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依附風格相關理論與研究

本節首先就依附理論基礎作一介紹,進而論述依附風格與攻擊行為之相關研 究,以作為本研究之理論依據。

一、依附理論基礎

依附理論主要由Bowlby 和 Ainsworth 提出與建構的,Bowlby 研究分離(1963)、 依附(1969)、和失落(1980),觀察母親與嬰兒的關係,於 1969 提出著名的依附 理論,解釋嬰兒與照顧者在情感上的聯結情形。

以下是依附理論的核心概念:

(一)目標調整行為系統(goal-corrected behavior system):

依附關係是一個目標調整系統,嬰兒視母親為安全堡壘,設定與照顧者之間的 距離,覺得很安全時便自在的探索環境;相反地當面臨壓力時,目標調整系統就會 自動的被激發出來以面對環境的壓力(引自羅立人,1999)。在目標調整系統有兩 種策略,藉調整依附行為以促使表現越來越接近心理安全目標,一是初級策略

(primary strategy),二是次級策略(secondary strategy)。初級策略是個人預期自 己會受到依附對象的保護和支持而主動與依附對象接觸;次級策略又可分為不激發 策略和過度激發策略。不激發的策略是指個人面臨威脅情境時,預期依附對象會拒 絕自己,在面臨分離或相聚的時候,會用轉移注意力的防衛方式逃避依附對象。過 度激發策略是指面對威脅情境時,因為依附對象不一致行為表現,使個人無法預期 依附對象的反應時,個人以過度誇張的方式表現依附行為(林佳玲,2000;Ainsworth, 1989;Kobak et al., 1993)。這些策略都是為了因應不同的依附關係而發展出來的策 略,目標是都是為了得到心理安全。

(二)內在運作系統(internal working model,簡稱 IWM):

Bowlby(1988)、Hazan 和 Shaver(1994)、Bartholomew 和 Shaver(1998)

曾指出嬰兒感受到的親近和回應,使得嬰兒對外在環境、依附對象以及自我的概念 加以內化,形成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內在運作模式可以反映出 主要照顧者的影象、與保護他的經驗,兼具認知與情感的成份,建立後形成了評估 環境與採取行動的自動裝置,會形成個人尋求依附對象的傾向,影響個人與他人的

互動方式和親近品質,不僅影響人們對自己的行為、情感和知覺,並將持續影響人 際模式,而可以看作是一套自我表現的行為規則。(孫頌賢,2007;Florsheim, Henry,

& Benjamin, 1996)(如圖 2-1)

圖 2-1 內在運作模式(Collins & Read,1994)

內在運作模式和認知表徵一樣,當與依附有關的事件發生時,運作模式就會在 記憶中自動運作,以提供對事件的解釋。不同運作模式的人會以現存的期望和信念 來詮釋發生的事件,塑造出不同的解釋與歸因歷程。例如,偏負向之內在運作模式 的人會認為失落、失望是個人的失敗,而更加深負向情緒;安全運作模式的人有較 正向的感受與思考運作,因此挫折並不會帶給當事人太大的困擾,也使得個人易建 立起所需的支持網絡,減低生活壓力(Collins, 1996)。整體來說,內在運作模式成 為一個人對環境的認知、期望和適應的依據,且會持續影響個人的社會適應和人際 行為。

Bowlby(1973)認為嬰兒時期與照顧者間的內在運作模式具有穩定性,只要一 經內化,會隨著個人的成熟,而發展出不同的人際關係。

二、愛情關係中的依附

雖然前述提到Bowby 認為依附會持續影響人們成年的人際關係,也有許多學 者認為兒童期與成人期的關係有連續性,但一直沒有確實的理論與研究說明。直到 Hazan 和 Shaver(1987)提出了人際依附風格的概念,引起後續一連串的研究。

Hazan 和 Shaver(1987,1994)認為愛情關係的情感聯結可以看成一個依附的 過程,也就是說愛情關係也包括了複雜的社會情緒過程的情感聯繫;並提出成人依 附轉換模式之概念,認為成人世界中的人際依附風格,是兒童時期與重要照顧者(父 母)之間依附關係的延伸,不論日後何種關係的依附測量結果,都應與親子依附有 關聯(引自孫頌賢,2007),愛情關係中的雙方有義務相互滿足對方的需要,就像嬰 孩學會信賴照顧者,相信其有能力滿足自己的需求一樣,且每個成年伙伴也學會信 賴對方、預見與滿足他(她)需求的能力,並形成相互依賴與情感支持的依附型態。

Ainsworth(1989)也認為對父母的依附連結會持續一生,並發展到其他的親近人群 之中,而伴侶配對關係,也就是愛情關係是成人依附的主要形式。

依附研究會擴展到成人的愛情關係研究,其中有一個假設是內部運作模式的持續 影響。然而,這些早期經驗是否提供了人際依附風格的基礎和期望原型呢?又人際 依附風格的經驗是否會影響原先親子依附的類型呢?研究者閱讀文獻發現雖然依附 研究行之有年,依附理論的論述也頗多,眾說紛紜,依附風格仍有許多未回答的疑 惑,但目前已有共識的是,依附風格受親子依附影響,但並非完全相同,仍有其他 影響因素運作。

