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個案分析與研究發現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6

第四章 研究結果

依據蒐集個案資料與經營過程中的回憶與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的研究 發現,並以此建構本研究的觀念性架構。

第一節 個案分析與研究發現

一、企業的初始資源與能力對選擇營運範疇之影響

企業成立初期的初始能力來源通常來自創業家的經驗與技能,並且透 過創業家對於環境的認知與機會的掌握,運用僅有的資源(資金、關係網 絡、市場知識),建構初步的獲利模式,以存活作為主要的目標,所以企 業為了存活,通常選定特定的利基市場,作為產品與服務的提供對象,決 策權集中於創業家以求快速回應市場需求(Miller and Friesen, 1984);然而 也因為成立初期缺乏資源,因此企業為了存活,往往僅能選擇簡單且能達 成的價值活動(例如:生產、銷售)作為主要的營運範疇。

以下為當時營運與決策過程中的一些回憶…

「達芙妮的初始能力,來自於創立公司之前的就業經驗

...

因為我以前 還沒開工廠之前我就是在瑞士海外上班,那瑞士海外那時候有進口部跟出 口部,我在出口做鞋子。它出口部有很多,雨傘、成衣,很多就對了,什 麼都有,我做鞋子部,就台中的那個驗貨頭,

chief inspector

。那它的進口 就是所有現在台灣的機器很多高的機器還是瑞士海外在進口。那所有的品 牌,比如說

Bailey, Chanel

,都是它代理的,那時候是最大的貿易商。我在 那裡待了將近兩年,所以也自然而然就認識了很多人,所以人家如果來找 就來找我們了,找我就開始做這樣,

...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7

因為

importer

都經過台灣的貿易商,貿易商當然好的貿易商大的貿易

商都是有人綁死的,我們都是拾人牙慧,那都是人家做剩的才輪到我們,

比較大間的人家都綁死了。所以我們只是找那個新的,比較小的客人。像 我們那個客人,歐洲那個客人,是因為我們美國根本做不到大單,歐洲來 找我們就開始打歐洲,結果我沒有想到歐洲會突然間那麼大,就是這樣出 來的。」

以上說明個案公司的創業家之經驗與能力為企業的初始能力的來源,

並以此決定企業的營運範疇。

透過上述的回憶內容,可以發現達芙妮的前身(喬志),由生產製造起 家,專為外國鞋子品牌代工。成立初期僅僅依靠創業家在貿易商工作時期 的經驗與人際網路,從事簡易單純的鞋子製造與生產,並以此作為主要的 營運範疇。據此,提出下列研究發現:

研究發現

1

:企業初始的能力與資源狀況決定營運範疇

(

垂直整合的程 度

)

二、營運範疇影響後續對於能力與資源之累積

一般而言,由於 OEM 的商業模式,使得代工廠商在研發與製造能力 上遠優於市場行銷能力,然而隨著 OEM 業務的進行,代工廠與品牌廠在 某些時間內雙方的能力會產生移轉的現象,例如:對於品牌廠而言,品牌 廠為了確保代工廠的生產品質,常會在生產方式與流程技術上提供必要的 協助與輔導;至於代工廠方面,代工廠為了降低專屬投資的風險與設備價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8

值的延續,則會透過多元管道學習品牌廠的技能與知識(例如:產品共同 開發設計),並且藉由設備的投資與更新、供應鏈管理能力的提升、產品 設計能力的升級,以創造代工廠對於品牌廠的價值。所以當品牌廠將其他 價值活動逐漸移轉給代工廠,並確認代工廠有足夠能力完成外包與設計的 工作時,品牌廠則會轉以品牌發展為主要目標,專注於市場行銷活動的經 營,以求獲得更多的市場佔有率與獲利。

上述的代工廠與品牌廠的價值分工與互動過程,無形中改變了雙方能 力與資源的發展方向與分配狀況。

以下為當時營運與決策過程中的一些回憶…

「...一旦開始進行生產製造,哪家一做出來,誰在做什麼其實大家都 會知道你這家在做什麼樣式的鞋款。每一家做的都不一樣,你做什麼他做 什麼都知道。所以客戶要找這些東西就會來找你了。

但由於一開始我們 僅能生產簡單的鞋款樣式

(

例如:包子鞋、室內拖鞋、護士鞋

)

,至於技術 門檻需求較高的鞋款自己就必須向同業學習,努力突破精進,就像馬靴,

板子

(paper pattern)

last

要開好,然後要試產

(production test)

,這些就是 技術的關鍵,一開始不會做就要努力去學去模仿;至於試產,試產我們都 要做到萬無一失。因為這個鞋子是手工的,在車的過程中,一旦車多了半 釐米少了半釐米這個鞋子看起來就爆開了,所以一定要

production test

要 很精準,技術就在這裡。

...

