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光影在電影上的運用

在文檔中 不同類型電影的用色特徵 (頁 53-5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4 電影中光影和色彩的運用

2.4.1 光影在電影上的運用

光線不只有最基本的照明功能,還可以決定色調的差別、輪廓、形狀、色彩、

組織深度,同時還可建立構圖上的關聯性,帶出平衡、和諧和對比。光線更可以 提供氣氛、情緒、以及視覺上的連續性,光線可以說是電影畫面的主要力量來源。

除了支撐整體畫面各項要素以外,光影可以表達極廣的情緒反應,無論是從黑暗 面、邪惡、威脅,到豪華、富裕、明亮的場景,靠著謹慎選擇的明亮處,還有妥 善放置的陰暗區域,都可以建立情緒和意義(Ward, 2005)。

2.4.1.1 光的性質

陰影是由光所決定,並會隨著光的性質而改變。強光與弱光除了本身的明亮

程度有差異,兩者造成的陰影對比效果也有所不同。

1. 強光(hard light)

:又稱硬調的光源,是強而直接的光,會造成濃密明顯的陰 影。通常為聚光焦點的燈管,才能投射出明亮而直接的光線。強光能造成明 顯的陰影,常用來勾勒輪廓,並且能強調物表的紋理,不同色彩或色調的反 差。好萊塢經常使用強光爲男演員的主要照明,以誇張男性肌膚的紋理。拍 攝時,通常主光(key light)多半是強硬的光,作為主要照明來源。

2. 散光(soft, diffuse light)

:又稱軟調的光源,是柔而離散的光,會造成模糊不 清的陰影。多是將光線投射在白或銀色的物表,造成離散而非直接光源。散 光比較柔和,使物體表面看來平滑細緻,多半為女演員的照明,可減少皺紋 使肌膚柔細。拍片時的陰光(fill light)常是以散光為之,通常用於減弱主光 所造成的陰影,同時不致於投射出多餘的影子。在劇情與廣告片製作方面,

散光的使用日增(Pincus & Ascher, 1992;王瑋、黃克義,民 81)。

2.4.1.2 光的調性

打光作業中,除了對光源方向與光源用途須加掌握外,對於光源所產生的畫 質與氣氛的描寫,實際上是以明暗調的分配和明暗的對比所佔區域的多寡以決定 畫面的階調性。最常見的兩種反差比為暗調(low-key)與明調(high-key)打光。

1. 暗調照明(low-key lighting)的反差比高,拍片現場光線昏暗,充滿陰影與 部份集中的強光,整體以黑色色調為主,欠缺明亮感覺,傳達一種神秘和懸 疑感,可用於製造黑暗陰鬱的氣氛。因此暗調照明常和夜晚、恐怖、驚悚、

神秘或哀愁的情緒連相連(Pincus & Ascher, 1992)。

2. 明調照明(high-key lighting)的場景光線明亮,反差比相當低。明調照明的 氣氛非常適用於白天及歡娛的場景,也解釋了精采的米高梅歌舞片中豐富而

充滿色彩的面貌(Kawin, 1996)。

觀諸電影史,明調照明傾向用於輕快的題材,如喜劇片、歌舞片和文藝片等,

顯現出較明亮、愉快、平緩的感覺。暗調照明則黑暗、沉鬱、尖銳的多,那種從 陰影冒出來的電影像是恐怖片、驚悚片,多半襲用暗調照明(Gross & Ward, 1997;蔡念中、李泳泉,民 86)。燈光和光線的運用與要表達的情緒有很大的關 係,燈光師在決定燈光的處置前,必須能提供正確的情緒或氣氛,也就是解讀劇 本和敘事上的需要,才能用正確的調性來處理影片(Ward, 2005)。因此,不同 劇情類型的影片所需要的明暗效果有所差異,利用光線強弱和光影對比營造出適 合該劇情的畫面,讓整體更符合電影內容所要表現的情境。

2.4.1.3 寫實主義與表現主義處理光影的方式

寫實主義主要是想要表現出真實面貌,拍攝時都比較希望維持比較自然寫實 的感覺;而表現主義會強調有意識的運作,無論是藉由片廠打光的方式或是影片 後製明暗強弱的調整來達到要表現的目的。寫實主義的人通常喜歡用自然光,不 過即使在外景,大部分導演仍需用些燈及反射板來加強自然光,或是使太陽強光 柔和些。

寫實主義導演不喜歡用「戲劇性」的燈光,除非該景本身就有明顯的光源。

而表現主義的導演則偏向象徵性的暗示燈光,他們常常以扭曲自然光源的方式強 調燈光的象徵性,偏好用能使明暗產生強烈對比的聚光燈、明顯的陰影來製造心 理及主題的效果(Giannetti, 1998)。電影工作者依照影片劇情的情境以及個人詮釋 影片的表述概念,選擇寫實主義較自然的光影或是表現主義明顯經過刻意調整的 光源和光影比例來達成表現目的。

在文檔中 不同類型電影的用色特徵 (頁 53-56)