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佛教醫學中對於「疾病」的意義界定

第二章 佛教醫學之疾病義界與分類

第二節 佛教醫學中對於「疾病」的意義界定

第四,佛教醫學與生命吠陀不同的地方,不是在具體的治療方法方面,而 是在醫學的理論上,包括以「四大不調」和「四百四病」為特徵的佛教身 體觀,特別是在病因學說中的「業因」方面。這是佛醫理論中最具佛教特 色的部分,也是與生命吠陀理論差別最大的所在。另外,二者在藥物分類 學方面也有一個很明顯的差異,佛醫將所有的藥物分成四大類,即時藥、

時分藥、七日藥、盡壽藥」。概言之,印度佛教醫學在理論構架、藥物學 理論方面有著鮮明的佛教特色,而在具體的醫療方法上相當重視禁咒療 法。47

上述以「四大不調」和「四百四病」為特徵的身體觀,為佛教所特有,尤其將「業 因」納入病因學說中,使得疾病與解脫間,產生了進一步的連結;由於這一部分 涉及較為深層的佛教醫學內涵,將留待下一章再作論述。另外,佛教醫學與印度 佛教醫學的差別,佛教醫學主要表現在於其理論構架及藥物學理論方面具有鮮明 的佛教特色,並將藥物分成即時藥、時分藥、七日藥、盡壽藥等四大類;而印度 佛教醫學在具體的醫療方法上相當重視禁咒療法。

第二節 佛教醫學中對於「疾病」的意義界定

在尚未討論到本節佛教醫學對於「疾病」的義界之主題前,吾人不妨先對「疾 病」的字源與字義稍作了解,及對當代「全人醫學」觀念有個初步認識,如此與 佛教觀點加以對比,更能彰顯出佛教醫學對於疾病的認知與界定上有何特殊之 處。

47 陳 明:《中古醫療與外來文化》,頁 345。

32

在《阿含經》文本中,有時單獨出現「病」,有時則「疾病」二字一起出現。

「疾病」在中國文字學中的意涵為何?首先,分析「疾」字。「疾」為會意兼形 聲字。甲骨文從人,從矢,會人腋下受箭傷之意,矢也兼表聲。金文整齊化。箭 傷也是種病,故篆文將從人改為從疒,表示外傷輕病。隸變後楷書寫作疾。其本 義,根據《說文.疒部》:「疾,病也。從疒,矢聲。」本義為輕病。換句話說,

「疾」字本身即含有「病」的意思。「病」為形聲字,篆文從疒,丙聲。隸變後 楷書寫作病。甲骨文從人,從爿(床,是豎起的形象),會人得了重病躺在床上 之意,小點象徵因病症出虛汗,「爿」也兼表聲。金文偏旁進一步簡化並整齊化。

篆文將人身與床疊合在一起,隸變後楷書寫作「疒」。「病」是「疒」的加旁分 化字,「疒」為會意兼形聲字。《說文.疒部》:「病,疾加也。從疒,丙聲。」

本義為病嚴重了。生理或心理上不正常,失去健康狀態的症狀,輕者為疾,重者 為病。48「疒」雖為部首,但亦即「病」的本字。。以上是從中國文字學的觀點,

為「疾病」所作的解釋,「疾病」一詞為同義複合詞,不論「疾」或「病」,皆 具有「病」的意義。至於梵文的疾病為「vyadhi」,又該如何解呢?「vyadhi」

為陽性詞,具有疾患、疾病、病氣、病、痼疾、疾疫,病患苦,苦患、著諸病、

病名目、消渴病、膏盲等意。49當代醫學又是如何對「疾病」一詞下定義?《中 央英漢醫學辭海》:「disease,病,疾病;疾病是致病因子在一定的條件下,作 用於機體,使內環境紊亂而發生的異常生命活動過程。在此過程中,致病因子對 機體組織造成損害,同時機體對病因及其損害產生抗損害反應,從而使機體的機 能、代謝和形態結構產生一系列變化,因此表現出各種症狀、體徵以及社會行為 的異常,嚴重者可危及生命。」50

由於疾病是來自健康受到影響所致,因此吾人也可以透過對健康的理解,對 疾病有另一個面向的觀照。什麼是健康?沒有疾病的狀態,便稱之為健康。

48 參見谷衍奎編,《漢字源流字典》(北京:語言出版社,2008 年),頁 1108–1109。

49 荻原雲來編,《漢譯對照梵和大辭典》(台北:新文豐出版社,2003 年),下冊,頁 1295 右欄。

50 薛春生主編:《中央英漢醫學辭海》(台北:中央圖書出版社,2007 年),頁 535–536。

33

上述已明「疾病」字義,續論佛教醫學的定義。由於佛教醫學於《阿含經》

中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為了釐清佛教醫學的範圍,只好先從當代「全人醫學」

的角度來了解其意涵。何謂「全人醫學」?誠如謝博生所言:

「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強調全人了解,醫師必須透過對於人性、情意的 感知,經由人文的觀點深入了解病人的「病」,經由病人的觀點來剖析了 解病人的行為或經驗所具有的意義。「病苦」源於人的「完整性」因疾病 而受到傷害,它是超出於肉體的痛苦感覺。「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最主 要的基礎即是對於人的「完整性」的了解,以及對於人的「完整性」與生 病之關聯的了解。51

透過上述所言,吾人可以了解到所謂的「全人醫學」,它所強調的是人的完整性,

當疾病傷害到人的完整性時,必須苦其所苦,以回復其完整性,否則醫療的行為 本身則成為造成病人痛苦的來源,何以致此?其主因為傳統的醫療很少考慮到病 人痛苦的本質和來源。因此此處特別強調的醫療是「以病人為中心」,實為當代 醫學的核心理念。

