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實務應用之建議

根據本研究實證結果,提出運用於實務工作時之建議,俾供教育者、輔導、

諮商人員參考,如下

一、 對不安全依附風格的學生提供協助

根據本研究結果不安全依附風格的大學生較易發動愛情關係攻擊,也較易遭 受愛情關係攻擊,在愛情關係滿意度上也較低。早在1998 年,Morale 和 Crick 根據友誼關係攻擊定義,延伸設計出兩人配對愛情關係脈絡下之關係的問卷以 後,國、內外均展開許多研究,特別是校園安全與霸凌議題頗受關注下中,也連 帶喚起對國人對關係攻擊行為的認識。

雖然國外也興起對愛情關係攻擊行為的關注,然而國內,仍缺乏對愛情關係 攻擊行為的關注。這是很可惜的,因為常有一些愛情關係攻擊行為很容易習以為 常的被解讀為對情人的愛稍微過度了一點?或是讓「你是我的」或「不回應直到 對方讓步」這種獨佔與排除的方式成為愛情關係的互動模式。從本研究結果發現 大學生的愛情關係中確實有愛情關係攻擊行為,值得大專院校輔導人員敏察。

本研究調查結果,大學生最易出現的愛情關係攻擊行為有為「冷默拒絕的方 式」:「以冷淡達到目的」、「迴避眼神接觸」、「不接或不回電話、簡訊」等,這些 看似是迴避衝突,但力量其實很大,對方只得猜測沉默者的想法,喪失了溝通的 機會,反覆並長久的積累下去,會使得關係更加緊張。當其中一方是策略性地採 用冷戰,逼另一方投降時,被動接受冷戰的一方,會有有很大的挫敗感。因此我 們需要謹慎地提醒並非這些行為並非如同想像中的不具殺傷力。

本研究的結果中亦可知,安全依附者會經驗到較少的愛情關係攻擊,面對大 學生並非安全依附風格時,諮商輔導人員若能闡明這些行為或許緣於此刻對伴侶 的不滿,但也源於自己內在的不安全,或建議大學生可參加自我探索團體、工作 坊或接受個別諮商了解自己的依附風格及習慣性的逃避模式,重建其依附經驗並 藉由適當的情緒表達增進彼此的關係滿意度。

二、在通識教育上之建議

過去往往以為女性才是擅於發動這種不見血的攻擊,然而本研究發現在大學 生的愛情關係中,不僅女生會使用,男生也不惶多讓;而在通識課程中,有許多 以兩性關係、婚姻與家庭主題的課程,是大學生認識自己、兩性關係的好機會,

因此是不可錯失的第一線!研究者認為除了兩性的知識論以外,可以以依附風格 幫助大學生理解人際行為上的差異,再佐以實際、生動的愛情關係攻擊行為實 例、兩難情境題等,再進一步對話、交流與省思,可以讓身陷愛情關係攻擊中,

過去不知道如何定義自己的困擾的大學生有討論問題的機會;讓慣用此類攻擊行 為者重新思索究竟這些行為雖能達到「優雅的控制」以外,對於關係與自己究竟 是好還是壞;對於尚未進入愛情關係的大學生,討論他人經驗、擴展觀點亦是非 常重要的學習。

三、需要理解大學生知覺遭受到愛情關係攻擊的背後意涵

本研究結果亦指出,關係是互相的,發動愛情關係攻擊與遭受愛情關係攻擊 俱有關聯性,一但關係中開啟了此種不積極的溝通模式,伴侶會模仿、反彈,最 後兩敗俱傷。因此在諮商輔導人員面對來談的大學生,提起有不當的愛情關係攻 擊行為時,應該多多瞭解其關係中有無其他行為,以及是否有交互攻擊的情形,

