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同儕互動關係理論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同儕互動關係理論與相關研究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社會接受度」向度上,中班高於大班;在「語文及溝通能力」向度上,小一高 於中班;在「知識及思考」向度上,小一高於中班、大班;在「好奇心」向度上,

小一高於中班。

依據上述之研究,發現年齡高低對自我概念的影響還沒有一致的結論,有的 研究顯示年齡增加其自我概念亦增加,部分研究則顯示年紀越大其自我概念會降 低,另外也有年齡無關自我概念的發展。因為各研究結果不一致,因此本研究將 年齡做為背景變項以探討自我概念在不同年齡的差異情況。

三、 出生序與自我概念

在生活當中,我們經常會藉著出生序所帶來不同的人格特質或行為表現來判 斷一個人在家中的排行。依排行的理論認為父母對於排行本身有著不同角色期 待,所以幼兒也發展出對自己、對他人不同的態度和行為模式。(陳若男,1993)。

蘇建文等(1999)認為出生序排行老大者在團體中喜歡處於領導地位,具支配 性與獨斷性格;排行中間者,由於在家庭內所發展出來的人際關係技巧,使他具 有友伴導向的社會關係。獨生子女,容易養成自我中心,因此與友伴相處時可能 發生適應困難及不合群的情形。

林世欣(2000)的研究,以台灣地區 1194 位國中同學為施測對象,採用郭為 藩(1978)修訂之國中生自我態度問卷施測,研究發現不同出生序的國中學生在自 我態度測驗的多變項差異考驗尚未達顯著水準,單變項差異亦未達顯著水準,不 同出生序的國中學生其各層面自我概念並沒有不同。

根據上述之研究結果,發現出生序與幼兒自我概念兩者間似乎還沒有一定的 結論,因此本研究採出生序做為背景變項來探究幼兒自我概念,希望瞭解出生序 是否會影響幼兒的自我概念。

第二節 同儕互動關係理論與相關研究

幼兒從同儕友伴的互動關係中,發展其樂趣及學習社會技能,並建立積極適 切的自我概念。因此良好的同儕互動關係,可說是幼兒社會化的發展過程中一項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重要的任務。本節先闡述同儕互動關係的內涵,再說明同儕互動關係的重要性,

最後則是針對同儕互動關係與背景變項之相關研究做整理與討論。

壹、 同儕互動關係的內涵

幼兒在班級生活中最常與「同儕」產生互動。「同儕」指年齡、地位、行為 能力、身心發展程度大致相仿的個體(王柏壽,1986;黃淑苓,1991)。當幼兒與 年齡及興趣相似的同儕互動時,同儕關係油然而生,而何謂同儕互動關係?同儕 互動關係係屬於人際關係的一種,又稱為「社會關係」或是「友伴關係」,為各 同輩間的交互關係(許雅嵐,2002)。人際關係包括一對一的關係、一對多的關係、

一群人的關係,是人與人在想法、知覺、期望、評價、感受等交感互動時存在於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兩人或多人都發生影響的心理性連結(張春興,1992)。

呂素幸(1992)指出同儕互動是其社會地位,社會角色相同或年齡相近;有互 相熟悉的價值,可彼此分享經驗的一群人。蔡淑苓(1998)提出同儕互動是指幼兒 在幼稚園中與同伴彼此接觸互動時的社會關係。張嘉倫(2010)指出同儕互動關係 為幼兒在幼兒園班級中,與其他同伴間的互動情形以及所展現之行為。

章淑婷(1987)對互動行為的界定便是以正向、負向及中性三種型態作為觀察 的依據:(1)屬於正向互動行為,例如注意、讚美、友善情感表達、順從、分享、

幫助等利社會行為;(2)屬於負向互動行為,例如攻擊、搶奪、干擾、不順從、

排斥等;(3)屬於中性互動行為的則是不包括於上述兩項度的行為。

陳若男(1993)歸納眾多學者的論點,將兒童的同儕關係區分為「照顧/利他」、

「尊重/佩服」、「相似/親密」、「情感/友誼」的正向同儕互動以及「衝突/敵意」、

「競爭」、「支配」的負向同儕互動。

林雯菁(2001)把孩童的同儕互動關係劃分為四類:「社交能力」:其中包含分 享、合作、助人以及友誼;「攻擊行為」:包括言語攻擊、身體攻擊和破壞;「退 縮行為」,包含寂寞、害羞和焦慮;「認知能力」:係指智力的表現。其中同儕互 動關係為正向的是「社交能力」與「認知能力」,而「退縮行為」及「攻擊行為」

則是負向的。總的來說,孩童的同儕互動包含正向及負向兩種,個別包含著不同 的內涵。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羅品欣(2003)指出同儕互動關係為兒童與學校同班同學相處情形以及來往 程度,在此過程中所展現出的行為表現。並將兒童的同儕互動分為「正向關係」

與「負向關係」兩大類,分別包含認知與行為等層面。「正向-行為層面」的同儕 互動類型而言,「合作/利社會行為」、「遊戲/聯合活動」均屬之;而「正向-認知 層面」的同儕互動則包含「信任/尊重」、「親密/依附」等指標;「負向-行為層面」

