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地方感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研究之文獻回顧分為兩個章節,第一個章節為「地方感」其相關研究與 地理的關係;第二個章節為「地方感」的教學方法探討;第三章節為「地方 感」相關研究所提出的調查,藉由以上文獻探討內容得以了解在高中選修地理 課程中的地方感教學方式。

第一節 地方感

一、感受地方感的方式

地方(place)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角,很多事件、建築、產物、經驗都會在 土地上慢慢出現,在這過程中我們也會因為這些地方中的事物而產生感情的。

在早期文獻表示地方感便是人與建設、地或物件有感情的結合(Tuan,1974)。

除此之外Sanger(1996)也在環境教育季刊中定義出地方感是以經驗的方式和個

人地方的自然演化過程、社區、歷史有密切關係。這表示人的經驗會因該地方 的背景會影響到我們,然而每人會因為感受或體會方式不同而產生出不同經 驗。在地方之中總會有地方故事或傳說,而Elder(1998)曾強調一個地方的故事 是我們和地方互動、連結的方式。知道你居住的地方,以及感覺到你是故事的一 部份(Kriesberg,1999)。這也可得知地方的歷史或故事是可以增強我們的地方 感及加強我們與地方的互動,這些都是我們了解地方的途徑之一,而其中當你 能把自已投入在故事中感受的話是更好的。除了故事以外,大自然也是地方的 一部分,Nizon(1997)認為地方感是在自然環境下,人與動物界的界線消失時地 方感便與人合而為一。這概念應該是把人與動物一樣融入在大自然其中,這樣 便能感受到地方感了。總括而言地方感可以透過大自然、社區、歷史、故事等 媒介中傳達到人的內心處。除此之外陳韋辰(2012)提出食物與地方結合時,食 物會成為地方的象徵、思鄉時的回憶物、地方認同的標誌。因此對地方小食的 認識及味覺上的品嚐也能學習到地方感。因此教師會帶領同學探索校園周邊社 區,如軟橋社區及八芝蘭等。主要以在地故事、民生狀況、文化傳統為課程軸 心,也會讓學生品嘗當地特色小吃,感受在地人的生活文化氣息。

地方感也包含地方依附,人會透過和鄰里互動而形成社會關係,而家人更

7

是家庭鄰里的出發點,因此如若人失去家便會缺失人生出發點,繼而沒有方向 感、歸屬感、安全感。其中歸屬感是人的個性中的一部分,失去了它我們會感 到不完整、不舒適,甚至會感到個人的人格價值降低(蔡文川,2007)。這些都 是情感面向的東西,當人們在地方中形成依附感與歸屬感時,這便是個體的地 方依附(Proshansky, Fabian & Kaminoff, 1983)。在課程中同學有機會到訪與自身 相關但消失的社區或新社區進行探索,在此過程中瞭解同學地於地方的感想。

Roggenbuck 與 Watson(1992)則提出地方依附中又包含地方認同與地方依賴,以 下將詳細說明其意:

(一)地方依附、地方情感或地方依戀(place attachment)

地方依附或地方情感為地方感一部分。曹勝雄、孫君儀(2009)在環境心理 學的研究上分析地方依附是涵蓋個體對住宅及家的聯繫。再由此延伸到社區以 及地方,這是環境個體及個體的特定關係。

8 (二)地方依賴(place dependence)

曹勝雄、孫君儀(2009)主要是指地方資源與環境可以滿足使用者用於遊憩 活動的需要,這是一種的地方實質功能,包括:特殊的資料、可及性、環境景 觀、公共設施等。Moore and Graefe(1994)也認為人會依賴某一個地方的主要原 因是它能提供人們進行像賞鳥這樣的活動場地,這便是遊憩活動場地的一 種。近年則定義為地方居民如何看待特定地方的價值以及地方相比較下滿足居 民需求的能力(Jorgensen and Stedman, 2001 ; Fernando and Cooley, 2016 ;

Suntikuland Jachna 2016)。

(三)地方認同(place identity)

使用地方的時間長短是會影響到地方認同的產生,地方認同是基於人依賴 在同一個地方長時間並持續性地使用到該地方作活動的場所,在經過數年後便 會慢慢形成地方認同(Moore and Graefe, 1994;Proshansky, 1978)。

Stedman(2002)認為當人對地方的身份認同越高時,對於地方的關注度越高,在 地方中的議題上以個人或體團的方式去爭取對環境而言好的選擇方向。

二、地理課程與地方感

地方感研究上,我以地理玩家課程作觀察,發現兩者之間具有一些契合之 處。陳哲銘(2013)曾指出教育部在鄉土地理相關之教學指標,包含居住地的自 然與人文特性、瞭解居住地的人文歷史變遷、當地環境與經濟活動、瞭解當地 古蹟、欣賞地方民俗的特色、能表達對家鄉的關懷、提出環境問題或議題並解 決等,這些指標皆符合地方感的要素。過去地理學主要以空間科學(spatial science)學習為主,以量化統計與物理空間等強調以客觀態度探討地理學。

