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老子》思想

第一節 老子道體

一、「道」為宇宙萬物之本源

老子以「道」為宇宙萬物的根源。這個根源乃是一種無形無相力量: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2

老子確信在天地未形成之前,並非絕對的空無,而是含有混沌未分的東西。這個 東西先天地而生的,寂寥無形,無聲無臭,微而不顯,隱而不明,故超越一切感 官知覺。這「混沌未分的東西」逐漸「混成」為「物」,這個「物」,就是一切有 形之源:「渾然不可得而知,而萬物由之以成,故曰混成。」3這個「物」,便是 生化宇宙本體的「道」。王弼解釋「寂兮寥兮,獨立不改」為:「寂寥,無形體也。

無物之匹,故曰獨立也。返化終始,不失其常,故曰不改也」4。「寂兮寥兮」就 是形容道「無形體」,「獨立不改」則是說道已經最高,再無其他物可與之並列,

乃獨立、超然的存在,不須再訴諸其他根源。「道」身為萬物之源,必然先於萬 物;先於萬物,當然先於言語,故言語概念無法描述「道」。不只言語概念,感 官認知也無法感知「道」。「有物渾成,先天地生」,道先於天地而獨立存在,先

1 道的三種解釋,乃依據 熊鐵基、馬良懷、劉韶軍 《中國老學史》,頁 29。

2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台北,華正書局,2006 年 8 月),頁 63。

3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台北,華正書局,2006 年 8 月),頁 64。

4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台北,華正書局,2006 年 8 月),頁 64。

於現象世界而存在。

「道」雖無形無相,卻不是「無」,不是絕對的空無或虛無。就老子思想而 言,「道」是先天地的存在,不是後天的概念,更非人世間後設的名言: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

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為 無狀之狀,無象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 道,以禦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5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 惚,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

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6

「道」的「無」,是無形體,無色,無聲,無法觸摸,感官無法感受。道以「無 形」、「未形」的方式存在。「道」已經是萬物之源,萬物生成有先後次第,由陰 陽二氣化生沖合之氣,沖合之氣再變化為宇宙萬物。不過「道」自己本身在一開 始便已完備;道在陰陽之外,在萬物、現象之外。「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 有信」,道除了含有氣(力)之外,也含有生命的根源──精。「道」含有精與氣,

故能成為萬物的根源,可以創生萬物。

關於宇宙起源的討論,在老子之前或與老子同時,已有不少論點,如西周出 現「五行」觀念,不過當時稱「五材」。〈國語‧鄭語〉:「以土與金、木、水、火 雜,以成萬物。」7五材之中,以土為萬物根源;〈尚書‧洪範〉亦有「金木水火 土」之說,且稱其為「五行」:「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 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鹹,炎上作 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8。不過尚書的「五行」,並非形上意義,

不是構成宇宙的元素,而是形下的現象意義。〈管子‧水地〉以「水、地」二者 為萬物本源:「地者,萬物之本原,諸生之根菀也。美惡、賢不肖、愚俊之所生 也。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脈之通流者也…水者何也?萬物之本原也,諸生之宗

5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台北,華正書局,2006 年 8 月),頁 31。

6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台北,華正書局,2006 年 8 月),頁 52。

7 左丘明:《國語》(台北 宏業書局 1980 年 9 月),頁 515。

8 楊家駱主編:《尚書注疏及補正》(台北 世界書局 1973 年 12 月),書十二 周書 洪範,頁 8。

室也,美惡、賢不肖、愚俊之所產也」9。水、地二者,缺一不可,二者構成宇 宙萬物。

道創生天地,「周行而不殆」,不受時空的束縛。現象世界的一切秩序、現象,

都是依「道」來運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10

老子在「宇宙根源」這個議題的觀點,乃有所繼承與發展。老子以「道」為混沌 無形的最初力量。由「道」而「一」,乃是「道」開始變化。這細微的開始,乃 是從無形而有形。「道」是無形之力,「一」是最初的有形之氣。此有形之氣,乃

「陰陽未判時的混沌元氣」11,與「道」相當,但不等於「道」。「道」不可言,

不可執,但「一」則可以「負、抱」。此可負可抱的有形之氣,起作用成為陰陽 二氣。陰陽二氣便是「二」:

「陰」、「陽」並不是兩種不同的氣,而是一氣的兩種不同的表現。……陰 陽是相續的,陰動而後陽,陽動而後陰。但一氣進入了現象界,落入了空 間,因此陰陽便托顯於物象,而有相對性……所以由「一生二」的一氣生 陰陽是一氣相續的陰陽作用,由「二生三」的陰陽生陰陽的「沖氣」以後,

陰陽便相和,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於是萬物便由此而發展。12

「生」是一種「力」,也是「最初力量」不斷運行的「過程」。「道」運行而後「氣」

誕生。力量運行過程,會出現「氣」,「氣」是「道」運行的產物。「道」生「氣」

之後,生生不息的功能就轉換到「氣」身上。「氣」的運行不是直線進行,而有 某種交揉。道以陰陽二力推動混沌之氣,混沌之氣因而具有陰陽兩種性質。「道、

一、二」,可以理解成「無形之力、混沌之氣、陰陽二氣」,都是形上存在。「三」

是陰陽交揉和合而生的「沖氣」。「沖氣」不停流動,萬物就有了生滅的變化。沖 氣是形下之氣。形下之氣化生出有形的天、地、萬物。所以道「為天下母」13

9 顏昌嶢:《管子校釋》(湖南 岳麓書社 1996 年 2 月),頁 347。

10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台北,華正書局,2006 年 8 月),頁 117。