才能幫助大學生認識自己的關係,免於陷入「都是他/她!」的對話,

且本研究結果顯示,男大學生較易感受到遭受愛情關係攻擊,研究者認為此 可能與面對衝突較為被動,或是面對被掌控的感覺較敏感,因此為了幫助大學生 的在兩性關係中有良好的互動,不分男性或女性,在平時將此議題公開討論,透 過團體的回饋,幫助大學生理解自己不接電話、冷戰等行為的後果,或創造開放 性的話題讓大學生以同理心去分享若在愛情關係中遇到任何一種狀況該如何處 理,宣導關係適應的歷程中難免出現衝突,亦是邁向親密中很重要的學習,協助 大學生保有面對衝突的的正面態度。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王中吟(2006)。親密伴侶暴力中女性施暴者對施暴經驗與自我概念之詮釋。國 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王守珍(譯)(1996)。Konrad Lorenz著。攻擊的秘密(On Aggression)。台 北:遠流。

王以仁、林淑玲、駱芳美(1997)。心理衛生與適應。台北:心理。

王慶福(1995)。大學生愛情關係徑路模式之分析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 博士論文。

王慶福、林幸台、張德榮(1997)。人際依附風格、性別角色取向與人際親密能 力之評量。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44,63-78。

王慶福(2000)。當男孩愛上女孩:人際依附風格類型搭配、愛情關係與關係適應 之研究。中華輔導學報,8,117-201。

何冠瑩(2003)。大學生愛情關係之生氣表達、生氣滿意度對愛情滿意度的影響。

東吳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佳玲(2000)。夫妻依附風格、衝突因應策略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孟珍(2005)。大學生依附風格、負向緒調適預期與愛情關係衝突因應方式之 相關研究。台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班。未公開,台中市。

修慧蘭、孫頌賢(2003)。大學生約會暴力行為之測量與調查。教育與心理研究,

26(3),471-499。

秦穗玟(2005)。青少年愛情關係滿意度之研究-以台北縣市高中職學生為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系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唐雅琳(2008)。大學生在關係攻擊中真實受害經驗之探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孫頌賢(2006)。是鴛鴦還是冤家?愛情伴侶中依附風格配對之人際行為對關係

品質的影響(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成果報告,NSC95–2420-H004-059–D R) 。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

孫頌賢、修慧蘭(2007)。成人依附的測量:成人世界中不同依附對象的測量差異 與關連。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0(1) ,31-51。

孫頌賢、李宜玫(2009)。暴力的代間傳遞:原生家庭暴力經驗與依戀系統對大 學生約會暴力行為的預測比較。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23-43。

張時雯(2003)。大學生自我效能、衝突反應方式與戀愛關係品質之研究。國立政 治大學教育系教育心理與輔導組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妤玥(2004)。關係中對方衝突管理方式與自身愛情關係滿意度之關連。輔仁 大學心理系碩士論文,台北縣。

陸洛、吳珮瑀、林國慶、高旭繁、翁崇修(譯)(2007)。J. D. DeLamater、D. J.

Myers5著。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台北:湯姆生。

黃煜文(譯)(2004)。Linda G. Mills。錯的是我們,不是我:家暴的動力關係

(Insult to injury : rethinking Our responses to intimate abuse)。台北:商周。

陳瑩珊(2000)。國小學童依附關係、失落經驗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彭雁群(2010)。探討已婚者之關係自我決定、犧牲知覺與婚姻滿意度及個人幸 福感的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 北市。

葉北辰、雷庚玲(2008)。兒童對同儕言語挑釁之受傷與易怒敏感度:社會計量 差異與發展差異。中華心理學刊,50(1),49-69。

楊語芸(譯)(1997)九O年代社會心理學。台北:五南。

楊鈺瑩(2005)親密關係中的滿意度知覺反轉現象:付出、獲得與關係滿足知覺。

東吳大學心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潘淑滿(2007)。親密暴力-多重身分與權力流動。台北:心理出版社。

趙淑珠(2008)。性別的多元面貌:談諮商中的性別意識。性別平等教育季刊。

45,12-16。

魏楚珍(2002)。房門之內的故事--我看異性戀男人在親密關係中的「受虐」。

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立人(1999)。大學生的依附風格與寂寞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 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藍珮君(2006)。國中女生關係攻擊行為及意圖歸因、友誼品質、自我概念之相 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市。

蘇郁惠(2009)。遭受關係攻擊與青少年社會心理適應:以社會支持為調節變項。

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貳、西文部份

Anderson, T., & Emmers-Sommer, T., (2006), Predictors of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in Online Romantic Relationships. Communication Studies,57 (2),153-172.