Mike(2003)對於這樣的地理學作出批評,提出地理學並不能以客觀態度探討,

而是應以人的感受、意念、生活經驗結合,由此演變成現今地理學。現今的地 理學中的地方感教育提供了學習者一個新的認知(Sauve,2005),其結合了原有 的專業技能以及社區的人文歷史。Stewart(2006)認為日常生活中的故事,慢慢 地形成了歷史,這會形成地方意義(place meaning)。當地人大部分的地方意 義都幾近相同,但對於陌生或偏遠地方的地方意義會因為他們個人與地方互動 的不同方式而有不同的地方意義產生(Sixsmith, 1986;Gustafson, 2001)。

9

老師以地圖引領同學由校園走出社區,地圖可以具體劃分出社區的領域,傳遞 地方的故事,也增加了學生的地方感。在研究上,地方感與教師的目標皆有其 共通點,這在研究觀察上便可集中觀察。經緯度的數據對學生來說,通常毫無 意義,但在知道地名及背後的故事後,便不再是一個沒有意義的「空間」,而 是一個具有人、事、物的「地方」。

筆者在教育部所頒佈的普通高級中學地理課程綱要 103 微調版本中挑出與 地理玩家相通的建課要素,而要素同時與地方感有所關聯。

區域地理部分課程目標:

(一)使學生了解台灣自然環境的特色與發展背景,並認知其所形成的 區域特色和區域差異,包括:

1. 台灣因特殊位置所導致的環境複雜性及多樣性。

2. 台灣在全球化潮流下的發展優勢及限制。

3. 台灣因環境與發展所形成的區域特色及區域差異。

4. 台灣在世界體系中所處的地位及應扮演的角色。

(二)使學生了解地理學區域分析的方法,並建構鄉土情懷,包括:

1.了解區域分析的觀點及方法。

2.體會鄉土台灣自然與人文環境的多樣複雜特性,並積極關注或 參與各區域環境問題的探討與保育活動。

3.願意理性思考台灣、中國與世界的關聯,並積極表達對全球議 題的人文關懷。

區域特色和區域差異,包括:

1.知道自然系統與人文系統以形塑地表景觀的運作情形,並能分 析人類如何 介入此自然或人文系統,以創造獨特的文化景觀。

2.能分辨地形、氣候、水文、土壤與生物所構築成的複雜自然運 作體系及其相互關係。

3.能分辨人口、交通、產業與聚落所組成的人文特色及其相互關 係。

10

4.能了解人類如何因應生活需求介入自然與人文運作系統,並能 分析其所產生的區域地理議題。

區域地理部分核心能力:

(一)積極參與課程個案及相關討論活動,並有能力以妥適方式表達自 己意見,包括:

1.能熱切地參與個案的討論,並能接受或表達不同的觀點。

2.能積極參與社區環境的改善規劃,並思考如何提升周遭的生活 與環境品質。

3.能以全球視野關心鄉土區域問題,並積極思考鄉土區域未來發 展的途徑。

摘錄自普通高級中學地理課程綱要 103 微調版本第一及二頁 讓學生把生活中的事物作為學習對象或素材,連接學生與社區之間的關 係,令學生能關心社區中的事物及責任感的教育(陳吉文,2009)。老師將帶領 學生走進社區進行教學活動與互動,給同學對社區環境投入更多觀點及體驗機 會。這些與上述地理鋼要的目標與核心能力,跟前部份的文獻回顧所提及的地 方感作對比下,其相似部份甚多。

11 質量、社區組織和學校生活中的環境資源(Sobel,2004)。

而 Smith(2002)提出更具體的五種取向教學,實現地方本位教育(Place-based Education):(在地)文化研究、(在地)自然研究、問題解決、工作現場實 習、結合學校與社區。第一個也是最明顯的是,老師們和學生們立即以現在的 基礎課程開發。由此可見地方本位教育與地方教育學皆為「地方」的教育觀 點,因此在後文中將交替使用。

Smith(2002)所提出更具體的五種面向教學,實現地方本位教育:

(一)在地的文化研究,使用這些經驗作為基地,他們可以探索更遠的地

12 Lin(2017)曾以沙士比亞作品的內容挑選出演出部分讓 50 名大學生進生角色扮 演,以角色角度思考並討論到社區問題,讓學生面對社區生態環境時能以批判

Holmquist, 2003)。Arkette(2004)也提到在熟悉的環境下的聲音是可以讓人感到 有安全感。蔡文川(2007)也曾提及安全感或熟悉感都是地方依附的一種。因此

13

(江昼與王娜娜,2007)。洪如玉(2013)提到現代的都市設計或國土規劃強烈反 映出建築與規劃空間的地方意義,建築的形式象徵與功能實用性成為個體經驗 地方的重要因素,這便是環境可以讓我們可以感受到的地域風格的原因。曾旭 正(2010)認為人以建築令場所的精神成具體化。也就是說不同的建築物是因為 人的需要或意向而形成的,所以這些建築或設施的存在是有意義的,並且能代 表當下時代的人。多讓學生觀察環境周遭的建築或設施,例如:古廟的古色古

(江昼與王娜娜,2007)。洪如玉(2013)提到現代的都市設計或國土規劃強烈反 映出建築與規劃空間的地方意義,建築的形式象徵與功能實用性成為個體經驗 地方的重要因素,這便是環境可以讓我們可以感受到的地域風格的原因。曾旭 正(2010)認為人以建築令場所的精神成具體化。也就是說不同的建築物是因為 人的需要或意向而形成的,所以這些建築或設施的存在是有意義的,並且能代 表當下時代的人。多讓學生觀察環境周遭的建築或設施,例如:古廟的古色古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