因此要做普通的鞋子就算了,如果要做好的鞋 子技術一定要持續提升

…」

「至於試產技術的提升,關鍵在於老闆的決心,老闆講說你要給我

test

幾次然後我要去看,我們都有樣品室,有樣品中心,樣品中心就把鞋面車 起來,可能是一個號碼車一雙而已,那測出來什麼都

OK

了我們就叫做,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9

這個叫

grading

,這個叫做全套,那

grading

試起來大家認為都

OK

了,都 先做一雙起來給大家試穿,

…OK

,好,一個號碼再做五雙,用同樣的材質,

因為材質如果不一樣那個感覺會跑掉。

有真皮的、有布的、有

PU

的、

PVC

,很多就對了,你不一樣就會跑掉。所以第二次就是我一個號碼做 五雙,做做看,再穿起來

OK

了,好,試個

20

雙,

OK

,就開始做,那就 不會出事。

所以,第一個就是打

paper pattern

,第二個就是

grading

,第 三

test

test

過就開始生產了,就量產了,而技術就在這過程中累積起來…」

以上說明營運過程中,代工廠在資源與能力方面的提升與改變。而在 上述的內容中,可以發現在初始的營運範疇中,為了滿足品牌客戶的要求,

既有的生產技術會遭遇到許多挑戰,而過程中遭遇的問題都將隨著問題的 解決而進一步累積成為下一階段的能力與資源,並隨之改變前一階段既有 的能力與資源佈局狀況(例如:設計圖如何畫、如何修改、品質良率如何 提升,生產管理制度如何建立,人力資本素質的提升等)。因此,提出下 列研究發現:

研究發現

2

:營運範疇

(

垂直整合程度

)

影響企業下一階段的能力與資源 累積與發展方向,並形成該階段的能力資源佈局狀況。

三、能力與資源對於廠商間依賴程度之影響

一般而言,由於組織是開放系統,因此每個組織都必須仰賴與外部環 境互動與交易以取得生存所需的資源,使得組織對於外部環境的依賴是不 可避免的(Pfeffer and Salancik, 1978)。組織生存所需的資源通常不是單一而 是多元的(例如:金錢、有形資源、資訊、與社會正當性),所以在面對多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0

元又可能相互衝突的外部資源供應時,組織通常會尋求透過擁有資源的自 主權以降低因依賴而產生的潛在威脅。

由於組織最基本的目標在於追求生存,但要確保生存,就必須降低獲 取生存資源的不確定性,而要降低獲取資源的不確定性,就必須減少依賴 或改變原有的依賴狀況。

Thompson(1967)認為組織依賴其任務環境中某項要素的程度,存在兩 種特性:(1)會隨著此要素提供組織所需資源或績效程度的增加而增加;(2) 會隨 著其 他要 素能 提 供同 類資 源或 績效 程度 的增 加而 減少 。 此外,

Blau(1964)更進一步認為組織產生不相互依賴的條件為,(1)自製或自身擁 有策略性資源,(2)拓展其他管道取得所需的相同資源,(3)擁有強制力以驅 使他人放棄取得所需資源。綜合上述兩位學者的觀點可知,組織是否容易 受到外部組織的影響,決定於組織對外部組織的依賴性,而影響依賴性程 度的因素包含「資源控制權的集中與否」以及「資源對組織營運的重要性」, 而且兩者必須同時成立,依賴效果才會出現(Pfeffer and Salancik, 1978)。所 以不論資源的控制權有多麼地集中,對組織不重要的資源是無法造成組織 依賴的,反之,無論資源如何重要,除非資源由少數人控制,否則組織不 會特別依賴任何一個外部組織。

一般而言,由於組織營運所需的資源通常仰賴交易,因此如果該交易 對組織很重要,組織通常會藉由擴展自身的控制力到達關鍵的領域,以管 理組織的相依關係,或是組織也可能藉由改變自身相依的情境,增加自己 的重要性,讓哪些交易對象對組織有相對更多的依賴;此外,組織還可以 藉由分散本身對單一關鍵交易的依賴,來降低其他組織的主宰地位(Pfeffer and Salancik, 1978)。由此可知,組織透過自身學習或外部取得的能力,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1

僅可以擴展自身的控制力,也可以透過自給自足的方式分散對單一關鍵交 易的依賴性,藉此改變自身對外部組織的依賴性。

以下為當時營運與決策過程中的一些回憶…

「一開始走美國市場這個是百分之百

OEM

,那

ODM

的這個

45%

ODM

是歐洲市場,而歐洲市場比較會有設計師過來叫我們幫他做這樣子,

那 時候是寄一隻鞋子來,他是寄一隻鞋子來,我們把這個鞋子拆開,就是美

國的

OEM

。我們講

original

,原樣鞋,那我們就把它用刀子割開,然後把

它鋪平,裁出來就仿就好了。就出來了,那個板子就出來了。

那歐洲的那個

ODM

就不是這樣子,他們派設計師來,但是他用那個,

很簡單,這個是一個

PVC

的,就是一個塑膠,然後他拿了一個楦頭,然後 把它壓下去加熱,它就跑出一個鞋子的模型出來,然後這個模型出來他設 計師在上面畫圖。我們就照他這個圖畫出來交給我們師傅,我們師傅就照 這個

裡面的困難就只有在這個跟部,這個我們開始時用木頭的,立即拿 去做,殺一個類似的木跟出來,做一隻出來,明天看行不行?不行再改。

跟不對的改跟,楦頭不好改楦頭,然後如果三次都

OK

了,好,開始師傅 會了,就把樣品給設計師看,

所以這個過程是這樣,設計師他是比如說 今天下午飛機到,他馬上畫一畫就給你一個,我明天早上

9

點鐘就出來了。

跟不對的改跟,楦頭不好改楦頭,然後如果三次都

OK

了,好,開始師傅 會了,就把樣品給設計師看,

所以這個過程是這樣,設計師他是比如說 今天下午飛機到,他馬上畫一畫就給你一個,我明天早上

9

點鐘就出來了。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