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傳統產業相關理論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30-35)

第二章 相關文獻回顧

第三節 傳統產業相關理論

一、 傳統產業

Guerrieri and Carlo(2004)指出在許多國家與產業,企業之間的網絡提供了 優越的替代方案透過大量的生產規模去獲得利益並且透過接著發生的規模經 濟。典型中小企業的成長過程在1970 年代至 1980 年代的義大利區域起始經驗已 趨近於尾聲(Carminucci and Casucci, 1997)。新的多樣化成長象徵已被觀察出來,

和選擇的範圍已被擴展試圖去吸引國際。不是共同與單向的發展不再顯示是有效 的,而不同的路徑也被追隨去面對全球化市場與技術的新競爭挑戰。

義大利中部與東北部一帶以中小型家族企業組織為主的小規模工業結構,其 工業發展模式以自發性、小規模、靈活的生產方式、積極拓展行銷市場為其特徵。

觀察「第三義大利」的小規模工業發展經驗,通常可以反映出以下三項要點:非 正 式 經 濟 、 小 規 模 企 業 的 靈 活 專 業 化 發 展 與 高 度 產 業 群 聚 的 經 濟 現 象

(Guerrieriand Carlo, 2004)。

廠商

產出 投入 上游

下游

競爭 合作

投入

產出

廠商

廠商

產出 投入 上游

下游

競爭 合作

投入

產出

空間鄰近性互動 學習、創新、合作

創新氛圍

第三義大利雖說小企業在資本、生產量,甚至是市場都難以與大型企業相抗 衡。不過,義大利的小規模工業化發展卻能夠生產出高競爭力的產品,在國際市 場上佔有一席之地。Porter(1996)指出廠商的競爭對象事實上不是哪一家廠商,

而是一大群廠商,甚至是一整套的環境文化。同是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台灣,義 大利是一個我們深入研究的國家,在中小企業體系的成長過程中典型的一致性。

成長並未有一般化且方向一致之發展型態被證明是有根據的,同時不同的途徑已 被跟進,用以面對因市場與技術之全球化所引起之新的競爭挑戰。

傳統產業在我國產業經濟統計上或是一般民眾的看法,有不同的定義。其 中,由於近年來因為國內股市交易的資金八成集中於電子股,使得民間將資訊電 子業以外的產業,視為「傳統產業」,此現象固然是由於國內資訊電子業快速成 長,使得人們普遍認為資訊電子業為高科技產業,不但忽略精密機械、航太、生 物、醫藥及材料等其他高科技產業發展,也使得傳統產業的定義範圍為之擴大。

表 2-4 各學者對於傳統產業的定義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機構/學者 傳統產業定義

台灣經濟研究院與 行政院主計處

與民生工業有關的傳統製造業為:食品、菸草、成衣與服飾、木 竹製品、家具與裝飾品、非金屬礦物製品及雜項工業製品。

朱正中 (1996)

以勞力密集度高或技術密集的產業,找出學理上比較利益可能進 出口的比列標準,因其他因素未在國內有特別發展,乃至於需要 高度依賴進口,或未有某一程度出口的產業排除,剩下來的產業 即是其所定義的傳統產業。

蔡宏明 (2000)

由產業演化來定義傳統產業,就產業演化過程而言,「傳統產業」

應屬於「產品生命週期理論」中之「成熟期」與「衰退期」,亦 即是產業市場與價格競爭,或是逐漸被新產品所取代的產業。

徐文復與廖文芳 (2000)

傳統產業為與民生(包含食、衣、住、行與行業)密切相關的產業,

如食品業、紡織業、營建業、汽車業(自行車、機車等行業),其中,

也包含了這些行業的上下游產業,如鋼鐵業、石化業、模具業、

機械設備業、塑膠業、建材業等。

王建全 (2001)

傳統產業須具備兩項特質,一是產業的產量、產值及利潤呈現長 期遞減;二是衰退的原因與景氣循環無關。

二、知識密集產業

在知識經濟時代裡傳統產業不會消失,但是也會有不同於工業經濟時代下的 面貌。知識對經濟的影響可藉由經驗累積可提昇要素生產力,在相同的勞動、資 本投入下,較以往有更高的產出(Lucas, 1988);知識亦可重組多樣性要素投入,

進而達到多樣性投入報酬遞增的效果(Romer, 1990),知識也可以助於生產多 樣性產品,以滿足人類多樣性消費的天性,或滿足個人性消費產品。在專業分工 的社會下,知識亦可重組經營模式從而提昇經濟效率(Yang and Ng, 1993)。

知識本質是無體性,可重複使用,在某些層面上有一定外溢效果的公共財。

透過知識的累積,可創造新的知識,然而知識累積,不必完全出於己身,可經由 交流而獲取。Jovanovic and Rob(1989)指出如果知識交流成本顯著下降,人們 則可取得多樣性知識來源,強化知識創造進而刺激經濟成長。

1996 年 OECD 在發表知識經濟報告中指出知識已代替土地、勞力、資本等 傳統生產要素,成為生產力提升與經濟成長的主要驅動力。隨著技術的快速發展 與高度應用,世界各國的產出、就業及投資,均明顯轉向知識密集型產業。知識 經濟更成為世界各國擬定經濟發展政策的方向,而臺灣也不例外。

