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依附理論內涵及其與婚姻滿意度之關聯

一、依附理論之內涵

(一)依附理論簡介

Bowlby(1969,1973,1980)提出結合演化學、心理學、動物行為理論之依 附理論,旨在探討人際關係中,個體間的情感聯繫(Human Bonding),著重於 說明為求得安全感而親近另一人的心理傾向。Bowlby 相信,在生命的前幾年之 中,依附行為因演化上的需要,會自動啟動而引導孩子與主要照顧者間,共同建 構(co-construction)一段依附關係。Bowlby 認為,這些依附關係,與主要照顧 者的互動經驗,將會組織出個體後天與他者互動的認知結構,此稱為「內在運作 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s)。

Ainsworth、Blehar、Waters 和 Wall(1978)提出陌生情境實驗,Ainsworth 等人將嬰兒對於主要照顧者的回應,分為安全(secure)、逃避(avoidant)及焦 慮/矛盾(anxious/ambivalent)三種不同的依附風格類型。1.安全依附型的嬰兒雖 然在母親離去時會展現出焦慮感,然而在母親回來後,嬰兒會愉悅地迎接母親,

與母親展現良好互動,並以母親為基地,繼續其遊戲及探索活動、2.逃避依附型 的嬰兒在母親離去後較少哭泣,也沒有展現太多情緒,當母親回來時嬰兒依舊沒 有太多的情緒展露,甚至伴隨遠離母親的行為及 3.焦慮/矛盾型依附類型的嬰兒,

在母親離去時展現極為不安的情緒,而當母親歸來時嬰兒雖會靠近母親,然而卻 往往伴隨著難以安撫的憤怒。Simpson 和 Rholes(1998)的研究則進一步指出,

幼兒的依附風格類型,和他們的主要照顧者的依附風格類型是相近的。

基於 Bowlby 的理論與 Ainsworth 等人後續的研究,為依附理論奠定基礎,

許多學者也陸續投入此領域之相關研究,擴展了依附理論的內容,並認為依附類 型是有所連續性及穩定性,早年與照顧者間的依附關係,與成年時期同儕間的依 附關係有所相關(Main&Goldwyn,1985;Milne&Lancaster,2001)。在初始的 人際互動,個體依據內在運作模式,而形成個體與他人人際關係互動的藍圖,並 和整個生命歷程有所密切的關係(Hankin 、Kassel&Abela,2005;Levy、Blatt

&Shaver,1998)。當父母和孩子間的互動關係為合作且支持性時,兒童較易發 展出與他人建立正向人際互動、帶著自信並自主探索環境之能力(Feeney&

Noller,1996;Bowlby,1980);反之,父母與孩子的互動關係若為焦慮且破壞性 時,則阻礙兒童日後與他人建立信任關係(Carden,1994;Zeanah&Zeanah,1989)。 此日後與他人的依附關係則稱為成人依附類型。Bartholomew 和 Horowitz(1991)

以訪談成人友情與愛情關係的方式延伸依附理論,並整理出人際依附模式(如圖 2-1),依據內在自我意向及內在他人意象兩個向度區分出四種成人依附類型,分 別為安全依附類型(secure attachment)、焦慮依附類型(preoccupied attachment)、

逃避依附類型(fearful attachment)及排除依附類型(dismissing attachment)。

1. 安全依附型態:此依附類型者,對自我及他人都呈現正向的內在認知,即「我 好,你也好」,認為自己及他人都是有價值且值得被愛的,充滿對外界的信 任,因秉持著此正向認知,因而在人際、親密關係中,既可享受獨處也可以 與他人發展親密關係。

2. 焦慮依附型態:此依附類型者,對自我呈現負向、貶抑的看法,對他人卻抱持 著正向的表徵,即「我不好,你好」,因而在人際關係中往往害怕被他人所 拋棄,常需藉著他人得到自我認同,在愛情與人際關係中,需要更多的保證。

3. 逃避依附型態:此依附類型者,對自我及他人都呈現負向的內在認知,即「我 不好,你也不好」,覺得自己及他人都是沒有價值也不值得被喜愛的,同時 也認為他人是不可信任的。在人際發展與親密關係中,即使渴望他人的認可,

但為避免受到預料中的被拒絕之傷害,因而以逃避與他人發展更親密的關 係,來保護自己。

4. 排除依附型態:此依附類型者,對自我意像持正向的內在認知,卻對他人的意 向為負向評價,即「我好,你不好」,認為自己是有價值且值得被喜愛的,

而對於他人則充滿貶抑予排除,在人際相處及親密關係中,常以隔離他人的 方式,傾向保持自身界限與獨立,來避免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

圖 2-1 Bartholomew 與 Horowitz 的成人依附分類(Bartholomew & Horowitz,1991)

此四種型態為成人依附類型,在人際歷程中常被用來做諸多人際互動上的視 角,甚至去理解一段親密關係的相處。

(二)本土研究回顧 1. 幼年依附

黃淑滿、周麗端和葉明芬(2008)的研究中,分析台灣子女對母親依附相關 文獻 23 篇,其中碩士論文 18 篇、期刊論文 2 篇、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 2 篇,

以及會議論文 1 篇。研究中指出由國內量化研究得知,子女的性別對母親的安全 依附間沒有顯著的關係、母親的教育程度和子女對母親的安全依附或不安全依附 間都沒有顯著的關係、孩子的家庭結構若完整(非單親),其對母親的安全依附 間有非常顯著的低度正向關係,表示家庭結構愈完整,孩子對母親愈是安全依 附、母親的職業水準與子女對母親的安全依附或不安全依附間,都沒有顯著的關 係、母親接納、關懷式的教養,與子女對母親的安全依附間有極為顯著的高度正 向關係等共八個研究結果。由此後設研究可見,台灣本土研究中與母親依附品質 相關之因素計有:(1)家庭結構、(2)母親教養與(3)上一代的母親依附,此三因素。