11 魏元珪:《老子思想體系探索》(台北 新文豐,1995 年),頁 262。

12 吳怡:《新譯老子解義》,(台北市,三民書局,1994 年),頁 296。

13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台北,華正書局,2006 年 8 月),頁 63。

「淵兮似萬物之宗」14。老子認為,萬物依道而生,道是世界的根基、根源。

漢儒解釋「道、一、二、三」,多從「宇宙生成」的觀點去闡述,如《淮南 子》、司馬遷、楊雄、張衡等人,多從陰陽未分的元氣去解釋老子的「無」,認為 在宇宙萬有未生之前,即存有最原始的質料,因無名無形,故稱為無。然後由元 氣分化為陰陽二氣,再由陰陽二氣化生為天地萬有。王弼則以為「本無」與「末 有」本為一體,韓康伯〈繫辭注〉引王弼《大衍義》:「夫無不可以明無,必因於 有」,「本無」脫離「末有」則不能獨立自存。王弼乃以「本體」的觀點來解釋「無」、

「有」,兩者同時並在,無先後順序,「無」為「本體」,「有」為「相、用」。 《列子》一書,是道家作品15,足以補充說明老子思想:

子列子曰:「昔者聖人因陰陽以統天地。夫有形者生於無形,則天地安從 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 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氣形質具而未相 離,故曰渾淪。渾淪者,言萬物相渾淪而未相離也。視之不見,聽之不聞,

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無形埒,易變而為一,一變而為七,七變而為九。

九變者,究也;乃復變而為一。一者,形變之始也。清輕者上為天,濁重 者下為地,沖和氣者為人;故天地含精,萬物化生。16

列子以無形、未見其氣的「渾淪」為宇宙初始,正如老子所說的「道」,也就是

「太易」。「道生一」的「一」,乃是氣的初形,「氣」停留在「初形」的時間 並不長久,很快就「一生二」,發展成為陰陽二氣,老子的「一」與「二」,是 列子「氣之始」的「太初」。「二生三」的三,乃是陰陽二氣的變化與調和,或 清輕,或濁重,或沖和。陰陽二氣有不同的組成模式,開始和合成物,是為「太 始」。物成的同時,本質也具備,是「太素」。從道到二,有先後順序。二生三 到三生萬物,則同時完成。

「道」乃是宇宙生成的根源,「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17, 物不離道,道亦不離物,不過道生物,是自然而然的生,不是「刻意」的人偽造

14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台北,華正書局,2006 年 8 月),頁 86。

15關於列子這部書,最早的記載見於〈漢書 藝文志〉,錄有《列子》八篇。班固資料來自劉向、

劉歆父子的《七略》。這樣的關聯,可以說明在劉向父子時:《列子》八篇尚在。而今日所流通 的《列子》,是否就是劉氏父子所見到的版本,就有爭議。本文不討論《列子》書的真偽。

16 晉 張湛注:《列子注釋》(台北 華聯,1969 年 10 月),頁 9~10。

17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台北,華正書局,2006 年 8 月),頁 86。

作: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

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18

道是宇宙的根源。萬物各有本性。萬物各自以自己存在的自然本性體現「道」, 就是「德」。「道」和「德」的生之畜之,並非權威式的宰制萬物。「常自然」就 是本著「自然無為」的原理:「天地任自然,無為無造。萬物自相治理,故不仁 也。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為。造立施化,則物失其真;有恩有為,則物不具 存。」19天地聽任萬物的自生自滅,合乎生之理,當生則生。合乎死之理,當死 則死。物之生死,都本著自然的原則。

二、「道」之規律

道除了創生宇宙萬物,同時也安排了「返化終始」的宇宙秩序。天地萬物所 有的變化,看似複雜,但「周形不殆」,井然不失序。「道」不可見,「道」的運 行秩序亦不可見。「道」未曾言說宇宙秩序和規律,但宇宙運行卻隱含規律與秩 序,這便是「道紀」。世間萬物存在的秩序,都由「道」在背後規範,由此也可 以看出道的普遍存在性。世間萬物存在於時空之中,但「道」超越時空,故無古 今。因為「道」超越古今,道又創生萬物,這「超然」與「遍在」,使道能統御 古今萬有,維持宇宙秩序和規律。

因為有這「超然」與「遍在」的秩序,天地萬物才能穩定發展: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 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 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20

萬物得「一」,才能穩定。「一」與「道」相當,是混沌之氣。具有道的作用。

道的作用是「自然」、自然的特色就是無「分別心、私心」。天得「道」而存在,

所以天亦「無私照、無私心」而清明。自然界的天,本貌就是藍天白雲。雲積多

18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台北,華正書局,2006 年 8 月),頁 136。

19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台北,華正書局,2006 年 8 月),頁 14。

20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台北,華正書局,2006 年 8 月),頁 105。

就有飄風驟雨,雨過仍是天清。天晴天雨都是自然。如果天不自然,刻意求晴或 求雨,便是有私心,造成乾旱或豪雨,天就失去「清明」。王弼以為:「用一以 致清耳,非用清以清也。守一則清不失,用清則恐將裂」。王弼認為,天之所以 清,乃是因為秉持無私、自然的「一」的特質。天不刻意追求某種天象,乃自然

就有飄風驟雨,雨過仍是天清。天晴天雨都是自然。如果天不自然,刻意求晴或 求雨,便是有私心,造成乾旱或豪雨,天就失去「清明」。王弼以為:「用一以 致清耳,非用清以清也。守一則清不失,用清則恐將裂」。王弼認為,天之所以 清,乃是因為秉持無私、自然的「一」的特質。天不刻意追求某種天象,乃自然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