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作品背景探究

第一節 作曲家生平概述

曲。薛莫出版公司(G. Schirmer Inc.)的前副總蘇珊.費德 (Susan Feder,1947- )曾說:「巴 伯的作品是最被廣為演奏的美國作曲家之一。」直到今日亦然8

8 Barbara B. Heyman, Samuel Barber: The composer and his music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vii.

9 Ibid., 7.

8

情…他也會跟青年夥伴們去運動,但他對音樂的事物更感興趣…你可以稱他是個充滿藝 術氣息的人。」10除了母親,家中的愛爾蘭廚師布蘿斯(Annie S. Brosius)也對巴伯產生重 要的影響。她會唱愛爾蘭歌曲、用手風琴彈奏吉格舞曲、講述愛爾蘭傳說故事給巴伯聽。

巴伯在 1958 年採訪中回憶道:「布蘿斯是祖母從愛爾蘭請來的…她總有唱不完的愛爾 蘭歌曲。」11巴伯十歲創作第一部輕歌劇《玫瑰樹》(The Rose Tree, 1920)的歌詞即是布 蘿斯所提供。巴伯的阿姨是紐約大都會歌劇院著名的女低音霍墨(Louise Homer, 1871-

1947)。每當她回到西徹斯特時,就會和巴伯合作小型的演出:阿姨演唱她所喜愛的歌

10 Peter Dickinson, A century tribute: Samuel Barber Remembered, (New York: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 2010), 5.

11 Ibid., 6.

12 Ibid., 4.

9

1924 年巴伯進入剛成立的寇蒂斯音樂院(Curtis Institution Of Music),跟隨義大利籍 作曲家史卡雷洛學習作曲,巴伯對調性語言及曲式的使用及富有表現力的旋律性,與史 卡雷洛的嚴苛訓練有很大的關聯。史卡雷洛師承十九世紀烏克蘭著名音樂學家曼第協斯 基,一脈相承而來的德奧傳統浪漫主義對巴伯的影響相當深遠。史卡雷洛的教育傳統且 嚴格,練習寫作各種種類、大小的曲式的訓練在巴伯的曲風中留下深刻的痕跡,從十六

13 Peter Dickinson, A century tribute: Samuel Barber Remembered, (New York: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 2010), 6.

14 Ibid., 6.

10

世紀的音樂開始,史卡雷洛的學生要學習對位、賦格、經文歌、再逐漸到十八世紀十九 世紀的音樂。課程中並分析帕勒斯提那(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1525-1594)、拉 索(Orlando di Lasso, 1532-1594)和蒙特威爾第(Claudio Monteverdi,1596-1643)的作品。巴 伯的好友梅諾悌15(Gian Carlo Menotti, 1911-2007)形容史卡雷洛:「他不太教和聲,他相 信和聲來自好的對位」16。史卡雷洛給學生一個很重要的”呼吸”理論: 「舉起你的腳,並

16 Barbara B. Heyman, Samuel Barber: The composer and his music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35.

17 Ibid., 36.

18 Ibid., 37.

11

去參與音樂會,在費城住宿的學生還可以去參加周六晚間的音樂會,較便宜的看台座位 坐滿已讀過譜的學生,巴伯與他的表弟也會在音樂會前先彈過鋼琴版本再帶著總譜去聽 演出。當時費城管弦樂團聘請史托科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1, 1882-1977)19來帶領,

他的熱情給了費城管弦樂團表演與曲目的靈感。當巴伯開始聽費城管弦樂團時,史托科 夫斯基開始引進俄國與法國音樂。從巴伯所保留的節目單可以知道他在 1924 年 2 月 29 日聽到的曲目有雷斯匹基(Ottorino Respighi, 1879-1936)、柴可夫斯基(Peter Tchaikovsky,

1840-1893)及鮑羅定(Alexander Borodin, 1833-1887)的曲目。1925 年 2 月 30 日在史特拉 汶斯基第一次客席費城管弦樂團並指揮全場自己的作品時,巴伯也是其中的觀眾。藉由

