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佛教醫學的發展與中西醫之關涉

第二章 佛教醫學之疾病義界與分類

第一節 佛教醫學的發展與中西醫之關涉

回顧印度佛教醫學的發源早於印度古代生命阿育吠陀體系,與印度傳統醫學 有雙向的互動,它以佛教教義作為醫藥思想上的指導,結合醫藥實踐所累積的經 驗,將其成果含融於佛教典籍的載記之中。

佛教淵源自印度固有的文化底蘊,因此,佛教醫學的種種,自然與印度傳統 醫學有著相當密切的關係。「風、膽、痰」三要素說,是阿輸吠陀最重要的基本 概念之一。三者既是構成人體及各種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導致疾病發生的 根本原因。如《妙聞集》所述:

風、膽、痰三者乃人體生存之原因。體風素位於下部(腰與直腸),膽汁 素位於中部(腸與胃間),粘液素位於上部(胃),能保持如此之正常狀 態者,則人之身體得以維繫,恰如一室之屋要有三根柱子支撐一般。故亦 有人將身體稱為「具有三支柱者」。此三種流體原素之失調為身體死滅之 原因。故人體於生、住、滅三相中,亦即此三流體原素與第四要素——血 液——不可分離也。

離開了粘液素、膽汁素、體風素、血液,則沒有身體。身體通常乃是由是 等之物而得以保持。

如月、日、風以各種與、奪、剌激之作用保持此世界,粘液素、膽汁素、

24

體風素亦以是等之作用保持人體。28

三要素與所有物質一樣,都是由「五大」組成,但各自的「優勢成分」不同,由 此決定了各要素的基本性質與特徵。三要素最基本的功能是:(一)體風素:具 有運動作用、刺激傳達作用、攝食補給作用、分離作用(乳糜與排泄物)、括約 保持作用(屎、尿、精液)等五種不同的特性,以保持身體。(二)膽汁素:具 有賦予乳糜赤色、消化食物的作用、賦予精力與健康色、產生智力與體溫等五種 不同的功能。通過火的作用,以資身體之保健。(三)粘液素:具有關節聯接作 用、使身體滑澤的作用、癒創作用、使身體肥滿的作用、賦予力與強韌性的作用 等五種不同的特性。依靠水的作用,以助身體之健康。29上述在主要研究文本《四 阿含》中,並無完整體系脈絡之內容,因此該文補充了在論述時所需的背景與基 礎內涵,甚有參考價值。

何謂醫學?有學者界定說:「醫學源於人類治療疾病的需要及因治療疾病獲 得的經驗,醫療是治療疾病的行為,其歷史與人類的歷史同樣悠久。當人類開始 面對疾病及病人,從事觀察及思考,累積疾病及治療疾病相關的材料及經驗,加 以分析、綜合、整理,發展出合理的邏輯,成為有系統的知識,並記錄流傳之時,

醫學就誕生了。隨著時間的經過及人類思想和技術的進步,醫學的內容愈趨豐 富,各文化都發展出其經驗醫學,中國、印度、埃及、西歐等文明均有其傳統的 經驗醫學,其中,西歐的經驗醫學發展成為現代的『科學的醫學』。」又言:「醫 學以人、人的生命、人的健康為對象,它協助人們安全地出生,健康地生活,去 除病痛,舒適地離去,其本質實為『人性化的醫療』」。30由上述所言不難理解,

中國、印度、埃及、西歐等各個地域的傳統醫學發展過程都有相近的情況,無一

28 廖育群:《認識印度傳統醫學》,頁 59–60。

29 廖育群:《認識印度傳統醫學》,頁 60–61。

30 西歐的經驗醫學始於公元前 400 年左右希臘人希波克拉提斯(Hippocrates,460~377 BC )的倡 導,經過羅馬時代蓋倫(Galen,130~200 AD)對於當時醫學知識、觀念、方法的整理統一,

成為西方文化的一部份而流傳不來,到了文藝復興時代發生斜學革命以後,西歐的經驗醫學受 到科學的影響而脫胎換骨,並逐漸與科學結合,成為科學的一門分支。參見謝博生:《醫學概 論》(台北: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1999 年),頁 1。

25

不是藉由累積疾病及治療疾病相關的材料及經驗,然後加以分析、綜合、整理,

逐步發展出合理的邏輯,使之成為有系統的知識而流傳。

一部人類醫學史,不啻是人類為了生存而與疾病博鬥的進化史,遠溯人類的 發展,誠如洪敏元所言:「古代疾病的治療是依據自身病程的治療經驗來對抗大 自然,例如中國神農氏嚐百草、西方巴比倫術士僧侶與巫師們以巫術等方法來解 除病痛。這些豐富經驗的傳承,使我們能了解古代祖先抵抗疾病的方法,與延續 到近代的醫藥發達有密切的關係。」31由狩獵文化進入農耕文化、工業文化以後,

文化的變遷速度越來越快,進入資訊社會以後,文化變遷的速度更快,人們沒還 有完全適應已發生的變遷時,新的變遷又來臨了。人們疲於應付,始終處於緊張 的狀態中;生理和心理受到沉重而又持續的壓力,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失調和異 常。文明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一方面大大擴展了人的能力和智力,消除了 野蠻和愚昧,另一方面也對人類健康造成了重大的衝擊,帶來了各種與社會文化 進步有關的疾病。」32無論在身、心、靈各方面,人類面臨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困 境,雖然醫學日新月異地發展,但有更多已發未治、未發待治的疾病需面對,使 人類對於未來充滿著不確定感,生存也備受威脅。

