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建議

本研究旨在探討幼兒的依附與利社會行為之關聯,而根據本研 究之發現及所歸納的結論,茲就研究目的,提出下列建議,以作為 教師、家長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一、 「教師」方面

(一)持續檢視自身行為表現,成為幼兒典範

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家庭社經地位的幼兒在「整體利社會行為

81

表現」並無差異。而由結論探討可知,幼教師與父母親對學前階段 的幼兒皆扮演重要角色,且學齡前幼兒正值前運思階段,其主要的 行為特徵包括:模仿、行動易受知覺影響等等,故幼兒會透過模仿 學習、知覺外在訊息的方式與外界人、事、物互動,故幼教師應對 其言行表現更加謹慎,並實際表現出關懷、幫助、合作等正向行 為,成為幼兒學習的典範,以促進幼兒的利社會行為表現。

(二)加強幼兒「關心行為」的表現

本研究受試幼兒的利社會行為以「關心行為」最少。而本研究 的關心行為係指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能以語言或非語言的方式主動 關心與安慰他人心理或生理上的痛苦,包括:老師不開心或身體不 適時,會主動給予關懷和問候、當其他小朋友身體不舒服時,會主 動給予關懷、當別的小朋友傷心或難過時,會安慰他(她)、當其他 小朋友有好的表現時,會主動讚美他(她)、會鼓勵在工作或活動中 有困難的小朋友。故幼教師可針對「關心行為」加強教學,例如:

運用繪本教學、影片討論、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幼兒有更多機會了 解與實踐關心他人的行為;此外,也可透過代幣制度,以外在增強 的方式提升幼兒的「關心行為」,當幼兒表現關心他人的行為時,立 即予以增強,以強化「關心行為」的出現頻率,提高後效強化效 果,並以公開表揚的方式,給予肯定與讚美,如此不僅可提升幼兒 的自尊,亦可透過表揚的過程強化幼兒的觀摩學習。

(三)對不安全依附的因子,吾人應注意

研究結果顯示,受試幼兒的依附類型以「安全依附」最多,次 之為「矛盾依附」,最後為「逃避混亂依附」,且幼兒的不安全依附 因子愈多,會影響他們的利社會行為表現。由此可知,多數幼兒屬 於安全依附,其行為表現相對於不安全依附的幼兒更顯正向與穩 定;但是,本研究檢測到幼兒的不安全依附因子愈多,分享、幫

82

助、關心、合作的利社會行為就會少,如逃避混亂依附分數愈高,

在分享行為、幫助行為、合作行為的表現愈不佳,而幼兒的矛盾依 附分數愈高,則在關心行為的表現愈不佳。

根據依附理論可知,幼兒與主要照顧者建立不安全依附的因子 包括了:幼兒感受到主要照顧者的敵意或被拒絕、無法得到重視、

身心需求不滿足、沒有安全感、矛盾情感、不一致或無法預測的回 應方式等等,無法讓幼兒感知到主要照顧者是支持與接納的,故幼 兒無法與之建立正向、雙向的互動關係,進而建立負向的自我表 徵,認為一己是不值得被愛、不被信任,亦不相信外在世界與他人 是值得信賴的。由此可知,幼兒與主要照顧者間親密的雙向互動,

是奠定安全依附的基礎,故身為教師,應更注意一己與幼兒互動的 動態關係、建立正向而安全的學習環境與師生關係、給予幼兒一致 性的回應,使幼兒感知其需求是被重視與回應的,進而建立正向的 他人表徵與自我表徵,使一己的認知、情緒、行為更趨穩定與正 向。

二、「家長」方面

(一)重視與幼兒的依附關係

由結論可知,逃避混亂依附得分愈高的幼兒,在分享行為、幫 助行為、合作行為表現愈不佳,而矛盾依附分數愈高的幼兒,則在 關心行為表現愈不佳。所以父母或主要照顧者應該更敏感於幼兒的 生理、心理需求,給予適當、適時的回應,以建立互相信任的關 係,形成幼兒探索外在世界的安全保壘,並建構正向的內在表徵,

