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個案的研究背景、研究者角色與協同觀察者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二節 個案的研究背景、研究者角色與協同觀察者

本研究個案以中正高中的地理玩家課程為例,主要是地理為主軸結合歷史 故事等在士林區及北投區一帶進行課程。課程研發由二十年戶外教學經驗的孫 老師與其他中正高中地理與歷史科老師共同設計的選修課程,就近地去觀察學 校周圍有什麼資源,然後跨科的整合,想辦法就是可以就近取材。課程完整開 發前以社區中的水溝、堤防及磺溪為課程內容。從一塊土地想辦法帶出各種學 科知識,開始在學科中心地方學所以在課程裡面有地方學的概念。經幾年的修 訂後,以校園中為中心點再到校園鄰近的軟橋社區,再走到更遠的士林舊街,

從舊街裡面到新街。以課程前期提到的歷史發展脈絡後,以育永河採硫作為內 容選定了更遠一點的硫磺谷與龍鳳谷。中正高中以校史與建築作為主要內容。

軟橋與士林舊街主要為歷史脈絡與了解當地居民狀況為主,新街則是以地方傳 統與產業延續舊街內容,詳見圖 3-3。

圖 3-3 北投區與士林區中課程學習地點

課程進行時,教師利用拋問及多媒體方式引導學生思考人地互動的因果與 衍生的相關問題,然後透過學生進行實作與討論,探討解決問題之方法。學期中

23

會進行大約九次的戶外實察活動,透過實地考察達親臨現場的感動與實際驗證 知識的學習效果。課程結合生活、社區和知識學習教材,並融入環境教育、永 續經營、多元文化、生命教育、資訊素養與倫理等重要議題,在生活化與社區 化的教材中學習地理知識和欣賞地方特色,展現學習成果。

教師在地理玩家課程設立的目標為:

(一)瞭解地理與生活密不可分,從自然到人文,從鄉村到都市,從原住民部 落到傳統產業,都是人與地、時間和空間交互作用產生的結果。

(二)以「享受土地」為課程主軸,成為「地理玩家」為目標,增加學生對 生活的熱愛,進而提高學習動力與提升學生品味、享受生活的能力。

摘錄自中正高中 106-1 地理玩家課程計劃表 由此可見高中多元選修課程設立目的與教育部所頒佈的普通高級中學地理 課程綱要相呼應,有助地方的教學,同時符合地方本位教育的取向,見第九 頁。本研究希望在針對地方感的研究中可以找尋出能融入高中課程的地方本位 教育元素。而本研究著重於瞭解課程中有那些部份有融入地方感的概念,而也 會以上述定義設計與地方感相關的問題向學生作提問。以此看出課程內容是否 能有地方感存在,把課程內容帶給學生地方感的過程作記錄呈獻,課程具體日 期與內容如表 3-1。

24

25 (一)課次 1 至 5

主要是室內課程為主,老師在第一次課程中強調學生需要具備地理心、地 理眼及地理腳及整學期的簡介,並以隨機抽籤方式為學生分組。在這段時間中 老師希望能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互動,讓日後的課程能更順利。課程內容以整個 臺灣的各行政區開始作了解,由物理空間的認識問題,隨後以不同行政的美食 或地標連結一起。

(二)課次 6

校園尋寶記為學生的第一次戶外課程,讓學生在校園範圍內分組進行尋寶 遊戲,所謂的寶是校內特色建築或設施,具歷史意義並與周邊社區有所關連。

尋寶點包括:藝德樓女神像、校內最老茄冬樹、建築架空層、水閘門、石牌新 圳及蔣公銅像。尋寶結束後老師帶學生再親臨各點作詳細解說,並檢討了第一 次戶外課程的不足之處,希望學生能盡量配合,讓日後的戶外課程能更順利。

(三)課次 8 至 10

軟橋社區的探索第一次為室內課程,以中正高中的地理老師拍攝的軟橋清 拆前的紀錄片作欣賞,讓學生對過去的軟橋有基本認識。第二次課程再帶領學 生走進現在的軟橋社區,觀察地形的改變及講當地故事,讓學生作今昔對比,

課程結束前以情意部分作總結讓學生能更容易明白軟橋居民面臨搬遷的心情。

第三次課程透過實地的考察,今天是多了解區段徵收、土地徵收,像是國內外 土地徵收的案例,以及會引發的爭議等。

(四)課次 12、14

八芝蘭舊街離中正高中十分鐘左右車程,距離不遠。先觀察地景後以漳泉 械鬥事件帶入討論。隨後讓學生在社區尋寶,方式與校園尋寶相同。尋寶點包 括:街角的石臼、有應公媽廟、郭元益囍餅店、古井、三合院及神農宮。這些 地點都能反映出過去到現在地方居民的生活狀況與改變及漳泉械鬥的記錄。

