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自我概念理論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自我概念理論與相關研究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為探討與本研究相關之理論基礎,茲依據自我概念、同儕互動關係及兩者關 係三部分,將相關文獻整理如下:

第一節 自我概念理論與相關研究

依人格心理學觀點而言,自我概念(self-concept)在人格發展理論佔有一個很 重要的地位,也是影響人格的重要因素。本節先闡述自我概念的內涵,再說明自 我概念的重要性,最後則是針對自我概念與背景變項之相關研究做整理與討論。

壹、 自我概念之內涵

自我概念的探討,一直是心理學所關切的課題,廣受國內外教育、心理學界 研究及實務工作者的重視。每個人都擁有與眾不同的特質,除了自身獨特的外 型,還包括個人的行為特徵,凡此種種皆構成異於他人的「自我形象」。然而自 我形象的行成絕非無中生有,它是透過一個能經驗、能意識的主體方能呈現,這 個主體即是「自我」。自我是一種概念性的構設,及經由長時期的人際關係相互 影響,發展成為「自我概念」(蔡培村,2000)。自我概念透過社會化的過程逐漸 成型,而藉由經驗的累積與個人的生活連結,使個體在每天的生活中有適當的反 應架構,也透過社會的回饋給予我們自己反省的機會。

兒童自我概念的形成從家庭開始,當兒童進入學校就讀時,自我概念的層面 會越來越大。然而何謂自我概念呢?張春興(1995)對自我概念(self-concept)的定 義乃是個人主體自我對客體自我的看法,也就是兒童自我覺知到自己外在條件,

如身體外貌、學業能力等想法。而 Trenholm 和 Jenson(李燕、李浦群譯,1995) 則認為自我概念基本上是每一個人對自己做為一個人所持有的主觀觀點或自身 形象。一個人對自己的形象及有關人格特質所持有的整合知覺與態度,並不是天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賦的實體,而是一種概念性的構設,其形成與發展乃是長期的人際關係交互影響 的結果(郭為藩,1996)。

根據各學者的看法可得知,自我概念為個人人格特質的一部份,也就是個體 對自己的一種認識與瞭解,故自我概念(self-concept)係指個人對自己多方面知覺 的總和,這些知覺包括個人對自我本身的理解、態度和信念,是個人透過與環境、

個人與他人的互動中所形成。而這樣的模式也使得自我概念能在往後個人與外界 互動中主動去做調整,逐漸形成與發展對自己身體、形象、能力、價值和態度的 綜合評價。

自我概念具有組織性、多面性、階層性、穩定性、發展性、評價性、區別性 等特性,因此探究自我概念的內涵將包括許多層面。Rogers(1951)指出自我概念 為個體對自身多方面綜合的看法,其中包含個人對自己的能力、性格以及與人、

事、物間關係等諸多方面的感受;亦包括個人在追求目標與理想之過程所獲得的 成敗經驗,以及對自己所做的正負面評價(引述自張春興,1995)。侯雅齡(2001) 在發展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研究中發現自我概念是多向度的,強調的是個體在 與環境的互動中逐漸形成的一種對自己的察覺與瞭解。對於自我概念的層面,不 同專家學者由不同的角度切入分析,因此分別提出不同的研究觀點,其分述如下:

Shavelson 等人(1976)提出自我概念的階層模式,認為自我概念是一階層性的 結構,階層的頂端是一般性自我概念,其下區分為學業自我概念(academic self-concept)與非學業自我概念(nonacademic self-concept)二大類。學業自我概念 可依據不同學科領域再分為特定學科的自我概念;非學業自我概念則可區分為社 會、情緒及身體自我概念。

郭為藩(1979)從兩種角度來探討自我概念層面結構:由自我的組成探討自我 概念結構,自我包括三個部分:(1)身體我(corporal self)是對自身軀體及生理需求 的認定;(2)社會我(social self)是對自己在社會生活中所擔任各種角色的認定;(3) 心理我(psychological self)是對自己某些信念及價值體系的認定。

盧欽銘(1979)將自我概念區分成下列幾個向度:(1)自我概念-個人對自己的 看法的態度的指標;(2)自我認定-個人認為自己究竟是怎樣一個人;(3)自我接受 -個人對自己現況滿意或接納程度;(4)自我行動-個人對自己外在行動或應對動作 之看法。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James(1980)認為依個人描述的我(self),就是他的自我概念,分成三層面(李 明昌,1997):1.物質我-身體是每一個人物質我的最內層部分,其次是衣物,再 次是親族、家庭、其下尚有財產、創造物等。2.社會我-一個人的社會我是自我同 伴的認可,誰都盼望別人的尊重和注意;因此,個人從親友所得的名譽就是社會 我的內涵。3.精神我-係指一個人的內在與主觀部份,包括心理傾向、思想、感受 和行動的意識。精神我居於自我的最高層而統攝全體,所以有些人為了自己的志 趣與理想而放棄親友、聲譽與財產。

