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作業電腦化

壹、資訊環境

一般認為資訊科技是運用電腦與通訊網路的技術,進行語言、聲音、

圖像、文字與數字等資訊的徵集、處理、儲存、檢索、傳播、控制及應用 的技術(王梅玲,2002),然資訊科技的內涵不僅僅是涵蓋電腦科技、通 訊與網路科技,更是少不了資訊素養的因素。英國資訊家 Nick(1999)提

出資訊社會具有以下特質:(一)資訊密集型組織的形成:社會組織機構 利用資訊與相關科技來提升工作效率與從事革新,同時致力產品與服務的 品質改良而增進效能與競爭力。各組織機構進行重新組織以增進價值與國 民所得。(二)資訊機構角色的重要:資訊社會已發展許多資訊機構並納 入經濟體系中,這些重要資訊工業包括資訊內容業、資訊傳遞業、資訊處 理業三部份。(三)社會重視資訊的利用:社會大眾重視資訊使用、致力 提升資訊利用水準,並且注重智慧財產權保護、個人資料保護以及利用資 訊的權利等課題。(四)學習社會的到來:迎接資訊社會,民眾認識到知 識是重要的資產並且需要終生學習。可知建構一全面的資訊環境是需靠資 訊設備與網絡的。

本文基於 Kalakota 與 Whinston(1997)、Zwass(1994)、張心馨、王 怡臻(2008)對企業電子化成熟度的觀點,觀察學校校務行政系統,將資 訊環境的衡量指標歸納如下:

一、基礎建設

(一) 基礎建置:電腦效能層級?

(二) 校務行政基礎建設:是否有電子型錄、安全交易機制?

(三) 訊息與資訊傳遞基礎建設:是否有電子資料交換(EDI)、電子郵件等?

公司與海外據點間的資料流通程度如何?

(四) 網絡通訊基礎建設:是否有電信基本建設、續接能力、Internet、

Extranet、無線網絡、LAN、VAN 等。

(五) 介面基礎建設:學校內部操作介面、資料庫程式介面、顧客使用介面 為何?介面是否親善?

(六) 內部網絡建置:採用何內部網絡系統?教職員工使用內部網絡情形?

(七) 整合程度:資訊流程整合程度?資訊系統整合程度?

(八) 投資資源:企業對於建置電子商務所願意花費的資金多寡程度、企業

在下一年度計劃投資於電子商務經費的增減狀況?

(九) 標準化程度:資訊系統(含使用者介面及操作方式等)或資料格式的 標準化程度如何?海外據點的使用者參與這些標準制定的情形為何?

二、參與者

(一) 企業本身:企業的規模(員工數、資本額)、組織內部的抗拒、企業對 電子商務的了解程度。與海外據點的資訊人員進行知識/經驗交流與技 術轉移的程度;

(二) 其他組織:下游企業的規模大小、如何進行配送、組織外部的抗拒、

困境;

(三) 人員:員工對於電子商務工具有效性的認同程度、使用意願高低、使 用上手程度、人員的招募或訓練預算和成效、員工透過網絡處理日常 工作的比例、中間商之科技建設配不配合中間商。

三、價值鏈流程

(一) 訂單履行(包括訂單處理與物流配送):是否有電子型錄、是否提供使 用者線上下單、交易進行的步驟、交易電子化的程度;

(二) 付款機制:是否有電子付款機制、電子付款的安全性;

(三) 售後服務:是否有完善售後服務、售後服務的方式、顧客透過網絡傳 達意見的效益;

(四) 與客戶之互動方式:是否有電子型錄、FAQ、線上直接報價、下單、

付款機制、訂單追蹤、客戶諮詢服務等。企業價值鏈活動導入 EC 程 度、上下游配合程度;

(五) 與通路成員之互動方式:是否建制良好的 Extranet 與通路成員互動?

貳、資訊應用

二十一世紀是新知識經濟的世代,所謂「資訊的需求與取得」已成為

日常運作的一大挑戰,設法提高產能以增加組織與個人的競爭優勢,便是 資訊科技發展於未來趨勢之推動力。資訊化在校園的應用,係藉由各種資 訊通訊科技(ICT)的整合與應用,提供便利的校園教學、工作及活動空 間,並以網路為基礎,從環境、資源到活動的全部數位化校園網路及其應 用系統構成整個校園的神經系統,建立一個能讓全校師生可以隨時存取、

使用資源的環境,完成校園的資訊傳遞和服務,以提升校務行政的運作,

達到真正學習生活化、教學自由化、行政便利化的目的。

校園是一個以教學研究活動為中心的場所,以資訊技術為基礎所構建 而成之資訊化校園,應是一個能提供各式各樣教學研究所需及時資訊的一 個環境,它涵蓋的範圍是相當廣泛而無所不包的。從行政及技術角度來 看,現階段校園資訊化相關之議題,有下列幾方面廣為大家討論及重視(陳 文生,無日期):

