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依附的意涵與理論基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依附的意涵與理論基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旨在探討學齡前幼兒的依附與利社會行之關聯。本章分 為三節。依次為第一節:依附的意涵與理論基礎;第二節:利社會 行為的意義與理論基礎;第三節:依附與利社會行為的相關研究,

以下將分述之。

第一節 依附的意涵與理論基礎

本節說明依附的意涵、依附的理論基礎、依附的發展階段、依 附的類型以及依附的測量,茲分述如下。

壹、依附的意涵

依附理論最早是由英國心理治療家 John Bowlby 於 1969 年代所 提出。Bowlby 藉由觀察幼兒與母親分離時所引發的情緒反應,發現 親子依附的存在。以下就依附的意義、依附的理論基礎與其重要概 念加以探討,茲分述如下:

一、依附的意義

John Bowlby(1969)將「依附」(attachment)定義為個體與某 一個或某一些特定對象之間強烈的情感連結。Ainsworth(1989)則 進一步說明依附並非只發生於幼兒時期,而是連續存在於生命全 程。每個人到了青少年甚至成人期,都仍會持續與父母保持依附的 關係,這是一種生命歷程的現象(lifespan phenomenon)。並且,個 體對自己親密的朋友、伴侶等也會建立親密的依附關係。

Deborah、Phillip 和 Michael(2003)指出依附是一個動態而非靜 態的系統。它是一個基本的、天生的、生物性的適應系統,驅使嬰 兒尋求與依附對象親近,以免除危險、滿足需求。一旦嬰兒與母親 或主要照顧者建立強烈而持久的情感關係後,嬰兒會主動留意依附

10

對象與自己的互動情形。當嬰兒有安全感、饑餓、口渴等生理需求 與心理需求時,依附對象能因應嬰兒的需要予以適時、適當的回 應,嬰兒便會視依附對象為「安全堡壘」(secure base)。因為嬰兒 在足夠安全感的情況下以依附對象為據點,可以探索、接觸外在環 境中的人、事、物,並發展出一種有感的、接受性高的、賦有愛的 內在運作模式。此內在運作模式為嬰兒以後同儕關係和人際互動的 基礎。反之,假若依附對象未能適切回應嬰兒的依附需求,嬰兒則 會因缺乏足夠的安全感而產生焦慮、擔心、害怕,甚至表現出逃 避、矛盾及生氣的防衛行為,而難以向外探索,並失去發展適應外 在環境的能力。那麼,此嬰兒的內在運作模式是負向的。

依附關係一旦建立,便具有獨特性、持續性與交互性,且會隨 著生命不斷演進,是一種具有調適功能的行為模式。依附的定義與 意涵,國內外學者們的觀念均相同,只是使用描述的語詞不盡相 同。以下謹將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依附關係的定義,整理如表 2-1。

二、內在運作模式

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是 Bowlby 依附理論中 的重要概念,其論點結合客體關係理論的心理表徵(mental

representation)概念、認知心理學的事件基模(event schema)、運 作的結構網路(active structural networks)和腳本(script)的觀點

(Pervin, 1995)。內在運作模式是在嬰兒時期形成的(Bowlby, 1988;Schaffer, 1971),嬰兒先與主要照顧者(母親)透過不斷地 接觸、交互作用下,建立出深情的情感連結,因此情感連結會使嬰 兒對主要照顧者(母親)有不同的期待,因而發展出具有連續性特 質的親密關係。透過內在運作模式,嬰兒與主要照顧者(母親)間 的情感連結會影響嬰兒往後對社會中人、事、物的反應與適應能力

(Suess, Grossmas, & Scroute, 1992)。

11

12

的需求,並針對嬰兒的身心、安全需求予以適當、一致的反應,使 嬰兒的需求獲得滿足,讓嬰兒感知到依附對象是有回應的、支持 的、接納的,嬰兒將能與依附對象建立正向、雙向的互動關係。同 時,嬰兒能在此情感連結中獲得安全感,進而建立信任感,相信自 己是值得被愛且有能力的,也會相信外在世界與他人是值得信賴 的。這也是嬰兒離開母親,探索外在世界時的憑藉,因為他可以忍 受與依附對象分離,並發展出自信與正向自我價值,成為獨立的個 體(蘇建文、丁心平和許錦雲,1990)。相反地,如果照顧者對嬰 兒所傳達出來的訊息與需求,以拒絕、不一致或無法預測的方式回 應時,嬰兒會覺得自己被拒絕、情緒被忽略,也會認為自己不值得 信賴,進而發展出低自尊、逃避的行為模式(紀怡如,2002;歐陽 儀,1998;Armsden & Greenberg, 1987)。

Bowlby 將內在運作模式分為自我的內在運作模式與對他人的內 在運作模式,也就是自我表徵及他人表徵(Bartholomew &

Horowitz, 1991),說明如下:

(一)他人表徵:他人表徵係指個體和依附對象互動過程中,對他 人形成主觀的、內在的心理印象(Collins & Read, 1994),也是個體 對他人的內在運作模式。假若依附對象在個體需要時能適時、適切 給予關照與回應,那麼個體就能與依附對象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

且建立對他人正向、積極的心理印象;相反地,若依附對象無法適 時給予回應,讓個體感到不安全感,那麼個體對他人便會產生不值 得信賴、逃避、矛盾、焦慮等負面的心理印象(蔡順良,2000)。

(二)自我表徵:個體的自我表徵也是個體的自我運作模式,係由 他人表徵發展而來。自我表徵不只包括自己對過去、現在的自我評 價與形象,也包括對自我未來的看法。假若在他人表徵的認知結構