20 Barbara B.Heyman, Samuel Barber:The composer and his music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42.

12

1928 年暑假巴伯第一次到歐洲,他與梅諾悌結伴要去作曲教授史卡雷洛位於義大利 葛瑞梭尼(gressoney)的家上課及旅遊,而在巴伯與父母的通信中,經常透露對歐洲的社 會與浪漫主義的欣賞。在法國巴伯聆聽很多場音樂會演出,在巴黎喜歌劇院看比才

(Georges Bizet, 1838-1875)的《卡門》(Carmen, 1875),戴雅吉列夫(Sergei Diaghilev, 1872-1929)帶領的俄羅斯芭蕾舞團 (Ballets Russes)演出《火鳥》(L ‘Oiseau de feu, 1905)、

史特拉汶斯基親自指揮的芭蕾《阿波羅》(Apollon musagete, 1927),在薩爾茲堡聽《魔 笛》(the Magic Flute)和《費貸里奧》(Fidelio)、《女人皆如此》(Cosi fan tutte)、《帕西 法》(Parsifal)與《紐倫堡名歌手》(Meistersinger)...豐富的演出讓巴伯沉浸在歐洲的音樂

21 Barbara B. Heyman, Samuel Barber: The composer and his music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61.

13

三、得獎與成名

巴伯的作品獲得多種獎項,包括 1929 與 1933 年分別以一首已佚失的小提琴奏鳴曲,

與《醜聞學校序曲》(Overture to “ The School for Scandal”, Op. 5, 1931) 兩度贏得哥倫比 亞大學的伯恩斯獎 (Bearns Prize of Columbia University),讓他以作曲家身分嶄露頭角。

1935 年於寇蒂斯學院畢業後,再以《醜聞學校序曲》榮獲羅馬大獎與普立茲旅行獎學金 (Pulitzer Travel Scholarship)。他的傑出得到學院創辦人寇蒂斯(Mary Louise Curtis Bok, 1876-1970)的讚賞,不僅買了車與平台鋼琴給巴伯,也支付他早期作品在薛莫的出版費 用,更協助魔羯宮(Capricorn22)的購買,是巴伯音樂生涯的重要推手。

畢業後巴伯在紐約全國廣播公司的音樂協會系列節目(NBC Music Guild Series)中擔 任男中音,並於 1935 年時取得該節目每周歌曲廣播的合約。巴伯錄製自己寫給男中音 與弦樂四重奏的作品《多佛海灘》(Dover Beach, Op.3, 1993),他的歌聲迷人,美麗又自 然。在巴伯留下的歌唱作品中,我們可以發覺,因為有親身的歌手經驗,讓他創作時能 夠尋求人聲的各種表現力。

榮獲羅馬大獎後,該獎資助他前往羅馬的美國藝術學校(American Academy in Rome) 進修兩年。每次的歐洲旅行都更堅定他對歐洲浪漫文化的喜愛。1938 年,當托斯卡尼尼

(Arturo Toscanini, 1867-1957)帶領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樂團(NBC Symphony Orchestra)演 出他的《弦樂隨筆》(Essay for orchestra, op.12, 1937 )和改編自《弦樂慢板》第二樂章的 弦樂四重奏時,巴伯在國際上的地位就此確立,往後幾乎所有作品,都是受卓越的演奏

22 巴伯與梅諾悌 1943-1973 年的居所,位於紐約州的基斯寇山(Mt.Kisco)。

14

家及樂團所委託創作。

四、寇蒂斯牧歌團(

1939-1941)

1939 年,巴伯應湯普森23(Randall Thompson, 1899-1984)的邀請回到寇蒂斯音樂院指 導剛成立的牧歌團,在這段期間完成了幾首精彩的合唱作品,包括本論文的主題《輪迴》。 他每個星期一要從紐約通車到寇蒂斯學院,每次練習為兩個小時。牧歌團由二十五位歌 手組成,總共上了二十二次課、兩場錄音音樂會,一場為寇蒂斯的古樂音樂會(Historical

Series)演出,而從【表 2-1】巴伯為演唱會編排曲目的清單手稿上,可得知他對文藝復 興牧歌的偏愛,這樣的喜好也影響到巴伯的合唱曲風格:無伴奏、主複音織體運用、音 樂傳遞歌詞的特性。

