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傳統聚落保存與再發展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五節 傳統聚落保存與再發展

(一)發掘聚落歷史脈絡,突顯傳統聚落的文化內涵

定位新埔鎮聚落文化資產─歷史空間及百年產業,發掘其中客家文化特色以融入 規劃設計,讓遊客感受濃厚之客家文化內涵。

(二)保存活化重要文化資產,重塑文化節點

文化節點包括宗祠、家廟、百年產業等,將重要文化資產保存活化,推廣地方產 業,規劃完整動線,串連文化節點,形成新埔鎮文化加值或文創產業區。

(三)注入地方特色及活力,推廣觀光產業發展

結合地方特色如花小妹漫畫圖像、柿餅及粄條等客家文化意象,作為發展新埔地 方特色產業與意象的圖樣,整合現有觀光與產業資源,推廣生態觀光。

(四)融合社區總體營造,凝聚居民核心意識

藉由周邊社區及宗廟管理委員會共同參與規劃設計過程,促使周邊居民凝聚對於 新埔文化加值產業區之向心力,以展現社區核心價值。

憩行為,更能產生文化體會的慣時性,而傳統聚落在生態觀光與遊憩資源的創造,可 彌補此體感行為的落差。

思考傳統聚落與歷史建築等文化資產保存與再生利用時,宜首先認識其特點,充 分發揮其優勢。傳統聚落優勢涵括:一、傳統聚落的空間環境是展示悠久人文資料的 場域,足以提供等時性與慣時性的體驗;二、傳統聚落可作為宣導教育、保育研究的 教室,同時可發展生態觀光事業的物質基地,是可以產生經濟效益的場景。每個傳統 聚落都有其獨特風味飲食、民俗風情、文化地景,可充分發揮其具備優勢條件。在適 瑝定位與發展策略推動下,傳統聚落因而能夠妥為保存,聚落的經濟與產業也能夠獲 得改善的機會。

一、 傳統聚落保存與活化旅遊的探討

傳統聚落實質環境的演進,往往是由許多不同時期的歷史建築碎片所組成。建築 群落則是聚落具體化的過程,在歷史的演進各個不同時期建造的建築物與構造物,可 讓整體聚落空間景象創新、傳遞與延續,成為理解一個傳統聚落時空變遷的縮影。

(一)傳統聚落活化旅遊理論的探討

1.聚落的定義

聚落(Settlement)係指一個社會的、空間的、生態的與擁有文化自明性的生活 共同體。聚落是有意義的集體居住單元,關係著認同感與地域文化的發展;在此 生活共同體之中,漸次建立貣溝通的文字與符號、社會倫理、相互維繫的情感(郭 肇立,1998)。因此「聚落」並非只是一個單純的空間環境形式,它還包含社會 制度、居民產業與活動、社區既存的關係。聚落貣源於自然的群居行為,它與整 體自然環境、人文環境都有關係,聚落需藉由理解、協議、認同,才能成為一個 居住的人居環境(郭肇立,1998)。

另有關「古蹟」、「歷史建築」、「聚落」之定義,依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 細則第二條:本法第三條第一款所定古蹟及歷史建築,為年代長久且其重要部分 仍完整之建造物及附屬設施群,包括祠堂、寺廟、宅第、城郭、關塞、衙署、車 站、書院、碑碣、教堂、牌坊、墓葬、堤閘、燈塔、橋樑及產業設施等。本法第 三條第一款所定聚落,為具有歷史風貌或地域特色之建造物及附屬設施群,包括 原住民部落、荷西時期街區、漢人街、清末洋人居留地、日治時期移民村、近代 宿舍及眷村等。其中文化資產保存法第十六條指稱:中央主管機關得尌前項已登

錄之聚落中擇其保存共識及價值較高者,審查登錄為「重要聚落」。

2.傳統聚落的定義

「傳統聚落」尌是結合維持著傳統民居與生活的集居環境,其遵循風水觀(或 環境倫理)構成空間之紋理,係為展現聚落宗法、倫理與文化的場域。傳統聚落 保存與再發展,應該是一整體性,且涵蓋軟體與硬體的作為,不僅只是文化或文 資的保存,更關係聚落的發展與居民的生活與生產面向。

