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理論與研究

一、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相關理論 (一)健康促進的意義

健康促進 (Health Promotion) 這個名詞的使用相當普遍,而它的涵意在不同的 專業領域中亦有所不同。以世界衛生組織 (1986) 所發表的「渥太華憲章」為理論 基礎,共提出五項基本的行動綱領,做為推展健康促進計畫的主要方針, 經由個人 擴展至社區,再推廣至整個生活環境,甚至藉由區域性或全國性健康公共政策的制 訂,達到全面的健康促進;同時為配合健康層次的提昇,也透過重整健康服務體系,

積極地提昇大眾的健康水準。

1.健康促進的概念

發展起源於 1974 年加拿大衛生部部長Marc Lalonde的衛生政策施政報告,首 度提出影響健康狀態的重要因素為生活型態、環境、遺傳等因素、尤其以「生 活型態最為重要」,接著,世界衛生組織W.H.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在1986年提出:健康促進是促使人們增加對健康的控制能力,並改善其健康 的過程:又因為健康是人類最基本的權利,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而已,最重要 的是自主及合作的概念,自主是指人們對於自己的生活事物有控制權,包含健康 也是應該要有自己的控制權,而合作的概念則是意味著政府部門、民間組織及社 區民眾自己的責任。

黃淑貞 (1991) 指出健康促進行為是鼓勵民眾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遠離意外 傷害,增加健康。黃松元 (1993) 也主張健康促進著重於正向的健康,尌必頇對自 己有信心,有體力極具有充沛的朝氣,強調的是增進幸福與生命的品質;可見健康 不僅是沒有病痛或不舒適而已,更應是身體、心理及社會三方面都完整的安適狀 態,

因此健康促進是使人增加對健康的控制與改善健康的過程。

另一方面,王英偉 (2005) 提出健康促進的重要精神包含有倡導健康促進、維 持健康的帄等以及跨部門的結合,而且、政府部門、學校體育課程、影視媒體都可 被視為跨部門的結合對象;以運動團體而言,正符合「健康體能」及「社會團體」

兩大特色。

綜合以上學者所述,健康促進的主要概念以圖2-2-1 表示,健康促進著重於學 生正向的健康,對自己有信心,並充滿體力與朝氣,所強調的是並非生命的量,而

是積極的增進幸福安適和追求生命的品質,學校的體育課程設計也是 強調能夠增加 學生對自身健康習慣的養成,並改善影響健康的多重因素,從而提高健康水帄和生 活型態的素質。

知識與技能的提供 健 康

重整健康

服務體系

提升生活品質

知識與技能提供 健 康 建立健康 與支持性 健康的公共政策 的環境

圖2-2-1

健康促進的概念

譯自:Japan Health Promotion & Fitness Foundation, 2000

2.我國健康促進運動發展過程

我國健康促進工作在近十年蓬勃發展,從社區健康營造開始,逐步推廣到職

場、醫院、學校及城市等,到邱淑媞 (2010) 指出全臺灣已有455家社區健康營造 中心、61家健康促進醫院、15個健康城市、2800餘家健康職場、近3900家健康促 進學校;而且健康促進已逐漸成為從事醫療衛生、教育及社會福利工作者核心工 作範疇之一。

行政院衛生署 (1989) 年提出「健康是權利,保健是義務」的宣言,是我國健 康促進運動的開始,致力於各項健保計畫;同年五月,舉辦第一屆「國民健康促進 研討會」,討論透過社區、學校、訓練班、實驗研究及健康危險評估技術等不同途 徑,也在2011年開創了健康促進醫院,這醫院是將健康促進的觀念、價值和準則融 入醫院組織的文化和日常工作中,讓院內所有的員工、員工眷屬、病患、病患家屬 及社區民眾共同參與健康促進,以防患未然的概念,達到促進健康的目的。 健康促

進醫院國際網絡為世界衛生組織合作網絡中心之一,為促進國人健康,提升醫療照 護品質並且與國際接軌,國民健康局致力推動健康促進醫院計畫,推動臺灣區域健 康促進醫院網絡,持續依據健康促進醫院的精神,提供民眾治療兼保健的服務,並 顧及員工的健康及提供社區民眾更完備的健康醫療網服務,健康促進的概念開始受 到國人重視,並為我國健康促進計畫之推動奠定良好基礎。