Bartholomew, K., & Horowitz, L. M. (1991). Attachment style among young adult: 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 226-244.

Björkqvist, K., Österman, K., & Kaukiainen, A. (1992).The development of direct and indirect strategies in males and females. In K. Björkqvist & P.Niemelä (Eds.), Of mice and women: Aspects of female aggression (pp. 51-64). San Diego, CA :

Academic Press.

Björkqvist, K. (1994). Sex difference in physical, verbal, and indirect aggression: A review of recent research. Sex Roles, 30, 177-188.

Björkqvist, K. (2001). Different names, same issue. Social Development, 10, 272-274.

Björkqvist, K., Lagerspetz, K. M., & Kaukiainen, A. (1992). Do girls manipulate and boys fight? Developmental trends in regard to direct and indirect aggression.

Aggressive Behavior, 18, 117-127. .

Bagner, D., Storch, E., & Preston, A. (2007). Romantic Relational Aggression: What about Gender? 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 22(1), 19-24.

Crick, N. R., & Grotpeter, J. K. (1995). Relational aggression, gender,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Child Development, 66, 710-722.

Creasey, G., & Hesson-McInnis, M. S. (2001). A_ective responses, cognitive appraisals, and conict tactics in late adolescent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ssociations with attachment orientation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8, 85-96.

Capaldi, D. M., Shortt, J. W., & Crosby, L.(2003).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Aggression in At-Risk Young Couples: Stability and Change in Young Adulthood.

Merrill-Palmer Quarterly, 49, 1-27.

Doumas D. M.,Pearson C. L., Elgin J. E., & McKinley L. L.(2008). Adult Attachment as a Risk Factor for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The “Mispairing” of

Partners’Attachment Styles.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23(5)616-634 Goldstein, SE, Chesir-Tearn, D, & Mcfaul, A.(2004). Adolescents' outcome

expectancies about relational aggression within acquaintanceships, friendships, and dating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Youth Adolescence,27(3),283-302.

Goldstein, SE, Chesir-Tearn, D, & Mcfaul ,A.(2008). Profiles and correlates of relational aggression in young adult’ romantic relationships.Journal of Youth Adolescence,37, 251-265.

Hadley, M.(2003).Relational,indirect,adaptive, or just mean:Recent work on

aggression in adolescent girls-Part I.Studies in gender and Sexuality,4,367-394.

Hojjat, M. (2000). Sex differences and perceptions of conflict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17, 598-617.

Hazan, C., & Shaver, P. R. (1987). 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 511-524.

Hazan, C., & Shaver, P. R. (1994). Attachment as an organizational framework for researchon close relationships. Psychological Inquiry, 5(1), 1-22.

Hendrick, S. S., Hendrick, C., & Adler, N. L. (1988). Romantic relationships: Love, satisfaction, and staying togethe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4,980-988.

Hendrick. S. S., Dicke & Hendrick. C(1998).The Relationship Assessment Scale.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15(1), 137-142.

Johnson, M. P. (2000). Conflict and control: Symmetry and asymmetry in domestic violenc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Justice’s Gender Symmetry Workshop, Washington, DC.

Linder J. R.,Crick N. R.,& Collins W. A.(2002)Relational aggression and victimization in young adults’romantic relationships:Associations with perceptions of parent,peer and romantic relationship quality.Social Development,11(1),69-86

Crothers,L, Field,J, & Kolbert, J, (2005). Navigating Power, Control, and Being Nice: Aggression in adolescent girls’ friendships.Journal of Counseling &

Crothers,L, Field,J, & Kolbert, J, (2005). Navigating Power, Control, and Being Nice: Aggression in adolescent girls’ friendships.Journal of Counseling &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