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休閒效益相關理論與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休閒效益相關理論與研究

一、 休閒效益相關理論

參與(participation)或直接的參與(direct participation)實為休閒 活動推動的核心,參與者透過各類休閒活動的直接參加尋求身體、心 智、情緒、社交和技能學習等方面的效益(黃金柱,2007)。休閒效益 的來源就休閒的定義,有以時間、活動、心理狀態及體驗等為主之觀 點,總合而言,休閒是人類在工作之餘自由時間,經由自由意志選擇 所從事之行為,藉此達到消除疲勞、身心舒暢愉悅及自我實現之目的 的活動或心靈狀態與感受(陳中雲,2001)。以個人效益為中心,包含 了生理效益、心理效益,之後再向外拓展從人際互動效益以及與環境互動 效益兩方面來討論社交效益(李晶,2002)。

洪煌佳(2002)、陳淑珠(2004)、徐國全(2008)、張清富(2008)認 為「休閒效益」(Benefits of Leisure)一詞的意義與範圍相當的廣泛,故從

個人、團體、社會與實質環境乃至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及經濟學等觀 點來討論外,亦有透過休閒需求、功能及經驗的角度來探究。林欣慧

(2002)、張治文(2007)將休閒效益定義為個人或團體在自由時間從事 休閒行為的過程中,對從事的活動有所體驗,對個人或團體產生有助於改 善身心狀態,提昇人際關係,並且對個人或社會產生有益的影響。故在參 與休閒活動的過程中,受到當地環境及活動設計,可以協助參與者改善身 心狀態,滿足需求激發個人潛能,改善人際關係與社交能力(徐國全,

2008)。休閒效益意指個人參與休閒活動過程中及參與後個人知覺可以改 善身心狀況或滿足需求的個人主觀感受(周安盈,2009)。

官素珍(2008)研究露營者遊憩動機、持續涉入與休閒效益之關係將 休閒效益認為個人在參與休閒活動過程中與活動後,經由個人主觀的評估 所獲得的經驗與感受,進而對個人產生的不同影響。休閒參與為人們帶來 的好處是多面向的,但在缺乏休閒教育環境之下,人們有時不太注意自己 的休閒需要,因而忽略了自休閒活動中能得到許多休閒益處,針對休閒緩 衝壓力模式與休閒壓抑壓力模式比較分析之研究發現,現代人的生活充滿 各種有形或無形的壓力,如何調適壓力已成為生活的一部份,並認為休閒 效益是個人在參與休閒的過程中與參與後所獲對身心改善或滿足需求的 主觀感受(吳雅筠,2006)。

Mannell 與 Kleiber (1997)以社會心理學角度將休閒效益整理為數種 理論,包括「忙碌理論」、「享樂理論」與「緩衝調適理論」,分別說明如 下

(一) 忙碌理論(keeping idle hands busy theory)從事休閒可使人們逃離或改變 憂慮或沮喪的想法,被視為一種使心靈忙碌的方式,亦即使用間接 的方式讓個體暫時從壓力事件中轉移注意力。

(二) 享樂主義(Psychological hedonism)主要闡述人們於休閒中尋求快樂與

避免痛苦,他們於休閒中找尋樂趣與愉悅的體驗建構了愉悅-放鬆

-樂趣理論(pleasure-relaxation-fun theories),此種短暫的體驗可提昇生 活品質,亦可持續形成長期的心理幸福狀態。

(三) 緩衝調適理論(buffer and coping theory)集合休閒利益對個體的益處提 出了休閒可以增進調適生活壓力的能力,並間接影響身心健康。

休閒活動的價值、功能及人們對其評價與認知,已為 21 世紀的理想 價值觀,人們正努力經由休閒活動的參與而追求這些利益、效益與目標,

茲將休閒效益分二大類為(吳松齡,2006):

(一) 經濟性效益:依據參與休閒活動之後所獲得的經濟利益,雖不易評估 但可經由休閒服務價值改變的大小予以金錢化的評量。

(二) 非經濟性的效益包含

(1) 回復工作潛能與活力,促進個人發展:藉由參與休閒活動以維持身 心的正常功能,於休閒活動中獲得自我成長,回復自信、潛能與活 力,創造個人願景與生活目標的實現。

(2) 促進個人的身體健康與體能發展:經由參與休閒活動可以維持身體 之正常功能、體能的調適、平衡生理機能與增進身體的健康,進而 增強個人的自信心提升工作效率。

(3) 擴大社會活動之參與範圍、增進社會人際關係:經由休閒活動參與,

可以擴大社交圈與社會互動機會,建立新的人際網路,增進家庭和 諧、社會群體關係與人際交往技巧。

(4) 促進家庭親情交融:經由休閒活動可以增進家族情誼,享受親情歡 愉之幸福。

(5) 減少生理與心理之壓力與束縛:經由休閒活動,可減輕甚至排除來 自工作、學業、生活及人際關係上的壓力與束縛,消除生理上的體 力負荷和心理上苦悶壓抑過勞現象。

(6) 提高心靈與智慧之昇華利益:經由宗教信仰、文化藝術與教育學習 等休閒活動,擴大心靈層次之提升與智慧之昇華利益。

(7) 提高自我實現機會與成就感:可以使參與休閒活動者在工作、學業 與生活上,發揮潛能,接受挑戰,實現個人願景與生涯目標。

(8) 創造冒險與創新機會:透過休閒活動可以擴展休閒與者之冒險與創 新意願機會,進而提升創新能力。

(9) 探索學習能力之體驗:經由教育學習等休閒活動,參與者能探索新 知識、新技術、新能力,展現成就感與自我意識。

(10) 增進新奇與刺激之機會:體驗新的休閒活動,激發參與者之好奇心 與嘗試,擴展休閒生活的新體驗。

(11) 享受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感覺:休閒本質即自由自在之休閒,使參 與者抛棄束縛與壓力,享受自由的感覺,進而激發潛能,回復活力。