讓幼兒以正向、友善的態度解釋自我內在狀態與外在人事物,以降 低建立不安全依附關係,以提升幼兒的利社會行為表現。

(二)參加「親職」、「親子」講座,加強親職教育

研究結果顯示,幼兒與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給予幼兒不安全依附

83

的因子愈多,幼兒利社會行為表現愈不佳。故家長應多參與相關成 長團體,持續自我反省與進修,以學習孩子的發展,檢視與調整親 子互動,進而瞭解不同階段孩子的需求,並知曉自己在親職身分上 所需扮演的角色與責任,以期更有意識與方向性地與孩子建立安全 的依附關係,提高孩子利社會行為表現。

(三)提供幼兒觀摩學習的機會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的幼兒在「整體利社會行為」的表現無差異 存在。故可知,父母親的教育程度與職業類別並未對幼兒的利社會 表現有絕對影響,反之,若家長能夠身體力行表現利社會行為,諸 如:獻身公益、對他人表達關心、與孩子分享生活中的美好、關懷 弱勢團體等等,讓幼兒有機會觀摩父母親的正向行為,並透過內在 化之歷程,讓幼兒由模仿進而表現出正向且積極的利社會行為。

三、「未來研究」方面

(一)研究樣本

本研究之樣本只以臺北市不同行政區域的五所公立幼兒園滿四 歲(中班)和滿五歲(大班)的幼兒為對象,取樣的範圍有所限 制,其他地區或私立幼兒園皆是值得探討的對象。

(二)質量整合的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量化為主,資料來源全仰賴「幼兒依附關係量表」與

「幼兒利社會行為教師評定量表」兩份問卷,雖問卷施測便利,易 取得大量樣本且客觀性高,但因時間與人力限制,本研究未能進一 步蒐集個別化的質性資料,誠如訪談家長、教師、課室觀察,以輔 佐量化研究的限制,提升研究的效度與意義性,故往後的研究可以 採用質量混合研究,以深化資料的意義與豐富性。

84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丁典祥、李美珠和陳皎眉(1988)。

社會心理學

。臺北市:國立空中 大學印行。

王建文(2007)。

國小學童家庭休閒參與與親子依附關係之研究

(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王春展、詹志禹和李良哲(2000)。兒童情緒智力發展之探討研 究。

教育與心理研究, 23,353-382。

王碧朗(2001)。依附理論-探索人類情感的發展。

教育研究資訊,

9(3)

,68-85。

王珮玲(1997)。幼兒氣質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 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編號:NSC 86-2413-H-133-003)。臺北 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包康寧(2011)。

臺北市國中生依附關係、求助態度與復原利之相關 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翠煌(2012)。

幼兒依附關係影響其人際關係能力之研究

(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林子毓(2014)。

幼兒在利社會情境的腦波探討

(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玉梅(2006)。

幼兒利社會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吳佩靜(2010)。

國小學童父母親依附關係、生活型態與利社會行為 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孟真(2012)。

繼親家庭中外籍繼母與子女依附關係之個案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李昭玲(1986)。

學前兒童利社會行為的觀察研究:一個幼稚園大班

85

的觀察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駱遜(2000)。四歲幼兒利社會行為之研究:以一個幼稚園小班為 例。

國教學報, 12

307-338。

辛綺麗和翟敏如(2014)。影響幼兒利社會及其他相關因素之研究。

南台人文社會學報, 11,109-142。

林佳瑩(2006)。

國小資優生利社會行為與情緒致力之研究

(未出版 碩士論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美珍、黃世琤和柯華葳(2007)。

人類發展

。臺北市:心理。

林婉玲(2009)。

臺中地區父母教養方式與幼兒社會能力之關係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林清湫(1999)。