林邦傑在民國 70 年根據 Fitts 在 1965 年所編製之「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 (Tennesses Self-Concept Scale﹝TSCS﹞)」加以修訂成為標準化的評量工具時,將 自我概念分為生理自我(physical self):個人對自己身體、健康情形、外貌技能及 性方面的看法;道德倫理自我(morl-ethical self):個人對自己道德、舉止、信仰 及好壞人的看法;心理自我(personal self):個人對自己的價值評估、情緒與人格 的看法;家庭自我(family self):個人對於自己身為家庭中成員的價值感及信任 感;社會自我(social self):個人與他人交往中的價值感與信任感;自我認同 (identity):個人對自我現況的認識;自我滿意(self sastisfaction):個人對自己現況 的接納與滿意程度;自我行動(self behavior):個人接納或拒絕自己後,實際所採 取的因應行為等八種(林邦傑,1986)。而林幸台、張小鳳、陳美光於民國 89 年 修訂之「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學生版)(Tennesses Self-Concept Scale,TSCS:2」則 包括了生理自我、道德倫理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社會自我、學業/工作 自我等六種,另外還有自我概念分數組合(林幸台等人,2000)。

莊榮俊(2001)所編的自我概念量表為研究工具的編制依據,經由因素分析的 結果,將自我概念區分為生理自我:個體對自己身體和外貌方面的看法;心理自 我:個體對自己性格或情緒所進行的自我評估;家庭自我:個體對自己與周遭家 人間關係看法;學校自我:個體對自己在學校的表現採何種看法,即認為在這樣 情境中,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表現;道德自我:個體對自我道德控制及對道德價 值,事情對錯的看法,五個因素。

自我概念面向的分類如此分歧,測量時究竟應該如何取決便成研究者的重要 課題。郭為藩(1996)在其「自我心理學」一書中更詳細解釋: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分析自我觀念時究竟分為多少層面較為妥當或較為周延,實際上見仁見智,端視量 表編制者的研究目的而定,更重要的是要根據這些評量工具預定測試對象的發展階段 來考慮。評量中小學生的自我概念,同輩團體的關係、學業成就皆非常重要;對於成 年人則不必然,事業成就、職業角色可能更具關鍵地位。因此,自我層面的分類並無 一定的標準,至於分為多少層次也與研究目的有關(189-190 頁)。"

因此研究者只要依研究對象的特性,選擇符合研究需要的分類方式即可。

綜合以上所述,自我概念包含的範圍相當廣泛,在結構上並無一致的分類,

學者從不同角度分析自我概念的組成因素,因而豐富自我概念的多層面結構。多 數學者皆提及「身體我」(Shavelson,1976;郭為藩,1979;林邦傑,1981;莊 榮俊,2001)、「社會我」(Shavelson,1976;郭為藩,1979;James,1980)、「情 緒我」(Shavelson,1976;林邦傑,1981;莊榮俊,2001)及「道德我」(林邦傑,

1981;莊榮俊,2001)等四個層面。「身體我」乃指個體對於自己的外貌、技能、

體能、健康狀況等方面的感覺與看法;「社會我」係指個體對於自己在同儕關係 上所表現之狀態的看法與評價;「情緒我」係指個體對自己日常情緒狀態的知覺;

「道德我」係指個體對道德控制、道德價值及事情對錯的自我評估。研究者以這 四個層面為主軸試圖瞭解幼兒自我概念的狀況。

貳、 自我概念的重要性

人格的發展源自個人成長內在的動力,可以經由後天的學習並與外在環境互 動而成,而且是終身連續不斷的歷程。自我概念是經驗的組合體,也是生活中各 種活動的統整力量(黃德祥,1994)。透過不斷與他人的互動,形成對自己的評 價,因此自我概念不僅包括自己對自己內在世界的看法,也涵蓋對未來的我之期 望。Cooley(1902)提出「鏡中自我」(The Looking-Glass Self)的概念,認為每一個 人對他人都是一面鏡子,能反映出他人所表現的事情,而我們對自己的看法會依 據他人的表現而形成,以了解自己是否受歡迎、成功或人際關係良好。

幼兒期是養成正確對自己與他人的接受、接納、認同、尊重及關懷的價值觀 的重要時期,自我概念的發展是隨著個體生命週期的演進而持續推展且漸趨穩定 (施宇峰、譚子文,2011)。Shavelson、Hubner 和 Stanton(1976)指出,自我概念會 因為領域範疇的不同而出現多元分化的現象,相似的領域會組織與整合成更高階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的自我概念,使得個體的自我概念成為一個複雜的組合體。自我概念是影響人類 行為中最重要的心理變項之一,同時也是人格的內在核心,支配著個體的各種行 為表現(徐振堃,2001)。自我概念是個體在發展的過程中,對自己與環境的主觀 想法;它是態度、行為及認知等多面向的自我評價,也是人格發展的核心(黃玉 蘋,2004)。培養幼兒良好的自我概念,實屬重要的課題,因為它是直接關切到 個體往後的社會化歷程與人格形成。自我概念是個體行為的核心,其概念發展的 健全與否,對個人的人格發展影響甚鉅。

可見,幼兒與社會互動的關係十分重要,幼兒若缺乏正常角色的學習模仿,

自我概念將無法獲得健全的發展。自我概念的建立是幼兒重要的發展任務,其健 全與否也對人格影響深遠。

以下就透過理論與實證研究來看自我概念的重要性:

Mead 強調社會互動的重要,認為自我出現在社會生活。他提出自我概念的 形成與發展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1.準備階段:在此階段中,兒童會模仿環境 中他人的行為,特別是最親近的父母親所做的事情。2.遊戲階段:兒童這階段具

Mead 強調社會互動的重要,認為自我出現在社會生活。他提出自我概念的 形成與發展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1.準備階段:在此階段中,兒童會模仿環境 中他人的行為,特別是最親近的父母親所做的事情。2.遊戲階段:兒童這階段具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