13

中,依附對象是可親近、值得信任的、可靠的,則個體對自我的評 價就會是正向積極的,反之則否。

Collins 和 Read(1994)曾進一步對依附的內在運作模式加以闡 述,認為內在運作模式具有四個與依附有關的組成要素,分別為:

1、記憶;2、信念、態度和期待;3、目標和需求;4、計畫和策 略。如圖 2-1 作說明,當個人處在依附相關的情境中,如人際互 動、親密關係之中,會從記憶中提取過去的依附經驗,並透過情 緒、認知的交互作用,最終反應在當時的互動行為上。這樣的運作 過程是一種自發性的反應,在個人的意識層面上不一定有所知覺。

隨著成長過程不斷累積的人際互動經驗,內在運作模式中的自我模 式,會建構出個體在關係中的自我角色;他人模式則提供未來關係 模式的模式,並包含對他人行為的基本假設與信念的理解(Paterson

& Moran, 1988)。

認知性反應

記憶中的依附 內在運作模式

情緒性反應

2-1 認知、情緒、反應行為的依附內在運作模式圖

資料來源:Collins, N. L., & Reads, S. J. (1994). Cognitive

representation of attachment :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working models. Advances in Personal Relationship, 5. pp.53-92.

行為性反應

14

貳、依附的理論基礎

嬰兒期最重要的發展任務即是與母親或主要照顧者建立情感依 附,透過依附的建立,母親(主要照顧者)成為嬰兒探索外在世界 的安全保壘,親子間密切互動與情感聯繫的關係是日後人際關係的 基礎(蘇建文和黃迺毓,1993)。英國心理治療家 John Bowlby 整 合了心理分析學、進化論的觀點、動物行為學的研究發現,以及長 期研究兒童心理治療期間的臨床經驗,於 1969 年代建構出依附理 論。而關於 Bowlby 的依附理論,可分別從心理分析理論與動物行 為理論的觀點加以探討之。

一、心理分析理論

Freud 在心理分析論(psychoanalytic theory)中,將性心理發展 階段分為口腔期(0-1 歲)、肛門期(1-3 歲)、性蕾期(3-6

歲)、潛伏期(6-12 歲)、兩性期(12-18 歲)五個階段。而根據 Freud 的性心理發展階段,嬰兒正處於口腔期,由母親(主要照顧 者)餵食過程中的吸、咬、嚼等口腔活動以得到快感,形成一種心 理上的情感依附關係(Ainsworth, 1969)。且因為常是母親或主要 照顧者餵食嬰兒以滿足嬰兒的口腔需求,以這樣的觀點論之,能夠 呼應為何母親成為嬰兒在安全上與情感上的主要對象。此外,嬰兒 會本能性地靠近能滿足自身需求的人,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滿足口 腔需求,同時透過依附的本能驅力,也可以減輕個體面對外在的壓 力或不適感,以獲得安全感。所以在嬰兒階段,能夠提供嬰兒口腔 滿足的人、事、物,便形成嬰兒尋求情感寄託的依附對象(郭啟瑞,

2005;蘇建文等人,1991)。而此種與主要照顧者所形成的生理與心 理上之依附關係,是做為往後與他人建立關係的基礎(Ainsworth, 1969)。

二、動物行為理論

15

動物行為理論(ethological theory)係從達爾文「進化論」的觀 點解釋依附行為的發展,認為所有物種包括人類,生而俱有許多先 天的行為傾向,而這種天生的「求生」傾向,乃是增進物種存活的 機會而演化出來的,可以促進物種在進化過中的生存。

歐洲動物學家 Konrad Lorenz 曾以禽類為研究對象,發現初生的 小鴨、小鵝,會跟隨牠們破殼而出後第一個見到的移動物體,通常 是鴨媽媽或鵝媽媽。Lorenz 稱此為「銘印」(imprinting)(Shaffer, 2008)。爾後,1950 年代,英國心理學家 John Bowlby 將動物行為學 的原理,擴展至人類發展的研究。Bowlby 以人類嬰兒為對象,透過 觀察發現嬰兒依賴母親,嬰兒與母親的連結相當重要,而且在先天 的本質上他們彼此依附,而此依附增進了嬰幼兒存活的機會。因此 可知,以動物行為學的觀點,依附是人天生的一種本質,藉此天生 的行為可以促進嬰兒與照顧者形成的依附關係,母親可以保護嬰幼 兒免受掠奪者或自然災害的攻擊、避免痛苦、免除饑餓,並確保他 們的需求得到滿足(Bowlby, 1982)。

參、依附的發展階段

Bowlby(1982)將個人依附關係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茲敘述 如下:

一、前依附期-無區別性的社會反應階段

前依附期-無區別性的社會反應階段(phase of undiscriminating social responsiveness)大約在嬰兒出生後至三個月大左右。因為各項 能力尚未發展成熟,嬰兒無法區辨人與人的不同,所以對主要照顧 者不會表現特殊偏好,任何照顧的人離開他,都會出抗議的行為。

此階段中,嬰兒只能透過眼睛注意、追蹤外在的世界。大約在四週 大的時候,嬰兒開始會對周遭他人的舉動出現一些本能的反應,進 而得到與他人接觸的機會。

16

二、依附形成期-具區別性的社會反應階段

依附形成期-具區別性的社會反應階段(phase of discriminating

依附形成期-具區別性的社會反應階段(phase of discriminating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