月,頁 299-326。

5.邱敏捷 〈憨山《莊子內篇注》之特色〉,《中國文化月刊》第 258 期,頁 69-

95, 2001 年 9 月。

6.王煜,〈釋德清(憨山老人)融攝儒道兩家思想以論佛性〉,《香港中文大學中 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 9 卷第 1 期,頁 173~199,1978 年。

7.李治華,〈《楞嚴經》與中國宗派〉,《中華佛學研究》第 2 期,頁 207~299,1998 年 3 月。

8.李曦,〈釋德清《莊子內篇註》研究〉,《五台山研究》1994 年第 3 期,頁 16~28,

1994 年。

9.陳松柏,〈憨山老學之思考方式與世間特質〉,華梵大學哲學系《第六次儒佛會 通論文集》,頁 321~341,2002 年 5 月。

10.陳松柏,〈憨山老學中「道」之多義性指涉與終極關懷〉,《南開學報》第 1 卷 第 1 期,頁 135~148,2003 年 9 月。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