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休閒參與之定義及其相關之研究

休閒是現代文明社會的產物,人們在生活基本需求獲得滿足後開始追求更高 水準的生活,於是工作時間逐漸減少,自由時間相對增加,休閒的風氣開始盛 行。因此,休閒將如同工作一樣,同時反應人們的生活型態,但如何維持工作與 休閒的平衡,對現代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休閒在心理方面的表現是以心靈上的 自由,感覺的愉悅與精神的放鬆為主。綜觀上述,雖然學者們對休閒的定義不 一,但都肯定休閒的正向功能是使人們能擺脫掉工作中的疲憊、枯燥與單調,更 重要的是可以使人轉移目標,脫離工作之壓力。

一 、休閒之定義

休閒的英文寫法是為「leisure」,係從拉丁文中 licere 演變而來的,意指「被

允許」(to be permitted)或是「自由」(to be free)(Kraus, 1990),其指的是 擺脫生產勞動後的自由時間或自由活動; 而在法文之中亦有 loiser 一字,意 指是自由利用的時間。

從中文的字面意義來看,林東泰(1992)指出「休閒」包含了「休息」和「閒暇」

兩個層面的內涵,所以它包括了「閒暇的自由時間」,同時也指涉從事足以「令 人恢復精神或體力的休息活動」。

Kraus(1990)將休閒歸納為下列意涵:

(一) 休閒為內心層面的需求;

(二) 休閒是一種代表社會階層的符號;

(三) 強調休閒和工作呈對立狀態,亦即乃不必負有任何責任的閒暇時間;

(四) 休閒是一種活動的形式。

Kelly(1983)認為休閒是一種精神上的體驗,一種健全的心理狀態,最終目的 是為了改善或建造更有效的精神生活,強調休閒的意義是在非工作時間,參與特 殊型態的活動,並造成一種消費。Brightbill(1960)指出,不管我們怎樣去界定休 閒的概念,時間是休閒的核心,然而休閒就被界定為滿足生存(existence)以及維持 生活(subsistence)之外,可以自由裁量運用的時間(discretionary time)。

而 Dumazedier(1967)指出,休閒乃是在工作、家庭及社會等種種義務之外,

個人依其所好所從事的活動。Stokowski(1994)則認為休閒是活動的主張,其重 要的優點為客觀,因為休閒活動可被計算、量化且可作比較,但其也指出這種定 義的主要缺點是它不能涵蓋所有可能的休閒活動,因為這些活動會隨人、地方和 時間而不同。劉子利(2001)認為休閒是在卸除責任義務後的非工作活動,個體 可自由選擇各式的休閒活動實際參與,以達到鬆弛、娛樂、消遣、心靈平靜,及 自我充實、自我提昇、自我滿足、潛能發揮等目的。有關國內外學者對於休閒的 定義將整理如表 2-4 所示。

表 2-4 學者對於休閒的定義表 學者 年份 休閒的定義

Kraus 1990 休閒是內心層面的需求、代表社會階層的符號、強調休閒 和工作呈對立狀態,是一種活動的形式。

Kelly 1983 休閒是一種精神上的體驗,一種健全的心理狀態

Brightbill 1960 休閒就被界定為滿足生存以及維持生活之外,可以自由裁 量運用的時間

Dumazedier 1967 休閒乃是在工作、家庭及社會等種種義務之外,個人依其 所好所從事的活動

Parker 1983 以工作為出發點,強調休閒是工作之餘的時間,以從事或 投入與工作不同的事務

林東泰 1992 休閒包含了休息和閒暇兩個層面,所以它包括了閒暇的自 由時間,和令人恢復精神或體力的休息活動

劉子利 2001 休閒是在卸除責任義務後的非工作活動,個體可自由選擇 各式的休閒活動實際參與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由此可知,休閒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然而對地籍圖重測人員而 言,在面對龐大的工作份量外,休閒參與是更具意義且重要的,透過休閒活動的 參與來有效地釋放平時所累積的工作壓力、進而提升工作品質,並可以促進身、

心健康而達到生活的滿意。

二、休閒參與理論

人們之所以需要從事休閒活動,是因為休閒活動可以滿足人類的需求。人本 心理學家 Maslow(1970)對人類的動機,持一種整體的看法,認為各種動機是彼此 關聯的,各種動機間關係的變化又與個體生長發展的社會環境具有密切的關係,

當個人滿足某一需求後又會有另外一種需求,因此人類的需求是沒有止境的。所 以 Maslow 提出層次需求理論(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將人類的需求分為五 個層次:

(一) 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人類最基本的需求,包括維持個體生存 所需的各種資源, 滿足人類免於饑餓、口渴, 如食物、水、性、睡眠 等。

(二) 安全需求(safety needs):主要在於免於焦慮、恐懼、危險, 使自己能 有保護、依靠而感到安全, 包括安全感、穩定性; 秩序與在社會環境

中的人身安全。

(三) 愛與隸屬的需求(love and belongingness needs):主要是要接近他人、團 體, 能為他人接受, 與他人互相關懷與愛護, 包括社交、情感、愛 與被愛和與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

(四) 尊重的需求(esteem needs):要尊重自己, 也要獲得別人的尊重, 以 使自己感覺有價值, 如成就感、成功、自重等。

(五) 自我實現的需求(self-actualization needs):主要在求完全及展現自己的 特質,以實現自我的潛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發展自我。