人們在幼兒時期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維持接近性(Maintainproximity )的能力,是為 依附,而當人們有能力如過去主要照顧者一樣提供支持時,則轉換為成人依附,亦 稱為依附系統(attachment system),進而形成不同的依附風格(attachment style)(孫 頌賢,2006)。是一個人穩定的傾向,此傾向使個人努力尋找與接觸能提供安全的 特定對象(Beman & Michael,1994)。

成人依附是從小發展出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維持關係的能力,當個人有能力如過 去主要照顧者一樣提供支持時,則轉換為成人依附,也就是說個人會在成人階段展 現不同依附風格的個別差異性。孫頌賢(2006)指出成人依附為根據「成人依附理 論」(adult attachment theory),描述成人的親密關係中,藉以與其親密伴侶之間因

有維持接近性功能,而有的依附系統運作與動力關係。在依附型態的脈絡下檢視愛 情的成分發現,愛情就像大多數社會行為一樣,是一種先前社會經驗的部分再現。

雖然依附型態起源於嬰兒時期,但並不會在那個時期或其他任何時期定型。這些型 態會持續地受到新經驗的影響,但我們如何知覺新經驗則視我們先前經驗的的概念 化而定(引自楊語芸,1997)

三、依附風格的測量

目前人際依附風格的測量方式已經發展出很多種,研究方法和測量方式也趨於 多樣化。雖然這些測驗方法所採用的分類模型和評分標準不盡相同,也各有研究者 因其研究目的而選擇適用的方式,以下將介紹幾個適用於成人與愛情關係的依附風 格測驗:

(一)親密關係經驗量表(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簡稱 ECR)

Brennan 等(1988)從十四個有人際依附風格題項的問卷中挑選了三百個題項 對一千位大學生施測,在此基礎上所透過因素分析,發現因素結構共可分成兩個基 本向度:「焦慮(anxiety)」(測量個人對可能與伴侶的分離或擔心被伴侶拋棄的程 度)與「逃避(avoidance)」因素(測量個人的心理和情感上獨立程度、個人與其選 擇的伴侶間親密的程度),在這兩個向度上的高低決定了人際依附風格的類型。此 量表也可藉由集群分析進行依附類型分組,並依據區辨分析算出不同依附類型的分 數,以作為分組的標準,既可測得對特定對象的依附品質,也可得到個人依附風格。

(二)成人依附量表

Bartholomew 和 Horowitz(1991)亦依照 Hazan 和 Shaver 的概念建立了四種 分類的依附風格理論,包括preoccupied、fearful、dismissing、secure 型等,其乃以 多元尺度法(multidimensional scaling,MDS)的統計技術驗證此四類型隱含著「對 他人」與「對自我」的知覺,由此兩向度架構出不同的成人依附風格,如圖2-2。

自我模式(依賴)

圖 2-2 兩向度之依附風格分類(Bartholomew & Horowitz,1991)

(三)關係型態量表(relationship style scale, 簡稱 RSQ)

Griffin 與 Bartholomew 運用 Hazan 與 Shaver(1987)的概念、Bartholomew 與 Horowitz 的關係問卷、Collins 與 Read(1990)的成人依附量表發展出關係型態量 表(relationship style scale, RSQ),以30 題有關對自我及他人之正、負意像(image)

來區分受試者的依附型態。然而,林明傑等人(2004)在比較婚姻暴力加害人與一 般成人之間依附型態的研究中發現,在間隔二至三週後以相同樣本進行施測,以 Pearson’s 相關係數作其重測信度,發現其值各為.50、.10、.70、.64(p < .05)。在內 部一致性方面顯示,RSQ 之內部一致性 α 值除排拒型外其餘皆屬不穩定(排拒型依 附α = .41,p < .05),此一結果表示RSQ 量表在國內的適用性不如國外穩定與合適。

(四)人際依附風格量表

王慶福(1995)根據 Bartholomew 和 Horowitz 的四種人際依附風格類型之理 論架構所發展而成的評量工具,量表分為兩部分,第一部份有24 題,共分安全依

1997)。本研究所採用的依附風格分類方式為 Bartholomew 和 Horowitz 的四分類

模式,而王慶福(1995)所編定之「人際依附風格量表」其基本理論架構與四分類 的依附模式相符,加上此量表為國內修訂之量表,且國內已經有許多人使用過此量 表,並與本研究之研究樣本較為相近,因此,本研究採用此量表為研究工具,進行 大學生人際依附風格的測量。

根據此人際依附風格量表可得下列四種依附風格分類:

1.安全型(secure):對自我及他人呈現積極正向的看法,認為自己有價值感、值得 被尊敬,對他人是接納和熱情的反應,此型態者與被依附者的親密關係是感到自在,

不會覺得喪失自主性(引自王慶福,2000)。在愛情關係中,安全依附者持有正向的 看法,對關係也有較多的信任、滿意、親密、熱情、互賴及較多的承諾;感受到關 係是愉悅的、友善的、信任的,較能接納、支持伴侶,尤其在焦慮情境中較能給予 對方支持;能以建設性的策略處理衝突,較合作地問題解決策略;對伴侶表達信任 的情感(引自吳孟珍,2005)。

2.焦慮型(preoccupied):具有此依附型態者對自我感到負向看法,覺得自己不值

2.焦慮型(preoccupied):具有此依附型態者對自我感到負向看法,覺得自己不值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