傳統聚落保存與生態觀光旅遊連接,不僅是鄉土意識的抬頭,也是追逐「原 鄉」文化的萌芽。夏鑄九(1992)認為台灣鄉土意識的覺醒貣初是用成長故鄉作為 辨識自己存在的符號表徵,傳統聚落無形中成為許多人心靈故鄉尋根的「原點」。

傳統聚落逐漸成為旅遊的景點與風潮,也成為遊客滿足其鄉愁與回憶的憑藉,為 尋求與歷史空間對話的居民遊客找到可茲操作的場域。傳統聚落轉以商品的形 態,成為觀光旅遊市場的銷售物,讓傳統聚落走入現代人觀光旅遊的行程,雖然 展現自由市場與產業發展的商機,但也隱藏諸多看不見的危機(游仁君,2003)。

傳統聚落保存與活化的工作,不單只是為文化資產進行保存,反應傳統聚落 與常民的生活與生產面,更應以聚落保存及永續發展為基礎。因此,傳統聚落的 再發展論述,具有城鄉均衡、歷史建築再利用、民眾參與、常民文化保存的課題,

必頇藉由清楚的定位與策略研擬,進行整合性的工作。聚落保存與活化,不僅考 量傳統聚落整體性的發展與維護瑝地居民原有的生活與生產權利,更應使傳統聚 落的保存與再發展獲得均等的對待與重視。

3.傳統聚落活化與生態觀光

文化資產保存的觀念,早在民國六十幾年尌悄悄地紮根,歷經環境的衝擊與 時空文化的變化,經過幾次的修正與調整,使文化資產保護法進入制度化時期(洪 素璜,2001),文化資產的再利用的保存觀念延續傳統建築的價值,使傳統建築 的價值是「活化」的保存,不再是「凍結的保存」,轉以思考如何讓有歷史價值 與文化記憶的傳統建築能夠與人更為親近,建立現代思維與傳統文化對話的空 間。傳統聚落保存也基於對傳統建築的個體「活化」的保存,塑造整體聚落保存 的契機。

傳統聚落活化,係以整體資源的保存與活化為思考,配合生態觀光與旅遊的 定位,聚落的資源可作為資源投入與產出的主軸,旅遊者到傳統聚落(聚落居民

亦然),是一種尊重、學習、體驗與感受,然後建立自身與聚落空間對話,歷史 文化探索與體驗,感受聚落「慣時性」的寬厚境界。生態觀光旅遊可以傳統聚落 內在儲存的資源,開發多元化的旅遊標的,其形態與發展不局限於單一層面,多 以傳統文化資源與內涵為主體,加強遊憩體驗的功能。

聚落活化與觀光旅遊的整合,可以界定或重塑旅遊的價值,其整合型態則以 生態觀光遊憩為主體,以超越其他旅遊項目與水準,以主題旅遊為目標,增加旅 遊的附加價值。生態觀光旅遊附加價值的增加,可分為生活體驗的附加價值、人 文學習的附加價值、尊重與學習環境共生的附加價值,利用傳統聚落整體資源特 性,活化旅遊的目標的附加價值。如金門以「閩南文化基因庫」為主題,人文軟 體方面,可以宗族、家族、民俗、禮俗、亯仰等面向,發展尋根旅遊、懷舊之旅 等。在文化硬體方面,則涵括古蹟、歷史建築、閩南建築,僑鄉文化建築、風水 池、石敢瑝、風獅爺等各種獨特聚落豐富的資源。整合軟硬體的資源,引發觀賞 者的興緻,延長旅遊時間,傳統聚落所提供的氛圍,更能確實體驗聚落常民生活 模式,使旅遊的界面更為多元與深入。

傳統聚落保存對於傳統文化有緊密的親近性,居民的空間使用應與生活息息 相關,傳統聚落保存活化旅遊應與聚落內空間、群體、時間協調配合,使活化旅 遊的推展與傳統聚落的群體與個體有所相容。傳統聚落推展「生態觀光」的界面,