上述說法與佛教醫學亦有相當關程度的共通,回顧佛陀出現世間,關懷有情 身心的種種苦痛,致力於使眾生解除生命苦痛。特別是在大乘佛典中,菩薩在無 數劫追求佛道的歷程中,眾生一切身心疾病的救治亦為其誓願久住世間的重要實 踐德目之一,不但要使身心靈健康,更想要讓眾生體證真理。為了使整個論述順 暢,筆者引述《佛說維摩詰經》上的文句加以輔助說明,雖然它是大乘佛法的範 疇,同時也只是一種譬喻,但卻能由此看到有關疾病及醫療的脈絡,如經所言:

菩薩三萬二千,皆神通菩薩,一切大聖能隨俗化,佛所住者皆已得住,為 法城塹護持正法,為師子吼十方聞聲,眾人不請祐而安之,……其生五道,

為大醫王,以慧以善,救眾生病,應病與藥,令得服行。52

51 參見謝博生:《醫療概論》(台北: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2004 年),頁 115。

52 《佛說維摩詰經》,《大正藏》冊 14,頁 519 上。

34

引文中的「為大醫王,以慧以善,救眾生病,應病與藥,令得服行」,看似描述 菩薩境界與實踐的普通經文,以智慧及行善當醫藥來療治眾生的疾病作譬喻,卻 包含幾個必須釐清的問題:什麼是眾生?病的意義與範圍為何?病分為幾種?如 何應病與藥?筆者將順著如上的提問,加以探討,以釐清佛教醫學中「病」的涵 意。

上言「救眾生病」一詞的主體應在於「眾生」,易言之,沒有眾生的存在就 沒有生病這件事,「眾生」即「全人醫學」中所指涉的「人」;如果不能夠深入 理解「眾生」的屬性及特質,便無從了解「疾病」的義界與內涵。吾人可先由經 典中獲知「眾生」的義界,如《雜阿含經》言:

時,有侍者比丘名曰羅陀,白佛言:「世尊!所謂眾生者,云何名為眾生?」

佛告羅陀:「於色染著纏綿,名曰眾生;於受、想、行、識染著纏綿,名 曰眾生。」53

如上言,凡是對色、受、想、行、識等五蘊染著纏綿者,皆名之為眾生;由於對 五蘊充滿著染著,因此心中充滿著無盡的愛、欲望、想念與渴望,使得起惑造業,

而在佛界之外的九界流轉生死。「眾生」,梵語 bahu-jana, jantu, jagat 或 sattva 之意譯,大多音譯為薩埵,又譯作有情、含識(即含有心識者)含靈等,泛指迷 界之有情。對於眾生一詞的注解,散見於諸經典,例如:

《長阿含經.卷二十二世本緣品》上言:「此世還成世間,眾生多有生光 音天者,自然化生,歡喜為食,身光自照,神足飛空,安樂無礙,壽命長 久。其後此世變成大水,周遍彌滿。當於爾時,天下大闇,無有日月、星 辰、晝夜,亦無歲月、四時之數。其後此世還欲變時,有餘眾生福盡、行 盡、命盡,從光音天命終,來生此間,皆悉化生,歡喜為食,身光自照,

神足飛空,安樂無礙,久住此間。爾時,無有男女、尊卑、上下,亦無異

53 《雜阿含經》卷 6,《大正藏》冊 2,頁 40 上。

35

名,眾共生世,故名眾生。無男女尊卑上下,亦無異名,眾共生於世,故 稱眾生。」54

《妙法蓮華經文句》亦言:「《中阿含.十二》云:劫初光音天下生世間,無男 女尊卑眾共生世,故言眾生。此據最初也。若攬眾陰而有假名眾生,此據一期受 報也。若言處處受生故名眾生者,此據業力五道流轉也。」55一般以為無明煩惱 所覆,流轉生死者為眾生。若廣義言之,佛及菩薩亦含攝於眾生之中,實則如《摩 訶止觀.卷五上》所言:「攬五陰通稱眾生。眾生不同:攬三途陰罪苦眾生,攬 人天陰受樂眾生,攬無漏陰真聖眾生,攬慈悲陰大士眾生,攬常住陰尊極眾生。」

56透過上述對「眾生」一詞的意義討論,可以獲知佛教對「眾生」的義界較為寬 廣,不似傳統醫學將單純人視為一有機體,若不先對此有所了解,將很難對於佛 教醫學中所論及的醫藥思想有深刻體會。

對於眾生流轉生死,或是疾病纏身的源頭,具如《長阿含經》所言:

「婆悉吒!今當為汝說四姓本緣。天地始終,劫盡壞時,眾生命終皆生光 音天,自然化生,以念為食,光明自照,神足飛空,其後此地盡變為水,

無不周遍。當於爾時,無復日月星辰,亦無晝夜年月歲數,唯有大冥。其 後此水變成大地,光音諸天福盡命終,來生此間。雖來生此,猶以念食,

神足飛空,身光自照,於此住久,各自稱言:『眾生!眾生!』其後此地 甘泉涌出,狀如酥蜜。彼初來天性輕易者,見此泉已,默自念言:『此為 何物?可試甞之。』即內指泉中,而試甞之,如是再三,轉覺其美,便以 手抄自恣食之,如是樂著,遂無厭足,其餘眾生復效食之,如是再三,復 覺其美,食之不已,其身轉麤,…,失天妙色,無復神足,履地而行,身 光轉滅,天地大冥。57

54 《長阿含經》卷 22,《大正藏》冊 1,頁 145 上。

55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 4 下,《大正藏》冊 34,頁 55 中。

56 《摩訶止觀》卷 5 上,《大正藏》冊 46,頁 52 中。

57 《長阿含經》卷 6,《大正藏》冊 1,頁 37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