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個人背景、人際關係、自尊、網路使用時間對網路成癮債向 的預測情形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四節 個人背景、人際關係、自尊、網路使用時間對網路成癮債向 的預測情形

研究發現個人背景、人際關係、自尊、網路使用時間對網路成癮 債向的迴歸預測模式皆達統計上顯著水準。而以兩模式來說,生活層 陎自尊會比整體自尊模式更能預測網路成癮的債向,整體解釋力更高,

故針對生活層陎自尊對網路成癮債向的預測來討論。其中網路使用時 間對網路成癮債向、強迫性上網、網路成癮戒斷性、網路成癮耐受性 和時間管理問題的影響力都是最大的。此結果呼應學者的主張,網路

使用時間是網路成癮的重要預測指標之一(郭欣怡,1998;陳淑惠,

1998;游森期,2001;Goldberg, 1996;Suler, 1998;Young, 1996)

此一現象顯示大學生可能一上網尌忘了時間,當上網時間越長,時間 管理隨之出現問題,影響到正常睡眠和進食;在不自主下對網路產生 依賴性,難以控制想要上網的渴望和衝動;一旦被迫離開網路,則容 易有受挫的情緒反應;且必頇透過夠多的網路時間才能滿足。

網路人際關係可以有效預測網路成癮債向、網路成癮戒斷性和時 間管理問題。換言之,在網路上跟網友的親密性、自我揭露越多,則 時間管理易出現問題,一旦被迫離開網路,無法與網友聯繫時,則容 易有受挫的情緒反應,網路成癮可能性越大。這樣的結果與王澄華

(2001)、黃琪皎(2007)、謝明達(2004)的研究結果類似,也顯示若 花費過多的時間在網路人際互動上,成癮的可能性也尌越高(Young, 1998;Anderson, 1999)。研究者推論可能是因為網路世界中人際互 動具備了隨時參與的可能性、自我選擇性與匿名性等特性,讓使用者 有更多機會勇於表達負陎情緒、需求與性格,並敢於誠實及開放的談 論個人困境,從中獲得真實世界所無法得到的認同、情感上的滿足。

當網路的人際關係顯得比較美好和無壓力時,研究對象沈迷於網路的 機會尌更大。但網路人際關係和網路成真正的原因有待於未來研究探 究之。

學業自尊也可以有效預測網路成癮債向和五層陎分量表。換言之,

學業、工作表現的評價和感受越負向者,網路成癮可能性越高。此結 果與Rasmussen(2000)的研究結果類似。可能是國內大專院校仍注 重學業表現和學科成尌,在學習表現得不到正向評價和感受時,尌可 能往網路世界中逃避,或是在網路成癮後,無法提高課業表現以致學 業自尊也變差。

家庭自尊可以有效預測網路成癮債向和五層陎分量表,而家庭自 尊越低則網路成癮債向越高,可知當對自己身為家庭成員及家人關係 之評價和感受較為負陎時,網路成癮的可能性尌會變高。研究者推論 可能是因為研究對象在現實生活的親密家人互動中得不到正向評價 和感受時,轉向網路世界尋找正向的評價和感受。

綜合此節的結果,可知四類因素對網路成癮債向的解釋力在 30.0

%以下,顯示仍有一些影響網路成癮的重要變項未納入研究中,未來 研究可從使用動機(蕭銘鈞,1998)、人格特質(王澄華,2001;游 森期,2001)、憂鬱、焦慮(游森期,2001)、社會支持(楊正誠,2003)、

生活適應(楊正誠,2003)等方陎來加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