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一、現今全球化趨勢

現時許多年青人都積極於向外發展,不願回到自己的根源地,有著傾向追 求潮流的趨勢。而這潮流的趨勢便是全球化的產物,像是衣著、食物、音樂及 生活模式等。在年輕一代更是處在韓流之中,在街上的商店內不乏聽到韓流音 樂的播放,又或者我們到超級市場購物時,很容易便能買到別的國家所出產的 產品。洪如玉(2009)也提到隨著不同國家中間的「距離活動」與「時空壓縮」

會令文化會變得一致化。除了日常生活,人們也處在全球化教育之下,這種教 育方式著重於培養在各國間的市場中具有競爭力的人,而忽略在特定區域、獨 有文化或特定傳統的生活經驗與具有獨特性的個體。這都表示各國之間的界線 日益模糊,在文化的交流下反而降低了自身的獨有文化,全球化潮流也消除了 許多弱勢族群的語言、文化、傳統、生態(洪如玉,2013)。我認為每個國家或 地方都有他們的特色及所存在的意義,為了讓高中生能更熟悉社區及願意留在 社區中作發展而開始想在選修地理課程中加入更多的地方本位教育元素。

二、地方感教育

現時國民中小學的九年一貫新課程中已新增本土意識,推行本土化運動以 維護固有的習慣,並強調與外來文化不同之處。國小的地方感研究中陳吉文 (2009 )曾就地方本位學科課程對國小生的地方感影響作研究,而何慧雯(2011) 以綠色生活地圖的學習過程探討學生地方感的形成,主要以知識與地方感相感 的問卷調查形式作量化研究。質化研究上,劉迦豪 (2008)以校園建設空間對學 生地方感影響作研究,另外趙雅玉(2018) 以藝術介入社區方式帶領上岐國小的 學生走進社區後的地方感研究。國中的地方感研究上則有顏佩怡(2018)以鄉土 教學作切入點研究地方感與文化資產對於國中生的影響,主要以觀察與訪談的 質性研究方法進行研究。高中的地方感研究有,楊倍華(2008)以澎湖群島高中 職的學生作為目標對象針對環境素養與地方感作分析,以問卷調查與訪談的質 量混合研究方式進行。在臺灣針對國高中生的地方感仍然不多,大部分為國小 的地方感對於學生的影響研究。地方感課程應與高中課程應有更多的銜接。因

2

高中學生正是建立個人道德觀和價值觀的時候,蔡文川(2007)認為高中時期正 好是身份界定的時期,環境的影響也特別大。也就是說這是他們認同自身出身 地的時間,如若有人提問到「你是那裡人?」我會回答香港人。「香港的哪 裡?」我會回答中西區。以上回答會因出生或生活區域而改變,社區或地方的 事物都在影響著高中生對這些地方的定位及認同自己在當中的角色。若我們能 從高中的地理課開始增強同學們的地方感,就能讓學生懂得如何欣賞地方特色 文化及減緩全球化的情況發生。當我們對地方產生感情後,會難以離開這片有 感情投入的地方,或許不是馬上就能牽動到情緒或情感,但當離開一段時間 後,也許會為小巷的一碗麵或舒適的便捷感而懷念起該地方。因此我開始想瞭 解這帶著地方文化色彩的高中地理課程是否能帶給學生地方感。為此採用質化 研究方式作地方感研究,在過往地方感的研究上多以量化為主。然而地方感是 環境心理的一種,具有情意部分,但這難以在量化研究中呈現出研究對象的具 體變化歷程。現場觀察與聆聽才能展現出同學在接受課程後的影響,此乃本研 究重點。

本研究所觀察的課程為中正高中的選修的「地理玩家」,為中正高中的地 理教師以地理與歷史作基礎所發展的延伸選修課程,其授課教師具備兩年的地 理玩家授課經驗,選修學生皆來自不同班級的一年級生。教材為《高中地理可 以這樣玩﹣玩家指南》,內容由中正高中的九位老師共同編輯,包括臺灣的基 礎地圖知識、不同時期的臺灣故事、中正高中的發展與特色、校園周邊社區介 紹、鄰近地區探索等。學習的地點選擇以校園為中心開始的周邊社區為目標 地,慢慢由士林區擴展至北投區進行戶外課程。教師亦額外提供補充資料,帶 領同學討論地方的議題。室內課程主要為地方或地區的基礎認識、影片觀賞及 音樂欣賞。戶外課程連接了室內課程的內容,讓學生能親身體驗室內課程的內 容,並進行更深入瞭解與思考。作業則以文字書寫及繪圖為主,期未報告採分 組的方式,以硫磺谷及龍鳳谷作主題來拍攝影片,製成地景詩文 MV。由此可 觀察學生對地景的感受及探索方式,這些都可以從同學的感想、行為及作品中 得出。