(12) 增進社會福利:經由觀光旅遊、購物消費等休閒活動,足以擴張社 會經濟活動,增進社會福利經費來源。

(13) 營造「真善美」意境之實現:藝術之美、宗教之善、文化之真、自 然之美、社會之善、人性之真。

綜上所述,農業體驗的休閒效益為個人在參與農業體驗活動的過程中 與參與後所獲得對身心改善、促進個人的身體健康與體能發展及增進社會 人際關係、展現成就感與自我意識等滿足需求的主觀感受。

二、 休閒參與與休閒效益之關係

休閒活動參與對於休閒效益體驗的影響,可以從 Mannell 與 Stynes 的休閒效益投入產出的觀念來討論(李晶,2002;張治文,2007)。Mannell 與 Stynes (1991)以投入產出的觀念討論個人休閒效益體驗與休閒活動企劃

的關係(如圖 2-5)。投入的部分包含休閒環境、休閒活動、休閒時間以及 休閒的態度,再經由休閒活動參與的過程,將投入的因子相互整合,展現 在生理上、經濟上、環境中、社會以及心理上的知覺。經過個人價值觀與 主觀的判定後所得到效益知覺,稱為參與休閒活動的休閒效益體驗,並且 從休閒效益體驗而產生新的價值觀。根據 Mannell 與 Stynes (1991)的模 型,參與者在休閒活動中所得到的休閒效益體驗與休閒活動體驗和個人價 值觀息息相關。

政策與管理資訊之需求

參 與 過 程

環境 活動 時間 心境

生理的 經濟的 環境的 社會的 心理的

評 價 過 程

價 值 觀

社 會 價 值

圖 2-4-1 休閒效益系統模式

資料來源:引自李晶(2002)、張治文(2007)

投入

產出

效益

休閒效益不但是一種主觀的個人經驗感受,休閒效益的意義與內涵還 會因個人的背景不同而有所差異,雖然學者指稱效益是無法觀察到的,但 透過問卷的測量仍可以將其量化以數字呈現出休閒效益的感受程度(官素 珍,2008;周安盈,2009)。

陳中雲(2001)針對不同背景變項的台北縣國小教師對休閒效益的感 受調查,發現並未因性別、年齡、年資、婚姻狀況、教育程度不同而有差 異,而在不同任教類別及擔任職務方面,則對休閒效益有顯著性的差異,

可能是因為樣本本身同質性高,導致在休閒效益上並未有很大之差異。不 同休閒活動類型參與頻率的高低對休閒效益的感受亦不同,知識性休閒活 動及體能性休閒活動參與頻率高者在心理效益、社交效益及教育效益的感 受顯著高於參與頻率低者。社交性休閒活動參與頻率高者在生理效益及社 交效益的感受顯著高於參與頻率低者。而休憩性休閒活動及服務性休閒活 動的參與頻率高低對休閒效益的感受並無顯著性差異。

李晶(2002)研究休閒活動參與對於休閒效益體驗之影響,針對北投 區軍艦岩步道登山健行參與者以及自行前往從事登山健行活動者,研究結 果發現:1.性別、年齡與教育程度對休閒效益有顯著影響。2.不同的活動 參與形式對於登山健行者休閒效益的體驗有顯著的影響。黃語瑄(2007)

探討遊客對美濃地區之目的地意象與休閒效益知覺,發現就社交效益、心 理效益、教育效益三個面方之研究結果,認為不同的人口統計變項中性 別、年齡及教育程度的不同在休閒效益知覺上有顯著差異。不同遊憩特性 之遊客,在休閒效益知覺上有顯著差異,陳怡指(2006)研究居民對南瀛 總爺藝文中心之遊憩意象與休閒效益認知,認為個人休閒效益認知會因個 人的背景、動機與目的而有所不同。此外根據個人對於活動本身的涉入程 度、參與次數也會有不同的休閒效益認知產生,其中個人獲得休閒效益認 知可能與參與次數有相關,參與次數較多的個人比參與次數較少的個人獲

得較高的休閒效益認知。此外隨著參與不同的活動也會產生不同的休閒效 益認知。謝明忠(2009)研究桃園市陽明運動公園使用者參與動機與休閒 效益情形,發現不同人口背景變項之桃園市陽明運動公園使用者對休閒效 益的感受,未因教育程度、居住地區、最常使用時間而有差異,其餘包括 性別、年齡、職業、婚姻狀況、使用頻率、最常使用時段、同伴類型均存

得較高的休閒效益認知。此外隨著參與不同的活動也會產生不同的休閒效 益認知。謝明忠(2009)研究桃園市陽明運動公園使用者參與動機與休閒 效益情形,發現不同人口背景變項之桃園市陽明運動公園使用者對休閒效 益的感受,未因教育程度、居住地區、最常使用時間而有差異,其餘包括 性別、年齡、職業、婚姻狀況、使用頻率、最常使用時段、同伴類型均存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