從 1980 年代中期開始,臺灣的經濟結構出現極大的轉變,製造業不斷萎縮,

服務業快速擴張。這種結構性變動趨勢與英、美等先進國類似,臺灣在製造業也 面臨結構性變動。資訊電子業快速成長與勞動成本上升,迫使企業主不得不將生 產線移往成本較低的東南亞及中國大陸,導致國內傳統產業的產出節節衰退。

在國際產業結構的變遷下,知識密集產業將成為未來發展的主流。然而由於 各經濟體的條件與發展程度不同,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並不能提供各會員體均等 的發展機會,尤其對於開發中國家而言,知識經濟所帶來的挑戰將不亞於其所提 供的機會。

在台灣傳統產業界定是根據產業所使用技術成熟度以及過去55 年來台灣產 業經濟發展時間作為評斷產業是否應為傳統產業。更普遍的界定是除了農業、高

科技產業與服務業外,有悠久歷史的製造業稱之為傳統產業。

在過去傳統產業生產產品需要大量的土地與勞力主要要素,但隨著時間的演 變、自身的條件與外在的影響,產業開始出現衰退現象,傳統產業需要逐漸轉型 為適應時代的產業。技術創新以及知識取代為主要生產要素,而品牌創立與行銷 能力,能突破瓶頸,使得產業逐漸走向為知識密集產業。品牌與行銷能力是朝向 知識經濟發展所須致力突破的瓶頸,全球化所造就之生產分散化的趨勢,已使跨 國生產網路逐漸成形。以美國為首的領導品牌廠商僅緊掌握住兩端的研發與品 牌,而中間的價值鏈則幾乎全部外包出去,而形成全球運籌管理的概念。在提升 技術創新能力的前提下,廠商仍有機會迫使跨國企業釋出部分的研發創新功能或 環節,但是品牌部分仍將是一個終極的瓶頸。

在過去工業化發展策略的帶動下,製造業長於專業生產、代工,製造與服務、

硬體與軟體整合的程度偏低。然而根據美國的經驗,含軟體在內之廣義的服務與 製造間存在重要的互動關係,有助於製造活動提升附加價值、開發市場、提高營 運效率、激發技術創新等。因此,知識經濟的一大挑戰在於如何利用製造與服務 經濟活動的互動關係,進行經濟活動的質變與改造,以提升經濟活動的附加價值。

對於任何一家企業而言,知識是相當重要的資源,因任何產品、任何技術都 有可能被複製,唯獨知識是無法複製,未來的產業會漸漸走向知識密集的方向,

創新也是企業生存不可或缺重要因素之一。知識的有效管理與運用頓時成了現今 企業刻不容緩的課題。

三、產業演化理論

產品生命週期理論主要在解釋產品生命週期早期階段由貿易轉變至後期海 外投資的演變過程。Vernon(1966)以企業創新優勢為出發點,加上區位理論的 觀點,說明了企業為何隨時間的經過轉移其生產地點。產品生命週期論原來是一 個單純已廠商或產品為導向的理論,因為競爭環境的日益激烈,產品生命週期的 縮短所帶來的效益也就愈來愈大,Philip Kotler(1994)認為:關於具有生命週期的

說法一般以四個觀念來說明:

(一)生命是有限的。

(二)在每個階段均有銷售者所需面對的各種挑戰、機會與問題。

(三)在不同的生命週期階段,會升、降。

(四)在不同的生命週期階段,需採用不同的策略。

大多數生命週期會呈現鐘型曲線。這條曲線通常可分為四個階段:導入期、

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就演化過程而言,傳統產業應屬產品生命週期中之「成 熟期」與「衰退期」所以是產業市場與價格競爭,也是逐漸被新產品所取代之產 業。不同產業在各產品生命週期的時間長短不一,且並非遵循單一型態發展並可 預測未來發展。

圖 2-5 傳統產業的生命週期

資料來源:Philip Kotler,1994

1. 導入期(Introduction):係指產品被導入市場後,銷售成長呈現緩慢的時期,在 此階段因為需要相當高的費用來導入這項產品,所以是無利可圖。

2. 成長期(Growth):產品快速地被市場接受,且產品利潤已有顯著地增加的時 期,但新的競爭者會受到大規模生產及巨額利潤所吸引而加入市場。最終成 長速度會由遞增變為遞減;公司需留意開始遞減起點,並採取因應對策。

3. 成熟期(Maturity):為產品銷售成長緩慢的時期,因此時產品已被大多數潛在 購買者所接受。產品的利潤可能趨於穩定;亦可能因對抗競爭者而增加行銷

支出,使利潤下降。在此時期可能是由品質領導者、服務領導者或是成本領 導者等少數公司所主導。

4. 衰退期(Decline):此時期產品銷售急遽下降,且利潤也可能大幅下滑。在此時 期公司常面臨是否退出市場之選擇。運用適當的策略,可使公司在產品衰退 期減少損失,甚至能提高原來漸漸衰退產品的價值,使企業能脫離衰退期,

而能進入成熟期或成長期。

關於促使產業演化之因素,根據Michael Porter 分析「產業長期成長率的變 化」是導致產業結構變化的主要力量,該變化是由於人口統計因素所衍生對需求 的影響、消費需求型態、互補品相對地位變化、替代品相對地位變化、消費市場 滲透與產品創新等因素所形成。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30-3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