而 Nash(1960)提出休閒理論,將休閒參與價值分層級,區分成 0 至4層級,

如圖 2-1 所示。

圖 2-1 Nash 休閒參與需求理論圖 資料來源:(Nash, 1960)

行為表現違反社會準則 傷害自己行為 娛樂、尋求刺激、

擺脫無聊、消磨時間 情緒的參與

積極的參與 創作 的參與

0 以下 0 1 2 3

4 創造家、發明家

追隨者、表演者

欣賞者、嗜好者

放鬆自我、消除無聊

放縱自我(過度)

不良行為(違法 犯罪)

(一) 0 以下層級是危害社會的參與:由於個人不當的行為表現,造成社會的 危害及社會秩序的混亂,形成個人的違法犯罪;事實上,違法也是參 與,不過是在 0 以下的層級。

(二) 0 層級是危害自身的參與: 最常見的就是吸毒、酗酒、抽煙、飆車等。

(三) 1 層級為旁觀的參與: 是指跟隨大多數人的活動參與,是被動的參與,

因大多數人似乎滿足於消極的參與,因此稱之為觀賞者,最常見的就是 看電視,以排解多餘的時間。

(四) 2 層級為情緒的參與:是指個體在從事休閒活動時,觸動內在心靈,或 聯繫到一些有意義的經驗,而產生了情緒上的共鳴。例如當你曾是一位 棒球愛好者在看到一場偉大的棒球比賽時,會產生共鳴。

(五) 3 層級為積極的參與:開始參與休閒時從不會到會, 或者具備些微的基 礎想要更進一步的瞭解, 藉由休閒參與以獲得滿足。

(六) 4 層級為創作的參與:在這層級的參與者,他們以創作、發明、製作典 範,他們從個人的經驗或印象中獲得創作的靈感。例如:藝術家、科學 家、哲學家、發明家或創造者。

三 、休閒活動的類型

休閒活動的內容是非常廣泛的,其分類的標準依其研究的目的或時間的演 進,人類社會生活的變遷而有不同的類型出現,可依項目、內容、場所、負責機 構、時間、對象及性質等加以區分(謝政諭,1990)。每個人所參與之休閒活動類 型差異很大,因此,過去相關學者在進行休閒活動的實證研究中,經常會將受訪 者所參與之休閒活動類型加以整理及歸類,並且對於休閒參與的頻率做量化的計 算。

針對休閒活動的類型之分類方式有下列三種。

(一) 主觀分類法:此種分類法依研究者個人主觀的判斷,對休閒活動進行分 類並加以命名,但此方法因係受到個人主觀的因素影響,會使分類的結

果顯得較不客觀。但若為因應研究探討之進行亦有其必要性。

(二) 因素分析法:此方法最為常見,是利用因素分析的統計方法來進行休閒 活動的分類,是針對像是參與的行為、參與次數、參與程度或參與頻率 等,從問卷的結果中萃取出有顯著代表性的因素,並依其代表性因素中 所包含的特徵加以命名。

(三) 多元尺度評定法:此法是將休閒活動兩兩配對,並由受試者依自身對此 成對活動相似性的感覺加以評定,並由受試者說明其相似處。運用此種 方法所得的分類結果較為簡單,且係由受試者本身來分類,其效度會較 高,但是由於採用了兩兩配對的方式,使得問卷變得較為複雜也較難填 答,且可分析的項目相當有限,所以較少人使用。

目前已有相當多研究針對其研究主題運用不同的休閒類型分類出許多休閒類 型,以下將一些研究者的分類與方法整理如表 2-5 所示。

表 2-5 國內外學者休閒活動分類與方法表

研究者 年份 分類法 休閒類型

Kaplan 1960 主觀分類法 社交性活動、遊戲和體育活動、藝術性 活動以及靜態性活動

Mckenchnie 1974 因素分析法

機械性、手藝活動、知性活動、緩慢性 活動、鄰居活動、特殊設備運動、快速 活動

陳彰儀 1989 因素分析法

手藝性、娛樂性、文藝性、社交性、知 識性、一般運動性、休憩性、與小孩有 關性、逛街性、農藝性

張坤鄉 1991 多元尺度評定法 主動-被動性活動、個人-團體性活動、

心智-非心智活動、戶內-戶外活動 張少熙 1994 因素分析法

刺激性、交誼性、娛樂性、戶外活動、

觀賞性、音樂性、消遣性、藝能性、休 憩性

鄭順璁 2001 主觀分類法 大眾媒體類、文化類、運動類、社交類、

戶外類、個人嗜好類 陳惠貞 2002 主觀分類法

知識型、閒逸型、觀賞型、運動型、戶 外遊憩型、社交型、藝文手工型及嗜好 遊戲型

續下頁

表 2-5 國內外學者休閒活動分類與方法表(續)

黃元田 2003 因素分析法

技藝與美術類型、特殊育樂類型、消遣 性類型、健身活動類型、閱讀與寫作類 型、運動類型、社會服務類型、音樂類 型、博奕類型

左端華 2004 主觀分類法 消遣性、知識性、藝文性、娛樂性、運 動性、社交性、技藝性

房家儀 2007 主觀分類法

美容保養類、運動健身類、戶外遊憩類、

視聽娛樂類、社交聚餐類、逛街購物、

其他

翁宗慶 2008 因素分析法 藝文休憩型、社交參與型、自我娛樂型、

戶外健身型、消費娛樂型、流行隨俗型

戶外健身型、消費娛樂型、流行隨俗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