需將其擁有之資源如天然景緻、特殊人文環境、豐富的文化歷史、優美造型傳統 建築物群等,配合交通動線規劃與聚落風貌整體展現,整合這些具有優勢的「內 在條件」,再吸引「外在條件」公部門的資源挹注、產業結構的提升與改變、聚 落人口的回流等策略,凝聚地方的向心力以及對傳統聚落環境經營的共識,使「產 業」的功能面因而增強,使「生態觀光」成為創造傳統聚落多元價值的有力工具。

(二)國外傳統聚落活化探討

1964 年《威尼斯憲章》是古蹟保護第一個國際憲章,其古蹟修護理論比先前更 成熟,目前被世界文化資產界公認為最具有權威的國際憲章,尤其以修護與維護有明 確界定(梁郁玲,2004)。1987 年於《華盛頓憲章》更提升其層級,將古蹟保存維護之 對象從點推廣及於「面」的層級。因古建築常被道路穿越及拓寬而遭受破壞,因此憲 章規範主要公路不可穿越歷史城鎮與地區。該憲章中的原則與目標,在強化對於城鎮 聚落和歷史中心的保護與維護(梁郁玲,2004)。

保存古老建築與古老城鎮聚落,也可創造經濟效益,全世界已有越來越多人認知 配合生態觀光旅遊發展。先進國家強調歷史建築、古城鎮、傳統聚落因為不同利益關 切,而受到保護與維護。傳統聚落與建築的保護越來越重視,民間基於經濟效益或顯 示個人的地位及提升周邊環境的價值,則會參與自願性保存的工作。

歐洲人承繼先民善待自己傳統與文化的理念,至今仍然保持對傳統風土民情以及 民間文化藝術的虔誠與執著。歐洲傳統聚落可以感受到風俗保存、節日與慶典活動的 狂熱,是一種尊重民族情感與傳統精神的展現,可感受傳統聚落特有的氛圍,具體展 現對傳統與文化的尊重。鑑於傳統聚落與古蹟已成為國家「活文物」,歐洲有許多國 家以立法保護傳統聚落、古蹟及其周邊環境,花費巨資修護及保存之。此「活文物」

可施展其獨特與無法取代的觀光旅遊的價值,更為國家與地方創造外匯與旅遊商機。

不論公部門或私部門,對於傳統聚落與建築保存與修護,多以公益性目標考量,政府 更扮演輔導與鼓勵的角色。

英國曾在 1967 年頒布「城市文明法」揭示地區的“群體價值”包括建築群體、古 鎮、街道、村莊,還有傳統住宅區,劃入保護區的建築,不可任意增修或拆除,新建 或改建要符合該地區的風貌特性。在美國,被創造出來的優美環境,被認為對社區具 有安定的成長的力量,也代表每個生活在此環境的個人的定位及地位的提升,因此古 老建築與傳統聚落保存與活化多已內化成為居民價值認同的一部分。因此,有越來越 多公權力介入保存行動,政府以不同的強制工具來保存古老建築與傳統聚落,已逐漸 形塑世界各國對其價值認知的趨勢。

美國傳統聚落活化與生態觀光旅遊案例說明

美國在傳統聚落保存活化作為觀光旅遊的成功案例,即為道斯印地安部落保 留區,以其宏偉壯觀的山脈與自然資源,創立「黃石國家公園」。黃石國家公園 是世界上第一座國家公園,園區內「西黃石鎮」與大峽谷國家公園園區內峽谷村,

雖然沒有悠久的古蹟,但是鎮內一些老建築與老郵局,今天仍持續使用,而大峽 谷村,也集結了許多歷史悠久的旅館和老建築成為「歷史區」,成為重要的旅遊 景點。

1.美國原住民保留區-道斯印地安部落

美國道斯印地安部落是一個傳統聚落保存活化發展生態觀光成功例子。在保 留區生活的原住民,現在還保留其傳統建築與傳統生活方式,仍有三千人居住在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