一、校園網路高速化之迷失

校園網路是一個每日必須實際運作的作業環境,它需要的是一個非常 穩定而容易操作的網路管理系統。追求網路高速化是將電腦網路應用帶向 另一嶄新境界的關鍵,校園內多媒體網路之應用已經逐漸普及,確實需將 校園網路速度予以提升,然速度和應用是密切相關的,依需求多寡之階段 式提升應是一個較佳的方式。

二、校園多媒體之應用

多媒體的校園應用是另一個大家常掛在嘴邊的字眼,可是大家也知道 在 WWW(World-Wide Web)尚未出現前,資訊應用如基本網路服務功能 如 E-mail、FTP 外,遠距教學實驗系統、多媒體語言教室、視聽媒體服務、

圖書光碟資料庫服務等亦是資訊科技的應用。

三、資訊時代電算中心之資訊整合服務

(一)電算中心以服務全校師生計算資源、網路通訊及校園資訊系統需求

為最主要目標,而不以硬體數量為發展重點。

(二)全校計算資源不採用集中式大型電腦,而以分散開放式之工作站為 主,並可依需求逐步擴充。

(三)健全校園資訊基礎環境及培育全方位良性校園資訊文化,是孕育廣 泛資訊應用之基礎。

(四)整合全校計算機相關軟硬體資源,並及時提供適切諮詢服務,協助 解決全校師生軟硬體使用問題。

(五)以資訊網路為主軸,強化全校教職員生之溝通管道,並延伸至家長、

社區及合作企業,以建立全方位開放式校園環境。

四、全方位資訊化校園發展藍圖

(一)健全完整的校園資訊基礎環境

建立校園高速資訊網路骨幹;普及網路節點至校園研究室、辦公室、

宿舍;連接校際、國際學術網路及產業網路;建立多媒體語音影像應用之 校園學習環境。

(二)培育全方位校園資訊文化

所有教職員皆必須使用電腦推動業務;所有教職員工定期接受最新資 訊技術訓練;鼓勵創新、開放及尊重倫理之校園資訊應用。

(三)建立校園整合資訊服務體系

結合電算中心、圖書館(含視聽中心)成為多功能學習中心;提供 One-Stop 及一證通行之校務行政資訊服務;提供全新資訊化圖書館服務;

提供資訊時代電算中心資訊整合服務。

參、資訊化的效益

COBIT(Control Objectives for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Technology)是 一個非常實用的工具,也易於理解和實施,可以幫助企業在管理層、IT 與 審計之間交流的鴻溝上搭建橋梁,提供了彼此溝通的共同語言。幾乎每個 機構都可以從 COBIT 中獲益,從中來決定基於 IT 過程及他們所支持的商 業功能的合理控制。當我們知道這些業務功能是什麼,其對企業的影響到 什麼程度時,就能對這些事件進行良好的分類。所有的資訊系統審計、控 制及安全專業人員應該考慮採用 COBIT 原則。

通過實施 COBIT,增加了管理層對控制的感知及支持。COBIT 幫助 管理層懂得如何控制影響、業務功能。COBIT 提供的實施工具集包括優秀 的案例資料(提供模板業務過程,使得優秀範例能夠迅速移植),有助於 向管理層很好地表述 IT 管理概念。管理層在基於最佳控制實踐基礎上,做 出正確決策的能力亦得到了提高。

COBIT使IT管理工作簡易並量化,減輕對複雜資訊系統管理工作的難 度。對於那些不具有廣博IT知識的人來講,是一個認清資訊技術的有價值 的工具。它也使得資訊系統審計師具有與IT專業人員相同的專業廣度,並 且可以詢問IT工程相關的問題。COBIT也提供了一種國際通用的IT管理及 問題解決方案,普遍適用於各種不同的業務項目和審計,並且既包容了當 前的情況,也提供將來可能會使用到的指導方針。它有助於提高資訊系統 審計師的影響力,依據COBIT出具的資訊系統審計報告,更容易得到管理 層的肯定。

COBIT框架可以能夠幫助決定過程責任,提高IT治理水平。通過應用 該框架進行責任分析,可以做到基於角色的IT管理,定義過程措施,確保 客戶利益。

總之,COBIT模型實現了企業戰略與IT戰略的互動,並形成持續改進 的良性迴圈機制,為企業提供了具有一定參考價值的解決方案。因此,針 對資訊化存在的問題,借鑑COBIT的IT治理思想和框架,科學、系統地對

資訊及相關技術進行管理,逐步試行建立IT治理機制,對推動資訊技術的 發展和應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