另一篇黃淑滿和葉明芬(2007)的後設研究,則是探討子女對父親之關係,

此研究分析台灣研究計14 篇,其中碩士論文13 篇、期刊論文1篇。研究結果指 出,(1)家庭結構完整與否和子女與父親的依附關係品質有所相關,而(2)父親若是 安全依附,則對子女的正向壓力知覺、負向壓力知覺、生活適應和人際問題解決 等生活層面有顯著的正相關。

除了研究子女對父母的依附關係外,本土研究也將依附理論應用至各面向做 為研究,如,生涯選擇(葉寶玲,2010)、人際困境(賈文玲、羅丹和林逸婷,

2014)、分手調適(劉凡嘉,2014)及婚姻滿意度等。

2. 初探依附類型與愛情關係

上述文獻關注幼年時期依附類型的形成,與成年後的依附風格息息相關,回 顧文獻,成年依附類型常拿來作情愛關係的相關研究,如同最早以依附關係研究 愛情的學者為 Hazan 和 Shaver(1987),其研究中指出愛情關係是一個依附的過 程,成年後與伴侶間的相處,與個體早期與主要照顧者的依附經驗一般,在兩性 交往互動中,這樣的依附關係不斷出現(Hazan&Shaver,1994),因而將戀愛的 過程,視為一種依附的過程(林佳玲,2000)。如同幼年時與雙親的依附關係,

Hazan 和 Shaver(1987)也將成人愛情關係分成三類,其中安全型約佔 56%、逃 避型約佔 25%、焦慮/矛盾型約佔 19%。安全依附類型的成人,在愛情關係上 較不安全依附類型者,有更加的愛情調適能力(Lopez&Brennan,2000),維持 較長期穩定的愛情關係。然而,成人的愛情依附關係並非固定不變,嬰兒時期的 依附關係為單向互補的方式,嬰兒會對照顧者有依附需求,期望受到照顧者的支 持與照顧,然而照顧者並不會希望嬰兒可以回應同等的支持與照顧,而在成人依 附,愛情關係中,卻是雙向的互動方式,雙方皆傳遞出給予彼此支持、安全感以 及照顧,伴侶的行為同時也引發出個人內在運作模式的啟動,而此內在運作模式 啟動後之行為,亦又同時引發伴侶的內在運作模式,形成動態的成人依附互動關 係(吳麗雲,2005)。孫頌賢和修慧蘭(2007)的研究中也有相關發現,認為幼 年依附類型或隨著人際交往而改變:大學生在幼年依附時期或為不安全依附,然 而在往後的愛情世界裡,往往期待一段美好的愛情而努力成為安全依附類型者。

不難想像,在成人關係中,戀愛會先經歷彼此接受或拒絕的過程,而後才開始學 會放棄一些原生家庭所形塑的自己,並試著加入兩人的關係,治癒那些負向的內 在運作模式,如圖 2-2 所示(楊懿恬和高淑芳,2012)。Dinero、Conger 和 Shaver 等人(2008),研究原生家庭對成人愛情關係之影響提到,成年後的伴侶間親密 關係若維持時間較長,個人與原生家庭的幼年依附關係影響力將會降低,反而與 其伴侶有高度相關。由此,我們可以理解為,即便幼年時期的依附關係對於未來 成人與伴侶間的愛情依附關係有著相當程度的相關,然而,還是有某部分的內在 運作模式,是可以透過另一段同樣極親密的關係(愛情關係)來修復早年的負向

經驗。因此本研究認為在探討婚姻滿意度時,個體目前與伴侶的依附關係應是一 重要變項。

圖 2-2 原生家庭親子互動與成人親密關係對成人依附風格的影響途徑(引自楊懿 恬和高淑芳,2012)

二、成人依附類型及其配對組合與情愛關係之相關研究

(一)依附類型為何與伴侶間的情愛關係有所相關?

吳麗雲(2005)整理若干文獻後指出,大多數研究發現,安全依附類型者,

其關係滿意程度較高。然而依附類型致使關係滿意度有所差異之因素為何?回顧 文獻整理出以下幾個因子,如,性行為、衝突面對、關係維持策略、社交能力、

愛情三元論中的關係與承諾,以下簡單分析各依附類型者,對於這些因素的個人 認知歷程、情緒因應或行為模式。

(1)性行為:逃避型依附者會盡量避免與伴侶有性接觸,而焦慮/矛盾型依附 者則需要較高的性行為頻率,且常認為伴侶逃避性行為(Brassarg、Shaver&

Lussier,2007);也有研究指出個人本身有較高的焦慮依附以及逃避依附傾向,

則性生活滿意度則呈現較低,其中的關聯涉及數個可能的心理變項做為中介效 果,如,對性的焦慮、將性視為關係滿意度的指標、關係滿意度(Davis&Shaver,

2006)等。

(2)衝突的面對:Schindler,Fagundes 和 Murdock(2010)的研究中提到,逃避 型依附者在愛情關係品質中,較少顯現出親密、活力、承諾與滿意等特質,且會

(2)衝突的面對:Schindler,Fagundes 和 Murdock(2010)的研究中提到,逃避 型依附者在愛情關係品質中,較少顯現出親密、活力、承諾與滿意等特質,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