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方法

一、研究動機

身處科技便利的時代,人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質文明,享受了前所未有的 生活便利,在富饒物質享受的背後,卻是道德淪喪敗壞、精神空虛荒涼,理想消 蝕殆盡。人不知自己正戕害著自己身心靈,還以為欲望滿足後,身心靈就能得到 安頓,悲矣。老子在兩千年前,已目睹人性的沉淪與精神的空虛,故提出安頓身 心靈的智慧結晶──《道德經》,提倡人應該返回虛靜無為的本性,讓生命貼近 道體,為生命的困境提供了超脫之境與安身立命的方法。

佛教自兩漢之際,從西域傳入中國後,便加入中國文化的行列。千餘年的互 相碰撞,使佛教逐漸擺脫原有的印度色彩,成為中國化的佛教。但佛教畢竟不在 中國起源,佛教思想來自印度,帶有印度文化。許多佛理也與中國傳統思想迥異,

即使克服了語言溝通,仍存在哲理理解的問題。僧侶譯經後,大量借助中國本有 儒、道兩家的語言及概念闡發佛理,且藉由戒律與儒、道相通,於是佛教義理逐 漸豐富,走向完備,甚至凌駕儒、道之上。

譯經工作的發展,至唐代幾達大成。佛教僧侶從南北朝開始,就從事「親證 佛理」與「融合三教義理」的工作1。歷代僧侶中,晚明的憨山德清,印證佛理 及為深切。憨山是明末佛教傑出僧人,明安徽全椒人。俗姓蔡,字澄印,自號憨 山。與蓮池袾宏2、藕益智旭3、紫柏真可4 並為明末四大高僧。四人透過「調 和禪淨」與「會通三教」,振興了晚明佛教。

憨山有不少著作,都是在自身印證義理後所發,如〈金剛決疑》、〈楞嚴懸 鏡〉、〈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直說〉、〈大乘起信論直解〉、《楞嚴通義》、《圓 覺經直解》等等,憨山以自身工夫證悟經典義理,極為用功深刻。但憨山不只印

1熊鐵基、馬良懷、劉韶軍 《中國老學史》(福建 人民出版社,1995 年 7 月),頁 254。本文所引

《中國老學史》,後僅標示頁碼。

2 蓮池 祩宏(1535 年-1615 年),明 杭州仁和人,俗姓沈,名祩宏,字佛慧,別號蓮池,在住 雲棲寺,故常被稱為「蓮池大師」、「雲棲和尚」。

3 蕅益 智旭 (西元 1599 年-1655 年),明 江蘇木瀆人,俗姓鍾,字智旭,號蕅益,又號西有,

別號「八不道人」,被尊為「淨土宗九祖」。

4 紫柏 真可〈1543 年-1603 年〉,明 江蘇人,俗姓沈,法名達觀,中年後改名為真可,號紫柏 老人,後世尊其為「紫柏尊者」。

證自家義理,也涉及儒、道兩家思想,如〈中庸直指〉、〈大學綱目決疑〉、〈春 秋左氏心法〉、〈觀老莊影響論〉、《道德經解》、《莊子內篇註》。

憨山思想以佛教為主,憨山以佛教為本位去融通儒、道思想的做法,存在不 少問題。憨山要振興佛教,就得克服內外兩層問題。佛教內部,到了晚明,「僧 眾不純,素質低下」5,存在「佛僧對佛典理解不夠深切」與「不守戒律」兩大 弊病,使得狂禪歪風盛行。佛教外部,從宋朝開始,就有佛經源出自道家經典的 說法6,但僧眾又無法反駁。憨山振興佛教,就從內外兩方面著手,內則設立清 規7、說講註解佛典,外則註解其他兩家經典,將儒道兩家思想涵攝入佛理當中。

因為《道德經》與《莊子》等書乃是士人皆知的教典,憨山便透過註解工作,搭 起與士人溝通的媒介和橋樑,藉以發揮佛教之義理。

憨山從佛家的角度看儒道思想,主張三教原本佛為首的做法,其理論依據是 佛教的「空理」,即禪宗惠能的「本來無一物」思想。佛教的空理,追求的是解 脫;老子的清靜無為,追求的是返璞歸真。用「空理」去理解老子清靜無為的「道 體」,是否得宜?憨山是否正確理解儒、道思想的內涵?

憨山融通三教,其中《道德經解》與《莊子內篇註》是憨山融通佛道思想的 重要著作。筆者透過比較《道德經》與《道德經解》的義理,彰顯憨山所代表的 佛家義理與道家義理的差異,並疏通憨山在處理兩家共有「詞彙」時,如何以佛 家為本去改造道家思想,並定位憨山《道德經解》的價值。而要了解憨山思想,

又不能不從憨山的其他作品中下手,故筆者也參考《憨山老人夢遊集》、《莊子 內篇憨山註》8中的憨山思想。

《道德經》是道家極為重要的經典,關於憨山的《道德經解》,尚未出現專 門研究。筆者在研究《道德經》與《道德經解》,深深領悟老莊思想博大精深,

任何人讀了《老子》、《莊子》,都可以有自己的見解。筆者於老莊義理,也帶有 自己的色彩,要達到老子「道體」的境界,或許奮勉一生,未必能有成就;要還 原「老莊之老莊」,筆者也只能勉力為之。而佛教的修養工夫層次分明,憨山更 是以自己的修行證悟佛教義理,並以此出入三教。憨山以「判教」方式融合儒釋 道思想的作法,必然改造三教原本思想。憨山的改造,是否對理解儒、道兩家義 理有所助益?這是本論文的一大關注焦點。

