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便攜冷風機

在文檔中 目 錄 (頁 79-85)

7.3 「慳水」水龍頭

9. 嚴重智障兒童學校校本示例

9.1 便攜冷風機

3. STEM 教學內容綜合性 STEM 的綜合學習

內容綜合

科學 (S)

•識別小型家居電器的共同特徵,包括電池、

開關、能手攜

•感官識別與探索不同冷、熱的物件

•知道冰塊能降溫

•說明小型家居電器對日常生活帶來的好處:

便攜、舒適

科技 (T)

•應用 Micro:bit 感應器裝置作為「溫度探測 器」,量度溫度

•設計及製作「便攜冷風機」,改良風扇設計,

提升其效能

工程 (E)

•測試不同溫度的物件

•選取合適的降溫物件:冰塊

•利用適當物件製作「便攜冷風機」

數學 (M) •量度冷和熱

教學綜合

•教師向學生展示初步製作的「便攜風扇」,讓學生指出其作 為電器的特徵(電池、開關、能手攜)

• 教師利用真實情境作引入:讓學生攜帶初步製作的「便攜風 扇」外出玩耍,感受風扇未能有效令他們感到涼快,從而引 入探究及製作「便攜冷風機」以解決生活問題

• 教師先向全班學生講解探究活動的目的,學生需選取合適的 物件以改良「便攜風扇」,以應對戶外炎熱的天氣。將全班 學生分成兩個異質組別參與探究活動,每小組均有一至兩位 教學人員協助學習

• 教師展示暖包及冰塊,先讓學生逐一以感官探索物件,從學 生的反應觀察到他們識別到兩者不同的溫度

•先讓學生估計應加入暖包抑或冰塊,能使「便攜風扇」送出 的風更涼快

• 把 Micro:bit 感應器裝置作為「溫度探測器」先後放在暖包和 冰塊上,以測量其冷熱,並以 Micro:bit 上的顯示符號表示冷 和熱,讓學生將觸感的冷和熱分別聯繫不同顏色的符號

• 然後著學生配對溫度測試器上顯示不同顏色的符號與代表冷 和熱圖卡,以掌握以圖像符號表達抽象的概念的技巧

•比較暖包和冰塊的冷熱不同後,選出將冰塊加入「便攜風 扇」,以提升其降溫效能

• 學生將冰塊加入「便攜風扇」,製作改良版的「便攜冷風機」

• 教師帶領學生攜帶「便攜冷風機」外出玩耍,讓他們親身感 受使用「便攜冷風機」會有更涼快的感覺

• 教師總結「便攜冷風機」對日常生活帶來的好處:便攜、舒適

學習者綜合

•在組別中,不單有不同能力的學生,教師還會按學生的個別 能力分配不同任務

•探究步驟由教師引導下進行,在班中基礎能力的學生會觀察 測試的流程,將「溫度探測器」的裝置放上不同物件冰塊及 暖包上,以量度其冷熱。在班中能力較高的學生會閱讀裝置 上的符號以讀取冰塊和暖包冷熱的分別,並以圖片表達;最 後,學生選擇加入冰塊協助降溫

4. 探究學習的建構

1. 估計不同物件可有效降溫

2. 透過感官觀察及利用「溫度探測器」測試不同物件 ( 冰塊 /暖包 ) 的冷 / 熱溫度

3. 學生讀取顯示燈的數據 ( 不同顏色 ),配對測試數據及冷 /熱圖卡

4. 比較數據後,學生用圖像 ( 冰塊加入「便攜風扇」達至降溫 ) 貼於白板上 作總結

5. 加入冰塊於「便攜風扇」內,設計和製作「便攜冷風機」

6. 試用「便攜冷風機」,總結「便攜冷風機」對日常生活帶來的好處

5. 具研究性教學策略—為智障學生調適 STEM 學習活動

按學生能力分配不同的任務 學生按教師委派的任務進行實驗 一般能力

• 測試員:使用溫度探測器,測試冰塊和暖包 的冷和熱

• 觀察測試的過程

• 組裝員:加入冰塊於「便攜風扇」內,製作

「便攜冷風機」

較高能力

• 記錄員:學生讀取在 Micro:bit 裝置上不同 顏色的符號,並分別配對冷和熱圖卡

• 匯報員:比較測試結果,總結將冰塊加入

「便攜風扇」能送出更涼快的風

• 組裝員:加入冰塊於「便攜風扇」內,製作

「便攜冷風機」

拆解工作任務 •拆解工作任務是把任務項目分拆成小步子,

透過步驟式的學習,讓學生按既定的先後次 序來學習,以達至探究目的

• 探究的流程是既定的,任務項目分拆成小步 子,如用觸覺感受g估計g利用科技工具 進行測試g 記錄g 比較g製作改良品g 匯報

• 將工作任務細分,讓學生更掌握任務項目的 目的,增加整體學生的參與度

提供輔助工具 •Micro:bit 感應器裝置(「溫度探測器」)

因應溫度,會顯示不同的顏色 ( 熱:紅色;

冷:藍色 ) 的燈號,有助學生讀取溫度,更 容易作出比較

• 「便攜冷風機」設有手柄,方便手肌能力稍 遜的學生抓握,以達至便攜的效能

• 使用環保冰塊粒解決冰塊粒溶成水的情況,

亦有利於「溫度探測器」測試溫度

基本的學科知識建構 在 STEM 活動前的知識建構

• 認識小型家居電器的共同特徵,包括電池、

開關、能手攜

• 按生活需要選取適當的家居電器 ( 如:感到 炎熱時選擇使用風扇降溫 )

• 分辨冷和熱及其代表標誌

提供安全預防措施 •實驗需由教師預先進行測試,以預計有可 能發生的風險,並作出調適

• 風扇葉安裝於裝置內部並將蓋頂扭實,以免 學生接觸到扇葉,發生危險

• 「便攜冷風機」和「溫度探測器」所有外露 的電線及電池已用膠紙包裹起來及固定,以 免學生觸摸到而發生危險

Hwang, J. & Taylor, J. C. (2016). Stemming on STEM: A STEM Education Framework for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for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19 (1), 4.

Obi, S. O. (2014).Working with learners with cognitive disabilities in STEM.

In S. L. Green (Ed.), S.T.E.M. education: Strategies for teaching learners with special needs (pp. 37–48). Hauppauge, NY: Nova Science.

Moore, T. J., Glancy, A.W., Tank, K. M., Kersten, J. A., Smith, K. A.,

& Stohlmann, M. S. (2014). A framework for quality K-12 engineering educ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llege of Pre-College Engineering Education, 4(1).

Cheng, Y. C., & So, W. W. M. (2020). Managing STEM learning: A typology and four models of integr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34(6), 1063-1078.

OECD (2014). Technical Report of the Survey of Adult Skills (PIAAC), pre-publication, OECD, Paris, www.oecd.org/site/piaac/_ Technical%20 Report_17OCT13.pdf.

蘇詠梅和吳本韓 (2005):《小學科學教育:建構式探究學習》,香港,香港教 育學院。

香港教育局 (2017):《中學教育課程指引》,香港,香港教育局。

香港教育局 (2017):《科學教育: 學習領域課程指引(小一至中六)》,香港,

香港教育局。

在文檔中 目 錄 (頁 7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