性別年級道德推理同理心與國小學童利社會行為關 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嘉義市。

林惠娟(2003)。親子關係對幼兒利社會發展之影響。

幼教資訊,

152,2-13。

林維芬(1991)。

年級與學習策略對國小兒童利社會行為及利社會道 德推理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市。

林蘭婷(2008)。

幼兒心智理論、利社會道德推理與利社會行為之研 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邱欣怡(2006)。

國小低年級學童依附關係與注意力之研究

(未出版 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邱桂治(2006)。

幼兒氣質與社會能力之研究 - 本國籍與越南籍新移 民女性子女之比較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 北市。

邱滿祥(2005)。

靜思語教學對提升國小利社會行為之效果成效

(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86

洪郁玲(2009)。

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教養方式、依附關係與 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 市。

洪盛陽(2002)。

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教養方式、自我概 念、依附關係與生涯成熟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 師範學院,臺南市。

洪堯群(2000)。

故事講述與討論對幼兒助人意願與利社會道德推理 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洪慈霙(2011)。

高雄市幼托園所幼兒氣質與依附行為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紀怡如(2002)。

國中生依附關係、壓力知覺與其因應策略之相關研 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孫淑琴(2000)。

學童依附關係、內在運作模式和同儕衝突處理策略 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涂妙如(1994)。

幼兒與母親以及與教師間的依附關係對幼兒社會與 學習行為之影響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臺北市。

秦仙津(2009)。

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休閒滿意度與親子依附關係之 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英豪(2009)。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之初探。

家庭教育雙月刊 18(3)

,91-100。

黃秀惠(2004)。

國小兒童父母依附關係社會興趣人格特質與利社會 行為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是 楊育(2002)

利他傾向之探討:演化論之檢驗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張春興(1994)。

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

。臺北市:東

87

華。

張春興(2002)。

張氏心理學辭典

。臺北市:東華。

張秋蘭(2000)。

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尊重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瑋娟和蔣姿儀(2010)。弱勢與非弱勢家庭學齡前幼兒的父親背景 及其父職參與之研究。

幼兒教育年刊, 21,153-175。

張頴瑜(2013)。

蒙特梭利教育、華德福教育及其相關因素與幼兒氣 質、社會能力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市。

張馨云(2009)。

臺中地區學齡前氣喘兒的社會行為及相關因素之研 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莊麗雯(2002)。

國小學童的家庭狀況、親子互動與依附風格之相關 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許淑芬(2008)。

臺北縣、臺北市、基隆市獨生幼兒依附關係、父母 教養方式與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 大學,臺北市。

許舒雅(2007)。

國小學童父母親依附關係、利社會行為與友誼品質 之關係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瑞蘭(2002)。

國中生依附關係、人際問題解決態度與學校生活適 應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

市。

郭怡汎(2004)。

屏東縣市國小普通班學童自我概念與利社會行為之 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郭啟瑞(2005)。

國小學童依附關係與人際關係、生活適應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教育大學,臺南市。

郭靜晃(1980)。

遊戲對兒童合作行為之影響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

88

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陳立容(2005)。

學齡前兒童之母親遊戲行為與依戀關係、文化因素 之探討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陳秀蘭(2000)。

孕婦早年依附關係、婚姻品質與孕期親子聯結之相 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金定(1998)。

依附行為與情緒調整能力之因果模式探討暨情緒調 整團體對不安全依附者依附相關變項之實驗研究

(未出版博士 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堅厚(1999)。

人格心理學

。臺北市:心理。

黃淑滿、周麗端和葉明芬(2008)。依附與其相關因素之後設分析—

臺灣近二十年文獻的研究。

教育心理學報, 40(1),39-62。

黃凱倫和蘇建文(1993)。幼兒與母親依附關係及其社會行為之研

黃凱倫和蘇建文(1993)。幼兒與母親依附關係及其社會行為之研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