5 夏清瑕:《憨山大師佛學思想研究》(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00 年),頁 17。

6 宋 林希逸〈南華真經口義 發題〉:「東坡一生文字只從此悟入。大藏經五百四十函,皆自此中 紬繹出」,認為《大藏經》出自《莊子》。

7 憨山著有〈常住清規〉,《憨山老人夢遊集》,(台北,新文豐,1973 年),卷 52,總頁 2852。

8 憨山:《莊子內篇憨山註》,(台北,新文豐,1973 年),本文後再有引用時,僅標示頁碼。

二、研究方法

要探討憨山改造老子思想的得失,就必須先解讀原典所表達的意涵。《老子》

書五千餘言,擁有玄奧精深的理論體系。歷代各家研究《老子》者,都隨著時代 的背景環境與個人的才情秉賦,透過注解或引用《老子》的過程,闡發自己的觀 點。本文所用《老子》版本,以通行本《老子王弼注》為主9。至於老子思想,

則參考指導教授林文彬老師與吳怡《新譯老子解義》10兩位先生對老子義理的發 揮,並加入自己對老子義理的解讀。筆者探討老子道體、體道、道用三個面向,

以之作為檢核憨山改造老子思想的根據。

憨山對道家思想的理解,筆者從憨山大師的《老子道德經憨山註》(又名《老 子道德經解》,是台北新文豐出版社的版本)與《憨山老人夢遊集》(由憨山侍者 福善日錄,門人通炯編輯,亦是新文豐出版社的版本,分四冊,55 卷)著手。其 中本文所引用的〈觀老莊影響論〉、〈道德經解卷首〉兩篇文章,也出自台北新 文豐出版的《老子道德經憨山註》一書。筆者分析憨山對老子道體、體道、道用 的看法,找出憨山對老子思想的改造,並評議憨山改造老子思想的得失。

筆者採原典直接解讀法11,希望透過閱讀《老子》與《道德經解》,把握老 子的中心思想──道體實有無為,與憨山的佛教中心思想──緣起性空,進行二 人的心性修養工夫與用世思想之比較,以期能更正確指出憨山對老子思想的理解 與老子思想的異同處,評議憨山改造道家思想的得與失。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

對於憨山思想的研究,主要分成三個部分:憨山佛教思想研究、憨山會通三 教研究,以及憨山以佛解老莊研究。雖有提及憨山對老子的理解,也只是附帶一 提,雖有期刊論文,但篇幅不長,且尚未有專門就憨山註《道德經》進行研究的 學位論文。

一、台灣學位論文

9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台北,華正書局,2006 年 8 月)。

10 吳怡:《新譯老子解義》,(台北市,三民書局,1994 年)。

11 海德格(Heidegger)的詮釋學觀點,以為「無法找出原初的意義」,而高達美(Gadamer)的哲學詮 釋學則認為「理解的先決條件是成見(pre-judice);成見並非全然負面。」若依兩位學者的學 說,筆者所闡發的恐怕也只是「帶有個人主觀色彩的理解」,而憨山所註解的《道德經》,當 然也是一本「有憨山色彩的《道德經解》」。筆者只能勉力還原老子與憨山的思想。

陳運星的《儒道佛三教調合論之研究─以憨山德清的會通思想為例》12、蔡 金昌的《憨山德清三教會通思想研究》13,旨在討論憨山三教會通思想,兩篇皆 從佛教觀點會通儒道,缺少三教義理的分析與比較。許中頤的《釋憨山〈觀老莊 影響論〉的義理研究》14,是從「唯心識觀」出發,就道體、工夫、境界三個層 面分析山對孔老思想的理解,立意高遠,但受材料限制。許中頤只從《楞嚴經》、

〈觀老莊影響論〉出發,殊不知《華嚴》對憨山影響亦深遠。

陳松柏的《憨山禪學之研究-以自性為中心》15、曾瓊瑤的《憨山治妄工夫之 研究》16、陳美玉的《憨山大師對《妙法蓮華經》佛性思想之詮釋―以《法華經 通義》為研究依據》17,旨在闡發憨山佛學思想,雖涉及本體、工夫、心性,卻 與道家老莊無涉。

王玲月的《憨山大師《莊子內篇註》之生死觀研究》18雖以《莊子內篇註》

為題,但對憨山發揮的莊子與莊子本身卻點到為止。、張玲芳的《釋德清以佛解 老莊思想之研究》19對老莊本身思想的闡發與憨山所理解的老莊著墨太少。上述 研究,多偏向「從佛教看道家」,對於道家本身的義理,闡述都不多。只有李懿 純的《憨山德清註莊之研究》20能深刻比較莊子與憨山的思想。

二、中國學位論文

中國研究憨山思想的學位論文,亦著墨憨山的三教會通、自身的佛學思想以 及《莊子內篇註》。周祥鈺有《憨山大師禪修思想研究》21,馮劉飛有《憨山德清 三教關系思想研究》22,郭建云有《憨山德清《莊子內篇注》之研究》23,與台灣 相同,未能有憨山《道德經解》的學位研究。

三、期刊論文

研究憨山老學的期刊論文較學位論文多,有陳松柏〈憨山老學之思考方式與世

12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年。

13 逢甲大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5 年。

14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年。

15 東海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1996 年。

1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 年。

17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年。

18 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 年。

19 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 年。

20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 年。

21 四川大學宗教系,碩士論文,2005 年。

22 安徽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 年。

23 蘇州大學國哲學系,碩士論文,2011 年。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