八芝蘭新街則是延續了舊街的故事,觀察當年居民搬到新街後的發展狀 況。依舊以社區尋寶進行,尋寶點包括:瑞成百年棉被店、士林公民會館、德 福診所、潘永清古宅、玉楗金物號、新合成佛具繡莊、郭合益記士林名刀、洪

26

建利商號、梅莊糖果精品及士林市場。這些都是當地老字號商家,可讓學生了 解地方產業,這次還加設訪問題,讓學生與社區的人能有所交流。

(五)課次 15 至 17

硫磺谷與鳳凰谷在第一之課程主要作地景觀察,讓學生感受自然環境。其 後硫磺谷課程以育永河採硫故事帶入到硫磺中,除了情境脈絡外也探討了火山 與硫結晶的形成等。鳳凰谷延伸硫磺相關的溫泉產業作介紹,並帶學生走進可 看到溫泉井及溫泉管線的地方,讓學生思考地方產業發展與環境的維護兩者間 的平衡與重要性。

(六)課次 11、18 與 20

課次 11 時為期末的影片製作作介紹,以分組形式完成,影片主題以硫磺谷 與鳳凰谷為主,可穿插之前課程的地方照片作使用。課次 18 為實際製作的教學 及輔助,讓學生在影片中加入與地方的感覺相融的音樂與自創新詩,並讓學生 表達對地方與整學期的感情。課次 20 為影片發表會,各組分享影片,其後分享 製作心得及整學期的感想,老師也對於整學期作了總結。

二、研究者背景

研究者畢業自中國文化大學森林暨自然保育系,畢業後至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就讀環境教育研究所至今。研究者在大學研讀其間經常到苗圃與森林中培育 樹苗,而正式開始關注自然與環境則由大學三年級的暑假到陽明山國家公園實 習展開。研究者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的遊憩服務組進行實習,實習輔導員林先生 經常帶領研究者到國家公園的不同範圍內觀察環境與遊客行為。發現遊客或當 地居民大部分對於警示標語視而不見、亂拋垃圾、進行危險活動或進行違法建 築。這讓我驚覺人在享受環境的同時並沒有愛惜環境,甚至是更甚的進行破 壞。這讓研究者認為市民大眾對於環境的行為是需要教育去改變,因此投考環 境教育研究所。在經過研讀書籍與參與高中階段戶外課程優質化計畫後,有幸 到中正高中進行為期一學期的中英語解說導覽課程,發現學生經由戶外教學對 環境進行認識後對於環境產生喜歡的感覺,並對環境的興趣大大提升。

因此研究者開始就該方面進行大量文獻閱讀,由此對地方感對人的影響深

27

感興趣,也反省了自身對於出生地的情感想法與過去行為。這時發現自身對於 香港的喜愛是不及臺灣,我所喜愛的香港已成過去。街上不再是熟悉的藥材行 與荼餐廳,而是一間又一間的連鎖店,既統一整潔卻又沒有人情味。反倒是臺 灣中生活的六年因這裡的文化、食物與活動令研究者對自身的身分界定變得不 一樣,現在的研究者更傾向於承認自己為一半香港人與一半臺灣人。這樣的心 路歷程多麼的神奇,因此對於高中生這個身分界定時期由為重要的時期中,進 行地方感教學對於其影響的結果感到期待。

研究者本身對於地方與環境的反思與感覺因以上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 時對於研究場所的熟悉度也甚高。中英語解說課程是地理玩家課程的進階課 程,部分內容相比地理玩家課程有重疊或更精進的部分,因此對於研究對象的 學習歷程與反應能有所掌握和了解,由此同時可進行觀察及反思的角色。

三、研究者的角色

本研究中研究者主要以觀察者與反思者兩種角色進行觀察,以下作詳細說 明。

(一) 觀察者

研究者於課程中以觀察者角色觀察研究對象言語行為,由此了地方感 教學手法、學生反應與教學困難,並進行記錄。

(二) 反思者

本研究主要欲了解教師的地方感教學方式與學生的地方感的提升程 度,因此每次課程結束後,皆會針對課程階段、教師與學生的行為狀況進 行反思與探究。並以資料蒐集、分析與比較的循環過程中找出地方感教學 的重要元素。

四、協同觀察者

本研究除了研究者在過程中以觀察者角色投入外,為了獲取研究對象更深 入的資訊,因此在課程結束時將邀請李老師進行訪問,了解過程中李老師眼中 學生的反應與改變。希望藉著協同觀察者對於地理玩家兩學期的地理玩家共同 授課經驗能更敏銳的發現可用的資訊提供研究。

28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