3 第二節 研究動機

一、地方感教學跨學科走進社區

於現時的生活模式中,人們所追求的是更便捷的生活,很多鄉村地區開始 邁向了都市化的方向。而言在這千篇一律的便利商品、品牌衣服店、連鎖快餐 店在各處漫延中,這都真的是進步嗎?我認為在進步的過程中我們還是應該要 保留每區原有的當地特色,不同的地方與環境都有差異性。我們應該去瞭解不 同生活環境的差異之處,並去尊重及欣賞其間的不同特色。而不是為了經濟的 增長而盲目更新,最後只會失去地方色彩,地區間也沒了其特色及獨有意義。

因計劃的機緣下到中正高中觀課,觀察選修地理的解說課程。老師在講述 選修地理科時已經不再是過去唸中學時的上課方式。在過去香港的地理課程內 容主要是填鴨式的背誦七大洲、五大洋或在課室內用紙筆測量假設的距離。這 些知識與技能在當時對我來說都是遙不可及的,並無法體會他們的意義或價 值。而在中正高中的地理解說課程中,老師會為同學介紹與自身距離更近的市 及區的人文歷史或地形建設為主,其中還會加入一些地方傳說、當地特色和傳 統文化的介紹。

筆者也明白選修課與正課是有所差別的,在好奇下請教了一位地理老師現 時臺灣地理正課的內容及狀況,她表示現時在高二與高三的課程中也會討論到 一些地方議題或起源故事。相比之下在這地理選修課當中也不乏一些地方歷史 故事及傳說,也有原住民、日本人、漢人等來到臺灣後所發生的事件和文化交 流及衝突點。除此之外,老師嘗試引導同學思考這些人、事、物對自身來說具 有何種意義,並請同學們提出他們的看法。筆者認為這樣的地理課除了硬性知 識外,多了一份人情味的存在。學生在瞭解他們所居住的這片土地的背景後,

這些他們日常生活中可能是習以為常的地方或社區,在他們眼中到底是有所改 變還是一如既往呢?筆者認為這樣的選修地理課程是可以提供給學生反思不同 的地方或環境的想法,讓學生在傳統特色和現代化進步中作出思考。學生將會 是日後的社區發展方向主人翁,讓學生在這之中找到平衡會是重要的課題,因 為此在課程的地方感探索會是影響整體的重要元素,希望學生能學習不同地區 的特色及獨有優勢因而著手開始研究。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本研究欲以中正高中的地理玩家課程探討地方 感教育過程中的教學要素,有下列三項研究目的:

(一)瞭解高中選修地理中的地方感教學方式。

(二)瞭解不同的地方感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影響。

第四節 研究問題

本研究主要三個研究問題,分別為:

(一) 高中選修地理課程如何提升學生的地方感?

(二) 高中選修地理課程對學生的地方感影響為何?

第五節 名詞定義

一、地方感(sense of place)

Shamai (1991)表示地方認同、地方依賴及地方依附,它們都是包含在「地 方感」中,它是心理環境的一種。林嘉男與許毅璿(2007)的發表中把它們作了 總結定義與架構圖排列,如圖 1-1。

圖 1-1 地方、地方感及地方依附結構圖(資料來源:林嘉男與許毅璿,2007) 二、高中選修地理課程

本研究個案以選修地理課程為主,選修課程並非一般地理課程,以基礎地 理知識為基礎元素再加入更多人文元素。以每週兩節的形式進行,選修學生填

5

寫志願後將進行抽籤進入課程。選修課程也分設初階課程與進階課程,地理玩 家課程屬於初階課程。

第六節 研究限制

根據以上所述內容,本研究在設計與執行上會有以下限制:

一、未能完全展示地方感之有無表現

學生對於地方有感時可能並不只限於表情或行動,思想的改變也許當下無 法以言語表達去展示。觀察者只能依課程的行動中作觀察,並不能了解課餘時 間是否因地方感而改變行為或行動。

二、觀察者只有一人

地理玩家共學生二十四人與一名教師,研究者在觀察過程中可能無法把所 有課程中發生的細節完整記錄。

三、研究者的個人判斷

學生與教師的行為記錄中所分析的地方感表現為研究者的個人判斷,除以 訪談形式確認外,其他行為表現的判斷未知是否乎合研究對象的行為意圖。

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