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基本學力測驗成績的關係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基本學力測驗成績的關係

一、學習與健康的關係

李蘭、曾東松、翁慧卿、孫亦君(1999)等人針對八十六學年度 台北市全體國中學生進行抽樣問卷調查,共收集1477份為有效樣本,

去探討青少年的健康危害行為,研究結果顯示,危害健康行為的比率 會隨著學生的學業成就不同而有差異,學業成就差的學生有較高比率 會出現危害健康的行為。張富琴(2001)以機率比率抽樣法抽取台北 市七所學校高中學生共892 人,進行危害健康行為之研究,研究結果 發現,成績與吸菸行為及身體活動行為間有顯著相關,在吸菸行為方 面,成績差者顯著高於成績表現優者;在不足的身體活動方面,成績 差的學生亦顯著高於成績表現優的學生。邱慶瑞(2003)對台北市某所 高中200名男性學生做研究,發現學生學業成績越好,其體適能也越 佳,說明了學習與健康有關係。林益源(2004)以國小五年級學生為研 究對象,從健康與體育合作學習之教學過程中,學生逐漸學會人際之 間的社會技巧,對增進學習成就與學習動機都有正面的效果,強調了 健康與學習的重要關係。而Cathie Hammond(2002)整理有關學習與健 康的研究與調查,更證實具體、正向、有規劃與統整的學習,會影響 身體、心理、整體的健康表現。

二、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基本學力測驗成績的關係

「健康」是人的基本權利,是生存競爭的要件,更是所有學習的 動力基礎。然而,為達到健康的目標,從小需養成良好的生活型態,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包括了六個面向:營養、運動、壓力處理、健康責

任、自我實現、人際支持,目前沒有可以直接證實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與基本學力測驗成績之間的關係,但有些研究探討過學業成績或學習 成就,分別與營養、運動、壓力處理、健康責任、自我實現、人際支 持之間的關係。林建(2006)於中國教育專刊中指出中國大學生自我實 現的需求與學業成績有相關性。

古希臘人關於運動與健康的一句名言,「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

如果你想長壽,跑步吧! 如果你想聰明,跑步吧! 」,運動能增進身體 健康和心理健康,提高健康素養,將成為現代趨勢。一個人身心健康 與否,儘管與先天因素有關,但更重要的是在於後天的鍛鍊,有良好 的健康才能有足夠體力與學習力,進而表現在課業成績上。影響兒童 學習成就的因素可分成七大項,即智力、健康、情緒、環境、學習行 為、學習時間,以及人際關係等(吳新華,1996)。野筱航(2003)於中 國教育學刊中指出,壓力是影響學生學業成績的一個重要因素。盧浩 傑(2006)主要在探討國小學童的網路使用行為、人際關係、偏差行為 與學業成就之關係,並以性別、家長態度、網路使用時間、人際關係 與學業成就等變項,分別瞭解其在網路行為上之差異性與相關性,針 對屏東市某國小六年級 394 名學生為研究樣本,發現國小學童網路使 用時間與人際關係、學業成就呈顯著負相關,人際關係與學業成就呈 顯著正相關。

黃松元(2000)提出二十一世紀我國衛生教育遠景,希望衛生教育 所扮演的角色是改變人們的健康行為,促進身心健康更顯重要,尤其 是健康促進。國中仍是一個多元學習的教育環境,若能積極建立正向 健康生活行為,未來將有助於青少年擁有健康及充滿喜樂的人生觀。

綜上所述,關於不同性別、家庭社經地位、身體健康狀態、智力 測驗成績、學業成績、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多數研究認為有顯著差異,

但是否與學生之基本學力測驗成績有顯著差異,值得加以研究。因此,

本研究將針對台南縣公立國民中學之九年級學生,其性別、身體質量 指數、疾病史、家庭社經地位、智力測驗成績、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基本學力測驗成績的相關加以探討。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