23 湯普森為美國作曲家與教育家,以合唱作品而知名,因為在羅馬的美國學院受到文藝復興偉大作

品的感召,深深影響他的合唱作品風格。最知名的是頌歌《哈雷路亞》(Alleluia, 1940)。湯普森任教於寇 蒂斯音樂學院、維吉尼亞大學與哈佛大學。著名的學生有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 1918-1990)、阿德 勒(Samuel Hans Adler, 1928- )、博登(David Borden, 1938- )等。

15

【表 2- 1】 巴伯手稿:編排曲目的清單手稿24

莫利:現在是五朔節(Thomas Morley: Now is the month of Maying)

德普瑞:聖母頌(Josquin des Prez: Ave Maria)

威爾拜:再見了! 親愛的阿瑪莉利(John Wilbye: Adieu, Sweet Amarillis)

帕賽羅:我有一個好丈夫(Pierre Passereau: Il est bel et bon)

菲利普斯:夜鶯(Peter Philips: Nightingale)

蒙特威爾第:我的靈魂(Claudio Monteverdi: Era l’anima mia)

巴伯為寇蒂斯牧歌團寫作了《輪迴》的第二、第三首、改編自德普瑞的《聖母頌》

(Ave Maria, 1940)、男聲合唱《跑錶與地形測量圖》(A Stopwatch and an Ordnance Map,

op.15, 1942)25皆由薛莫出版社出版。這個合唱團在巴伯對自己的作曲家生涯感到疑惑時,

給了他在藝術與創造上的挑戰。在他寫給義大利劇作家艾米寇(Suso Cecchi d’Amico,

1914-2010)26的信中說到:

24 Barbara B. Heyman, Samuel Barber: The composer and his music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181.

25 《跑錶與地形測量圖》完成於 1940 年 1 月,此曲是巴伯為寇蒂斯牧歌團寫作的男聲合唱曲,歌詞 選用英國詩人史蒂芬.斯彭德(Stephen Spender, 1909-1995)的詩,於 1940 年 4 月 23 日於費城首演。

26 艾米寇是義大利電影劇作家、女演員。1994 年獲頒威尼斯影展(Venice film festival)金獅獎(Golden Lion)終身成就獎,協力創作的劇本超過一百部,包括電影羅馬假期(Roman Holiday, 1953)。

16 音樂節製作的第一齣美國歌劇。1958 年亨利.哈德利獎(Henry Hadley Medal)表彰巴伯 對美國音樂的卓越貢獻。

五、高峰期與晚年(1962-1981)

在巴伯的生涯高峰期,因林肯中心(Lincoln Canter)的開幕而被委託創作三首作品:

第一首愛樂廳(Philharmonic Hall)的《鋼琴協奏曲》(Concerto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op.38,

1962),此曲同時為他贏得第二座普立茲獎;第二首為女高音及管弦樂團的《安卓瑪希 的訣別》(Andromache's Farewell, 1962) ;第三首為大都會歌劇院開幕的歌劇《安東尼與 埃及豔后》(Anthony and Cleopatra, 1966),但他與導演對劇本的理念不合,導致作品的 失敗,雖然巴伯有非常棒的音樂傑作隱身其中,可惜的是不理想的回應使得他將往後的 精力轉往修訂作品上,創作也相對減少。

1966 年後,巴伯持續因失敗的歌劇而深陷沮喪、酒精中毒,對創作產生極大的阻礙,

27 Barbara B. Heyman, Samuel Barber: The composer and his music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61.

17

但他仍有小型聲樂作品產出,也包括被委託的大型創作清唱劇《愛人》(The Lovers, op.43,

1971)。1976 年獲美國藝術與文學協會(American Academy and Institude of Arts and Letters) 頒贈金牌獎。1978 年,巴伯因肺癌治療而頻繁進出醫院,於 1981 年過世,留下一首尚 未完成的雙簧管協奏曲。巴伯的手稿目前主要由美國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與 伊斯曼音樂院(Eastman School of Music)保存。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