的同儕互動來說,「支配/指使」、「衝突/攻擊」皆屬於其範疇;「負向-認知層面」

的同儕互動則涵蓋「競爭/嫉妒」、「敵意/防衛」等內涵。

游淑芬(1993)針對大班、小一和小二的幼兒自行編製「兒童社會行為量表」,

並提出幼兒與同儕互動時會出現「攻擊」、「退縮」、「分心」三個負向行為以及「利 社會」、「獨立」及「親和」三個正向行為。

「同儕互動」一般而言指一起學習之幼兒間相互交流的所有應對行為。根據 各學者的看法,本研究定義同儕互動關係為幼兒在班級當中與同儕之間進行任何 交互作用之行為。針對幼兒同儕間所表現的互動行為,多數研究將同儕互動關係 分為正向同儕互動關係與負向同儕互動關係兩種,各自包含不同的內涵。幼兒與 同儕有正向的同儕互動關係,即表示同儕間相處良好;反之,與同儕負向互動關 係多,則會有較多攻擊與退縮的行為表現。在正向同儕互動關係當中,多數學者 皆提及「利社會行為」(章淑婷,1987;羅品欣,2003;游淑芬,1993);在負向 同儕互動關係當中,多數學者提及「攻擊」(章淑婷,1987;林雯菁,2001;羅 品欣,2003;游淑芬,1993)、「退縮」(林雯菁,2001;游淑芬,1993)和「被排 斥」(章淑婷,1987)。「利社會行為」係指表現出有益他人或群體的積極正向行 為,包括合作、分享、幫助、友善情感表達等等;「攻擊」係指有意或故意傷害、

欺負人,發脾氣或破壞等;「退縮」係指容易害羞、拒絕或害怕新的嘗試與體驗;

「被排斥」係指個體在團體中較不被接受或喜愛。本研究以「利社會」的正向行 為以及「攻擊行為」、「退縮行為」和「被排斥」三個負向行為為四個內涵來評量 幼兒同儕互動關係之行為表現。

貳、 同儕互動關係之重要性

人自出生即參與了社會生活,社會生活的特徵,是每一個人時常與別人發生 關聯(王克先,1975),當幼兒開始由一個「自然人」變成一個「社會人」的時候,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就表示他已漸漸進入社會化的過程,同儕互動則是幫助幼兒社會化的主要方式 (謝美慧譯,2001)。同儕關係對幼兒來說是其社會發展過程當中非常重要的一 環,當幼兒與具有相似地位的同儕互動時,能藉此學習到有關自己和他人關聯的 重要課題,這是幼兒在家庭關係中學不到的。

幼兒在與同儕的互動當中,不僅僅可以觀察學習模仿別人的行為,也可以學 習如何參與他人活動和分享,更重要是從中體驗社會化的過程,由此過程可以讓 幼兒了解如何和他人相處,如何尊重他人,也經由此種關係的建立培養對別人的 信任感及對自己的自信心。而且幼兒與具有相似地位的人互動時,能自由自在的 嘗試各種角色、觀念和行為,幼兒因而能學習到有關自己及別人的重要經驗。因 此,幼兒透過與同儕的互動可促進許多社會及人際能力的發展。在個體社會化發 展過程當中,除了父母親的影響力之外,另一項具有重要影響力之發展因素即為 同儕團體。對於兒童社會行為建構而言,是在不斷與他人發生交互作用,並經由 社會增強、模仿、認同的學習歷程以形成之,是故同儕對兒童扮演著極為重要之 角色。同儕互動可以促進社會及人際能力的發展,而這些社會及人際能力是很難 自非平權之親子關係中獲得(林翠媚譯,1995)。

眾多心理學家認為兒童社會發展與人際關係的發展,來自兒童社會化的結 果,因此非常強調社會化的過程(蘇秋碧,2000)。社會心理學家指出同儕關係除 了影響兒童的人格和道德發展,它也影響了兒童自我概念、社會認知、社交能力、

社會技巧與社會適應能力。特別是兒童和同儕互動時所培養同儕社交能力,對整 個兒童發展過程而言,更是其認知、語言和情緒發展上的一個重要轉捩點(蘇秋 碧,2000;Berk,1997)。幼兒開始接觸同儕,發展與同儕互動的能力,這是一 個非常重要的發展任務。

以下就透過理論與實證研究來看同儕互動關係的重要性:

人本學家Maslow 提出人類的需求理論,將人類的需求依其性質由低到高可 分為七個層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隸屬的需求、自尊需求、知的需求、

美的需求、自我實現需求;其中第3 與第 4 層的說明人類在其所處的環境中對愛、

歸屬感與自尊的需求,所以在求學的過程,如果學生在學習環境中,被同學接納、

愛護且尊重,則其將獲得滿足進而轉向高一層的需求,增加他的學習動機(蔡昌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兒有安全感,感受到團體的歸屬與肯定。同儕團體具有共同目標、須遵守一定規 範,基於這樣特色成員間具有某種程度的親密與忠誠,使彼此產生安全感並滿足 隸屬的需求。

Piaget 認為,兒童之間的同儕互動比成人與兒童間的互動對兒童的認知發展 較有幫助。成人與兒童的互動中,兒童常屈服於權威而對成人的觀點不加考慮即 完全接受(陳淑敏,1996)。當幼兒與同儕互動時,因彼此處於較平等地位,當接 觸到不同觀點時常會造成認知衝突,使認知狀態失去平衡,促使重新思考,調整

Piaget 認為,兒童之間的同儕互動比成人與兒童間的互動對兒童的認知發展 較有幫助。成人與兒童的互動中,兒童常屈服於權威而對成人的觀點不加考慮即 完全接受(陳淑敏,1996)。當幼兒與同儕互動時,因彼此處於較平等地位,當接 觸到不同觀點時常會造成認知衝突,使認知狀態失去平衡,促使重新思考,調整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