中國的醫藥發展史可遠溯至 5500 年前的神農氏嚐百草,為中國醫藥的鼻 祖;針灸法源自新石器時代以石針、骨針與竹針來治病,直至周代才改用金屬針。

二千餘年前人們便將疾病及醫藥處方記載在竹簡上。春秋戰國時代的扁鵲創立診 斷疾病的「望、聞、問、切」四診法,之後《黃帝內經》33、《神農本草經》及

《八十一難經》問世。漢代淳于意著《中醫病歷方》,開中醫病歷制度之先河;

神醫華陀首創外科醫學,著《中醫外科錄方》;醫聖張仲景開啟「辨證論治」,

著《傷寒論》,中醫「方、藥、治、法」漸趨完備;同為漢代,國外醫學傳入中 國,西元 63 年漢明帝派遣使節去西域取佛經,印度醫學及藥物便隨之傳入。東

31 洪敏元:《臨床醫學概論》(台北:華杏出版公司,2004 年 9 月),頁 3–8。

32 謝博生:《醫學概論》,頁 2–4。

33 《黃帝內經》的主要內容分為兩篇,其一〈素問〉,主述病因、脈理與解剖,其二〈靈樞〉則 是主述針炙治療。參見郭藹春:《黃帝內經素問校注語譯》(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79 年),頁 1;郭藹春:《黃帝內經靈樞校注語譯》(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1 年),頁 1。

26

漢張陵創立道教,在醫藥治療方面,「丹鼎」療法是應用化學技術來煉製藥丹,

而「符籙」療法是用符咒來驅邪,達到一種心理治療的效果。晉代王叔和著《脈 經》,中醫診於焉興起;葛洪著《抱朴子》,首用硫化汞來調製「水銀」,比西 方醫學更早發現天花、黃疸、結核病、腳氣病與狂犬病等。隋唐巢元方著《諸病 源候論》,為中國第一部病證分類學;唐藥王孫思邈著《備急千金要方》、《千 金翼方》、《千金方》三大醫藥名著;王壽著《外台祕要》,涉及艾炙療法、人 工急救及護理方法。宋代設立了「太醫局」,西方於同時期設置醫學院;王惟一 著《針炙圖經》;宋法官宋慈著《洗冤錄》,研發「滴血鑑定法」,乃親屬關係 鑑定之先驅。明李時珍著《本草綱目》;陳實功以砷劑來治療梅毒;吳又可著《瘟 疫論》,發明以藥劑來消滅肉眼無法辨識的病原體(「戾氣」),類似當代微生 物學與消毒學的觀念。清葉天士著《溫熱論》,因發現猩紅熱而名聞國際;王清 任著「醫林改錯」,為中國人首部解剖學巨著;朱利恆著《中國醫學辭典》。醫 學教育方面,1958 年中國醫藥學院成立迄今。34從上所述,吾人可以了解到中醫 的淵源甚久。

上述為中醫發展歷史的梗概,頗有順應自然之全人醫學思考,強調人體的均 衡,誠如釋成一所言:「中國醫藥,為世界醫藥之一大系,它具有五千年以上的 歷史。其醫理、病理順乎天時、地理之變化,與夫人體組織功能自然之表微,以 為診斷處方之依據。所謂虛者補之、實者瀉之、寒者溫之、熱者清之,往往效如 桴鼓,向為世人所稱道,亦為人們樂用而不衰。」35遠溯中國東周和春秋時期的 醫事制度,當時已設有醫療衛生機構,醫生分成食醫、疾醫、瘍醫和獸醫等四種,

而醫師則為眾醫之長,主掌醫藥政令;所有的醫生於年終時根據療效成果來考 績,以此來決定職務的調整與給與的俸祿,並且必須要彙整死亡原因,藉以吸取 醫療經驗。當時的治療手段及藥物漸趨多元化,並注意以五氣、五味探索藥物的 治療作用;而且已經注意運用各種診斷手段,根據五氣、五聲、五色,九竅的開

34 參見洪敏元:《臨床醫學概論》(台北:華杏出版公司,2004 年 9 月),頁 9–11。

35 釋成一:《醫林學術時論集》(台北:中國藥用植物學會,1987 年 5 月),頁 52。

27

閉,九臟脈氣的搏動等情況,診察病情,判斷死生。由此可見,中國早在二千多 年以前,醫藥學的實務經驗已相當成熟,而且在管理制度上也相當完備。」36試 觀《備急千金藥方》所言:「扁鵲曰:人之所依者,形也;亂於和氣者,病也;

理於煩毒者,藥也;濟命扶厄者,醫也。安身之本,必資於食;救疾之要,必憑 於藥。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不明藥忌者,不能以除病也。斯之二事,有 靈所要也。若忽而不學,誠可悲哉!」又云:「夫為醫者,當須洞視病源,知其 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藥。藥性剛烈,猶為禦兵,兵之猛暴,豈容 妄發。發用乖儀,損傷更眾,藥之投病,夭濫亦然。」37上述已說明治病程序之 輕重緩急與湯、散、丸之治療時機,強調食療優先於藥物治療,尤其「亂於和氣 者,病也;理於煩毒者,藥也;濟命扶厄者,醫也。」一語言簡意賅地道盡病、

藥、醫之精髓,此為中醫所強調之藥療與食療梗概。

本論文所要探討的佛教醫學內涵,與中西傳統醫學比較起來,具有異曲同工

本論文所要探討的佛教醫學內涵,與中西傳統醫學比較起來,具有異曲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