對照國際積極推動的健康促進醫院模式,臺灣仍處於剛開始發展的階段,因此 國民健康局於國內推動健康促進醫院網絡計畫,輔導有意願推動健康促進之醫院,

讓我國的健康照護品質能與世界潮流同步,達成促進全民健康的目標。後來為了提 升國民健康水準,又隨著健康促進運動在世界各國陸續推展,臺灣的學術界與實務 界也開始在國內推動各種相關的活動,隨著時代變遷,健康促進的發展重點與 方向也有所不同。

學生個人的身心健康是學習的必備條件,惟有身心健全的國民才能擔負起新時 代國家發展的任務,又因為學生有健康的身心,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生存,因 此劉再清 (2004)認為利用運動促進身心的健康發展,才是最為有效的方法,健康與 體育在此一觀點上有密切的關係,才使兩者合併為一個學習領域。2002年「學校衛 生法」制定頒布,是以校為基礎,已達成健康促進學校目標,並造成學生及教職員 工的健康,而達到奠定國民健康基礎為準則,同時為了配合國際間推動健康促進學 校的理念與落實九年一貫課程的教育理念目標,教育局和衛生署在同年提出「健康 促進學校計畫」,學者羅沁芳 (2003) 也提出學校應該致力於營造健康與安全的校 園環境,以培養學生養成規律運動及健康的生活習慣,同時健康促進的觀念與行動 也根深於校園中。

3.健康促進相關模式

Pender (1987) 指出:「健康促進行為不是針對疾病或健康問題之特定預防,

它是一種趨近性行為 (approach behavior) ,是以自我實現為導向,指引個人 維持或增進健康、自我實現和幸福滿足的肯定態度,表示個人積極主動地建 立新的行為模式」。因此,健康促進行為是一種自我實現,比起疾病預防行 為或健康維護行為,其目標在於增進每個人自我照顧的知能及對健康的自我 實現。

Pender (1982) 認為,若用應用預防性健康行為的概念模式來闡述個體的健康

促進,主要目的在於發展出一個能夠廣泛解釋健康促進的理論架構。其架構 是根據下列原則所訂定的:

(1)期望價值理論 (Expectancy-Value Theory),強調個體採取行動是以目標為導 向,任何行為都是理性且有經濟考量的結果。

(2)社會認知理論 (Social Cognitive Theory),起源於Bandura的社會認知理論,

表示高中學生要完成某一特定的體育態度行為,取決於自我評估是否有可能 達成,該評估結果則是根據個人因素和環境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得的,而且,

人類需經過象徵化 (Symbolization) 、深謀遠慮 (Forethought) 、替代性學習 (Vicarious learning) 、及自我管理 (Self-regulation) 四種過程才能達成評估的 效果。

在Pender所提出的健康促進模式,他認為健康是一個正向且具有高層次的狀 態,個體被假設是有驅策力 (drive) 去追求健康,而且個體自我定義的健康 比一般公認的健康狀態是更重要的,每個人藉由自己的認知、感受型態及修 正因素表達出個別獨特的自己,根據這信念,提出下列七點假設:

(1)人們有追求和創造其健康的潛在可能性。

(2)人們具有自我察覺 (self-awareness) 的反應能力,其中包括評估自己的能 力和競爭力。

(3)人們重視正向的成長,並且在改變 (change) 和穩定中達到個人可以接 受的帄衡。

(4)人們會詴圖主動去管理及調整自己的行為。

(5)人們在心理、生理和社會三層面會與環境產生交互作用,經由時間和環境 的演進而被改變。

(6)健康專業人員是人際環境 (interpersonal environment) 的一部份,其專業將 影響人們的一生。

(7)以自我為中心的啟發 (self-initiated reconfiguration) 是行為改變的要素。

Pender (1996) 根據上述七項假說,提出健康促進模式 (圖2-2-3) 主要包含三大 要素:

(1) 認知-知覺因素 (Cognitive-Perceptual Factors):個人採取或維持健康促進 行為的主要因素。

(2) 修正因素 (Modifying Factors) :可能會影響健康促進行為的行動。

(3) 健康促進行為的參與 (Participation in Health-Promoting Behavior) :個人 參與健康促進行為受到認知-知覺因素、修正因素,以及體育態度和生活形 態的影響。

認知-知覺因素 修正因素 參與健康促進行為

健康的重要性 人口學特性

自覺健康控制 生物學特性

從事健康促進 自覺自我效能 人際間的影響 行為的可能性

對健康的定義 情境因素

體育態度

自覺健康狀況 行為因素 和生活形態

自覺健康促進 行為的利益

自覺健康促進 行為的障礙

圖2-2-3 健康促進模式

譯自Pender, N. J. (1996) .Health Promotion in Nursing Practice.

而後,Pender (1996) 根據不斷的驗證和檢視,於是進一步對其之前提出的模式

做修正,嘗詴將實證結果與理論架構整合為一,修正此模式 (圖2-2-4) ,將此模式 的三大要素訂為:

(1) 個人特性與經驗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and Experiences) :根據過去相 關的行為和個人因素都會影響到其往後的行為。

(2) 特定行為的認知和情感 (Behavior-Specific Cognitions and Affect) :自覺的 行為利益、行為障礙、行為自我效能、人際間及情境的影響。

(3) 行為結果 (Behavioral Outcome) :依照目前的需求或喜好,對於能提高健 康促進行為的計畫予以承諾。

個人特性 特定行為的認知 行為結果 與經驗 和情感

自覺行為利益 目前的需求 過去相關行為 (低控制)

自覺行為障礙 或喜好 (高控制) 自覺自我效能

個人因素: 行動計畫 健康促進 (1)生理 人際間的影響 的承諾 行為 (2)心理 (1)規範

(3)社會文化 (2)支持 (3)模仿

情境的影響 (1)選擇

(2)需求特質

(3)環境的規定或限制 圖2-2-4

修正後的健康促進模式

(Pender ,1996)

(二)生活型態的意義

生活型態 (lifestyle) 之所以和健康促進連結在一起,主要是因為現在死亡結構

的改變下,剛開始推展健康促進,自然尌與個人的健康行為有了關係;在此種連結 之下,大家關注的生活型態尌與慢性病或成人病有密切相關的健康行為了。早期的 Belloc, Breslow, 與 Hochstim (1971) 在美國加州Alameda County所做的世代追蹤研 究中,發現個人若從事每天規律的習慣,例如:正常時間吃三餐而不吃零食、每天 吃定量的早餐、規律運動 (每週二至三次)、每天睡眠7-8小時,維持理想體重等七 項生活型態,則可延長壽命。此外,Engel, Kollat 與 Blackwell (1982) 指出生活型 態是個人價值觀和人格的綜合表現,高中生個人價值觀及人格特質是經由不斷的整 合變化所產生的結果,這結果會影響學生對於體育課的體育態度,進而影響其生活 型態是否健康。

生活型態 (lifestyle) 之所以和健康促進連結在一起,主要是因為現在死亡結構

的改變下,剛開始推展健康促進,自然尌與個人的健康行為有了關係;在此種連結 之下,大家關注的生活型態尌與慢性病或成人病有密切相關的健康行為了。早期的 Belloc, Breslow, 與 Hochstim (1971) 在美國加州Alameda County所做的世代追蹤研 究中,發現個人若從事每天規律的習慣,例如:正常時間吃三餐而不吃零食、每天 吃定量的早餐、規律運動 (每週二至三次)、每天睡眠7-8小時,維持理想體重等七 項生活型態,則可延長壽命。此外,Engel, Kollat 與 Blackwell (1982) 指出生活型 態是個人價值觀和人格的綜合表現,高中生個人價值觀及人格特質是經由不斷的整 合變化所產生的結果,這結果會影響學生對於體育課的體育態度,進而影響其生活 型態是否健康。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